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自立自強第二課時學會自立、培養自強精神 導學卷◆學習目標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逐步培養自立能力。知道對待生活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并在實踐中努力培養自強精神。◆學習重、難點如何培養自立自強的精神◆學前指導通過自主探究了解本課知識點;通過例題演習學會解題方法;通過小組討論釋疑、解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練習檢測學習成果。課堂學習設計1、溫故而知新寧寧是七年級某班的學生,她認為自立自強是大人的事,我們現在還小,只能讓大人照顧。你同意她的觀點嗎?為什么?2、新知探究(1) 請判斷下列哪些是自立的行為1) 小虎把臟衣服帶回家給媽媽洗 ( )2) 明明吃完飯主動洗碗 ( )3) 老師不監督小華她就不學習 ( )4) 亮亮一遇到難題就抄書 ( )5) 可可和伙伴在一起從來不提出自己的意見( )請列舉兩個你或者你身邊的不自立的例子。(我們應該要學會自立,自立精神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需要在生活中有意識逐步培養)(在課本上劃出下列問題的答案)(2)如何學會自立?(3)如何克服依賴心理?(4)列舉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的例子。(5)如何培養自強精神?(6)中學生為什么要志存高遠?3、例題演習閱讀P47“閱讀與感悟”《不自立,永遠不能成為大自然的一員》,然后回答下列問題1) 小河貍的父母為什么這么“狠心”?2) 小河貍離開父母后應該怎么做?4、拓展演練(一)、單項選擇題(1) 你認為下列行為缺乏自立意識的是 ( )1 小剛遇到不會的問題就抄同學的2 看到遠處有人打架,馬上撥打110③別人學英語,他就學英語;別人練習體育,他就練習體育④小利吃完飯主動洗碗筷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②③(2) 下列對中學生自立能力的培養認識正確的有 ( )A. 從做大事、難事入手B. 搬到外面一個人獨立生活C. 長大后自然就會自立,現在不用管D. 多參加社會實踐,有意思的逐步培養(3)下列對克服依賴心理理解正確的是( )A. 克服依賴心理就是從不聽取他人的意見B. 克服依賴心理就是搬到外面去住,完全脫離父母C. 克服依賴心理就是獨立自主的處理生活中的問題D. 克服依賴心理就是一切都自己做(4)“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線,失去了路線,只好停止前進。”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A. 有了理想就有了奔頭,有了動力,它是自強的航向標B. 只要有理想就一定能成功C. 中學生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等到長大再去努力D. 在前進的道路上,困難和挫折是無法戰勝的(5)下列現象中,能培養自立自強精神的有( )①生活依賴于父母 ②經常有意識的與獨立性較強的同學交往③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④亂花父母給自己的零花錢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二)、多項選擇題(6) 莉莉上大學了還什么都不會,爸爸媽媽把她送到學校后幫忙報到、交費、整理床鋪、買飯票···。最后爸爸媽媽返回家后,她自己去澡堂洗澡,當淋濕了自己時,才發現什么洗澡用具都沒帶,一個人蹲在澡堂傷心的哭了起來。對此,你的理解是( )A. 莉莉的爸爸媽媽以前對莉莉生活“包辦”的行為是不利于她成長的B. 莉莉對父母有嚴重的依賴心里C. 莉莉應從小培養自立自強的精神D. 莉莉只要成績好就可以了(7)、倫婉晴兩歲時被火車奪去雙腿,16歲時考取了殘疾人駕駛證,每天自己開著三輪摩托車上學,撐小凳子爬六樓上課,獲首屆“廣州市第四中學紫藍獎學金”一等獎。高位截肢的倫婉晴的成長經歷啟示我們 ( )A.克服依賴,走向自立B.遇到困難不向他人求助C.倫婉晴雖然身體殘疾,但卻有著健康的人格D.堅強的意志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材料題8、 前不久由中、日青少年組成的草原探險夏令營活動在內蒙古進行。時值當地罕見的高溫,整個行程十分艱苦。平均每天步行30公里,全部是野外宿營。日本少年個個身背巨大的行囊,顯然此前已經做足了準備,把野外生存條件的艱難想到了極盡。當地隨行的人員看到日本小孩瘦小的身體卻背著與其不相稱的包裹,想要幫忙,立即遭到拒絕,日本小孩覺得受到了侮辱。與此形成鮮明比照的,是同行的中國孩子叫苦不迭,隊伍中手機鈴聲不斷,全部都是中國孩子在向家長訴苦。1 日本青少年有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2 你準備今后怎樣做?9、請寫2句有關自強精神的名人名言5、6.3知識結構圖自立的含義自強的含義自立自強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自立與自強的關系自立自強的重要性自立自強學會自立培養自強精神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