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 大數知多少——萬以上數的認識 一、萬以上數的認識1. 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4個數位是一級。 (1)個級包括個位、十位、百位、千位,個級表示多少個“一”; 萬級包括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萬級表示多少個“萬”; 億級包括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億級表示多少個“億”。(2) 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都是計數單位。 (3)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這種計數方法叫作十進制計數法。2. 數位順序表。數級……億級萬級個級數位……千億位百億位十億位億位千萬位百萬位十萬位萬位千位百位十位個位計數單位……千億百億十億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一(個) 3. 十進制計數法。10個1是10,10個10是100……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這種計數方法叫作十進制計數法。 4. 數位。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作數位。二、萬以上數的讀寫1. 萬以上數的讀法。先把數分級,再從最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地讀。讀億級或萬級時,先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添一個“億”字或“萬”字。每一級的首位或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每一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出來。 2. 萬以上數的寫法。從最高位寫起,先寫億級,再寫萬級,最后寫個級。哪一位上是幾,就在那一位上寫幾;哪一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占位。三、萬以上數的大小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1. 如果位數不同,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位數少的那個數就小; 2. 如果位數相同,就從最高位開始比較,最高位上的數字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字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上的數字,直到比較出大小為止。 四、整萬、整億數的改寫1. 把整萬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把萬位后面的4個0去掉,同時在后面添上一個“萬”字即可。 2. 把整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把億位后面的8個0去掉,同時在后面添上一個“億”字即可。 五、近似數與精確數 1. 有些數的前面有一個“約”字,它們不是精確數,但與精確數接近,像這樣的數我們稱為“近似數”。 2. “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數的時候,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這一位后面的數稱為“尾數”。如果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字小于5,就把尾數直接舍去。如果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字大于或等于5,就把尾數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似數的方法叫作“四舍五入法”。 3. 省略萬位或億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數精確(保留)到萬位或億位,求它的近似數。 4. (1)把非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近似數,就看千位上的數是幾,再決定是“四舍”還是“五入”。 (2)把非整億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近似數,就看千萬位上的數是幾,再決定是“四舍”還是“五入”。 (3)不管是改寫成用“萬”還是用“億”作單位的近似數,寫近似數時都要用約等號(≈)連接,末尾還要添上“萬”字或“億”字。 5. 求近似數和數的改寫的異同。相同點:求近似數和數的改寫都是把一個較大的數表示成整萬或整億的數,后面都要添一個“萬”字或“億”字。 不同點:求近似數是把一個數變成一個近似數,數的大小發生了變化;而數的改寫只是把一個大數寫成了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數的大小沒有發生變化。六、數字編碼1. 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編碼中的數字代表著一定的意義。編碼具有有序性。2. 身份證號碼的意義。第一、二位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 第三、四位地級市、盟、自治州代碼; 第五、六位縣、縣級市、區代碼; 第七至十四位出生年月日,比如19670401代表1967年4月1日出生; 第十五至十七位為順序號,其中第十七位(倒數第二位)男為單數,女為雙數; 第十八位為校驗碼,0-9和X。作為尾號的校驗碼,是由把前十七位數字帶入統一的公式計算出來的,計算的結果是0-10,如果某人的尾號是0-9,都不會出現X,但如果尾號是10,那么就得用X來代替,因為如果用10做尾號,那么此人的身份證號碼就變成了十九位。X是羅馬數字的10,用X來代替10。3. 我國郵政編碼的編碼規則。我國采用四級六位編碼制,前兩位表示省、直轄市、自治區;前三位代表郵區;前四位代表縣、市;最后兩位代表投遞郵局,代表從這個城市哪個投遞區投遞的,即投遞區的位置。4. 用數字編碼時要把所提供的信息讀明白再完成,如某學校四年級八班學號為12號的學生的編號為40812,請你為五年級二班學號為9號的學生設計編碼(50209),不要寫成(5209)。