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8張PPT。感受新中國的精神力量歷史與社會人教新課標 九年級下新知導入觀看之后說說什么是精神力量,有什么樣的作用呢? 精神力量就是指人的思想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中產生出自信、自強的激情與活力,及其與之相對應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約束力。 精神力量主要包括思想、文化、信念、志向、氣魄等諸要素,它與物質力量既緊密聯系,又互相區別。 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民族走上了偉大的復興之路,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這一過程中,精神力量起到了巨大的能動作用。新知講解一、 新中國的召喚2.杰出代表:1.背景: 在近代中國,獨立、統一、民主、富強,是億萬人民的百年夢想。新中國的成立,讓人們對此充滿希望。 大批身在海外的科學家,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先后回到祖國。從1949年8月到1955年11月,以李四光、錢學森、華羅庚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知識分子紛紛回國,投身新中國的建設。新知講解議一議 :一窮二白的新中國,為什么成為錢學森等科學家圓夢的選擇?愛國心(目錄舊中國的黑暗、腐朽與人民生活的苦痛,國家的落后是民族悲劇的源泉)新中國的成立(增添了他們報效祖國的勇氣和決心。為了祖國強大)鏡頭1: 為了“有尊嚴的生活”新知講解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新知講解像錢學森一樣,新中國初期歸國的科學家,許多人都為國家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新知講解請你講述一個科學家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彭桓武 1947年底,在英國留學九年的彭桓武回到祖國。他勵精圖治,成為新中國核事業的奠基者。多年以后,當有人問起,當年他已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地位,為何要選擇回國時,他說:“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學成歸國是每一個海外學子應該做的,學成而不回國才需要問個為什么。我是中國人,我有責任利用自己的所學之長來建設國家,使她強盛起來,不再受列強的欺負。”?新知講解你如何理解這位科學家的回答? 這位歸國的科學家的回答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心。說“回國不需要理由”是因為祖國是他們的根,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們希望能靠科技強國,用他們在國外學到的科學技術把祖國建設得更好。二、 信仰的力量背景: 在新中國的成長歷程中 ,每個時期都涌現出有代表性的英雄模范人物。一方面,他們在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中,憑借感人的事跡成為楷模,彰顯時代精神;另一方面,他們都矢志不渝地堅守共同的理想信念,展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這種民族精神始終是新中國的脊梁和驕傲,陪伴著新中國成長。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新知講解鏡頭二:甘當螺絲釘——雷鋒精神 新知講解 (1)視頻中贊頌的人物是誰? (2)你能講一講你了解的有關他的故事嗎?鏡頭三:艱苦創業——大慶精神新知講解 從王進喜的故事中,你認為“鐵人精神”的內涵是什么?(2)結合這一時期中國的社會發展,談一談這種精神對推動新中國的建設發揮了何種作用? 增進了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激發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無私奉獻和迎接挑戰的積極性,促使人們以更高的熱情建設自己的家園。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精神;為國爭光的愛國主義者,艱苦奮斗、埋頭苦干的奉獻精神等等。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探究(結合鏡頭一、二)背景: 面對超級大國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決定發展以“兩彈一星”為核心的國防尖端科學技術,著手研制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和科技人員奔赴甘肅酒泉、新疆羅布泊等地的戈壁荒灘、深山峽谷建立基地,秘密開展研制工作。基地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盛夏地面溫度高達60多攝氏度,刮起風來飛沙走石,狂風能把帳篷掀起。科研人員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默默無聞地工作,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新知講解鏡頭四:自力更生——“兩彈一星”精神 研制原子彈初期,我國曾得到蘇聯的技術援助。中蘇關系惡化后,蘇聯撤走了全部在華專家并帶走所有圖紙資料。當時,有的外國人嘲諷“在原子的領域中,你們中國人的大腦還是真空的”參與研制的科學家鄧稼先說“真空有什么?天底下的路都是從無到有走出來的。”就是靠著這種信念,我國在技術基礎薄弱而又得不到外部支持的情況下,于20世紀60年代相繼制造出原子彈、導彈和氫彈,70年代初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兩彈一星”(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的研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初幾十年科技實力發展的標志性事件。新知講解新知講解(1)今天,我國反對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擴散,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為什么要研制原子彈? 帝國主義國家利用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對新中國和世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進行威懾。中國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彈,才能打破帝國主義國家的核壟斷,進一步加強中國的國勞力量,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客觀條件:生活條件十分落后、科學實驗條件落后……主觀條件:對原子領域知之甚少,完全在摸索中前進……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合作探究三、 新時期的時代精神背景: 1979年,中國的改革開放走上了破冰之旅,鄧小平提出試辦沿海經濟特區的構想。