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初三政治學案(編號1)第一課 成長在社會 第1框 感受社會變化年級:初三 學科:政治 設計者:江春強 審核者:沈亞平班級: 姓名:【教學目標】1、了解社會的發展、文明、進步;2、知道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不斷的發展;3、知道我國目前社會上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以及我們采取的對策;4、熟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重點難點】重點:了解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三者的關系。難點:讓學生能正確理解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建設的深刻內涵。【學法指導】根據所設問題自主學習【預習導航】1、廣大人民群眾的 不斷增強,積極參與本地的 、 、 等政治生活。2、人類社會從原始的野蠻時代到創立古代文明,從古代文明發展到現代文明,是 、、 相互促進、全面發展的過程。人類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奮斗歷程中。創造了豐富 、 和 。3、在當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 ,極大的改變著世界的面貌和人類的生活。4、在 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開拓進取,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 、 、 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5、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也面臨著許多問題、新的挑戰, 、、 、 、 等。6、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要把我國建設成為 、 、 、、 、 的社會。7、促進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 。【學習過程】第一目:體驗生活變化1、 請分別列舉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變化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政治生活日益擴大的具體事例。第二目:領略現代文明1、 具體列舉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發展及現狀。2、 運用知識分析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3點)3、 在我國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過程中存在的新問題、新挑戰。4、 誰什么時候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意義?黨的十七大確定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地位?促進社會和諧的途徑 【重點難點解析訓練】1、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的生活內容變得越來越豐富,有學業進修、技術培訓、上網瀏覽、休閑娛樂等,這些變化主要反映了 ( )A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B文化生活日益豐富C政治生活日益擴大 D民主法治觀念的不斷增強2、“鼓起來的錢袋子,多起來的私人轎車,靚起來的衣著服飾,快起來的通信方式”反映了我國百姓的生活變遷,對于這些日常生活的變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變化的原因是社會生產的發展②既表明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表現為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③表明了社會在發展,文明在進步④表明我國已經進入了全面小康社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3、伴隨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發展,政治文明建設也在不斷推進。以下體現政治文明的發展的是 ( )①民主政治制度普遍建立②人們的政治權利不斷擴大③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的渠道不斷擴展④廣大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在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過程中,人類也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表現為( )①人口迅速增長②資源日益緊張③環境眼中惡化④地區發展不平衡⑤貧富懸殊擴大⑥科學技術迅猛發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5、根據統計,在發達國家,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從20世紀初的2%到20%上升到21世紀初的70%到80%。今天,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每時都離不開電子信息服務,如網絡、手機、電話等;氣象衛星使人類能夠預先知道自然災害,提高了人類生活的安全性;通信衛星把全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2)上述材料對我們青少年有何啟示?【課堂反饋】(你還存在什么問題?)【教學反思】本課學生對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內涵理解上困難較大,對于三大文明的關系,學生暫時采取強記得辦法,必須把后面三框學完才能有個整體的把握。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初三政治學案(編號4)第一課 成長在社會 第4框 自覺服務社會年級:初三 學科:政治 設計者:江春強 審核者:沈亞平班級: 姓名:【教學目標】①懂得親近社會、服務社會首先必須忠于職守;②理解樂于奉獻的道理。【重點難點】1.明確公民的最重要的責任是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2.要能夠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為他人、為社會多做貢獻。【學法指導】講授、案例分析、社會調查、指導設計社會公益性活動計劃方案【預習導航】1、親近社會,服務社會,首先必須自覺履行自己的______,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的_____。2、我們承擔的責任,最重要的是_______。3、將_____________是我們所不允許的。而只強調__________而忽視___________的做法也是我們不提倡的。4、親近社會、服務社會,不僅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還要____________。