資源簡介 中考思想品德課第一輪復習 教學案1復習內容:七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自尊自信考綱要求:1、了解良好班風的基本要求。 2、懂得建立良好班風的重要性。3、積極參與良好班集體的建設。 4、做陽光少年。5、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 6、掌握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方法。7、培養自信,克服自卑,發揮潛能。8、了解自尊與自傲、虛榮的不同,懂得自尊是成都和成功者必備的心理品質,是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9、提高辨別是非、善惡、榮辱的能力,努力培養個人的知恥之心。10、知道姓名權、名譽權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11、了解法律對姓名權的有關規定。考點再現:(學生根據考點看書)1、良好班風的基本要求:優良的班風主要體現精神風貌、學習氛圍、同學關系等方面(書P5 ,精講P1)① 要有公平正直、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② 要有比學趕幫、不甘示弱的學習氛圍;③ 要有充滿愛心、團結互助的良好人際關系; ④ 要有健康向上、催人奮進的奮斗目標;⑤ 要有嚴格嚴明、責任明確的紀律要求。2、良好班風的重要性:良好的班風能引導全班學生的言行,對個人的健康成長和優秀班集體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書P4 ,精講精練P1)3、優良的班風怎樣才能形成 (書P5-6 ,精講P1)優良班風的形成要靠每一個人用行動去創造,去維護。愛心是營造良好班風的情感基礎。4、怎樣適應新的環境,做陽光少年?(書P8-9 ,精講P1)盡快適應新的環境,不僅需要迎接挑戰的勇氣,還要求每個人在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上做出相應的調整。(1)做好角色轉換;(2)做好心理上的調整;(3)主動調整生活節奏。做個陽光少年實質上就是要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思考:為良好班集體的建設(良好班風的建設),我們能做些什么?5、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是一個人心理成熟的標志之一。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關鍵是要實事求是。揚長避短,才能真正地認識和確立自己的價值。努力發現和發揮自己的潛能,才能使自己得到充分的發展。6、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科學方法:自我觀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較、咨詢他人、科學鑒定等。(書P15 ,精講P3)充分地認識自己,相信自己,超越自己,這是每一個成功者的基本素質。7、自信是成長與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是成功和快樂的重要因素。一個獲得成功的人,首先是因為他有自信心。一個人要取得成功,要自尊自信,充分發揮潛能,勤奮踏實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等。(自信心P17 自卑感P18精講P3)思考:如何培養自己的自信心?① 積累成功,在感受成功的體驗中充滿自信。② 找出自己的優勢,挖掘自身的潛力,在現有的基礎上逐步樹立自信。③ 正確面對挫折和失敗,不因一時的失敗影響自己的自信心。思考:如何消除自卑心理?① 積累成功,在感受成功的體驗中消除自卑。② 找出自己的優勢,挖掘自身的潛力,通過積極的自我暗示,說“我很行”。③ 特意以不同于過去的方式行事。力爭走出自卑的陰影。④ 選出自己認為危害性最大的幾個弱點,針取有針對性地消除這些弱點。8、自尊是成才和成功者必備的心理品質,是一個人成才與成功的重要條件。自尊與虛榮、自傲的區別。(書P29 ,精講P5)9、知恥(書P24 ),羞恥感對個人的影響(書P25 ),羞恥之心對社會的意義(書P25 ),針對羞恥感民族正確的對待方法(書P26)。(精講P5)思考:我們為什么要有羞恥之心?① 羞恥之心,是自學抵制不良誘惑的一種精神力量;② 知恥是在內心建立起善惡、是非、美丑的標準,這是一個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質的重要條件。③ 羞恥感是一種強烈的心理反應,它能夠催人奮進。④ 羞恥之心對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社會安定至關重要,對公民切實履行社會道德義務,樹立道德責任感,具有普遍意義。⑤ 有利我們樹立對國家和民族的道德責任感,培養和增強我們使命感。10、人格尊嚴包括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榮譽權、名譽權等。法律禁止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非法搜身。(書P36)11、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子女可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書P32 ,精講P7)典型例題分析:1、當受到稱贊,我們會感到分外高興,當受到指責,我們又會感到十分難過。這是因為我們有( )①生存、安全等方面的需要 ②自己的言行受尊重的需要③維護自己名聲、形象、榮譽的自尊需要 ④克服困難的自信心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2、材料分析題某超市的保安人員李某懷疑女青年王某將商品藏入內衣,就將王某抱住,并叫兩名女工作人員將王某帶入更衣室,進行強行搜身,但未發現被竊的物品.閱讀上述案例,回答下列問題1、此案王某的哪些權利被侵犯2、王某應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 3、認為該超市應采取哪些補救措施以減少不良影響 中考思想品德課第一輪復習 教學案2復習內容:七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善于交往考綱要求:課題 考查范圍及要求第五課 知道受人尊重的奧秘, 了解人與人平等的基本內涵;學會正確分析現實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第六課 理解和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義,學會換位思考;懂得愛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感動,更是一種行動,并懂得愛是有原則的。第七課 了解寬容友善的重要性; 學會正確運用寬容友愛的心態與人和諧相處。第八課 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異性同學交往。第九課 理解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懂得如何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第十課 了解文化習俗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學會尊重其他民族和文化,促進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考點再現:(學生根據考點看書)1、受人尊重的奧秘:首先要尊重別人。