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虞中學初二政治練習 班級 姓名 學號判斷專項練習 編輯:程慶豐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一個社會中得到公正、平等機會的成員越多,這個社會就越合理。2、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的最高價值體現,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內容。3、增強公平意識,就是要求社會與他人公平的對待自己。4、維護正義是每個社會成員的道德和法律義務。5、敢于匡扶正義,是我們良知的體現。所以面對他人的求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施以援手。6、青少年遇到非正義行為,要與之進行勇敢的搏斗。這也是維護社會正義的表現。7、為人正直,就是任何時候都要堅定自己的立場。8、永遠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遠進步的人。------愛因斯坦9、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但關系到個人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整個民族和社會的前途。10、擁有高學歷的人一定是一個有教養的人。11、學會休閑,要做到科學、合理、有度。12、讀書、繪畫、下棋、麻將等都是高雅的生活情趣。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國務院是我國的立法機關。2、我國的法律都是由國家直接制定的。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說明任何人都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任何人只要違法就必須負法律責任。4、一般來說,在我國凡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也都是違反法律的行為。5、社會主義法律與道德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相互配合的,所以現代化建設必須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6、我一不違法,二不犯罪,法律與我無關。7、由小毛病發展到大過錯,從一般違法到陷入犯罪的深淵,說明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8、刑法、治安管處罰法是公民同違反公共秩序的行為作斗爭的有力武器。9、依法規范經濟行為,是現代社會經濟生活的客觀要求。 10、人民法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11、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最高審判機關。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 人們只有維護正義才能使社會邪惡現象徹底杜絕。2、 人們渴望正義,就會使正義自然而然地降臨到我們的生活中。3、 公平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4、 青少年遇到違法犯罪行為要與之勇敢的搏斗,這是匡扶正義的表現。5、 一個為人正直的人不會為一己之利而丟掉尊嚴,總是能固執己見。6、 吸毒和販毒都是國家嚴厲打擊的犯罪行為。7、 從眾心理影響我們的判斷和發展,它只有消極作用,沒有積極作用。8、 好奇心能使人對感興趣的新事物充滿探索,只有積極作用。9、 網絡成癮會影響我們的學習,健康。所以我們要遠離網絡。10、青少年要善于鑒別不良誘惑,鼓起勇氣戰勝不良誘惑。11、休閑是成年人的事,未成年人的任務就是學習。12、高雅的生活源于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和美的積極感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 學會休閑也是在尋找生命的意義,所以生命的意義在于休閑。2、 有教養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很高的學術水平。3、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面對自己的不足,我們沒有必要去刻意偽裝、掩飾。4、 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5、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因此,法律只對被統治階級具有約束作用。6、 一般來說,在我國凡是違反法律的行為,也都是違反道德的行為。7、 社會主義法律和道德有著密切的聯系,兩者可以相互替代。8、 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9、 只要不做法律禁止的事就不會違法。10、亂撥“110”、“119”的行為是破壞公共安全的行為。11、任何違法行為都會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應受法律制裁。12、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是人們同違反公共秩序的行為做斗爭的有力武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 一般違法和犯罪本質是相同的,因為兩者都具有社會危害性。2、 全國人大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最高檢察機關。3、 社會主義憲法是對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確認,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4、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5、 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如國家性質、國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6、 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和基礎,普通法律是憲法內容的具體話。因此,憲法=刑法+民法+婚姻法+。。。。。。7、 胡錦濤在當選國家主席時說:“我一定忠誠地履行憲法賦予我的職責,恪盡職守。”因為,憲法是一切組織或者個人的根本活動原則。8、 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公民增強法制觀念,首先要增強憲法觀念。9、 凡是居住在中國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10、凡是年滿18周歲的我國公民都具有選舉和被選舉權。11、人身自由權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先決條件。12、受教育是公民的權利,所以可以行使,也可以放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公民權利和義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是構成其他一切權利和義務的基礎。2、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說明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3、 權利和義務一樣,都具有強制性,都不能放棄。4、 偷稅漏稅,不僅是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5、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基本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占重要地位。6、 “顧客是上帝”,說明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只有權利,沒有義務。7、 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8、 主動索取發票,既是消費者消費的憑證,也是公民依法納稅的憑證。9、 隱私權是指個人的秘密,未經本人允許不得將其公開的權利。10、只要是執行公務,警察可以隨意進入公民的住宅。11、隱私是絕對的,所以我們要尊重他人的一切隱私。12、父母和老師為了更好的教育學生,可以翻看學生的日記等。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在我國,由于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相對于漢族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2、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族人民形成了小雜居、大聚居、相互交錯居住的格局。3、我們與少數民族同學和睦相處,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這是我們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義務的具體表現。4、我國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5、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各族人民都是國家的主人,所以,我國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6、西部大開發戰略體現了我國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7、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我們仍然要學習這種精神,但由于我們是未成年人,所以不提倡見義勇為。8、誠信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市場經濟的必要守則。9、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是永不枯竭的道德資源。10、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團結統一。11、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12、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所創造的文明存在與發展的根本原因。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科技創新是人類智慧的展現,現代生活離不開科技,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2、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從總體上看,我國的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唯一動力,所以,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科技。4、我國是唯一參與人類基因組測序的發展中國家,這顯示了中國的科技實力,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5、科技的發展,關鍵在人才。所以,我們要樹立和弘揚科學精神,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個用于創新的人。6、國家歷來重視教育的發展,因為教育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7、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迅速發展,教育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8、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教育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教育。9、現代社會是學習型社會,學習應成為我們終身的活動。10、我們要學會學習,好的學習方式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11、弘揚民族精神,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更多的表現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12、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人是社會生產力的第一要素。所以人越多越好。2、人口問題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3、計劃生育是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制定的4、計劃生育的基本內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優化人口分布。少生是提高人口素質的關鍵。5、計劃生育是父母應盡的義務,我們是未成年人,跟我們沒有關系。6、我國資源豐富,自然資源總量大,但人均占有資源量嚴重短缺,所以,我國既是一個資源大國,又是一個資源小國。7、我國資源形勢非常嚴峻,如果不采取措施,將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8、環境問題不僅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也制約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9、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人口、資源、環境問題非常突出。為此,我們必須堅持計劃生育、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堅持科學發展觀。10、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求我們注意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不要發展經濟。11、我國人口再生產已經轉入低生育、低死亡、低增長的階段,進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國家的行列。12、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要求是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