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政治科學案 序號24 七 年級 班 教師 劉 學生 第四單元 走近法治天地 復習學案【自學初探】知識體系建構,基礎知識復習。【合作共探】完成下列填空,掌握下列知識點。1.什么是法律(含義):法律是 的體現,是用來 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2.法律的特征:①是由 的。②由 保證實施的(法律的最主要特征)。③對 。★★3.法律的作用:角度 具體表現1、規范、約束作用 ①法律規定我們 ,應該 。②法律讓我們懂得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③法律也為我們 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2、制裁、保護作用 法律通過 ,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4.什么是法治?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 ,要求 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5. 法治的重要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意義)①法治是人們 ,也是 的重要標志。②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 的必由之路。★★6.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建設社會主義 。★★7.未成年人為什么需要給予特殊保護?①未成年人 , 能力較弱, 能力和 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 ,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8.對未成年人實施特殊保護的專法:《 》、《 》。★9.保護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線: 保護、 保護、 保護、 保護★★10.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護的同時,要注意什么?①珍惜并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 ②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③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 ④增強社會責任感。★★11.怎樣學會依法辦事(依法辦事的要求)?1 樹立 ,遵守 。通過法治方式,表達合法的訴求和愿望。② 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自覺維護 。③養成 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 者、 者、 者。1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①建設法治中國是 ,人民既是法治的 者,又是法治的 者。 ②人民權益要靠 ,法律的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③有利于全面推進 、建設 。 ★★13.怎樣樹立法治意識(要求)?①對法律發自內心的 。② 不斷提高 。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有利于促進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③青少年要增強 ,依法辦事,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 。【應用再探】獨立完成下列練習。一、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8年12月21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重慶市昆侖化工有限公司水污染責任糾紛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并當庭宣判,重慶市昆侖化工有限公司賠償因其違法排放工業有毒廢水產生的生態環境損害費434275.45元并支付評估費74000元、公告費750元。據些回答1-2題 1.上述材料說明法律( )A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是由國家強制保證實施的C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是一種行為規范,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2. 法院通過依法對重慶市昆侖化工有限公司水污染行為進行制裁,維護了市民的合法環境權益。這表明法律具有( )A.保護作用 B規范作用 C評價作用 D制裁作用3. 2018年9月3日,亳州市中小學生迎來了秋季新學期開學第一天。民警在拂曉中心小學向學生示范交通安全手勢,講解交通事故防范措施、道路交通安全常識。這是因為未成年人 ( ) ①自我保護能力較弱 ②沒有辨別是非能力 ③沒有社會生活經驗 ④容易受不良因素影響和不法侵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我國制定的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律是 ( ) ①憲法 ②未成年人保護法 ③義務教育法 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5. 2018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依法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下列有利于對未成年人進行司法保護的是 ( ) ①學校加強對未成年學生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②縣人民法院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 ③檢察機關履行行政檢察職能,解決留守兒童監護缺失問題 ④某省教育廳發布相關規定禁止幼兒園使用燃煤、木炭取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6. 某校在法治宣傳活動中,要求學生樹立法律信仰,維護法律權威。下列同學們的行為,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 ①按照交通標識騎行自行車 ②故意刻劃同學的照片 ③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④破壞路燈和座椅等公共設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9 年 3 月,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騰訊發布新舉措:13 周歲以下未成年人首次登陸游戲需要父母確認,否則無法進入游戲,一天玩游戲不能超過一小時。這一做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A.司法保護 B.社會保護 C.學校保護 D.家庭保護8.我國法律誕生過程中,法律修改委員會多次廣大征詢各地區、各部門、各階層的意見,并發動組織全民討論。這體現了我國法律是_____的集中體現( )A.黨和人民意志 B.國家統治階級 C.國際領導 D.社會底層9.黨的十八大以來,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這表明( )①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 ②我國堅持依黨紀治國的基本方略③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③④10.安徽省教育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校高度警覺,對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教育工作進行落實、鞏固。這一通知體現了對中小學生的( )A.家庭保護 B.社會保護 C.司法保護 D.學校保護11.2019年4月,鄒某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稱:“嘉陵江工業污水導致市民中毒,初步統計已有100人中毒”后經證實,該消息為謠言,鄒某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5日。這警示我們( )A.要遵守法律,自覺依法辦事 B.法治建設,人人有責 C.要善于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避免受罰 D.遵守道德是人們行為的底線12.2018年10月1日起,一批新法新規落地實施。新個稅法通過,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食品生產中不得使用“QS”標志;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對網絡餐飲服務提出要求;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網上處理。這( )①體現了科學立法這一基本方針 ②說明我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③表明我國不斷完善和推進法律體系建設 ④說明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分析說明題(12分)材料一: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材料二:2018年3月9日,蘭州新區人民法院依法對常進元等14名被告人尋釁滋事、敲詐勒索、破壞生產經營、職務侵占等一案公開宣判。據悉,蘭州新區人民法院根據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判決被告人常進元有期徒刑十八年,并處罰金三十五萬元;判決被告人孟萬成等13人分別犯敲詐勒索罪、破壞生產經營罪、職務侵占罪、妨害作證罪、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罪、倒賣土地使用權罪、非法占用農用地罪等,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至五年不等,對部分罪行較輕,認罪態度較好,有明顯悔罪表現的被告人適用緩刑或單處罰金。材料三:2017年7月24日,新華社消息稱,鑒于孫政才同志涉嫌嚴重違紀,中共中央決定,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審查。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并通過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決定給予孫政才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12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孫政才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別體現法律的什么特征?(6分)(2)從材料二、三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法律具有怎樣的作用?(2分)(3)你從上述案例中獲得了哪些啟示?(4分)三、綜合探究題(14分,要求緊密結合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1)上述圖片分別反映出,未成年人享受的特殊保護(4分)母女快樂繪畫屬于_______保護。學校進行抗災防震演練屬于_____保護。博物館、科技館免費對未成年人開放屬于_____保護。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封存屬于_____保護。(2)未成年人為什么需要特殊保護?(5分)材料:根據調查顯示: 絕大多數中學生覺得自己對法律有一點了解。從接受法治教育的渠道來看: 32%的學生表示通過學校獲得,25%的學生表示通過新聞媒體獲得,但是家庭教育就顯得比較低,只占9%。(3)針對上述情況,請你就如何在中學生中普及法律常識提兩條合理化建議。(4分)一、選擇題 1-12 BACBC ABABB AA二、分析說明題:(1)①材料一體現了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②材料二體現了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③材料三體現了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法律具有制裁違法犯罪行為的功能,并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生活的有序與和諧。(3)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既受到法徉的保護,又受到法律的約束。②我們既享有法律賦予的公民權利,又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公民義務。③我們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既要遵守法律,履行義務,又要依法行使和保護白己的合法權益。三、綜合探究題(1)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每點一分)(2)①未成年人的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與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 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6分)(3)①家長:應提高自身法治觀念,加強對孩子的法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引導孩子學習法律知識。②學校:應繼續加強對學生的法治宣傳教育,積極開展多種活動普及法律常識。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