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情境導入 明確目標“四大件”的變遷與我們國家實行的什么政策有直接關系?第一單元 富強與創新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第一框 堅持改革開放學習目標知識目標:了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變化和中國騰飛的表現能力目標:理解改革開放的地位和作用情感目標:感悟改革開放對中國、對世界產生的巨大影響①.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 ),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 )。②.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 )革命,確立( ),為中國富強人民富 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③.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 )的偉大革命,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 、 )的偉大飛躍。④.(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 我國逐步確立起( )的基本經濟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了( ),發揮( )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⑤.尊重( )、尊重( )、尊重( )、尊重( )已成為社會風尚。⑥.40年來,中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找到了一條使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正確道路,( )⑦.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充分顯示了( )。⑧.中國的騰飛證明,( )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問題引領 自主學習請同學們閱讀課本2-8頁正文內容,完成學案。時間8分鐘。1、新民主主義革命、站起來了。2、社會主義革命3、改革開放、富起來、強起來4、1978年,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5、勞動、知識、人才、創造。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7、中國力量8、改革開放參考答案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一、中國為什么要實行改革開放?(一)、生產力水平低,只有通過改革才能解放發展生產力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一、中國為什么要實行改革開放?(二)、勞動者沒有生產積極性,通過改革,調動人們的勞動積極性。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二、如何認識改革開放?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三、改革開放的成就天眼港珠澳大橋(一)、國家層面: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同比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二)、人民層面:人民收入較快增長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年末農村貧困人口304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289萬人(三)、社會層面:①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的成績②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四)、國際方面: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1)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2)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3)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4)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當代命運的關鍵決擇。四、通過對改革開放成果的探究,你有什么感悟?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促發展(艱辛歷程)中國騰飛譜新篇(碩果成果)1.回顧中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的歷程2.中國為什么實行改革開放1、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人民生活 方面、國際方面展現改革開放以來的成 果2、從中國騰飛中得出的歷史感悟堅持改革開放課堂小結 回扣目標1.(2019河北)今天的中國,正以開放包容的胸襟、互利共贏的追求,開啟不斷擴大開放的新征程。下列時事能夠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①設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 ?②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 ? ?③舉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 ④舉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鏈接中考 鞏固測評C開放,對外開放,所以“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可以排除。2.(2019貴州)“一分鐘,333元投入研究和實驗;一分鐘,生產汽車55輛;一分鐘,5288萬元貨物進出口;一分鐘,創造GDP1.57億元……”中國的每一分鐘都在發生巨大的改變,這是改革開放四十年成就的中國奇跡。這一中國奇跡使我們更加堅信( )A.改革開放使中國跨入發達國家行列B.改革開放使中國基本實現了現代化C.改革開放推動中國踏上了強國之路D.改革開放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C目前我們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夢,尚未實現。中國40年的變化證明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3.(2019河北)1978年,我國鐵路運營里程僅5.2萬公里,到2018年底已經發展到13.1萬公里,形成了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了解這一事實,有助于( )①認識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 ? ? ②認同我國的世界強國地位 ? ? ③增強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信心 ④分享實現全面小康的喜悅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A中國現在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全面小康是中國2020年的目標,尚未實現,所以可以排除這兩項。4.(2019山東青島)壯麗七十年 奮斗新時代(本小題共 4分) 70 年風雨同舟,70 年春華秋實。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努力拼搏,接續奮 斗,書寫了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篇章。【解讀中國故事】 某大學一群“90 后”學生,奔赴八個國家向國際友人講述中國故事,分享70 年來中國大地上發生的滄桑巨變。中國故事在海外引起強烈反響,其中兩位同學講述的故事是: 我在基層掛職時,看到我們國家在精準扶貧方面做出諸多努力。從 1978 年末到 2018 年底,中國貧困發生率從 97.5%下降至1.7%,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七成,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中 國奇跡”。 我的家鄉曾受霧霾問題的困擾。近年來,我國堅決向污染宣戰:中央環保督查重拳出擊、征收環保稅、公開環境信息……美 麗中國建設駛入快車道。如今,家鄉 PM2.5 的濃度比 2013 年下 降了 52%,重現了藍天白云。 請運用道德與法治課知識,說說這些故事體現了哪些道理。(4 分)答: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 ③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④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⑤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切入點:扶貧、污染。