(書P44 ,精講P10)2、人與人平等的基本內涵:(書P46 ,精講P10)這里所說的平等,是指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認識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是尊重別人的前提。3、如何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書P49-50 ,精講P10)①就必須做到不以家境的貧富、智力的差異、父母職務地位的不同來論人,絕對不能把這些差異作為另眼看人、不尊重他人的理由;②必須做到不凌弱欺生;③要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④ 必須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和技能,了解社會公共生活的共同準則,養成好習慣。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的基本意思是說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沒有權利強加給別人。這是一種推已及人的過程,每個人都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考慮,怎樣對待自己,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書P54 ,精講P12)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關鍵在于我們在對待他人時能做到“將心比心,推已及人”。(書P54 ,精講P12)5、“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钡幕緝群喝绻麆e人因為我們的幫助而使生活更加快樂和幸福,那么我們就會得到心靈的凈化、精神的滿足和道德的升華,我們的人生有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書P58 ,精講P12)6、寬容友善的重要性:① 人有寬闊的胸襟,才能贏得友誼,增進團結;才能解人之難,取人之長,諒人之短,從而產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親近;(書P63 ,精講P15)②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有修養的體現:寬容能醫治心靈的創傷,使你忘記不快,而不會為往事耿耿于懷;寬容能使你用自身的溫暖去融化寒冷的堅冰;寬容也能使你理智地去填平感情上的洼地,對美好的明天充滿信心。(書P65 ,精講P15)7、如何正確把握寬容友善?(書P66-67 ,精講P15)① 區分寬容與軟弱。寬容并不意味著不分是非曲直,不講原則;寬容也不意味著麻木不仁,熟視無睹。當然,寬容也不是理虧的表現,更不是軟弱無能。② 寬容與嚴格。寬容不是縱容。寬容與嚴格兩者是一致的。老師、家長的批評教育,是對我們的關愛,是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我們要正確對待老師、家長的批評和教育。③ 寬容與維權。人生活在社會中,寬容友善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但寬容不能喪失原則,依法“討回公道”,正是對社會、對他人最大的友善。8、對中學生而言,異性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有哪些好處?(書P73 ,精講P17)(1)有利于學習進步,優勢互補,提高學習效率。(2)有利于個性的全面發展,使性格更為豁達開朗,情感體驗更為豐富,意志也更為堅強,心理更為健康。(3)有利于生活中相互激勵,相互幫助,情感上互相交流。9、作為初中生,我們應該學會用怎樣恰當的方式與異性交往 (書P74-75 ,精講P18)(1)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樹立健康向上的青春形象。(2)把握好言行舉止的“度”:落落大方,掌握分寸,相互尊重,文明禮貌,自重自愛。(3)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成長。(4)我們更提倡男女同學之間的群體交往。10、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什么?(書P80 ,精講P20)個人離不開集體,集體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和沃土;集體由個人組成,集體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努力。 (書P82-83 ,精講P20)11、如何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1)要有共同的目標;(2)要有共同的行動。思考: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對我們的行為要求。(1)要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不做損害集體榮譽和利益的事。(2)以實際行動為集體添光彩。如: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各項任務,積極參加集體的各項活動,遵守集體的紀律,發揮自己的特長為集體添光彩。(3)珍視集體的團結,加強集體成員之間的團結與合作,發揮集體的力量。(4)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12、不同民族和國家由于生活習俗和文化背景的差異形成了各自的獨特性,這種文化習俗的獨特性構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書P90 ,精講P22)13、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各民族文化的差異呢?(書P90-93 ,精講P23)(1)對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習俗要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平等相待(2)在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友好往來,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3) 必須掌握文明社會普遍認可和適用的基本禮儀和禮節。(4) 對于外國的文化與習俗,我們不能不加分析地簡單模仿,全盤照搬。對外來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應該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堅決抵制。思考:你認為如何做才能使“集體因為有了我而驕傲”。①從點滴小事做起,培養責任心和義務感;②尊重同學,真誠相助,彼此激勵,不嫉賢妒能,不欺侮弱小;③心胸開闊,沒有小團體主義和狹隘的集體主義思想;④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⑤自覺地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校紀、班規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所規定的公民道德。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