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探究類試題舉例剖析精品資料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探究類試題舉例剖析精品資料

資源簡介


探究類試題舉例剖析
濰坊四中 楊傳嶺 張建亮 王海霞 張金秀
2009-4-7
探究類試題舉例剖析
考查“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是政治學科考試的考核目標之一。這種能力的訓練,從微觀上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欲望,從宏觀上講,對構建創新型國家有重要作用。近幾年,上海 、北京 、江蘇、山東等地都相繼設置了該類題目,相信以后會有更多地區的高考會向此方向發展。因此,考生有必要在復習中研究綜合探究題的考查角度及其解題方法。
每一種題目都有其特定的類型和解題技巧,綜合探究題也不例外。如果缺乏必要的指導和訓練,對于一些基本的答題技巧缺乏必要的了解,會造成在高考中的大面積失分。因此,進行綜合探究題專項的復習和訓練,掌握綜合探究題的類型及其解題技巧是必要的。
(一) 探究類試題的特點
1、關注社會熱點。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是教學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高考探究性試題以社會熱點材料為情境,使試卷具有時代感,既能引導學生克服的不良讀書習慣,又能考查學生對知識活學活用的能力。如高考政治廣東卷08年第40題考到冰雪自然災害,08年四川卷考到限塑令問題,08年江蘇卷考到奧運會問題。08年寧夏卷第38題文化遺址保護問題。
2、關注地區熱點。山東實行自主命題以來,文綜考試中政治探究性試題多以一年來山東本地的熱點材料為情境設置的。如07年山東高考題中的三農問題,08年山東高考題中的水價聽證會等。
3、體現人文關懷。體現人文關懷,考查學生的人文素養,是近幾年來高考試題的一大特點。如2008年全國高考文綜卷第38題第三問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為情境,考查共享發展成果的問題,2008年海南高考政治卷中第24題考查最低工資標準及“裁員”問題等都體現了人文關懷。
(二)探究類試題題型總結
1.自選探究課題類:
例:同學們了解到:2009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新華網推出的“總理,請聽我說”大型網言征集活動成為網民為中國發展建言獻策最集中、最熱烈的平臺。
假如你參與本次活動,你比較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是什么?并提出解決該問題的合理化建議。
參考答案:社會熱點問題可以是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教育公平、 醫療改革、住房、環境保護、反腐倡廉、三農問題等。
方法總結:一般情況下,考生選擇課題時要注意:課題的可行性——問題不宜太深,題目不宜過大或研究的面過寬,要“切口小”,高中生能夠研究;課題深刻性和獨創性——課題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含金量,有一定的思維深度和探究價值;課題的明確性——課題中包含的問題指向要明確,問題的結構要清晰。被選為課題的問題一般應該是一個好問題,要學會將問題轉化為課題。這里課題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源于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生活,是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闡述選題理由則要說明課題與材料的相關性及課題的重要性。由于材料涉及的范圍廣,因此在選題時,要認真審題,確定自己最“拿手”的課題。所謂“拿手”,實際上是指能分析出選題的理由。通常應該從教材知識、生活實踐和現實意義等角度考慮所擬定課題的依據或目的。
2.確定探究課題類:
例(江蘇08)情境三:同學們了解到,北京有為數眾多的青年學生加入到奧運志愿者行列。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在江蘇選拔產生了377名火炬手及137名護跑手。其中也包括中學生。并非每個人都有當志愿者和火炬手的機會。但是人人都可以為奧運會增光添彩。“心動不如行動”,班級組織同學們開展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做奧運文明使者”為主題的演講賽。
請你從公民權利與義務的角度,就上述主題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擬出演講要點。
參考答案:①理論要點: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我們在珍惜公民權利的同時,更要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做奧運文明使者”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②實踐要點:簡述自己以怎樣的實際行動,提高文明素養,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益,做奧運文明使者。 課題一旦明確,答題范圍就基本確定,那就需要充分開動思維機器,聯系課本所學解決問題。
