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2《用機械種莊稼》導學單【學習目標】1.通過認識豐富多樣的區域生活,初步學會分析美國中部大平原位置、氣候、河流等自然環境、人們生產生活及文化之間的關系,初步樹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 2.初步掌握了解一個地區自然和社會生活特點的方法,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分析不同區域的人們在生 產、生活方面的特色。學會尊重、理解異鄉人們的文化。 【學習重點】人們生產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與當地的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學習難點】對比泰國湄公河平原和美國中部大平原生產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等差異的主要原因。【課前預習】1.美國大平原在 山脈和 山脈之間。2.美國大平原地勢 ,土壤 ,是美國 、 和 的主產區3.美國大平原上的農業生產以 為主。它規模很大,并配備有大型的 和 裝置【課堂環節】自主學習認真觀察課本圖3-10,3-11,3-12,找出美國的地理位置及美國的主要山脈和河流、美國中部平原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及主要農作物美國的地理位置及美國的主要山脈和河流美國大平原的地理位置(2)美國大平原的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河流: (世界第四長河)農作物:合作探究 美國中部平原地區的自然條件與湄公河平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小組交流展示 【課堂練習】美國大平原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A. 地中海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大陸性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2.下列各項內容中,與美國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是( )A.人們居住得比較分散,農業生產主要要是大型機械化作業B.居住區密集,農業生產以人工為主C.農忙時節互相幫助.互助合作D.農忙時節片片稻田中都有人們勞作的身影【課后鞏固】1.從緯度位置看,美國大平原主要位于( )A.北溫帶 B.北寒帶 C.熱帶 D.南溫帶2.美國東西兩側分別瀕臨(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C.北冰洋、大西洋 D.北冰洋、大西洋3.美國中部平原采用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的原因是( )①地廣人稀 ②人口眾多 ③地勢平坦 ④高溫多雨 ⑤工業化水平高A.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4.美國大平原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 ) A.地中海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大陸性氣候??D.熱帶沙漠氣候5.寒潮在美國經常能長驅南下,其主要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C.?地形分布 D.?河流分布6.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最新一批“海水稻”。“最高畝產為620.95公斤,大大超出預期”,數億畝鹽堿地有望成米糧倉。現如今,中國農業發展己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而比較中美兩國的農業生產方式對于做好當前的農業發展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請請結合以下圖片回答問題。圖1 美國農業帶圖2? 美國南部氣溫降水圖圖3?? 美國沿40°N地形剖面圖 (1)依據圖三結合所學知識,美國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半球位置),美國的地勢特征大致是________,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為主。 (2)美國的棉花種植產業十分發達,棉花生長對熱量條件要求相對較高,主要分布在美國南部地區,依據以上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國南部地區棉花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提示:可從氣候,地形和河流三方面分析)。 【反思總結】自學反思、查漏補缺,檢查知識點,標注情況。答案:課前預習:1.落基 阿巴拉契亞 2.低平 玉米 大豆 小麥 3.家庭農場 大型農用機械 自動化裝置自主學習:1.(1)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中緯度,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主要的山脈有落基山脈和阿巴拉契亞山脈。(2)位于北美洲阿巴拉契亞山脈和落基山脈之間,密西西比河從北到南貫穿平原東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冷夏熱,降水較少河流: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長河)、五大淡水湖。 農作物:玉米、大豆、小麥合作探究:不同之處:(1)氣候不同:湄公河平原是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美國大平原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只能種植旱田作物,如小麥、玉米和大豆等。