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陽東廣雅中學 第五單元 珍愛生命 5.1 生命寶貴 一、生命世界美麗神奇。 (1)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貴的財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 (2)我們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員。 二、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我們為什么要尊重大自然? (1)人類來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進化的結果;(2)我們的衣食住行等最終都來自大自然。沒有大自然的恩賜,我們的生命就喪失存在的可能。(3)每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各種生命相互依存、息息相關,人類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善待大自然,與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諧相處。 三、珍愛生命,善待生命: 我們應該怎樣珍愛生命,善待生命呢? (1) 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樹立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相依為命的生態道德觀,養成保護自然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2) 珍愛自己的生命,對自己的身心健康負責 。當生理和心理出現病患時要頑強戰勝它,決不屈服,決不放棄;(3) 善待其他生命 ,無論是朋友還是陌生人,無論是弱小的動物還是植物,都要以珍愛之心去對待,去呵護。5.2 人生多彩 一、探索人生的意義: 我們應該怎樣去探索人生的意義呢? (1) 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 ,并為之而奮斗,將使我們的人生更有價值,更有意義;(2) 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除了智力、才能等因素,樂觀的人生態度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3) 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 。青少年是人生最寶貴的階段,我們要珍惜今天,努力進步。2、在勞動創造中實現人生的價值 為什么人生價值要在勞動創造中體現?(1)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是通過他對自我、他人、集體、社會的合理需要的滿足和貢獻來體現的。 (2)勞動創造是人生價值的源泉,創造的成果也就成為評價人生價值的重要標準。 (3)勞動創造同時也是改進人生、豐富人生、提升人生、追求自我完善的過程。 △今天我們的努力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創造。 5.3 青春閃光 一、青春的節拍 1、(1)青春是生命活力的象征。(2)青春期是人生基本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開始形成的階段。 2、為什么說青春是美好的? 因為青春是人生的朝陽期、人生的轉折期、人生事業的奠基期。 △每個人都擁有青春,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好的把握青春的,我們要倍加珍惜青春,把握青春的美好時光,讓自己的青春更加鮮艷美麗。 二、珍惜青春: 我們應該如何珍惜青春? (1)樹立奉獻意識,為祖國,為民族的進步努力奮斗;(2)努力充實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3)珍惜時間,青春是成長、學習的最佳時期,我們要做青春的主人;(4)從生活小事做起,善于發現,敢于實踐,從平凡之中感受偉大。第六單元 自強不息 6.1直面挫折 一、人生難免有挫折 1、什么是挫折? 人的行為總是受一定的動機和目標指引的,如果在實現目標中遇到困難和障礙,既難以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標,就會使人產生挫折感。 2、挫折和逆境對人的影響具有兩重性主要表現為哪些方面? (1)會給我們的身心造成打擊和壓力,帶來精神上的煩惱和痛苦。 (2)也能使我們經受考驗,得到鍛煉,成為邁向成功的轉折點。 二、面對挫折的不同態度:消極態度和積極態度。消極態度:因受挫折而陷入焦慮不安、悲觀失望的情緒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棄。 積極態度:面對挫折冷靜思考,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不屈不撓,最終走出困境,成為生活的強者。 三、培養戰勝挫折的心理素質 (1)我們對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早有心理準備。隨時迎接困難和失敗的挑戰,一旦遇到挫折,就不至于驚慌失措。 (2)一個人經受些挫折,并不全是壞事,它可以提高我們扭轉逆境、克服困難、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3)我們應當自覺、有意識地鍛煉和培養自己面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當挫折來臨時勇敢面對,才能實現我們的理想。 4、掌握應對挫折的方法: 應對挫折的方法是怎樣的? (1)冷靜對待;(2)自我疏導;(3)請求幫助;(4)心理換位;(5)精神升華。 6.2 磨礪意志 一、意志是人的重要心理品質 (1)意志是人的重要的個性心理品質,有優劣、強弱之分。 (2)優良的意志品質包括:自覺性、堅韌性、果斷性、自制性等。 (3)優良的意志對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成功起著關鍵作用。 (4)堅強意志是成功的保證。 (5)從小培養自己具有堅強的意志,有助于我們戰勝困難、克服弱點、成就人生。 為什么說堅強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證? 因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能夠在艱難條件下,甚至在逆境中做出優異成績;而意志脆弱者,會在挫折和失敗面前退縮,成不了大事。 二、磨礪堅強意志: 怎樣才能培養和鍛煉自己的意志? (1)明確提出鍛煉意志的任務。擬定一段時期內的計劃,定期檢查進展情況,一步步實現既定目標和任務;(2)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磨礪意志要向自己挑戰,向自己的壞毛病、壞習慣開刀;(3)培養自我控制、自我調節的能力。只有提高自制力,才能抗拒誘惑,堅定的朝既定目標前進;(4)持之以恒,善始善終。大凡成功之人都是多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堅忍不拔的人。。 6.3 自立自強一、自立自強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1、自立: 離開父母的呵護,獨立生活;能靠自己的力量創造生活 自強: 意味著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意味著在困難面前知難而進,頑強拼搏。 2、自立自強的關系如何? 一個人只有不依賴別人,能夠自立,才能走向自強;一個人只有自強不息,才能做到堅忍不拔,不畏困難與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遠,為著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執著追求。 △自強不息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 二、學會自立: 怎樣學會自立? 自立精神和能力需在生活中培養(1) 克服依賴心理要培養 自信 心,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 處理 好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要 發現 自己的才能,嘗試獨立 解決 問題;要多向榜樣 學習 ,有意識地與 獨立 性較強的同學交往,學習他們如何待人處事。