他說:“就叫特區嘛,過去陜甘寧就是特區。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這塊地方,就是深圳。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基地,不僅創造了發展的奇跡,更弘揚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新知講解鏡頭五:敢為人先——“深圳速度” 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來到深圳,他興致勃勃地登上了國貿大廈的旋轉餐廳。深圳人建造這座大廈,曾創造了世界建筑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圳速度”——三天蓋一層樓!登高遠望,視線所及,僅一河之隔的香港摩天大樓影影綽綽,同深圳的高層樓宇相映成趣。鄧小平高興地說,深圳發展得這么快,是靠實干干出來的。新知講解小組合作:回顧深圳特區的發展歷程,你認為鄧小平倡導的“深圳精神”的實質是什么?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新時期的時代精神有哪些特點?開拓創新、誠信守法、務實高效、團結奉獻改革創新、奮勇爭先、求真務實、開拓進取 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強調:“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抓改革,促創新,要保持定力、勇于擔當,以迎難而上的干勁破舊立新,打開一片發展的新天地。新知講解三、 新時期的時代精神請你收集更多的案例,說一說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如何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小組合作探究)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融相生,二者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共同構成了成長中的共和國堅不可摧的精神支柱.新知講解1、為了便于識記基礎知識,九年級的小明喜歡制作知識小卡片,你認為下列小卡片哪一項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A.兩彈元勛——鄧稼先B.鐵人——王進喜C.縣委書記的好榜樣——錢學森D.螺絲釘——雷鋒 課堂練習C2.錢學森放棄美國優厚的待遇,毅然歸國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主要原因是( )A.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B.他只會吃苦不會享受C.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能 D.美國驅逐他回國 課堂練習 A (1)回顧教材鏡頭二到鏡頭四,回答雷鋒精神、鐵人精神與“兩彈一星”精神與新中國的民族精神有何關系?這三者都是民族精神在不同方面的表現,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2)雷鋒、王進喜、鄧稼先身上蘊藏的民族精神對推動新中國的建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拓展提高課堂總結 少年強者國強,青少年要繼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成為民族精神的弘揚著,傳播者和建設者,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而添磚加瓦,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走在復興之路上:感受新中國的精神力量新中國的召喚信仰的 力量新時期的時代精神百年夢想大批知識分子紛紛回國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的集中體現雷鋒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愛國主義時代精神的核心時代精神的表現:——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深圳精神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關系:時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時代性的體現,民族精神是時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礎和依托;兩者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板書總結作業布置1.背誦本課知識點2.做練習冊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感受新中國的精神力量》教案課題 感受新中國的精神力量單元六學科歷史年級九年級學習目標了解新中國成長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及先進事跡,感悟英雄模范的各種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感受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核心要素。在課前搜集資料的基礎上,課堂開展先進模范事跡故事會,以案例形式,感受各類模范人物身上特有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貌。理解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新中國不斷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學習英雄模范的各種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做民族精神的繼承者、傳播者和弘揚者,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志向。重點了解新中國成長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感悟英雄模范的各種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感受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核心要素。難點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對于共和國成長的作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視頻《中國精神! 4分鐘回顧那些給予我們力量的瞬間!》導入觀看之后說說什么是精神力量,有什么樣的作用呢?精神力量就是指人的思想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中產生出自信、自強的激情與活力,及其與之相對應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約束力。主要包括思想、文化、信念、志向、氣魄等諸要素,它與物質力量既緊密聯系,又互相區別。