(2)位置不同:湄公河平原都處熱帶,有充足的光照和熱量美國大平原地處中緯,熱量和降水都不如湄公河平原相同 地形:都是平原,地勢低平之處 土壤:肥沃 水源:都有眾多河流,河網密布,有利于灌溉課堂練習:1.C 2.A課后鞏固:1.A 2.B 3.C 4.C 5.C6.(1)西半球;北半球;東西高,中間低,西部比東部高;平原;山地(2)①位于平原地區,平坦開闊,適于發展農業種植。②位于亞熱帶地區,熱量條件好。③密西西比河流域,農業灌溉用水充足。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第三單元第1課第2課時用機械種莊稼教學設計課題 用機械種莊稼單元一學科歷史與社會年級七年級學習目標1.通過認識豐富多樣的區域生活,初步學會分析美國中部大平原位置、氣候、河流等自然環境、人們生產生活及文化之間的關系,初步樹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 2.初步掌握了解一個地區自然和社會生活特點的方法,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分析不同區域的人們在生 產、生活方面的特色。學會尊重、理解異鄉人們的文化。 重點人們生產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與當地的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難點對比泰國湄公河平原和美國中部大平原生產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等差異的主要原因。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視頻《現代化的美國農業》學生觀看視頻。通過播放視頻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講授新課展示圖片:提出問題:我們如何來描述美國在世界上的位置呢?總結:海陸位置:位于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緯度位置:位于中緯度。讀圖分析:美國有哪些地形區?地勢有什么特點?總結: 平原位于北美洲阿巴拉契亞山脈和落基山脈之間,密西西比河從北到南貫穿平原東部;地勢東西高、中間低。自主學習:美國中部大平原平原的自然條件總結:地形:平原廣闊,地勢平坦,地廣人稀,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冷夏熱,降水較少;河湖:密西西比河、五大淡水湖。土壤:肥沃合作探究:美國中部平原和湄公河平原自然條件的異同。總結:相同之處:都是平原, 地勢低平。河湖:都有河網分布,有利于灌溉.土壤:土壤肥沃;不同之處:美國中部平原地處中緯度地區,熱量(氣溫)和降水都不如湄公河平原。因而是小麥、玉米和大豆的主要產地。合作探究: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總結:特點:高度機械化(用機器種莊稼)追問:美國這種高度的機械化生產與什么因素有關?(從地形、地勢、農田類型、氣候、人口、科技發展等多角度思考。)總結:①地形:地處平原,土地平整, 農田類型:以旱地為主,適合機械化作業。?②人口:地廣人稀,農業勞動力缺乏,要依靠機械化作業。?③科技:科學技術發達,具有先進的農用機械適合機械化作業。承轉:農場主們收獲的糧食主要是自己吃嗎?如果不是,這些農產品都到哪里去了?資料閱讀: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美國的農業人口不到全國人口總量的3%,但卻養活了全國3億多人;農產品不僅能滿足全國的糧食需要,還有2/3出口國外。 1.糧食產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2.小麥產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3.玉米產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4.大豆產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讀圖分析:美國中部平原地區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有哪些,這對農產品銷售有什么總結:平原上有公路、鐵路和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便于農產品的輸出。探討:美國成為商品性農業的必備條件。總結:1.大面積耕地,地廣人稀,2.高度機械化,使用大型機械化作業。3.人口少、商品率高4.發達的交通條件與倉儲條件知識小結:美國農業生產的特色規模大,勞動力需求少,機械化生產,產量高,農產品商品化,……承轉:以高度機械化為主要特點的美國商品性農業會給當地人們的飲食、交通、娛樂、交往等方面生活帶來什么影響?總結:①生活水平高,以動物性食物為主。?②住房寬敞,還有很大的糧倉和農用機械房。?③出行都要依靠汽車等交通工具,農莊位于公路附近。?④周圍沒有鄰居,相鄰農場距離較遠。活動:根據湄公河平原的特點,你能完成美國中部平原的特點嗎?結論:自主學習,美國在世界上的位置。小組合作探討美國地形地勢的及氣候的特點。學生總結美國自然環境的特點。合作探究美國中部平原和湄公河平原自然條件的異同。總結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并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感受在高度機械化生產的環境下,對人民生活的影響有哪些。通過自主學習,了解美國在世界上的位置。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意識、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力,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并學會分析問題。通過對比分析,確定美國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意識、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充分體驗美國機械化生產下美國農民的生活,感悟不同生產方式對生活的影響。