(2) 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生活(錢、思、時、策、技)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錢,計劃好自己的正常消費,為將來獨立理財奠定基礎;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遇到問題時能提出自己的主張;科學支配時間,使自己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更多的事情,學習更多的知識;學會自主決策,該自己做出決定的事,就大膽決定;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有意識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生活得細節中學會自立,從一個等待別人關照的人,轉變成能對別人有所奉獻的人。三、培養自強精神: 如何培養自強精神? (1) 志存高遠樹立了遠大的志向,使我們有了目標,避免迷失方向,也給予我們勇氣和自信,激勵我們去奮斗去拼搏;(2) 勇于面對困難,做生活的強者勇敢面對困往往就是克服困難的第一步;(3) 在磨礪意志中自強進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取決于良好的天賦,適宜的環境,頑強的意志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七單元 法律護我7.1 特殊保護 一、什么是法律 △與道德、紀律相比,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 1、法律的顯著特征:第一,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照一定得法律程序來制定或認可法律第二,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軍隊、警察、法庭、監獄)保證實施的;第三,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道德、紀律、法律關系制定 保障機制 適用范圍道德 約定俗成自然形成 人們的信念、習俗、社會輿論 適用范圍廣泛,但在階級社會,不同階級有不同道德紀律 本單位制定 本單位行政力量 本單位、本組織法律 國家制定或認可 國家強制力 全國范圍全體成員(1)區別(2)聯系3、法律的內涵: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規范。 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 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呢? (1)未成年人處于人生發展進程中的幼弱時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是個人權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體;(2)家庭、學校、社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現象;(3)由于種種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漸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三、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律的制定與實施 兩部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7.2 處處保護一、家庭保護 1、作用:家庭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家庭保護的作用是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來自家庭方面的侵害。 2、基本內容:①家長要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②尊重、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 3、禁止性要求:①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和殘疾未成年人;②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③不得允許或迫使未成年人結婚和訂婚等。 二、學校保護 基本內容:①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保證未成年人全面發展;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④保護未成年人在學校活動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三、社會保護 基本內容:①保護未成年人身體的安全與健康;②保護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靈健康。 4、司法保護 基本內容:①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實行特殊制度;②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③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受撫養權等。 7.3 自我保護 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未成年人容易受到的侵害有哪些? 溺水、觸電、燒傷、交通事故;被人勒索、毆打、拐騙;性侵害;其他合法權益的侵害等。 二、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 談談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我保護? (1)在家庭生活中學會防火、防水、防氣、防盜的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 (2)在公共場所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第二,在體育活動中注意安全,做好準備活動;第三,發現險情,要量力而行;第四,預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第五,善于識別騙子的騙術,避免受騙上當。 三、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 1、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么辦? 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正確的做法是及時尋求法律幫助,通過合法的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 2、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有哪些? 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訴訟途徑、非訴訟途徑、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等。 訴訟途徑: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非訴訟途徑:投訴、調解、裁決、仲裁、復議、申訴等。 法律服務的主要機構是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公證處等。 △當打官司遇到困難時,還可以獲得國家的法律幫助。 第八單元 法不可違8.1 勿以惡小而為之一、一般違法與犯罪1、違法行為:不履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或作出法律禁止的行為2、一般違法行為的含義:對社會危害不大,情節輕微,沒有觸犯刑法,只是違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的行為。 3、犯罪的含義:違法的情節嚴重,對社會危害很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4、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第一嚴重社會危害性;第二刑事違法性;第三應受刑罰當罰性。它們的關系: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共同構成了區分罪與非罪的原則界限。 