方法總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需要注意的是,問題探究型試題的答案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整體性、生成性、自主性、價值性的特點,這就要求答案組織可以立足于課本但不能拘泥于課本。
3、收集準備資料類:
例:高三(5)班黑板報前圍了很多同學,張老師也擠了進去。王小明正在念一則新聞報道:2006年,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徐本禹,靠特困生補助、獎學金和勤工儉學從華中農業大學畢業,以372分的高分考上了碩士研究生。如果順著這條路走下去,他可能會讀博士、會出國留學。然而他卻去了貴州的“巖洞小學”教書……正如“頒獎詞”中所說:他用一個剛剛畢業大學生的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傾頹的教室、貧窮和孤獨。他心中牢記一份信念:人要學會感恩,當你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你要去幫助需要你幫助的人。
王小明:真傻,博士、出國多好,在中國那么窮的地方當一個破老師,傻透了。
李東:不能這么說,人不能只想自己好,到貧困山區支教是國家的需要。
趙珊珊:“巖洞小學”只要一個高中生就行了,碩士生當小學老師,大材小用。況且他讀博、留學回國一樣可以做貢獻,而且可以做更大的貢獻。這樣真是浪費人才,國家培養他容易嗎?……
張老師覺得大家的議論很有意思,決定開一個辯論會。
假如讓你當主持人,你要做哪些準備? 參考答案:做如下準備:確定辯論會的時間、地點、辯題、參賽選手,制定參賽規劃,邀請參賽裁判,布置會場等。
方法總結:收集資料時要明確:收集材料干什么?為什么主題服務?提問題則不能偏離主題,但可選擇一定的角度來設計。所提問題要有一定的深度,表述要簡潔明了。總結:這類題型要求考生提出問題改變了傳統回答問題的形式,通過虛擬的情境,要求提出相關的問題,考生的角色進行了轉換。注意問題要提得有深度,有深度的問題可獲加分。這樣的題型也是基本能力科常見的考查方式。
4.選擇探究方法類:
例:(寧夏08)圓明園是我國古代園林和建筑藝術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聯軍大肆搶劫后焚毀,現在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址。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圓明園遺址保護和重建方案的爭論充分展開,目前主要有原址整體復建、原址部分復建、遺址附近復建、異地重建等觀點。
假如讓你制定方案,首先應抓什么環節?在這個環節你主要應做哪些工作?(3分)
參考答案:調查研究。查找和核實有關圓明園的原始資料,通過座談會、互聯網等渠道聽取意見、征詢建議,了解有關文化遺址保護的法律、法規,走訪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等。(要求至少寫出兩項。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方法總結:研究方法指完成研究任務達到研究目的的程序、技術、手段或操作規律。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般有調查法(問卷法、訪談法、跟蹤調查、抽樣調查、實地考察等);觀察法;文獻研究法(查閱圖書、報刊、網絡等各種文獻資料);小組合作法(小組討論法);網上查閱法及輔助性的具體方法、手段、技術等。在確定研究方法時要針對不同課題的具體情況,有選擇的采用合適的方法。
5.提出解決方案類:
例 (山東08)山東文化底蘊深厚。請運用文化生活常識,說明應如何充分利用山東傳統文化資源優勢,加快實現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7分)
參考答案:①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建設文化強省,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或“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等)。
②繼承山東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③立足山東改革開放的實踐,創新文化內容和形式,創作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精品;同時博采眾長,吸收、借鑒其他優秀文化成果;進一步促進山東文化產業發展。
④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建設文化強省的積極性。(若答出”不斷融人時代精神”、“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培育文化人才”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給分,但本小題最高不超過7分)
方法總結:這種題型是我們日常訓練中練習最多的,答題時要特別注意明確范圍,看清需要運用哪本教材,尤其要注意把握政治生活的主體,如本題中的“山東省”,同時解決方案要聯系材料,有利有據,切忌天馬行空,亂答一通。
