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符號與計算教學目標:①掌握前二十號元素相關參數 ②知道常見物質化學式寫法和讀法 ③能夠應用相關參數和方法(質量守恒)進行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一:常見元素的化合價金屬元素 元素符號 常見化合價 非金屬元素 元素符號 常見化合價鉀 K +1 氫 H +1鈉 Na +1 氟 F -1銀 Ag +1 氧 O -1、-2鈣 Ca +2 氯 Cl -1、+5、+7鎂 Mg +2 溴 Br -1、+5、+7鋇 Ba +2 碘 I -1、+5、+7鋅 Zn +2 氮 N -3、+5鋁 Al +3 磷 P -3、+5銅 Cu +1、+2 硫 S -2、+4、+6鐵 Fe +2、+3 碳 C -4、+2、+4錳 Mn +2、+3、+6、+7 硅 Si -4、+4口訣:鉀鈉銀氫+1價,鈣鎂鋇鋅+2價;氟氯溴碘-1價,通常氧是-2價;三鋁四硅五價磷,二價銅汞最常見;二三鐵,二四碳,(負)二四六硫都齊全,單質零價要記清。原 子 團 的 化 合 價原子團 離子符號 化合價氫氧根 -1硝酸根 -1碳酸氫根 -1銨根 +1硫酸根 -2碳酸根 -2亞硫酸根 -2磷酸根 -3氯酸根 ClO3- -1高錳酸根 MnO4- -1錳酸根 MnO42- -2例、寫出下列常見物質的化學式:氯化鉀 高錳酸鉀 氯化鋇 氯化銅 氯化鐵 氯化鋁 硫化鈉 硝酸銀 氧化鋁 硝酸銅 硫化鉀 硝酸鋁 二氧化錳 二氧化氮 硫酸鋇 硫酸銅 硫酸鐵 氯化氫 碳酸鈉 碳酸鉀 碳酸鋇 碳酸鈣 氧化鎂 氧化鐵 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計算(一)質量守恒定律的分析歸納:(二)、化學方程式計算理論依據: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相對分子(原子)質量之比,等于質量比 注意:相對分子質量計算質量比時,需要考慮分子間的化學計量數,根據實際質量的質量比則不需要。2.計算時常用的關系式(1)分解百分率=×100%(2)物質的純度=×100%(3)不純物質的總質量=純物質的質量+雜質的質量3.計算某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分數=×100%題型一:組成物質的元素1.豆類、動物肝臟中含有豐富的鐵和鋅,這里的“鐵”“鋅”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單質2.日常生活中加碘食鹽、高鈣牛奶、含氟牙膏、富硒茶葉、加鐵醬油中的碘、鈣、氟、硒和鐵指的是( ) A.單質 B.分子 C.原子 D.元素3.車用乙醇汽油是將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種汽車燃料,那么乙醇汽油屬于( ) A.單質 B.純凈物 C.混合物 D.化合物4.20世紀20年代,就有人預言可能存在由4個氧原子構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沒有得到證實。2001年,意大利的科學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帶正電的氧離子制造出了這種新型氧分子,并用質譜儀探測到了它的存在。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O4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B.一個O4分子中含有2個O2分子 C.O4和O2的性質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5.現有A、B、C、D四種元素,A為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少量存在于煤中,它燃燒產生的氣體是導致酸雨或大氣污染的主要氣體,C的原子核內,通常無中子,D的單質是一種黑色的固體,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元素名稱。A: ; B: ;C: ; D: 。(2)寫出下列物質的名稱: 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呈液態的化合物是 ,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人體呼吸排出的氣體是 。(3)一瓶氣體經過化驗得知其中只有一種元素,則該氣體是( )A.一種單質 B.單質、化合物的混合物C.一種化合物 D.既可能是一種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題型二、元素符號及其周邊數字含義1. 下列化學用語與含義不相符的是( ) A. 02﹣2個氧原子 B. Ca2+﹣鈣離子 C. P2O5﹣五氧化二磷 D. 2H2O﹣2個水分子2.下列微粒符號中,對“2”含義的理解正確的是( ) A. 2Cu中的“2”表示2個銅元素 B. Fe2+中的“2”表示每個鐵離子帶有2個單位的正電荷 C. H2S中的“2”表示一個硫化氫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 D. Al2()3 中化學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為﹣2價3. 下列關于“2”的含義解釋中,正確的是( ) A. H2O中的“2”表示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元素 B. 2NO中的“2”表示2個一氧化氮分子 C. Zn2+中的“2+”表示帶有2個單位的正電子的鋅原子 D. Al2S3中化學式上方的“2”表示硫的化合價為2價4. 寫出下列式子中特殊要求部分的含義.(1)10Ag中“10”表示 ;(2)4CO2中“4”表示 ;(3)SO3中“3”表示 ;(4)Al3+ 中“3+”表示 ;(5)中“+3”表示 .5. (1)用化學符號表示:2個氟原子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碳酸中氫元素化合價 ;硫酸亞鐵溶液中的陽離子 .(2)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①反應物中一種化合物,化學式為 ;②生成物中有 種氧化物.題型三、化學式計算1. 蘇丹紅一號(C16H12NO)和蘇丹紅二號(C18H16N2O)都是工業合成的紅色染色劑,世界上多數國家都不允許把其作為食用色素使用。試回答:(1)兩種物質都是由 種元素組成 (2)蘇丹紅二號中的C.H.N.O的原子個數比是 。(3)計算蘇丹紅二號的相對分子質量(4)蘇丹紅二號中氮元素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2. “湖林是個好地方,桑翠湖邊漁米鄉。四季鮮筍吃不斷,高山白茶美名揚。”