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七年級 政治 第二課 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第一課時 熱愛生活 從點滴做起教學目標:知道生命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懂得實現人生的意義應該從日常的點滴做起。能力目標:通過學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本職工作,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實現人生的意義。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領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懂得生命的價值靠行動實現的道理,自覺提升生命的價值。從日常的點滴做起實現人生的意義。教學重、難點: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一、溫故知新:(要求:學習小組內檢查,課堂上抽查)1、為什么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4條)如何珍惜愛護我們的生命?(3條)二、閱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見教材P16頁標題下引言),思考:人為什么活著?我們應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怎樣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呢?三、新知探究:(一)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活動一:議一議:什么是價值?(先思考,后閱讀下列文字理解)“價值”是指客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種實際用途和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例如,我們說蔬菜、雞蛋、牛奶有價值,是因為它們能供我們食用,滿足我們吃的需要;我們說花卉、盆景、繪畫有價值,是因為它們能供我們觀賞,滿足我們審美的需要。可見,所謂價值,是指這個事物對人們、對社會有無用途,能否滿足需要而言,并不是指它自身有什么意義。任何事物,如果喪失某種實際用途,不能滿足人們的一定需要,它就沒有任何價值。人的價值也是這樣。一個人的人生是否有價值,不是指他對自身有什么意義,而是指他的存在和活動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他人和社會的實際需要。所以說,人生的價值體現在對他人、社會的奉獻之中。活動二:讀一讀,想一想——閱讀教材P13—14頁材料,王選、莊玉榮他們的人生價值是怎樣體現的?(同學們討論,簡單寫一寫)活動三:讀一讀課文14頁雷鋒、孔繁森的名言。思考:他們在奉獻的過程中收獲了什么?你知道嗎: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是第一位的,創造和奉獻是衡量人生價值大小的標準。請你回答:我們該如何體現有價值的人生?A:B:C:(二)生命的價值靠行動實現活動四:閱讀漫畫 思考討論:①說說這組漫畫分別畫的是什么?他們這是一種什么行為?②這些平凡的小事能體現人生的價值嗎?③這組漫畫告訴我們了什么呢?活動五:讀一讀(教材P16頁),思考討論:①你對第一、二個同學的言論有何評價?②女同學為什么會贏得雷鳴般的掌聲?辯一辯:有人說:孝敬父母、為社會做奉獻是長大之后的事情,現在與我無關。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說一說你的理由。做一做:(教材P16頁上):為使生命更有意義,自己在下列環境中應該怎樣做?活動六:七嘴八舌:閱讀課本17頁李素麗的事跡,有人說,干轟轟烈烈的大事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也有人說,在平凡的崗位也能創造人生的價值,你是怎樣認為的? 作為一名中學生,你應該怎樣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知識反饋:本課知識點(1)創造和貢獻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生命價值的要求與體現。(2)創造和奉獻是衡量人生價值的主要標準。(3)創造和奉獻使人充實,使人高尚,使人快樂。(4)生命在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生命的價值靠行動實現。(5)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6)干好本職工作,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基礎。課堂檢測:一、填空:1、人生的價值在于( )和( )。生命的價值靠( )實現。2、實現人生的價值的重要途徑是從日常生活的( )做起。3、人生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平凡的工作積累,干好本職工作是實現人生價值的( )。二、材料:《我寧愿是一粒米》---------有一次,我要求每個學生寫一篇《我愛祖國》的短文。第三天,作文交上來了,我抽出幾個優等生的,看了看,沒有什么新意;無非是“長大了建設祖國,報效祖國”或是“將來為祖國多做貢獻”之類的空話套話,幾乎千篇一律,剩下最后一本了,是班上一個差等生的,我不經意地打開,上面只有一句話:“如果祖國是一只雄雞,我寧愿是一粒米。”問題:假如你是老師,你可能怎樣去給這個學生評分?并寫出理由。課后作業:搜集有關人生價值的名言、名句。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