5、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與聯系: 名稱比較內容 一般違法 犯罪區別 社會危害程度 對社會危害性不大,情節輕微 對社會危害性很大,情節嚴重所觸犯法律法規 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如《民法》、《行政法》 違反了《刑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不用受刑罰處罰,但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批評教育、賠償損失、警告、罰款、15天以下拘留等。 應受刑罰處罰,包括死刑,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等。聯系 都是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如不改正,任其發展下去就可能導致犯罪。二、 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 為什么說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 一個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個演變的過程。開始是沾染上了壞思想、壞習氣;有了不良行為不加以改正,任其發展,便會干一些違法的事;若再不回頭,就會越走越遠,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 三、 防微杜漸,避免違法犯罪的發生 未成年中學生怎樣才能避免違法犯罪的發生? (1)知道法律規定的禁止行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2)防患于未然,自覺糾正不良行為;(3)熱情幫助有不良行為的同學。 8.2 法律“雷池”不可越 一、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 (1) 為什么要對犯罪分子給予刑事制裁?因為任何犯罪行為都對社會、對他人造成危害。對犯罪分子加以懲處,一方面可以及時制止他們繼續犯罪,另一方面也可以遏制其他犯罪行為,對社會上的不法分子起到儆戒和震懾作用。 二、我國刑罰的種類:主刑和附加刑。 (3)主刑的含義: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對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罰。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特點:主刑只能獨立運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4)附加刑的含義:附加刑是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附加刑的種類: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特點:附加刑既可作為主刑的附加刑適用,又可獨立適用。 三、刑事責任的年齡規定(具體P84) (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放火、販賣毒品、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3)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負刑事責任。對于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不予刑事處罰,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嚴加管教,必要時,可由政府收容教養。 四、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具體P84) 1、青少年應該如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1)當遇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運用自己的智慧、采用靈活的方法,沉著對付。例如,機智地求助他人;巧妙周旋,趁機逃脫險境;記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為,事后報案等。 (2)當公安、司法人員向我們調查有關案情時,應該主動協助調查,實事求是地提供有關情況并敢于指證不法分子的犯罪行為等。 (3)當自己的親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爭時,應該對他們講清危害,勸其及時報案;保護罪犯作案現場、保留證物等。 2、(1)法律的功能是維護社會的安全和秩序。(2)我國刑法的任務:我國的刑法等法律、法規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違法犯罪的有力武器。(3)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方法:機智地求助他人;巧妙周旋,趁機逃脫險境;記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為,事后報案等。8.3 對不良誘惑說“不” 1、不良誘惑對未成年人的危害 (1)有些誘惑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發違法犯罪行為的產生(如黃賭毒和邪教)。 (2)“黃”的含義:“黃”,指淫穢的讀物和音像制品以及淫穢行為。“黃”的危害:輕者想入非非,精神不振,無心向學;重者會誘發性犯罪及與之聯系的暴力犯罪和經濟犯罪,對青少年危害極大。 (3)“賭”指賭博。“賭”的危害:容易使人滋長不勞而獲的思想,敗壞社會風氣。未成年人染上賭博惡習后,嚴重影響學習,扭曲了人際關系,甚至一步步走上詐騙、偷竊、搶劫的犯罪道路。 (4)“毒”指毒品,包括鴉片、海洛因、嗎啡、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毒”的危害:嚴重危害身體和精神健康,破壞家庭幸福;誘發刑事犯罪,危害社會治安;危及國家和民族。 (5)邪教(法輪功)的危害: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安定。2、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1)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是避免違法犯罪的重要主觀條件 (2)抵制不良誘惑的方法:避開誘因法;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法;專時專用法;聯想后果法;請人監督法。 附:未成年人享有哪些合法權益?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財產所有權,財產繼承權,著作權,專利權,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國家賠償權,宗教信仰自由權,民族風俗習慣自由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受教育權。粵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復習提綱道德規范:是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它對于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起著重要作用。 紀律:是社會團體為維護團體利益,保證工作正常進行而制定的,要求其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制度。 ①道德是人們心中的法律,法律是外在的強制性道德;②我國法律是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法律化,二者在階級本質和指導思想、任務、目標上是一致的。A 違憲行為 (憲法)B 刑事違法行為(刑法、刑事訴訟法)C 行政違法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法、環境保護法、稅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工商管理條例等)D 民事違法行為(民法通則、經濟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婚姻法等)刑事違法行為是犯罪!堅定的信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