湖林學校距離 福鼎城關大約40公里,這里以山清水秀、空氣清新而聞名,這里遠離污染、原生態的環境足以讓人留連忘返。(共16分)(1)桑翠湖水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你認為會對空氣造成污染的有害氣體是 (至少填一種)。(3)每當秋高氣爽時節,這里的方筍就破土而出,采摘回來,剝皮下鍋,霎時清香四逸。請用分子的觀點來解釋“清香四逸” 。(5)湖林高山白茶是福鼎白茶中的上好品種,葉中的化學成分極其豐富。主要有水分、多酚類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酶、生物堿、糖類、維生素等。其中幾大茶類中以福鼎白茶的多酚類化合物含量最高,是其它茶類的2-30倍。因此福鼎白茶的保健功能最好。其中茶多酚的化學式是(C22H18O11),請計算: ①茶多酚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②每個茶多酚分子中共有 個原子,其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 。③茶多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化為最簡整數比)?題型四、質量守恒定律與應用1.在一密閉容器內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見下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物質 甲 乙 丙 丁反應前物質質量/g 8 32 5 4反應后物質質量/g 16 4 x 24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B.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甲、乙兩物質間參加反應的質量比為1:4 D.乙、丁兩種物質間反應的質量比為7:52.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丙一定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C.該反應可能是碳酸鈣分解 D.參加反應的甲的質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質量之和3.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B.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C.反應中,甲、乙的質量變化之比為1:4 D.該反應中,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7:54.《美國化學會志》報道了中國科學家以二氧化碳和鈉在一定條件制得金剛石,其他化學方程式為3CO2+4Na═2X+C(金剛石),則X的化學式為( )A.Na2O2 B.Na2CO3 C.Na2O D.Na4C2O65.交警通常用一種“酒精檢測儀”檢查司機呼出氣體中的酒精含量,其反應原理為C2H5OH+4CrO3+6H2SO4=2R+2CO2↑+9H2O,反應中紅色的CrO3轉變為綠色的化合物R,則R的化學式應為( )A.Cr2O3 B.CrSO3 C.Cr2(SO4)3 D.CrS6.有機物R和足量氧氣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實驗前后物質反應物質質量如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R O2 CO2 H2O反應前物質質量/g 46 128 0 0反應后物質質量/g 0 32 X 54A.x=88 B.參加反應質量比R:O2=23:64C.R的化學式C2H5OH D.R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7.在奧運比賽中,舉重運動員舉重前常用白色的“鎂粉”搓手,是因為“鎂粉”質輕、吸水性好,可作防滑劑.“鎂粉”的有效成分是堿式碳酸鎂,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Mg5(OH)2(CO3)45MgO+H2O+4X↑,則X的化學式是( )A.CO2 B.CO C.Mg(OH)2 D.O2 8.高錳酸鉀是一種常用的化學試劑.(1)電解K2MnO4溶液可獲得高錳酸鉀(反應Ⅰ)的化學方程式為:2K2MnO4+2H2O2KMnO4+H2↑+2X,反應Ⅰ中,X的化學式為 .(2)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反應Ⅱ) 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 KMnO4相對分子質量為 ,若取 15.8g KMnO4充分受熱分解,產生 O2的質量最多為 g;四、方程式計算題1、某氯堿工廠排放的尾氣里含有有毒的氯氣(Cl2),為防止其污染空氣,工廠用20%的NaOH溶液吸收氯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NaClO+NaCl+H2O)。計算:4噸NaOH溶液,理論上可吸收氯氣的質量為多少?得到的氯化鈉溶液質量分數多少?(假設反應前后溶液的體積不變)2、石灰石是生產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某興趣小組摸仿化驗室測定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進行了以下實驗(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稱取石灰石樣品12g放入燒杯中;慢慢加入稀鹽酸,不斷攪拌,至不發生氣泡為上,稱得消耗稀鹽酸73g;稱量反應后燒杯中剩余物的質量為80.6g.(1)試根據實驗數據計算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2)試根據實驗數據計算稀鹽酸的質量分數.3.科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對實驗裝置進行微型化改進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圖甲是實驗室制取并檢驗CO2的裝置,圖乙是對圖甲實驗裝置的“微型”化改進后的裝置.(1)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 儀器相同(填儀器名稱).(2)通常用甲裝置完成該實驗需要的鹽酸是“微型”實驗裝置用量的10倍,“微型”實驗裝置具有的優點是 .(3)用乙裝置完成“制取并檢驗CO2”的實驗,消耗了1.46g10%的鹽酸.請計算實驗過程中產生CO2的質量是多少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