【學習過程】復習提問: 1、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三個文明”之間有什么關系?2、 個人和社會有什么關系? 3、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了解時事政治?4、 作為青少年應該如何親近社會?第一目:忠于職守1.公民應該履行的職責和義務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了我國公民的政治性義務:(至少回憶出3點)1、 2、3、 4、2.我們最重要的責任是國家責任和社會責任(正確的態度)(1)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2)將個人放在第一位的做法是絕對錯誤的。(3)也不提倡忽視個人正當利益的錯誤做法。3.承擔責任需要實際行動我們青少年學生應該付出哪些實際行動?第二目:樂于奉獻1.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1)為什么要為人民服務呢?或者說為什么要為社會做奉獻呢?(2)怎樣培養這種精神呢?2、看完書本P15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3位同學的事例你有何感想?【重點難點解析訓練】1、 下列屬于公民對國家和社會必須旅行的義務的是( )①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②依法納稅③贍養和扶助父母④向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2008年1月8日,胡錦濤向2007年度獲得者頒發獎勵證書。據此回答2-3題。2、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是閔恩澤與( )A李振聲 B吳孟超 C吳征鎰 D吳文俊3、閔恩澤院士常說的一句話是:“國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這句話體現出閔老( )①將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②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③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知識④熱愛祖國的情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4、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目的,是能夠讓我們( )①自覺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②自身價值在奉獻中得到提升③提高實踐能力,增強社會經驗④得到他人、社會的更多贊譽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5、簡要分析題10. 材料一:2006年4月6日,據《天津時報》報道:李瑞環同志10年拿出個人資產53.3萬元,以“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名義,資助了148名貧困大學生。今年,李瑞環又捐出一筆稿費,委托天津市教委在今后3年內每年資助100名貧困大學生。報道稱李瑞環還立下遺囑,稱他逝世以后資產統統用于資助貧困學生。材料二:我每天都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 ——愛因斯坦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2)兩位偉人的言行對我們做人有什么啟示?【課堂反饋】(你還存在什么問題?)答案:不需打印(1)說明了李瑞環和愛因斯坦這兩位偉人具有胸懷天下、承擔責任、服務社會的品質。(2)啟示:①我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②我們應時刻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忠于人民、無私奉獻;③我們應熱心公益,盡力幫助他人,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④我們應肩負起鑄造民族輝煌的重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初三政治學案(編號3)第一課 成長在社會 第3框 學會親近社會年級:初三 學科:政治 設計者:江春強 審核者:沈亞平班級: 姓名:【教學目標】①掌握親近社會的含義和重要性;②識記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理解遵守社會公德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③理解在生活中明辨是非的重要作用;④識記自身素質的內容【重點難點】1.了解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2.知道親近社會的道理。3.理解親近社會的途徑。【學法指導】學生探究、課堂辯論、教師指導【預習導航】1、親近社會要求我們做到______、______、_____。2、親近社會,必須克服對社會的_______和_______,以天下興亡為己任。3、我國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是處理好人與人之間關系的______,也是推進社會主義______建設的______。5、親近社會,融入社會,必須____________。6、我們青少年要不斷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______,積極弘揚真、善、美,堅決抵制假、惡、丑,勇于拒絕各種不良誘惑。【學習過程】第一目:不做“看客”1、 怎樣才是親近社會?做到親近社會對我們青少年自身有何意義?2、 對社會的冷漠情緒和“看客”現象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3、 那為什么這些冷漠的看客會無動于衷呢?4、 我們應該怎么克服“看客”現象?第二目:遵守社會公德談談你對兩幅漫畫的感想:社會生活中為什么需要公德?為什么要遵守社會公德呢?1、 從生活中看:2、 從理論上看:(1) 遵守社會公德的必要性:(2) 我國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3) 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作用:①②第三目:善于明辨是非1.正確認識社會生活中的是非現象是: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尊老愛幼、保護環境非:自私自利、冷漠歧視、破壞公物、破壞公共秩序,亂砍亂伐,偷捕偷獵、聚眾賭博,販毒吸毒2.明辨是非的重要作用 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積極弘揚真、善、美,堅決抵制假、丑、惡,勇于拒絕各種不良誘惑,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只有這樣才能隨著時代的發展健康成長。3.提高自身素質,成為生活的強者(1)自身素質的內容:(2)重要性:【重點難點解析訓練】(常州市中考題)2006年,常州市教育局舉行首屆“感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自強不息的盛姍姍、見義勇為的吳伊寧、助人為樂的王思遠、身殘志堅的楊瑩等10位同學被評為“十佳感動校園之星”。