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第二課時 受教育——法律賦予的權利和義務教學目標:(一)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夠正確行使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二)能力: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受教育的權利。(三)知識:知道公民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的內容。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放牛娃的愿望 一位記者來到美麗的大草原,巧遇一個放牛娃。他們之間進行了如下一番對話: 記者:孩子,你放牛是為了什么? 放牛娃:賺錢蓋房子。 記者:蓋房子是為了什么。 放牛娃:結婚生孩子。 記者:那你兒子將來干什么呢? 放牛娃:放牛啊! 記者:……看了上述對話,你有何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知道嗎?我國憲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這就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認了受教育既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同時又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目前,我國在教育方面的法律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權的一項基本法律,是制定教育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規章的依據。二、講授新課(一)、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1、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活動一:學生閱讀教材P41頁內容,思考回答問題思考討論:1 我國憲法四十六條的規定首先說明了什么?②那么,什么是受教育的權利?(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受教育權包括兩個基本 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學接受教育的權利;二是國家提供教育設施,培養教師,為公民受教育創造必要的機會和物質條件。)③我國教育法規定受教育者有哪些權利?(見教材P42頁相關鏈接部分)④我國采取哪些措施保證這一權利的實現?(為保障公民受教育權利的實現,國家采取了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特別是為公民享有受教育權提供法律保障、物質保障和師資保障。法律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可靠保障;物質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物質基礎;師資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重要條件。)⑤請同學們閱讀41-42頁陳章良的事跡,交流討論問題:結合陳章良的事例,談談享有受教育權利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陳章良之所以能夠為國家做出如此重大的貢獻,就在于陳章良的受教育權利得到了實現這個前提;假如陳章良的 受教育權利無法實現,他也就無法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他就是有心想為國家做出較大貢獻,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見受教育權利對個人的發展有著致關重要的作用。)⑥為什么受教育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義務那么受教育者的義務是什么?讀46頁上的內容。討論:①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議一議:②如果公民不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對國家和個人會產生什么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珍惜受教育權利,履行受教育義務剛才的討論,我們知道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教育,無論作為我們的一項權利還是一項義務,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個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那么,怎樣將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呢?活動二:(學生閱讀教材P43頁材料,思考討論問題)①馬燕是怎樣珍惜和維護自己受教育權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堅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規定年限的教育目前,不能完成法律規定年限的教育有兩種情況:一是青少年受教育權被侵犯,難以繼續學業,如:父母不履行供子女上學受教育的責任、學校隨意開除學生、擾亂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等;二是青少年不愿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厭學、逃學、中途輟學等。②當我們的受教育權受到侵害時,我們該怎么辦呢?2、努力學習,全面發展自己①我們應怎樣做全面發展的中學生呢?————————————————————————————————————————————————————————————————————————————————————————————————————————————————————————————————————————————————活動四:讀一讀:全面發展的好榜樣做一做:你打算怎樣爭做全面發展的中學生的(見教材P44頁—45頁)3、爭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積極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學習讀一讀:(教材P45頁材料)想一想:1 哈佛大學校長的演講告訴我們了什么呢?——————————————————————————————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勞動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45頁)思考討論問題。②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未來社會的合格勞動者提出了什么要求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要達到這些要求,我們該怎么做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課堂小結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了接受教育對國家、民族和個人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教育能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礎。受教育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命運,是每個人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要求。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我們應該珍惜受教育權利,履行受教育義務,要在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基礎上,爭取接受更搞成度的教育,積極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學習,要從現在起樹立接受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的意識,把自己培養成21世紀合格的建設者!四.課堂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調查資料顯示,我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民的致富程度與其文化程度成比:文化程度高的,致富門路多,速度快;文化程度低的,往往致富無門,支付較慢。這反映出( ) ① 人們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與生產致富緊密相關②農民的文化程度是生產致富的唯一決定因素 ③ 受教育能促進個人的發展和完善 ④受教育,是農民致富的有利條件,是公民的基本權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我們今天上學讀書接受教育,是為了將來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之才。這就要求我們( ) ①樹立“振興中華”的理想和信念,培養良好品德 ② 確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建設祖國的本領 ③強健體魄,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努力使自己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 ④端正學習動機,大而言之為國家,小而言之為自身前途發展而學習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中學生周旭最近有些反常。老師找他談話,他說“我一學習就頭疼,看到作業就心煩,聽到考試就害怕。況且讀書也沒什么用,不如打工掙錢實惠。”他厭學的原因是( )A、“考考考、分分分”的應試教育造成的 B、沒有理想或信念,心理素質差 C、思想道德品質低下 D、他太成熟了,看透了社會的一切二、分析說明題材料一:初一學生張娜的父親以女兒遲早要嫁人為由,要她輟學在家養雞。張娜聽了父親的話,在家邊做家務邊養雞掙錢。材料二:有些人為了個人私利,把網吧和臺球室開設在了學校的周圍。一些學生由于自控能力較差,甚至曠課去網吧玩游戲或去臺球室打臺球。(1)、張娜的選擇正確嗎?為什么?(2)、面對游戲和臺球的誘惑,你會怎么做呢?(3)、這兩則材料對你的啟示是什么?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教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