6.角色扮演轉換類:
例(山東08)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需要全省人民的共同參與。某校高一(3)班學生以“山東省基層群眾自治狀況”為題,組成了研究學習小組。改小組搜集到以下資料:從2007年9月到2008年2月,山東省81055個建制村中,已有80490個村通過投票選舉完成村民委員會換屆,選民參選率高達94.6%。
該小組針對所搜集資料中蘊含的政治生活道理展開了熱烈討論,假如你是小組成員,請全面闡述自己的觀點。(9分)
參考答案:①我國國家性質決定了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基層群眾自治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真實體現,矗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②村民選舉村委會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基礎,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較高的參選宰說明村民的民主意識和政治素養逐步提高。③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若答出”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不斷發展”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給分)
7、制定計劃題型
例:上海市某中學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對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興趣盎然。如果你以“上海市中學生自行車牌照稅交納現狀調查”為課題,請簡述你的研究計劃。
參考答案:計劃:(1)確定調查對象、調查方式、調查途徑(2)開展調查、查閱文獻資料;(3)分析調查數據,得出調查結論。
方法總結:研究計劃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研究的目標及主要內容;②研究對象及其選擇方法;③研究方法及實施細則;④研究過程的安排;⑤預期的研究成果。(2)研究方法。指完成研究任務達到研究目的的程序、技術、手段或操作規律。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問卷調查法、觀察法、小組合作法、實驗法及輔助性的具體方法、手段、技術等。
8、提出問題型
例:中學生李昂,在為學校廣播站準備介紹山東近五年來經濟生活發展的廣播稿時,點擊了一個相關網站,下載了山東省經濟生活發展的有關統計數據。回答:該網站正在就“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共建和諧社會”這個主題進行討論,假如你是李昂,請就該主題,向該網上論壇的主持人提一個有價值的問題。
參考答案:提問分一般性提問和有一定深度的提問兩個檔次,不同檔次的提問得分不同。一般性提問,如:為什么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什么要共建和諧社會等等。有一定深度的提問,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共建和諧社會有何影響;新農村建設中如何防止形式主義等等。
方法總結:一是提出的問題要顯示出思維力度,而不應是膚淺的,流于形式的;二是提出來的問題要緊扣材料的主題,具有在一個較新的視野上組織、運用相關學科的原理與方法的可能;三是提出的問題要具有科學性,不是無原則的生編硬湊,表述要嚴謹。四是聯系實際,選擇一定的角度來設計。
9、設計活動方案題型
例:[06年高考政治江蘇卷第39題]第2問:要求考生針對廢舊電池的回收和處理,為中學生設計一個行動方案,并簡要說明實施行動方案的意義。
參考答案:例如,“校園廢舊電池回收行動方案”出一期板報,使同學們了解廢舊電池的危害性,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寫一封倡議書,倡議“回收一節廢舊電池,留下一方潔凈水土”;設一個回收箱,專門回收校園中的廢舊電池,并將回收的電池送往環保部門。實施這一行動方案的意義:有助于增強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利于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方法總結:這一類探究題實際上屬于考查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這類試題在審題時一定要把握好主題;同時在制定方案時盡量能聯系所學理論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最后,所制定的計劃方案一定要有可操作性。
10、形成研究成果題型
例:上海市中學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對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興趣盎然。如果你以“小區居民用水問題的探討”為課題,請問該課題最終的成果形式是什么?