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民族走上了偉大的復興之路,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這一過程中,精神力量起到了巨大的能動作用。課前收集資料,預習有關知識。閱讀精神力量的解釋 將本課的興趣點找到,引出正課做鋪墊。讓學生理解精神力量的內涵講授新課一、 新中國的召喚1.背景:在近代中國,獨立、統一、民主、富強,是億萬人民的百年夢想。新中國的成立,讓人們對此充滿希望。2.杰出代表:大批身在海外的科學家,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先后回到祖國。從1949年8月到1955年11月,以李四光、錢學森、華羅庚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知識分子紛紛回國,投身新中國的建設。鏡頭1: 為了“有尊嚴的生活”議一議 :一窮二白的新中國,為什么成為錢學森等科學家圓夢的選擇?這些科學家都有著一顆火熱的愛國心,他們目睹了舊中國的黑暗、腐朽與人民生活的苦痛,深切感受到國家的落后是民族悲劇的源泉。新中國的成立增添了他們報效祖國的勇氣和決心。為了讓自己的國家早日強大起來,他們毅然決定回到自己的國家。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像錢學森一樣,新中國初期歸國的科學家,許多人都為國家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請你講述一個科學家的故事,與大家分享。朱光亞、梁思禮、鄧稼先、錢三強、童第周、王大衍 、師昌緒、梁思禮 ······ 彭桓武1947年底,在英國留學九年的彭桓武回到祖國。他勵精圖治,成為新中國核事業的奠基者。多年以后,當有人問起,當年他已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地位,為何要選擇回國時,他說:“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學成歸國是每一個海外學子應該做的,學成而不回國才需要問個為什么。我是中國人,我有責任利用自己的所學之長來建設國家,使她強盛起來,不再受列強的欺負。”?你如何理解這位科學家的回答?這位歸國的科學家的回答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心。說“回國不需要理由”是因為祖國是他們的根,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們希望能靠科技強國,用他們在國外學到的科學技術把祖國建設得更好。信仰的力量背景:在新中國的成長歷程中 ,每個時期都涌現出有代表性的英雄模范人物。一方面,他們在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中,憑借感人的事跡成為楷模,彰顯時代精神;另一方面,他們都矢志不渝地堅守共同的理想信念,展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這種民族精神始終是新中國的脊梁和驕傲,陪伴著新中國成長。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鏡頭二:甘當螺絲釘——雷鋒精神播放視頻《英雄年代:向雷鋒同志學習》(1)視頻中贊頌的人物是誰?(2)你能講一講你了解的有關他的故事嗎?鏡頭三:艱苦創業——大慶精神播放視頻《創業年代:開發大慶油田》從王進喜的故事中,你認為“鐵人精神”的內涵是什么?小組合作探究(結合鏡頭一、二)(1)從雷鋒和王進喜的故事中,你能感受到他們身上蘊藏著怎樣的精神力量?(2)結合這一時期中國的社會發展,談一談這種精神對推動新中國的建設發揮了何種作用?背景:面對超級大國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決定發展以“兩彈一星”為核心的國防尖端科學技術,著手研制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和科技人員奔赴甘肅酒泉、新疆羅布泊等地的戈壁荒灘、深山峽谷建立基地,秘密開展研制工作。基地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盛夏地面溫度高達60多攝氏度,刮起風來飛沙走石,狂風能把帳篷掀起。科研人員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默默無聞地工作,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鏡頭四:自力更生——“兩彈一星”精神研制原子彈初期,我國曾得到蘇聯的技術援助。中蘇關系惡化后,蘇聯撤走了全部在華專家并帶走所有圖紙資料。當時,有的外國人嘲諷“在原子的領域中,你們中國人的大腦還是真空的”參與研制的科學家鄧稼先說“真空有什么?天底下的路都是從無到有走出來的。”就是靠著這種信念,我國在技術基礎薄弱而又得不到外部支持的情況下,于20世紀60年代相繼制造出原子彈、導彈和氫彈,70年代初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兩彈一星”(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的研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初幾十年科技實力發展的標志性事件。播放視頻《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合作探究今天,我國反對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擴散,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為什么要研制原子彈?結合“兩彈一星”研制的各種主客觀條件,說一說你對“兩彈一星精神”的理解。三、 新時期的時代精神背景:1979年,中國的改革開放走上了破冰之旅,鄧小平提出試辦沿海經濟特區的構想。他說:“就叫特區嘛,過去陜甘寧就是特區。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這塊地方,就是深圳。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基地,不僅創造了發展的奇跡,更弘揚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鏡頭五:敢為人先——“深圳速度”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來到深圳,他興致勃勃地登上了國貿大廈的旋轉餐廳。深圳人建造這座大廈,曾創造了世界建筑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圳速度”——三天蓋一層樓!登高遠望,視線所及,僅一河之隔的香港摩天大樓影影綽綽,同深圳的高層樓宇相映成趣。鄧小平高興地說,深圳發展得這么快,是靠實干干出來的。 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強調:“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抓改革,促創新,要保持定力、勇于擔當,以迎難而上的干勁破舊立新,打開一片發展的新天地。小組合作:回顧深圳特區的發展歷程,你認為鄧小平倡導的“深圳精神”的實質是什么?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新時期的時代精神有哪些特點?