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中有是非善惡(山東省昌邑市圍子初中 王亞莉)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客觀、全面地認識社會生活中充滿了真、善、美,也存在著假、惡、丑;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追求真、善、美,抨擊假、惡、丑。2、能力:提高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能夠注意觀察社會生活,從中分辨是非善惡;培養辨證思維能力,能夠初步全面、客觀地評價人和事。3、知識: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惡,樹立正確的是非善惡觀(重點)了解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造成的不同影響(難點)學習過程:環節一:創設情景,自主感悟學生做完教材80頁活動題,小組統一答案,代表發言。1、上述行為,屬于真、善、美的是 ; 屬于假、惡、丑的是 。2、任選事例中你印象最深的鏡頭,談談判斷依據以及給自己的感受。環節二:合作學習,共同探究活動1、觀察校園、班級生活,列舉:體現真、善、美的現象:體現假、惡、丑的現象:活動2、分組討論: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行為分別對個人和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1)真、善、美對個人的影響:對社會的影響:(2)假、惡、丑對個人的影響:對社會的影響:環節三:走進生活,暢所欲言小組開展“抑惡揚善”為主題的“全面認識自己,正確評價他人”的心與心交流活動。要求:確定中心發言人,以“誰最美”、“贊美某某某”為話題,課堂互動,情感共鳴。環節四:拓展延伸“新形勢下黨中央提出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溫家寶總理提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請同學們展開想象,描繪自己心目中的和諧社會。環節五:收獲背簍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教師結語:和諧社會是美好的,和諧本身就是一種美。同學們,生活中有是非善惡,讓我、讓你、讓他,讓我們大家一起抑惡揚善,積極踐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倡導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20字道德規范,做文明學生,造平安校園,建和諧社會,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用愛心鑄就美好未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