七、典例講解1. 下面算盤上撥出的數是多少?寫一寫,讀一讀。//思路分析:看清算盤的個位是哪一位,每一位上分別有幾個上珠,幾個下珠,一個上珠表示5,一個下珠表示1。答案:250781369 二億五千零七十八萬一千三百六十九 73062000305 七百三十億六千二百萬零三百零五 2. 2013年年初以來,我國發生大范圍持續霧霾天氣,通過四舍五入估計約有6億人受影響。受影響的最多有( )人,最少有( )人。 思路分析:如果是通過“四舍”得到的6億,那么這個數千萬位上的數是0、1、2、3、4中的一個,把這個數舍去尾數后是6億,原數就比6億大;如果是通過“五入”得到的,那么這個數千萬位上的數是5、6、7、8、9中的一個,這個數是5億多。而6億多比5億多大,因此,要求的最大數是通過“四舍法”求得近似數的,那么這個數千萬位上最大是4,其他數位上最大都是9,那么這個數最大是649999999;要求的最小數是通過“五入法”求得近似數的,那么這個數千萬位上最小是5,其他數位上最小都是0,那么這個數最小是550000000。答案:649999999 550000000 3. 用0、0、0、0、1、3、5、8、9這9個數字,按要求組成九位數。 (1)約等于10億的最小九位數( )。 (2)約等于9億的最大九位數( )。思路分析:(1)約等于10億的最小九位數,要最小,說明這個九位數用“五入法”求近似數約是10億,這個數的最高位上是9,千萬位上的數大于或等于5,要最小,應該是5,1、3、8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分別寫在百位、十位和個位上,其他各位上都是0,這個數是950000138。(2)約等于9億的最大九位數,要最大,說明這個九位數用“四舍法”求近似數約是9億,這個數的最高位上是9,千萬位上的數小于5,且是1、3中最大的,只能是3,接下來三位上分別是8、5、1,其他各位上都是0,這個數是938510000。答案:(1)950000138 (2)938510000/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整數沒有最大的計數單位。計數單位與數位的區別:計數單位是指計算物體個數的單位;數位是指一個數中每個數字所占的位置。易錯點: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這是不對的,一定要注意“相鄰”二字。讀數方法可以概括為一句話:“一畫二看三說四讀”。 “一畫”是指從右邊起,按每四位一級畫虛線;“二看”是指看這個數包含哪幾級;“三說”是指說出最高位上是幾;“四讀”是指讀出這個數。讀數時一定要寫漢字,不能寫阿拉伯數字。如97000000讀作:九千七百萬,而不是9千7百萬。大數比較數位數,位數相同看首位;首位相同比下位。數的改寫不改變數的大小。“≈”是約等號,讀作“約等于”。在取近似數的時候,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這一位后面的數稱為“尾數”。易錯點:只有整億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時,才可以用“=”連接,而非整億的數改寫后是一個近似數,要用“≈”連接。編碼都是有規律的。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編碼中的數字代表著一定的意義。注意身份證號碼的位數是十八位。 例如:郵政編碼“130021”中“13”代表吉林省,“00”代表省會長春,“21”代表所在投遞區。用算盤記數的方法:先找出個位,根據一個上珠表示5,一個下珠表示1進行讀數。用“四舍五入法”求億以上數的近似數。用“五入法”可以找出最小的數,用“四舍法”可以找出最大的數。解決此題運用億以上數的近似數和億以上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結合給出的數字采取“四舍法”或“五入法”進行組數。二 繁忙的工地——線和角 一、線段、射線和直線1. 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 (1)直線上兩點間的一段叫作線段。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2)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2. 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特點。(1)線段有兩個端點,不能向兩端無限延長,可以度量長度。/讀作 :線段AB或線段BA。(2)射線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不能度量長度,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讀作:射線AB(只有一種讀法,從端點讀起),不能度量。(3)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不能度量長度。讀作:直線AB或直線BA。 /3. 畫直線的方法。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或射線或線段); 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過三點,如果三點不在一條線上,過三點不能畫一條直線; 如果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可以畫出一條直線。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4. 數線段和射線的方法。線段數=點數×(點數-1)÷2, 射線數=點數×2二、角 1. 角的定義。 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作角。這個點叫作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作角的邊。角通常用符號“∠”來表示,不同的角加數字區分,如“∠1”讀作:“角一”。/2. 角的組成。角是由1個頂點、2條邊組成的,它的兩條邊都是射線。3. 認識度。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記作1°。4. 認識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點、0°刻度線、內圈刻度線和外圈刻度線。5.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兩合一看”,“兩合”是指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的刻度。看角的度數時要注意是看外圈刻度還是內圈刻度。