請你收集更多的案例,說一說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如何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小組合作探究)結合預習,回答問題小組合作探究你播放歷史圖片、歷史材料,探究學習新課的第一部分內容播放歷史圖片、簡介認識人物觀看視頻觀看視頻小組合作探究閱讀資料觀看視頻小組合作探究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新知識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團結協作能力加深學生的理解增加學生對科學家的了解根據視頻結合預習內容回答,培養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說一說學生理解的“鐵人精神”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對背景的了解感受原子彈爆炸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團結合作能力,加深學生對“兩彈一星精神”的理解加深學生對“深圳速度”的印象以及理解,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問題分析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課堂練習1、為了便于識記基礎知識,九年級的小明喜歡制作知識小卡片,你認為下列小卡片哪一項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C )A.兩彈元勛——鄧稼先B.鐵人——王進喜C.縣委書記的好榜樣——錢學森D.螺絲釘——雷鋒 2、錢學森放棄美國優厚的待遇,毅然歸國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主要原因是( A )A.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B.他只會吃苦不會享受C.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能 D.美國驅逐他回國 課堂總結少年強者國強,青少年要繼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成為民族精神的弘揚著,傳播者和建設者,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而添磚加瓦,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板書感受新中國的精神力量以結構圖的方式展現,重點內容一目了然綜合探究六 感受新中國的精神力量 練習選擇題1.“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這句話是誰說的( )A.李四光 B.錢學森 C.華羅庚 D.鄧稼先2.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基地的是( )A.浦東 B.廈門 C.深圳 D.珠海3.下列精神中,屬于新的歷史時期對“兩彈一星精神”繼承和發揚的是( )A.載人航天精神 B.抗擊“非典”精神 C.奧運精神 D.抗洪精神4. 我國研制“兩彈一星”的輝煌成就令世人矚目,我國打破帝國主義核壟斷的事件是(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第一顆導彈發射成功C.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D.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5. 大慶石油會戰期間,王進喜帶領工人們靠人拉肩扛和撬杠,硬是將22噸重的鉆機運到井場。打井時需要水,他和大家用臉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端來50噸水。這種“鐵人精神”的實質就是( )A.助人為樂精神 B.勤儉節約精神 C.團結友愛精神 D.艱苦創業精神6. 9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前仆后繼,創造和培育了具有不同內涵的革命精神。下列精神按出現的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兩彈一星精神” ②井岡山精神 ③“深圳精神” ④延安精神 ⑤“雷鋒精神”A.①②④③⑤ B.②④⑤①③ C.④②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7.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進程中,王迸喜,焦裕祿、雷鋒、鄧稼先等人的事跡共同體現的時代精神有( )①艱苦創業 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③同仇敵愾抗擊侵略 ④國際人道主義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8.深圳從一個貧窮落后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大城市,最主要得益于( )A.對外開放政策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D.深圳人的拓荒精神9.人類在發展歷史的不同階段,都有其鮮明的時代特征。下面歸納正確的是( ?? )①1840年—1901年屈辱歲月,悲壯抗爭②1931年—1945年民族危機,全面抗戰③1949年—1956年鞏固政權,民主革命④1979年—2017年改革開放,高速發展?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0.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甘當螺絲釘的崇高理想,對社會主義的無限忠誠和敬業態度被稱為( )A.“鐵人精神” B.“雷鋒精神” C.“兩彈一星精神” D.“深圳精神”非選擇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79年,鄧小平說:“可以劃出一塊地方,叫做特區。”材料二: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強調:“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我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有哪幾個?你認為材料二中鄧小平倡導的“深圳精神”的實質是什么? 答案選擇題B 2、 C 3、A 4、A 5、D 6、B 7、A 8、A 9、B? 10、 B 二、非選擇題(1)深圳、珠海、汕頭、廈門(2)敢闖敢干、勇于探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7 綜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國的精神力量(課件).ppt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wmv 中國精神! 4分鐘回顧那些給予我們力量的瞬間!_高清.mp4 創業年代:開發大慶油田.wmv 綜合探究六: 感受新中國的精神力量(教案).doc 綜合探究六: 感受新中國的精神力量(練習).doc 英雄年代:向雷鋒同志學習.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