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知道了現代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巨大作用,樹立學習先進科學知識的遠大理想。板書課件28張PPT。人教版歷史與社會 七上3.1.2用機械種莊稼新知導入用機機械種莊稼新知講解美國在世界的地理位置位置(從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看)海陸位置:位于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緯度位置:位于中緯度。新知講解美國中部大平原平原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阿巴拉契亞山脈和落基山脈之間,密西西比河從北到南貫穿平原東部。找一找:在圖上找出美國的主要山脈和河流,說一說美國中部平原地區相對于它們的位置。新知講解美國中部大平原平原的自然條件地形:平原廣闊,地勢平坦,地廣人稀,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冷夏熱,降水較少;河湖:密西西比河、五大淡水湖。土壤:肥沃新知講解比一比:美國中部平原和湄公河平原自然條件的異同。新知講解相同之處:都是平原, 地勢低平。河湖:都有河網分布,有利于灌溉.土壤:土壤肥沃;不同之處:美國中部平原地處中緯度地區,熱量(氣溫)和降水都不如湄公河平原。因而是小麥、玉米和大豆的主要產地。美國中部平原和湄公河平原自然條件的異同。農作物類型小麥玉米大豆新知講解耕地類型:旱地農業生產方式:以機械生產為主。新知講解回顧:湄公河流域農業生產的特點思考: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也是這樣的嗎?(閱讀課本P61面最后一段回答)新知講解精耕細作,人工勞作為主的傳統農業(勞動密集型產業)。新知講解思考: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特點:高度機械化(用機器種莊稼)在播種前,農場主會先査看國內乃至世界農作物的種植情況和市場行情。再測定土地的土壤肥力,然后按小麥生長需要配制專用肥料并負責播施在機械播種小麥的同時,還會自動把藥粉撒在種子邊上,滅蟲除草可以租用飛機噴灑農藥自動澆灌農場的所有土地聯合收割機收割小麥現代化的谷倉里裝備了谷物烘干機,除去谷物水分新知講解根據你所掌握的知識和教材提供的資料,請分析:美國中部平原農業生產具有高度機械化的特點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從地形、地勢、農田類型、氣候、人口、科技發展等多角度思考。)小組探究合作探究①地形:地處平原,土地平整, 農田類型:以旱地為主,適合機械化作業。?②人口:地廣人稀,農業勞動力缺乏,要依靠機械化作業。?③科技:科學技術發達,具有先進的農用機械適合機械化作業。?……美國中部大平原具有高度機械化的特點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機械化生產有什么益處?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新知講解思考:農場主們收獲的糧食主要是自己吃嗎?如果不是,這些農產品都到哪里去了?資料: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美國的農業人口不到全國人口總量的3%,但卻養活了全國3億多人;農產品不僅能滿足全國的糧食需要,還有2/3出口國外。 新知講解 1.糧食產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 2.小麥產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 3.玉米產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 4.大豆產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讀一讀:美國近年糧食產量及出口量居世界的名次美國農業是商品性農業商品性農業最主要特征:絕大部分農產品作為商品大量輸出新知講解平原上有公路、鐵路和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便于農產品的輸出。結合圖3-11和圖3-15,說一說美國中部平原地區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有哪些,這對農產品銷售有什么好處?新知講解成為商品性農業的必備條件:商品性農業1.大面積耕地,地廣人稀,2.高度機械化,使用大型機械化作業。3.人口少、商品率高4.發達的交通條件與倉儲條件新知講解 結合以上分析和閱讀卡分析美國農業生產的特色。規模大,勞動力需求少,機械化生產,產量高,農產品商品化,……新知講解 ①生活水平高,以動物性食物為主。?②住房寬敞,還有很大的糧倉和農用機械房。?③出行都要依靠汽車等交通工具,農莊位于公路附近。?④周圍沒有鄰居,相鄰農場距離較遠。想一想:以高度機械化為主要特點的美國商品性農業會給當地人們的飲食、交通、娛樂、交往等方面生活帶來什么影響?新知講解 根據湄公河平原的特點,你能完成美國中部平原的特點嗎?新知講解板書設計拓展提高美國農業帶的分布1.美國大平原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A. 地中海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大陸性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2.下列各項內容中,與美國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是( )A.人們居住得比較分散,農業生產主要要是大型機械化作業B.居住區密集,農業生產以人工為主C.農忙時節互相幫助.互助合作D.農忙時節片片稻田中都有人們勞作的身影CA課堂訓練作業布置做作業啦!社會小調查調查你當地農業生產使用的機械有哪些?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現代化的美國農業.mp4 第3單元第1課第2課時用機械種莊稼 導學單.doc 第3單元第1課第2課時用機械種莊稼 教學設計.doc 第3單元第1課第2課時用機械種莊稼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