6. 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的方法。畫一條射線,中心點對準射線的端點,0°刻度線對準射線(兩合),對準量角器相應的刻度點一個點(一看),連接點和射線的端點,然后標出角的度數。7. 角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張開的角度,張開得越大,角越大。 8. 角的畫法:一畫線,二量角,三連線,四標注。 一副三角板可以畫出的角的度數是15的倍數。 9. 角的測量方法。量角時,要先把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把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數。 10. 認識平角、周角。平角:角的兩邊在同一直線上,平角等于180°,等于兩個直角。周角:角的兩邊重合,(像一條射線),周角等于360°,等于兩個平角,四個直角。11. 角的分類。 (1)銳角:小于90°的角叫作銳角。 (2)直角:等于90°的角叫作直角。 (3)鈍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作鈍角。 (4)平角: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這時所組成的角叫作平角。平角等于180°。 (5)周角:角的一邊繞頂點旋轉一周,與另一邊重合。周角是360°。12. 角之間的關系。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周角> 平角> 鈍角 >直角>銳角。13. 角的應用。在鐘面的整時中, 3時、9時時分針與時針組成的角是直角;6時時分針與時針組成的角是平角;12時時分針與時針組成的角是周角;1時、2時、10時、11時時分針與時針組成的角是銳角;4時、5時、7時、8時時分針與時針組成的角是鈍角。三、典例講解1. 數一數,下圖中的直角、銳角和鈍角各有多少個?/思路分析:根據直角、銳角和鈍角的意義數一數。根據圖和直角的意義可數出:(1)直角有5個;(2)銳角有14個;(3)鈍角有4個。答案:直角、銳角和鈍角分別有5個、14個、4個。2. 如下圖,已知:∠1=30°,求∠2和∠3的度數。/思路分析:根據直角的定義可求∠2的度數,明確直角等于90°,平角等于180°。答案:∠2=90°-∠1=90-30°=60°∠3=180°-∠2=180°-60°=120°/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別:線段有兩個端點;射線只有一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線段可以度量長度,直線和射線都不可以度量長度。如直線長4厘米是錯誤的,只有線段才能有具體的長度。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點之間的距離,線段比曲線、折線要短。 組成角的兩條射線有公共端點。通常用“°”作為度量角的單位。度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 角的開口向左看外圈刻度線,角的開口向右看內圈刻度線。比較角的大小,開口大小是關鍵。要畫的角是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較方便。平角的兩條邊成一條直線,周角的兩條邊重合。大于180°小于360°的角叫作優角。周角最大,銳角最小。工程師用的角尺、大吊車等都用到了角。解決此類問題的根據是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定義,找出本題角的特征,數一數。解決此類問題時,要利用平角、直角的定義及角與角之間的關系進行解答,如∠1和∠2組成一個直角;∠2和∠3組成一個平角。三 保護大天鵝——三位數乘兩位數 一、整數乘法1. 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所得的積的末尾添幾個0。 如600×30,先算6×3=18,再看因數中一共有3個0,就在18的后面添3個0,即600×30=18000。 2. 幾百幾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所得的積的末尾添幾個0。如240×30,先算24×3=72,再看因數中一共有2個0,就在72的后面添2個0,即240×30=7200。 3. 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1)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乘得的積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乘得的積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2)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寫豎式時把0前面的數對齊,只乘0前面的數;兩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所得的積的末尾添幾個0。(3)因數中間有0時,用0乘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因數哪一位上的數乘,乘得的積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如/4. 乘法的基本估算方法。(1)把兩個因數都看作與其接近的整十、整百數,再口算出結果。要根據實際,選擇不同的估算方法。(2)乘法估算的關鍵在于如何對兩個因數進行估算。什么時候應該估大一點,什么時候應該估小一點,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不能機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3)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要將因數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數。估算時注意,要符合實際,結果要接近精確值。(4)應用題中的估算。在解決問題時,題目的條件常常會給估算帶來限制,要分清什么時候只能估大,什么時候只能估小。 如四年級的同學去秋游。每套車票和門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老師應該準備多少錢買票? 因為是帶錢買票的問題,所以錢一定要帶夠,只能估大。因為把49看成50已經很好算了,再把104估大差距就更大了,所以只把49看成50進行估算。 