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教學案例1. 阿根廷警察發現1歲"貓孩" 8只野貓幫他取暖2008年12月21日 10:15:19 來源:中國新聞網????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阿根廷一名女警日前在路邊發現一名1歲男嬰,由野貓喂養保護,儼如“貓孩”。被發現時,8只野貓正倚偎在一起幫他取暖,以免男孩受凍。 ????女警洛雷娜周三在巡邏時注意到一群貓團團圍在一起,于是好奇走過去,結果看到這個“貓孩”。洛雷娜描述男嬰當時躺在一個排水溝里,貓們趴在他身上,因為他非常臟,貓們一直在舔他。“我走過去的時候,這群貓就變得非常警惕。小孩正睡著,而它們為他保暖。”洛雷娜還注意到貓們一邊舔他一邊喂他食物。 ????洛雷娜隨即送男童入院。醫生為他做了檢查之后表示,如果沒有這群貓,男孩很有可能已經凍死街頭。警方找到了男童的父親,他表示自己是個流浪漢,并承認前幾天收硬紙板的時候丟了兒子。? 2. 大公報:中國七萬茶廠不敵一家"立頓"2008年12月30日 07:24???來源:中國新聞網???朱國良10月13日,正在北京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簡稱第五屆茶博會)吸引眾多商家和參觀者,是次由中國商務部外貿發展局、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聯合主辦的茶博會推出中國茶樣大巡展活動、“有機”名優茶評選、世界茶文明之旅以及豐富多采的茶藝表演大賽暨“世界茶文明之旅---中華茶藝之星”選拔大賽。圖為在茶博會上少數民族茶藝表演。中新社發錢興強攝 ????中新網12月29日電香港《大公報》12月29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七萬中國茶廠,不抵一家英國立頓的事例讓人深思。“商場如戰場”,品牌是招牌。說它無情也好,說它無理也罷,這就是“市場經濟”。這又一次以翔實的事例和數字告訴我們,品牌是一種公信力,也是一種軟實力,在發展經濟中千萬不可小視。對品牌的認識不足,是一種愚昧和落后,落后不僅要挨打,而且有時還會挨宰。所有這些,都是痛楚和苦澀的,是有警示和教訓的。 ????文章摘錄如下: ????近日有傳媒報道:中國作為茶葉的發源地,卻沒有在國際上叫得響的茶品牌。由于缺乏品牌效應,七萬家中國茶廠在總體實力上竟難敵一家英國立頓,立頓茶業年產值相當于中國茶業年產值的七成。 ????中國具有悠久的產茶歷史,“茶為國飲”,不僅名茶林立,而且茶葉產量高居世界第一。西湖龍井、普陀佛茶、九華毛峰、武夷大紅袍、安溪鐵觀音、洞庭碧螺春……還有不少如莫干黃芽、敬亭綠雪、天目青頂、峨眉香蕊等。茶因名山而遠揚,山因名茶而增色,可謂聲名遠播,頗多佳話。但提起世界名茶品牌,讓人眾口一詞、倍加推崇的卻很少。“與中國茶現狀產生強烈對比的是,英國不產茶,但‘英國立頓茶’卻無人不知,在當今世界的三大飲料中,茶葉品牌首推英國立頓。中國茶市場缺乏品牌巨頭太久了。”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如是說。 ????與此同時,茶葉成本高,但價格低廉,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因素也影響著中國茶的國際形象。目前,中國出口茶葉在國際市場上每公斤僅值2美元左右,平均茶價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蘭卡低六成多,甚至比肯尼亞的茶葉價格還要低20%。王慶指出:“中國茶亟待國際化品牌建設,才能在世界上牛起來!” ????七萬中國茶廠,不抵一家立頓的事例讓人深思。“商場如戰場”,品牌是招牌。說它無情也好,說它無理也罷,這就是“市場經濟”。這又一次以翔實的事例和數字告訴我們,品牌是一種公信力,也是一種軟實力,在發展經濟中千萬不可小視。對品牌的認識不足,是一種愚昧和落后,落后不僅要挨打,而且有時還會挨宰。所有這些,都是痛楚和苦澀的,是有警示和教訓的。 ????發展品牌,固然需要政府的扶持,社會輿論的支持,但更需要自身的堅持,需要自身的創新。在傳承特色工藝、特色產品、誠信質量、道德文化的同時,堅持與時俱進,做到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堅持做精、做好、做強,才能在市場經濟的廣闊天地里實現騏驥一躍。