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師大附校歷史與社會七上前置作業 七年級社會備課組 第二單元 相繼興衰的中古歐亞國家第三課 日本的大化改新【學習目標】了解日本的古代發展歷史,知道最高統治者天皇的由來。了解大化改新的歷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意義。了解中日兩國古代交流的史實,知道古代中國文化對日本的深遠影響分析日本民族的主要特點,明白一個國家或民族應該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先進文化,要正視自身的不足,積極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學習重點】日本大化改新的內容和影響【學習難點】古代中國文化對日本的深遠影響,分析日本民族的主要特點。【自主學習】閱讀教材P40-42,在課本中劃出關鍵信息,然后獨立完成下列各題。 前后,日本開始出現早期國家。5世紀時,日本統一,國家名稱是 ,最高統治者稱 ,后改為 。645年,皇室和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一舉鏟除了 勢力。646年, 天皇頒布詔書,進行了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 (改革名稱),使日本成為 制中央集權國家。701年,日本參照 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成為治國的基礎。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為 。710年,日本仿造 的式樣,建立了新都平城京。10世紀,日本社會中逐漸形成一個特殊的 階層,在此后的日本歷史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合作探究】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它們分別屬于哪一方面的措施?在當時產生了哪些影響?材料1:改革行政制度,中央設二官、八省,地方設國、郡、里等官職。官職的任免權都在中央,廢除官職終身世襲制,實行中央集權。 -----《改新之詔》措施:影響:材料2:廢除貴族對土地和農民的私有,轉為國有。國家按人口對六歲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農民獲得了渴望的土地。獲得土地的農民必須向國家交谷(租),服勞役或納布代役(庸)交地方土產(調)。 -----《改新之詔》措施:影響:材料3:668年,日本開始引進唐朝法制體系,以中國唐朝《永徽律》為藍圖,編訂一部以刑法為主,諸法合體的法典,建立起律令體制。標志著古代日本國家的律令法體系初步確立和律令制國家的形成。措施:影響:【感悟和提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請你概況日本民族的特點。學習了日本大化改新,你得到的啟示是什么?【課外拓展】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應退田者,每至班年,即從收授。材料二:廢除官職世襲的陋習,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根據材料,請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是哪個國家在何時進行的?材料一、二分別是哪方面的措施?(3)此事件對該國有何重大意義?(共13張PPT)第二單元第三課日本的大化改新《簪花仕女圖》唐代周昉 公元8世紀,中國唐代服裝傳入日本,對起源于日本本土的和服產生了影響。 中國唐朝鑄幣日本的鑄幣探究感悟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漢字的草書與楷書的偏旁創制的。唐長安城平面圖平城京平面圖城市布局公元前21世紀1世紀公元前3世紀年代尺,理清歷史脈絡古代日本的發展歷程5世紀7世紀夏朝建立秦朝統一中國大唐帝國日本出現早期國家大和統一日本追根溯源 據《隋書倭國傳》載,600年推古朝首次遣使通隋,又據《日本書紀》記載,607年圣德太子遣小野妹子使隋。 這便是日本向中國派遣留學生的開端。從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間,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中止者三次,實際成行的十六次。使團規模龐大,少則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背景 內容 影響政治上:官制和律令經濟上:公地和公民 公元645年6月12日,日本太極殿。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見“三韓”(新羅、百濟、高句麗 )的使者,舉行“受貢”儀式。隨著“嘎吱吱”的一陣響聲,宮門全部關閉,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劍刺殺了大貴族蘇我氏,在場的許多貴族大驚失色。原來這是中大兄皇子聯合改革派為改革而發動的政變。 中大兄皇子刺殺蘇我氏材料2:廢除貴族對土地和農民的私有,轉為國有。國家按人口對六歲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農民獲得了渴望的土地。獲得土地的農民必須向國家交谷(租),服勞役或納布代役(庸)交地方土產(調)。 -----《改新之詔》材料1:改革行政制度,中央設二官、八省,地方設國、郡、里等官職。官職的任免權都在中央,廢除官職終身世襲制,實行中央集權。 -----《改新之詔》材料3:668年,日本開始引進唐朝法制體系,以中國唐朝《永徽律》為藍圖,編訂一部以刑法為主,諸法合體的法典,建立起律令體制。標志著古代日本國家的律令法體系初步確立和律令制國家的形成。 改革后,日本成為依靠“律令”實行統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 日本學者木宮泰彥總結7—10世紀唐朝文化對日本文化發展的影響之后,有一段值得引人深思的論述: 唐朝三百年間,由于學生、學問僧學來和帶回的中國文化產物,不斷給予日本新的啟迪,中國前進,日本也前進。因此,日本的文化一刻也沒有停滯,不斷吸收中國的優點,經過整理提煉,咀嚼融化,終于在平安朝中期以后,在各個方面都逐漸擺脫了唐風,產生了優美、典雅的日本文化。 思考: 當時落后的日本對吸收先進的中國文化抱什么態度和方法? 對正走在偉大復興道路上的中國有什么啟示?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來,變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日本古代向中國學習,近代向西方學習,這些都使日本不斷進步、強盛,成為當今世界的經濟大國。 一個國家或民族應該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先進文化,要正視自身的不足,積極改革創新,與時俱進 。 習他人之長,克服自己之短,這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我們應發揚光大,善于學習。以史為鑒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課日本的大化改新.docx 第三課日本的大化改新.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