5. 積的變化規律。在乘法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除以)幾(0除外),得到的積就等于原來的積乘(除以)幾。二、典例講解1.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除以)幾(0除外),得到的積就等于原來的積乘(除以)幾。例1: 已知 A×B=215,則A×B×2=( )。這是把B擴大到原來的2倍,而積也應擴大到原來的2倍,即215×2=430,所以A×B×2=(430)。例2: 已知2×A×B=200,則A×B=( )。這是A除以2,而積也應除以2,即200÷2=100,所以A×B=(100 )。2. 一個因數乘(除以)一個數(0除外),另一個因數除以(乘)同一個數,積不變。例3: 已知A×B=510,如果A乘5,B除以5,則積是( 510 )。3. 一個因數乘m,另一個因數乘n, 則積乘m×n。4. 一個因數除以m,另一個因數除以n(m、n都不為0), 則積除以m×n。5. 一個因數乘m,另一個因數除以n(m、n都不為0), 如果m>n,則積乘(m÷n)。如果m/口算時要特別注意因數末尾有0的算式,得數不要丟掉0。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還可以運用拆分法,把兩位數拆分成兩個一位數相乘的積。計12×145時,先算145×10=1450,再算145×2=290,最后計算1450+290=1740。估算時把握三個原則:①計算簡便。②結果接近精確值。③如果是解決實際問題,還要注意結合實際考慮,同時一定注意用“≈”連接,估算結果不唯一。提示:估算在應用題中的標志詞是“大約”。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不斷變大,積也不斷變大。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不斷變小,積也不斷變小。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乘幾。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0除外),積也除以幾。四 交通中的線——平行與相交一、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1. 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平行和相交兩種。 2. 平行的定義。 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直線a平行于直線b,直線b也平行于直線a。 a ? b ?3. 平行的性質。過直線外一點只能畫出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兩條平行線之間的垂直線段有無數條,長度都相等。4. 垂直的定義。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兩條直線的交點叫作垂足。5. 垂直的性質。過一點(直線上或直線外)只能畫出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作點到直線的距離。二、畫圖方法 1. 畫垂線的方法。 (1)合——重合,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重合;(2)移——平移,將三角板沿著已知直線的方向向已知點平移,使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經過該點;(3)畫——沿著另一條直角邊過該點畫直線;(4)標——標出直角符號。2. 畫平行線的方法。(1)合——重合,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較長)與已知直線重合;(2)靠——將直尺靠在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較短)上;(3)移——平移,將三角板沿著直尺的方向向已知點平移,使直角邊(較長)經過已知點;(4)畫——沿著三角板較長的直角邊畫直線,所畫的直線就是已知直線的平行線。3. 畫圖的題型。(1)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2)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3)量一量點到直線的距離——先畫出垂直線段,再測量長度。(4)根據平行線的畫法畫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5)根據生活實際畫點到點的最短的路及點到直線的最近的路。4. 平行與垂直的應用。正方形有2組對邊互相平行,相鄰的兩條邊互相垂直。長方形有2組對邊互相平行,相鄰的兩條邊互相垂直。三、典例講解A、B兩村位于河的兩岸(如圖),兩村決定修建一座橋,為了使從A村到B村的路程最短,橋應修在何處?請畫圖表示出來。/思路分析:根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將點A沿垂直河流的方向平移(平移的距離等于河寬)到C點,連接BC,交A點的河岸于E點,過E點畫一條垂直于河岸的線段就可以了。答案:// 平行線間的垂直線段處處相等。 原理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點到線的距離,垂直線段最短。畫垂線的方法一合,二移,三畫,四標。畫平行線的方法一合,二靠,三移,四畫。必須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平行線間的兩條垂直線段長度相等。此題屬于最短線路問題,運用垂直的知識,要使用三角板和直尺進行畫圖。五 收獲的季節——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口算除法 1. 口算的方法。根據乘除法的關系想乘法算除法。如60÷30=( ),就可以想 (2)×30=60;還可以根據表內除法計算。如60÷30就是指60里面有幾個30, 這也是除法的真正含義。 2. 估算的方法。(1)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或幾百幾十數,把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再把兩個近似數相除直接口算出商。(2)直接口算得出與除數相乘最接近被除數的整數。如478÷81,可以將478看作480,將81看作80,因此最后答案就是478÷81≈480÷80=6。二、筆算方法 1. 