參考答案:課題成果形式主要有論文、稿件、建議書、調查報告、設計方案等。
(三)探究類試題應對措施與思考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來應對此類問題:
1、觀察生活,發現問題。有些探究性試題就是以生活中普遍關心的問題為素材來設置情境,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善于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如對中學生心理健康、迷戀網絡游戲、在校園使用手機、課外閱讀、榮辱觀念等問題,我們都可以當作課題去研究,選擇一定的角度去思考。
2、關注熱點,多角度思考。關注時政、社會熱點,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是作為體現國家意志的高考所側重的能力考核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熱點問題時,不僅要用學科知識去分析熱點材料,還要在遵循“宏觀把握、微觀切入”的原則下從探究性學習的角度去思考。應對金融危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增加農民收入、自主創新與科技教育發展、擴大內需與增加就業、關注民生、建設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問題,都有可能以綜合探究性試題形式出現。
3、增強人文意識,提高人文素質。針對探究性試題體現人文關懷,考查學生的人文素養這一特點,要求我們平時注重增強人文意識,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質。增強人文意識,提高人文素質,主要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意識,要尊重人的情感、需要,捍衛人的尊嚴,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培養完美人格;還要樹立人與自然、與社會和諧統一的生命價值觀。
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我們認為,在第一輪復習夯實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可以按照知識框架、主要考點、疑難解釋、知識串聯、鏈接熱點、專項訓練、仿真模擬等線索進行專題復習和訓練,選擇或編制探究性試題,強化練習和講解,使學生掌握探究性試題的基本題型、解題方法,教給學生解答探究性試題的應變對策,準確把握高考改革的新題型和解題方法。
(三)2009年高考政治綜合探究題熱點訓練題例
例一、材料一:“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指出,要堅持把促進就業放在優先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據有關部門預測,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從2006年至2015年,全國城鎮每年總共需要提供2400萬個就業崗位。
材料二:我國每年因安全事故死亡13萬多人,傷殘70多萬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500億元,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2.5%左右。僅從煤炭和鋼鐵生產行業來看,我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是世界上主要產煤國煤礦死亡人數的4倍以上,百萬噸煤死亡率是美國的160倍,印度的10倍;百萬噸鋼死亡率是美國的20倍,日本的80倍。
⑴某中學高三(1)班部分同學選擇“擴大就業,保障民生”這一課題展開探究性學習。假如你是該班學生,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從經濟學角度簡要說明確定這一探究課題的依據。
⑵部分同學選擇了“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作為研究課題。請你針對當前安全事故多發的情況,從政治學角度給政府提幾條合理化建議。
⑶在查閱資料過程中,同學們還發現,在從業過程中,因勞動報酬問題引發的勞動糾紛時有發生,一些人采取極端手段討薪而造成嚴重后果。怎樣才能有效合法地維護勞動者的權益成為同學們討論的焦點。如果你參與他們的討論,你會提出哪些有效的措施?
[參考答案]⑴ ①勞動權是公民享有各項權利的基礎,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是勞動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②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擴大就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只有解決就業問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才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③我國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較大。隨著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國有和集體企業改革深入和經濟結構調整,我國就業問題將會更加突出。
⑵ ①我國政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應當本著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深入體察民情,關注生產安全。②政府要依法行政,切實履行職能,對企業的勞動環境、勞動時間、勞動強度等依法進行監管,保證公共安全,以切實維護人民利益。③政府要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⑶ ①勞動合同是勞動者維權憑證。要和用工單位簽訂有效的勞動合同,拒絕無效合同或霸王合同。②保質保量完成勞動任務,認真履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不給用工單位拖欠工資找借口。③依法維權。當出現用工單位拖欠工資時,可先與用工單位協商,協商不成,可提起勞動仲裁或到法院起訴用工單位。
例二、濟南市為解決交通壓力,提了幾套道路建設方案。
方案一:大規模道路拓寬,這套方案的特點是建成后可以大大緩解交通壓力,但大規模拆遷,將給居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不便,而且會帶來安置的巨大困難。
方案二:建設地下鐵路。這套方案對緩解交通壓力也非常有效,但該市以泉水著稱,建地下鐵路會毀壞泉脈,損害城市特色。
方案三:建設高架橋。這套方案的特點是小規模拆遷,還不損害泉脈。
對比幾套方案,我們應該選擇哪一套方案?選擇理由是什么?
(2)如果請你設計一套方案,你要考慮哪些因素?你可為此提供哪些建議?
