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與社會第五六單元復習 中國 西方 政治 經濟 思想文化 對外關系 發展狀態 封建皇權高度強化,人民沒有民主自由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耕織結合、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在全國范圍內仍占主導地位“重農抑商”政策。工業革命完成,經濟迅速發展,工商業發達中國專制主義日趨腐朽,中國國力和西方的差距大大拉開了。中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西方國家日益強大開辟新航路,發展海上貿易,對外殖民擴張實行八股取士、文字獄,鉗制人們的思想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科學閉關鎖國政策一、中西對比 什么是近代化近代是相對于傳統而言,近代化的過程就是傳統社會(封建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變遷過程,具體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經濟上的工業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學化。其核心是經濟的工業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什么是近代化西方國家的近代化又稱資本主義化,中國的近代化具有自己的特色。近代中國前80年近代化可稱為資本主義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內涵即由無產階級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在此過程中必須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榮富強和持續發展。1840——1919近代化(學習西方)三步走經濟近代化——洋務運動政治民主化——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思想近代化——新文化運動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陳獨秀 西方近代化歷程:首先:其次:再次: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器物中西比較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領域 中國近代化歷程:首先:其次:再次:請你說說,對比西方國家的近代化歷程,中國的近代化變革次序有何不同? 剛好相反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中西比較領域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西歐 明清中國 政治 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封建皇權高度強化,人民沒有民主自由 經濟 工業革命完成,經濟迅速發展,工商業發達 耕織結合、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在全國范圍內仍占主導地位“重農抑商”政策。 思想文化 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科學 實行八股取士、文字獄,鉗制人們的思想 對外關系 開辟新航路,發展海上貿易,對外殖民擴張 閉關鎖國政策 對比結論 西方國家日益強大 中國專制主義日趨腐朽,中國國力和西方的差距大大拉開了。中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皇 權 膨 脹1.地方:廢行中書省設“三司”。2.中央: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3.增設內閣制度。4.設立“廠衛”特務機構。5.設立“廷杖”制度。6.設立軍機處。明朝清朝明清政府北方東北臺灣西南西藏西北雅克薩之戰中俄《尼布楚條約》鄭成功收復臺灣設置臺灣府1、平定準噶爾叛亂;2、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修長城 明清鞏固統一的措施東南沿海戚繼光和俞大猷抗倭3、設置伊犁將軍以武力抗擊沙俄入侵者1、確立對達賴和班禪 的冊封制度;2、設置駐藏大臣;噶廈3、實施金瓶掣簽制度。土司制度 改土歸流1.區分對外關系與民族關系順治1638~1661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P7 英國 法國 美國 不同點 重要文件 重要人物 政體 性質 影響 相同點 革命原因 領導階級 革命動力 結果相同 《權利法案》共和制既是資產階級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戰爭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革命都是因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受到阻礙資產階級領導人民群眾在革命中起了推動作用都取得了勝利,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羅伯斯比爾《獨立宣言》華盛頓共和制《人權宣言》克倫威爾君主立憲制 資料1:明朝中后期在絲綢業出現了“以機杼致富”的“機戶”和為“機戶”紡絲織綢的“機工”?!皺C戶”一般有一定數量的織機,雇傭工匠數十名,多的甚至可達數百名,形成了“大戶張機為生,小戶趁織為活”,即“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關系。 資料2:“機工”各有專能,一般有固定的雇主,按日計酬。找不到雇主的往往“黎明立橋以待,什百為群,延頸相望”,如果失業,則“衣食無所”。 資料3:有位技術精湛的熟練織工,因對所得報酬不滿,要求機戶增加工資又遭拒絕,便憤而辭職。另一位機戶見他技術熟練、產品精致,認為“得此一工,可勝十工”,就同意以雙倍工資雇傭他。(1)資料中的“機戶”和“機工”各指什么?P9(2)“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關系有什么特點?機戶——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早期的雇傭工人 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手工業的發展——表現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八股取士為了加強思想統治,為了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文字獄①明清之際統治階級極端腐敗,正統禮教遭到懷疑。②一些先進知識分子代表新興市民工商階層利益,掀起一股要求個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帶有早期啟蒙性質的進步思潮。代表人物: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李贄進步思潮明清時期,思想領域呈現出沉暮與開新交織的格局,請各舉一例史實來說明思想領域呈現出的“沉暮”與“開新”“沉暮”:屢興文字獄,知識分子不敢議論時政,不敢研究現實;八股取士,讀書人只顧埋頭攻讀經書,鉆研八股,不講求實際學問。“開新”:黃宗羲等思想家努力探索改革社會的方案,對高度強化的皇權進行深刻的批判;明以后,重農抑商的觀念受到挑戰,金錢至上的觀念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方面。D2、對外政策:閉關政策(1)原因①清朝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認為無 需同外國通商買賣。②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2)表現:①清初,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③英商寧波貿易后,清政府下令只開廣州一處通商,規定由政府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貿易。(閉關鎖國政策)②統一臺灣后,四口通商,但有嚴格限制。(3)影響: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外力量對比,而且作繭自縛,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導致國家的閉塞,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大西洋亞 洲歐 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太 平 洋太平洋印度洋好望角迪亞士航線麥哲倫航線1519-1522年1487-1488年哥倫布航線1492-1493年達?伽瑪航線1497-1498年麥哲倫海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