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課 第2課時 《合理利用網絡》導學單【學習目標】 1.知道媒介素養和“信息節食”,了解網絡規則。2.學會“信息節食”;掌握正確地傳遞網絡正能量的方法。3.形成正確的網絡生活意識和習慣;養成遵守網絡規則的意識;養成利用網絡合理表達訴求的習慣。【學習重難點】1、網絡的正面作用,學會利用網絡優勢正確上網。2、掌握正確的網絡生活方式。【學法指導】1、閱讀并熟悉教材P17-20頁,完成自主學習,并將知識重點勾畫出來。導 學 過 程 【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提示:詳細閱讀教材P17-20,在課本中找到下列問題的答案并用筆劃出來,圈出一些關鍵詞,再把此問題寫在課本中這些答案的對應位置。獨立完成) 1、我們怎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1)互聯網已經成為我重要的 和 。我們要提高 ,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2)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 和 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 ,要學會“ ”。(3)我們要學會 ,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 、 、 等不良信息。(4) 、 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只有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2、怎樣正確利用網絡平臺?(1) 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 。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就身邊的一些公共事務向有關部門積極提出意見和建議,表達我們的 ,為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貢獻自己的力量。讓網絡成為匯聚民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渠道。(2)我們要在網上傳播 。我們要踐行 ,不斷提高網絡 ,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 ,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高揚主旋律。 【反饋訓練】1、低頭族,指無論何時何地,個個都作“低頭看屏幕”狀,有的看手機,有的掏出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上網、玩游戲、看視頻,想通過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時間填滿的人。低頭族長期沉迷玩手機,除了影響視力外,還很容易引發白內障。長期低頭玩游戲,容易使頸椎關節發生錯位。可見( )A.信息時代,人們離開網絡就難以生存B.網絡為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上網要有所節制C.我們要遵守法律,文明上網D.網絡不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2、在網絡交往中,我們要學會“信息節食”,“信息節食”是指( ) ①不上網或少上網 ②要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 ③不要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 ④上網要有明確的目的,且不把時間浪費在對自己無益的事情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17年3月5日,《小小演說家》2017地面大賽啟動儀式暨媒體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該項大賽是一項集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和全媒體口語傳播競技于一體的優秀賽事。對此,理解有誤的是 ( )A.互聯網時代,網絡媒介讓整個文化傳播生態發生了很大變化B.互聯網+青少年媒介素養,該項大賽將有助于青少年全面提高媒介素養C.我們應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知識、完善自我[來源:學科網ZXXK]D.提高媒介素養是當下青少年的主要學習任務4、2017年12月8日,電影《巨額來電》首映引起人們關注。影片反映了近年來多起“中獎、倒賣個人信息、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等手段的電信及網絡詐騙。影片對我們的警示( )①我們要提高辨別信息的能力 ②上網時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 ③網絡詐騙擾亂社會秩序 ④網絡詐騙屬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5、2016年互聯網趨勢報告稱,全球互聯網用戶數已超30億,比上年增長9%,互聯網全球滲透率達到42%,其中,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比上年增長21%。而來自艾瑞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為2038.1億元,同比增長78.1%,環比增長12.4%。中國網民增長熱潮伴隨著高度的移動化同步,移動升級的人口紅利觸頂,移動互聯網迎來了分水嶺的關鍵時期。而移動支付、移動直播、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產業在消費升級、技術革新、大數據應用、云計算的推動下成為現在及未來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重頭戲。為了享受健康的網絡生活,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參考答案【自主學習】1、(1)學習工具 交往平臺 媒介素養(2)學習 工作 沉溺于網絡 信息節食 (3)辨析網絡信息 暴力 色情 恐怖 (4)恪守道德 遵守法律2、(1)建言獻策 訴求 (2)正能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媒介素養 網絡文化【反饋訓練】1-4:BDDA:5、①合理利用網絡,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②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③不沉溺于網絡,學會信息節食;④學會辨析網路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⑤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等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