(1) 開展“感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有何意義?(2) 盛姍姍的頒獎詞為:盛姍姍就讀于常州某中學,校園凝重的中國傳統文化浸潤了她的心靈,她對文史的癡迷讓每一個人為之動容。兩年不到,她在各類報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約六萬字的讀史筆記也已集結出版。面對這樣一個由于早產而運動神經受損的女孩,在你心中涌動著的更多的是欽佩而不是憐愛。請你結合頒獎辭,聯系個人和社會的關系,說明校園文化建設與個人成長的關系。(3)結合本次活動,某班同學就如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展開討論。談到校園中流行的另類歌曲“粗口歌”,大家感觸很多,準備發倡議書抵制“校園粗口歌”,請你填寫倡議書中的空格部分。抵制“校園粗口歌”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時下,一種另類校園歌曲“粗口歌”正在校園里悄然傳唱。一些同學對“粗口歌”極感興趣,說出話來“出口成臟”,校園這片凈土不知不覺中被那些烏七八糟的“粗口歌”所污染,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為你我的明天著想,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我提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倡議人: 2007年6月19日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初三政治學案(編號2)第一課 成長在社會 第2框 關心社會發展年級:初三 學科:政治 設計者:江春強 審核者:沈亞平班級: 姓名:【教學目標】1.能運用具體事例說明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離不開個人的道理。2.知道關心社會發展的具體途徑,了解關心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重點難點】1.人與社會的關系既是重點又是難點。2.關心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是重點。3.青少年如何做到關心社會,是重點。【學法指導】講授、提問、討論交流、合作探究等【預習導航】1、__________是現代人應有的品質。2、人類社會是以_______為基礎,由各種關系結合在一起的人類生活的共同體。3、個人是__中的人,個人不能離開__獨立存在。4、__社會的存在和發展,__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5、作為青少年學生,關心社會、了解社會,可以從關注____做起。6、關心時事有助于我們了解社會,了解世界,__________;有助于我們增強________的情感;也有助于我們提高__________的能力。7、我們青少年學生關心社會,不只是了解社會的變化發展,更重要的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習過程】第一目:探究人與社會的關系1、 全面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1、 什么是人類社會?2、 個人離不開社會的主要原因 3、 社會離不開個人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第二目:從關心時事做起1、 關心社會發展的具體途徑。2、 關心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3、 評析:“關心社會是成年人的事,與我們無關”。4、 評析:“應該關心社會,但會影響學習.”【重點難點解析訓練】1、下列關于人與社會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①人類社會是以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由各種關系結合在一起的人類生活的共同體②人們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所提供的種種條件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自然界④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人們的生產勞動、科學研究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2、“個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大海是由一滴滴水組成的,而一滴水離開大海就會干涸。”這句話強調了 ( )A人類社會以物質生產勞動為基礎B青少年關心社會,了解社會可以從關注時事做起C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D人們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3、從個人對社會的依賴程度來看,我們青少年學生要關心社會發展是因為 ( )A積極關心社會的變化和發展,是現代人應有的品質B社會為我們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條件C關心社會發展能使我們拓展視野、增長知識D關心國家大事是熱愛祖國的重要表現4、新課程改革強調,要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社會實踐能力,有利于我們個人的成長,這是因為 ( )A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B個人不可能離開社會獨立存在C社會的發展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D人們的生產活動推動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5我們青少年學生關心社會,更重要的是要 ( )A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B關心自己的健康成長C每天上網看報學習D自覺履行對國家、社會的職責和義務6、李老師,我是一名初三學生,這學期政治老師要求我們每天看半小時新聞,但我父母不允許我看電視,并批評我說:“看新聞了解國內外大事是大人的事,你這樣每天看會影響你的學習。”我很苦惱。請你聯系所學知識,以李老師的身份給小張父母寫一封郵件。【課堂反饋】(你還存在什么問題?)【教學反思】第二框知識點在初一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上就有積累,現在予以拔高,提升到個人與全社會的關系,學生在掌握個人與社會的雙向關系上都很到位,第二目關心社會集中在一道辨析題上,學生對辯題的格式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問題是真正關心起時事政治的學生寥寥無幾,從課堂提問我國臺灣最近發生的時政回答上下面更是鴉雀無聲,建議晚自習前電視新聞檔不僅要學生看,更要拿個本子記錄,為初三下學期時政講解入門打開門檻,畢竟培養一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是因人而異,是個長期而細膩的活,一旦入門,無師自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 1成長在社會.doc 第一課 2成長在社會.doc 第一課 3成長在社會.doc 第一課 4成長在社會.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