聯系課本知識,緊扣知識點:改革開放、發展的目的、中國在世界中的地位、綠色發展、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導學案課題 第一課第一框堅持改革開放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學習 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變化和中國騰飛的表現 能力目標:理解改革開放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目標:感悟改革開放對中國、對世界產生的巨大影響重點 中國經濟騰飛的表現難點 感悟改革開放對中國、對世界產生的巨大影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明確目標 1、圖片導入:展示“四大件”的變化,追問:“四大件”的變遷與我們國家實行的什么政策有直接關系?2、出示課題3、出示學習目標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學生齊讀學習目標 通過直觀感受,快速切入主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問題引領 自主學習 1、請同學們閱讀課本2-8頁正文內容,完成學案。時間8分鐘。1①、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 ),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 )。②、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 )革命,確立( ),為中國富強人民富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③、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 )的偉大革命,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 、 )的偉大飛躍。 4④、(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 我國逐步確立起( )的基本經濟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了( ),發揮( )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 5⑤、尊重( )、尊重( )、尊重( )、尊重( )已成為社會風尚。 6⑥、40年來,中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找到了一條使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正確道路,( ) 7⑦、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充分顯示了( )。 8⑧、中國的騰飛證明,( )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2、出示答案,點撥引導。 學生自讀課本2――8頁,獨立完成學案。 學生根據答案核對,組內交流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查漏補缺。 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 觀看圖片,回顧歷史,了解中國是如何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的。一:中國為什么要實行改革開放?1、展示改革開放前中國農村衣食住行用方面的情況。結論:(一)、生產力水平低,只有通過改革才能解放發展生產力2.展示改革開放前農村的分配制度情況,吃大鍋飯。結論:(二)、勞動者沒有生產積極性,通過改革,調動人們的勞動積極性。二、如何認識改革開放?展示中國農村改革歷程圖片及成果。追問:你對改革開放有什么認識?結論: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三、改革開放的成就1、新四大發明是什么?近幾年來,我國還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2、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成就有哪些?出示多組圖片,(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人民收入較快增長、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的成績、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追問:通過對改革開放成果的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1)(1)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2)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3)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4)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當代命運的關鍵決擇。 學生重溫歷史,體會思考改革開放的艱辛歷程。通過圖片體會改革開放前中國農村生產力水平低的現狀。體會農村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學生回憶歷史知識并思考總結,自由暢談。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學生看圖,思考,并從圖片中總結得出結論。學生通過前面知識的學習,總結歸納。學生體會中國開放的意義。 體會改革開放的來之不易。 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體會總結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培養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分析能力。 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課堂小結 回扣目標 師生共建本節課的知識樹。 學生回憶本節課所學內容,說出相關的知識點。 讓學生學到的知識系統化,結構化。鏈接中考 鞏固測評 幻燈片展示習題,學生做答,教師點撥1.(2019河北)今天的中國,正以開放包容的胸襟、互利共贏的追求,開啟不斷擴大開放的新征程。下列時事能夠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①設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 ? ②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 ? ? ③舉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 ④舉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2019貴州)“一分鐘,333元投入研究和實驗;一分鐘,生產汽車55輛;一分鐘,5288萬元貨物進出口;一分鐘,創造GDP1.57億元……”中國的每一分鐘都在發生巨大的改變,這是改革開放四十年成就的中國奇跡。這一中國奇跡使我們更加堅信( )A.改革開放使中國跨入發達國家行列 B.改革開放使中國基本實現了現代化 C.改革開放推動中國踏上了強國之路 D.改革開放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2019河北)1978年,我國鐵路運營里程僅5.2萬公里,到2018年底已經發展到13.1萬公里,形成了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了解這一事實,有助于( )①認識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②認同我國的世界強國地位 ③增強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信心 ④分享實現全面小康的喜悅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4.(2019山東青島)壯麗七十年 奮斗新時代(本題共 10 分) 70 年風雨同舟,70 年春華秋實。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努力拼搏,接續奮 斗,書寫了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篇章。 【解讀中國故事】 某大學一群“90 后”學生,奔赴八個國家向國際友人講述中國故事,分享70 年來中國大地上發生的滄桑巨變。中國故事在海外引起強烈反響,其中兩位同學講述的故事是: 我在基層掛職時,看到我們國家在精準扶貧方面做出諸多努力。從 1978 年末到 2018 年底,中國貧困發生率從 97.5%下降至1.7%,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七成,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中 國奇跡”。 我的家鄉曾受霧霾問題的困擾。近年來,我國堅決向污染宣戰:中央環保督查重拳出擊、征收環保稅、公開環境信息……美 麗中國建設駛入快車道。如今,家鄉 PM2.5 的濃度比 2013 年下 降了 52%,重現了藍天白云。 請運用道德與法治課知識,說說這些故事體現了哪些道理。(4 分) 學生做題 檢測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查漏補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第一框 堅持改革開放導學案.doc 第一課第一框堅持改革開放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