筆算方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前兩位不夠除,看被除數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將商寫在那一位的上面。余數要小于除數。 2. 商是一位數。(1)除數是整十數:這個試商可以根據口算的方法進行試商。(2)除數接近整十數:試商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直接口算出商幾。 (3)除數不接近整十數(即接近幾十五):試商方法是將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幾十五來試商,接著直接口算出商幾。3. 商是兩位數。重點在于如何試商,明確商應該寫在哪一位上面,余數應該跟在誰的下面。有些除法算式可以利用商不變的性質進行簡單的豎式計算:如計算320÷80就可以化成32÷8進行豎式計算,重點在于商的位置和余數的位置。三、商不變的性質1. 在除法中,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m≠0,a÷b=(a×m) ÷(b×m)=(a÷m) ÷(b÷m)。推廣:被除數乘(除以)幾(0除外),除數不變,商也乘(除以)幾。 2. 被除數不變,除數乘(除以)幾(0除外),商反而除以(乘)幾。3. 利用積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性質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但在有余數的除法中要注意余數的變化。如計算8500÷200=( )時,可以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除以100來除,即85÷2=( ) ,商不變,但此時的余數1是除以100后得到的,所以還原成原來的余數應該是100。4. 除法中的數量關系。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由于除法和乘法互逆,可以互相轉換,所以還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數量關系: 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除數=(被除數-余數)÷商商=(被除數-余數)÷除數 余數=被除數-除數×商5. 列式計算時注意區別“除”和“除以”。 28除952,商是多少?列式為 952÷28=34。952除以28,商是多少?列式為 952÷28=34。四、除法的運算性質 1. 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這個數除以這兩個數的積, 即a÷b÷c=a÷(b×c)。2. 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先除以第二個除數,再除以第一個除數,即a÷b÷c=a÷c÷b。五、典例講解 1. □38÷53,要使商是一位數或兩位數,□里可以填幾? 解答:要使商是一位數,說明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即“□3<53”,□里可以填1~4;要使商是兩位數,說明被除數的前兩位夠除,即“□3≥53”,□里可以填5~9。 2. 如果一個數除以42,商是24,而且有余數,那么這個數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思路分析:(1)題意分析: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2)解題思路:根據余數必須比除數小可知,因為除數是42,所以余數最大是41,最小是1。 (3) 解答過程:42×24+41=1049 42×24+1=1009 答:這個數最大是1049,最小是1009。 / 口算時可以將被除數和除數同時去掉相同個數的0。可以根據被除數和除數的關系進行估算,結果一般為整數。記憶: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 前兩位不夠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寫在那位上面;不夠商1用0占位,每次除后要比較, 余數要比除數小,最后驗算不能少。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數(0除外),商不變,余數也會乘或除以相同的數。當被除數的前兩位小于除數時,商是一位數;當被除數的前兩位大于或等于除數時,商是兩位數。 應用運算性質,可以使計算簡便。解題后的思考:在計算過程中一定要除一步檢查一步,看余數是否比除數小。六 快捷的物流運輸——解決問題 一、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二、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 總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三、追及問題 速度差×追及時間=相差路程四、火車過橋問題 橋長+車長=路程 速度×過橋時間=路程 五、行程問題常用的解題方法1. 公式法。根據常用的行程問題的公式進行求解,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其實也有很多技巧;有時條件不是直接給出的,這就需要對公式非常熟悉,可以推知需要的條件。2. 圖示法。在一些復雜的行程問題中,為了明確過程,常用示意圖作為輔助工具。圖示法即畫出行程的大概過程,重點在折返、相遇、追及的地點。3. 分段法。在非勻速即分段變速的行程問題中,公式不適用,這時通常把不勻速的運動分為勻速的幾段,在每一段中用勻速問題的方法去分析,再把結果結合起來。4. 方程法。在關系復雜、條件分散的題目中,直接用公式很難求解時,設條件關系最多的未知量為未知數,抓住重要的等量關系列方程常常可以順利求解。六、典例講解甲、乙兩輛汽車從兩地相向而行,甲車每小時行8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76千米,甲車開出2小時后,乙車才開出,又過了4小時兩車相遇,兩地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思路分析:根據路程=速度×時間,先求出甲車2小時行的路程,再求出又過4小時甲、乙兩車行的路程和,最后根據總路程=甲先行的路程+甲、乙一塊行的路程解答。答案: 85×2+(85+76)×4=170+644=814(千米)答:兩地間的距離是814千米。/解決相遇問題的方法:(1)相遇問題要分析題意,試著畫線段圖,真正弄清楚是不是兩個物體、兩個地方、同時、相對(同向)而行、最后相遇(相距),再確定計算方法。 (2)相向而行要先求速度和,再求路程和;同向而行:要先求速度差,再求路程差。使用公式不僅包括公式的原形,也包括公式的各種變形形式。圖示法包括線段圖和折線圖。在多次相遇、追及問題中,畫圖分析往往也是最有效的解題方法。用方程解決問題,可以根據數量關系式,把未知量用??代替,參與列式。這種方法比較簡便。本題根據基本數量關系:路程=速度×時間,再根據題意代入即可。解決問題的關鍵是理解甲車行的時間。七 小小志愿者——混合運算 一、單價、數量和總價的關系 單價×數量 =總價 總價÷數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量 二、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1. 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1)在一個算式里,只含有加減法或只含有乘除法,就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2)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2. 有括號的混合運算: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三、倍數問題的解題技巧 例題:4箱蜜蜂一年可以釀300千克蜂蜜。小林家養了這樣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釀多少千克蜂蜜? 解法一: 可以先算出每一箱蜜蜂一年可以釀多少蜂蜜(即求出1倍的量);列式為300÷4=75(千克);再算12箱蜜蜂一年可以釀多少蜂蜜,列式為75×12=900(千克)。解法二: 也可以算12箱是4箱的幾倍,列式為12÷4=3,倍數作為單位不用寫出來;再算出同樣時間內蜜蜂能釀出多少蜂蜜,列式為300×3=900(千克) 四、最優方案(用同樣的錢買最多的商品) 解決方法:先看哪種方案更優,盡量使用這種方案來買,如果有剩余,再考慮其他方案。 例1: 商場賣襯衫,一件29元,兩件49元,王老師有185元,最多可以買多少件?還剩多少元?思路分析:比較兩種方案,發現“兩件49元”的更便宜(一件只需要不到25元),所以先盡量用“兩件49元”的方法買,可以買3套(共6件),算式為185÷49=3(套)……38(元),2×3=6(件),發現最后的余數還可以買一件29元的,還剩38-29=9(元),最多可以買6+1=7(件)。所以最多可以買7件,還剩9元。 答案: 185÷49=3(套)……38(元) 38-29=9(元)3×2+1=7(件)答:最多可以買7件,還剩9元。例2: 星期天爸爸帶小明去買書。書店進行促銷活動,一套故事書36 元,買兩套只需65元,爸爸帶了380元,最多可以買幾套故事書? 思路分析:先兩套兩套地買,剩下的錢不夠買兩套時,再單買一套。 答案:380÷65=5……55(元) 5×2=10(套) 55÷36=1(套)……19(元) 10+1=11(套)答:最多可以買11套故事書。 /應用數量關系式可以解決實際問題。計算過程中可以應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解決問題時先根據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確定屬于哪一類問題,再根據數量關系解決問題。解決倍數問題可以用歸一問題的解法,先求出一倍的數,再求出幾倍的數;解決倍數問題,也可以用倍比的方法,先求出數量間的倍數關系。解題后的思考:買東西遵循多買便宜的原則,購票遵循團體便宜的原則。以兩套書一起買為原則,剩余的錢不夠買兩套,再買一套。八 新校服——條形統計圖一、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直條,然后把這些直條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二、條形統計圖的優點 能直觀地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便于比較。三、在繪制條形統計圖時,條形圖一格表示幾,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 1. 給出的數在10以內,一般用1格表示1; 2. 給出的數在20左右,一般用1格表示2; 3. 給出的數在50左右,一般用1格表示5; 4. 給出的數在100左右,一般用1格表示10; 5. 給出的數在1000左右,一般用1格表示100。取一個單位長度表示數量的多少要根據具體情況而確定。 四、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1. 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線,作為縱軸和橫軸。 2. 在橫軸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3. 在縱軸上根據數據大小的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4. 按照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并注明數量。五、典例講解康泰藥廠2016年上半年產量統計表如下:月份123456產量(噸)121719242226 根據上表中的信息,請用合適的統計圖表示。康泰藥廠2016年上半年產量統計圖2016年7月 /思路分析:因為從條形統計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條形統計圖是用條形的長短來代表數量的多少,便于比較,因此應制成條形統計圖。根據上表中的信息,為了反映康泰藥廠2016年上半年的產量情況,制作條形統計圖比較合適。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直條,然后把這些直條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康泰藥廠2016年上半年產量統計圖2016年7月 //注意:畫條形統計圖時,直條的寬窄必須相同。一般要表示的數據越大,一個單位長度表示的數值就越大。畫條形統計圖時橫軸和縱軸一定要互相垂直。因為從條形統計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條形統計圖是用直條的長短來代表數量的多少,便于比較,因此應制成條形統計圖。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看出6月份的產量最高,1月份的產量最低。康泰藥廠上半年的產量從1月份到6月份大致呈上升趨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