參考答案:(1)①選擇方案三。②因為這套方案既自覺遵循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有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而方案一、方案二,沒有尊選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沒有從廣大人民的利益出發,給廣大居生活帶來巨大不變,毀壞了泉脈,不利于城市特色發展。
(2)①群眾利益、城市實際及特色、道路寬度、城市的長遠發展等因素。②可以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錯時上下班制度、加強交通管理等。
例三、材料一 我國糧食產量和農村居民純收入增長狀況表
年 份
1978
1985
1996
1999
2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糧食產量(億噸)
3.04
3.79
4.46
5
4.9
4.31
4.55
4.84
4.9
5.01
5.28
農民收入幅度(%)
20
12
10
9
3.8
4.3
6.8
6.2
7.4
9.5
8.0
注:1998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為5.12億噸,是歷史上的最高水平。1997—1998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中央開始加大解決“三農”問題的力度。
材料二 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確保把黨的各項農村政策落到實處。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把糧食生產、農民增收、耕地保護、環境治理、和諧穩定作為考核地方特別是縣(市)領導班子績效的重要內容,盡快制定指標,嚴格監督檢查。
結合材料和當前實際,提出增加農民收入的合理化建議。
參考答案:①堅持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措施,切實保護農民利益。②增加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科技的投入,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培訓步伐,提高農民素質和農村勞動生產率。③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品種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控。④積極發展鄉鎮企業,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展。⑤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鞏固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加大對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力度⑥積極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維護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的合法權益。(此題為開放題,最好能結合國家相關政策作答。)
例四、2008年,中國之驕傲,世界之驚嘆。江蘇省某校高三(1)班師生以“世界的奧運,夢想的舞臺”為主題,成立合作學習小組,開展探究性活動。第一小組成員通過觀看電視,整理出下列信息:
??? 當大批抗震救災英雄傳遞奧運火炬時,當巨人姚明手牽抗震小英雄林浩出現在“鳥巢”時,世人為之感動。奧林匹克理念因得到真情、愛心的滋潤而升華,這是中國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豐富和發展,是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全新貢獻。在這種精神感召下,我們成功地舉辦了一屆高標準、高水平的奧運會,它也必將激勵全國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中奮勇前行。
(1)從上述信息中,你能夠得到哪些哲學感悟?(4分)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后,第二小組成員在街頭進行隨機采訪: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軸在“鳥巢”中央徐徐打開,光影變幻中,展現出一幕幕風格各異、氣勢磅礴“中國畫卷”,向世界立體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底蘊與文化風采。
??學生乙:和平、和睦、和諧,一個“和”字,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外國游客丙:富于創造性的開幕式,通過現代技術,將民族特色與奧林匹克精神融合在
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2)運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結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觀后感,你認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是如何實現文化創新的?(6分)
?第三小組成員在網絡上搜索到下列資料:
??奧運是運動員的盛會,也是志愿者的盛會。北京奧運會期間,有10萬場館志愿者、40萬城市志愿者、百萬社會志愿者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把志愿服務這條亮麗的風景線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3)從哲學角度,說一說你能從奧運志愿者那里學習些什么?(6分)
參考答案:(1)①奧林匹克精神得到豐富和發展,體現了事物是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2分)②抗震救災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激勵人們奮勇前行,體現事物是聯系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體現了意識具有能動作用,要堅持正確的思想意識。(2分)(若考生從物質決定意識;矛盾特殊性;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認識的無限性、上升性等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
(2)①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2分)②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之一,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體現了時代精神。(2分)③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是文化創新的又一重要途徑,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學習、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的同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2分)
(3)①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2分)②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2分)③腳踏實地,重在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2分)(若考生從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含山县| 太白县| 沂源县| 泸州市| 台南市| 台北县| 修武县| 东安县| 同德县| 凤冈县| 南通市| 城口县| 定陶县| 昌平区| 正阳县| 遵义县| 蒲城县| 张掖市| 宜兰市| 大同县| 开鲁县| 行唐县| 泽库县| 辰溪县| 来安县| 屯留县| 岗巴县| 平原县| 连南| 宝丰县| 赤城县| 仙桃市| 贡山| 宁远县| 加查县| 宁陕县| 吴江市| 讷河市| 静乐县|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