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品牌是一家企業的靠山,品牌從歷史長河中走來,已經熔鑄成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獨特符號,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獨特的文化價值。它帶給消費者的不僅是物質享受,還有情感寄托。 ????今天,我們要發展“效益外貿”、“效益工業”,就應該具備“一萬只舢舨不及一艘航母”的理念,打掉“土圍子”、“小作坊”的做法,去掉“小家子”、“小打鬧”的作派,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認識科學技術的重要意義,從產品設計和核心技術上突破,向產業鏈的兩端延伸,力爭向國際市場提供更多的具有較高科技含量、效益比較高的有競爭力的產品。有朝一日,當我們的高、精、尖的品牌能夠向全世界同類產品“叫板”之時,我們也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提高其附加值了。那時,我們的腰板就更直更挺了。3.戰馬的秘密姜欽峰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八路軍在敵后英勇作戰,屢次給予日寇沉重打擊。 這年5月,太行根據地的老百姓看到一支軍隊經過:有的穿著各色便衣,有的身著藍灰色舊軍裝,隊伍中還有不少高頭大馬,背上駝著槍炮子彈。這支隊伍雖然軍容不整,但是士氣高昂,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沿途不斷提醒老百姓注意避讓,有的還幫助老百姓掃地、擔水。戰爭年代,根據地的老百姓見慣了部隊來來往往,并不覺得奇怪,紛紛猜測,八路軍又要打鬼子了。 可是,沿途的老百姓無論如何想不到,眼前這支“八路軍”竟是冒牌貨。他們是喬裝改扮后的日軍特種兵,此行的真實目的,是準備偷襲八路軍總部! 1940年8月,八路軍發動了“百團大戰”,前后歷時四個月,大小作戰1800多次,共殲滅日軍兩萬余人,打得日寇聞風喪膽,驚呼“應對華北再認識!”遭受重創的日軍不甘失敗,隨后收拾殘部,重整旗鼓,向八路軍發起瘋狂反撲。1942年5月,日軍調集各路重兵,開始大規模進犯太行、太岳地區,同時又秘密派出兩個精銳聯隊,化妝成八路軍的模樣,騙過了沿途軍民,深入太行腹地。 5月22日晚,八路軍發現各處敵情,當機立斷命主力部隊快速開拔,跳出敵人的重兵包圍圈,到外線作戰。主力開拔后,日軍利用先進的電訊情報技術,搜尋密集向外發送電話、電報訊號的中心,發現了八路軍總部所在地,立即調集重兵包圍。而此時,那支冒牌的“八路軍”,在我方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正悄悄向八路軍總部逼近。 至5月23日,八路軍總部得到準確情報,發現了來犯之敵。此時形勢已萬分危急,數十倍的敵軍精銳正瘋狂撲來,而八路軍總部多為文職機關干部,大多沒有實戰經驗。敵眾我寡,突圍困難重重,總部連夜召開緊急會義,決定分散突圍。24日晚,總部機關趁黑突圍,連夜突破敵人三道封鎖線,次日凌晨到達十字嶺,再次遭到日軍重兵包圍。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不顧個人安危,堅絕要求斷后,在掩護總部領導骨干及機關干部成功突圍后,左權不幸被敵炮彈擊中,壯烈犧牲,以身殉國。 日軍妄圖消滅八路軍總部的陰謀雖然破產,但是不可否認,日軍為了假扮八路軍,的確做足了功課,不僅外形逼真,而且在行軍途中故意模仿八路軍作風,成功欺騙了許多根據地軍民的眼睛。然而,鬼子的計劃看似完美,卻并非天衣無縫。當日軍進入根據地時,有個八路軍的偵察員曾發現過異常情況,疑點就來自敵人的戰馬。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戰馬多是蒙古馬,體型較矮小,耐力雖好,但不擅長沖刺。而日軍為了發動侵略戰爭,蓄謀已久,戰馬都是從世界各國引進的純種良馬,以阿拉伯馬居多,體格健壯,身材高大,奔跑速度快。當那個偵察員看到這支“八路軍”行軍時,發現對方的戰馬竟然都是高頭大馬,不像八路軍常見的蒙古馬,于是心生疑竇,立即報告了連長。可惜的是,這個重要情報并未引起連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繼續上報,以致痛失良機。 假如那個偵察員再細心點,假如連長不肯輕易放過疑點,那么極有可能提前發現敵軍意圖,變被動為主動。倘若如此,恐怕這段歷史就是另一種寫法了,然而歷史不容假設。左權是在抗戰中犧牲的八路軍最高將領,一個小小的忽視,引發后人多少感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