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知識梳理】第一部分 物質的變化一、物質是在不斷變化著的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定義 沒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 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特征 物質形狀或狀態的變化 有新物質生成聯系 化學變化過程中一定伴隨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過程中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物質變化的證據:生成沉淀、顏色改變、氣體產生、溫度變化、性質變化、發光發熱、pH變化和狀態變化。小技巧: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分:此類題嚴格遵循定義,是否有新物質產生:有則是化學變化,如燃燒、氧化、食物腐爛、動植物呼吸作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等,都屬于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的,則為物理變化,如物質三態之間的轉化,形狀的變化、溫度等。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指的是未發生的化學反應,常見的就是化學反應前加“可、易、能”,在之后有“某某性”等字眼的,如可燃燒、易氧化、能燃燒、氧化性、還原性、穩定性等;物理性質指的是物質的顏色、狀態(氣、液、固)、導電性、硬度、溶解性、揮發性、密度等。二、探索物質變化的方法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含義 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體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時表現出來的性質示例 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揮發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性等物質變化的證據:生成沉淀、顏色改變、氣體產生、溫度變化、性質變化、發光發熱、pH變化和狀態變化。CuSO4晶體:形狀規則、顏色藍色,藍色晶體,易溶于水,受熱易分解,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藍色絮狀沉淀CuSO4 + 5H2O CuSO4 ? 5H2O 水溶液呈藍色CuSO4 + NaOH Cu(OH)2↓+ Na2SO4 (Cu(OH)2藍色絮狀沉淀)及時鞏固: 1、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①甲烷用作燃料?? ②氫氣用于填充探空氣球?? ③氧氣用于氣焊?? ④干冰用作制冷劑? ⑤焦炭用于煉鐵工業?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2、下列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變化,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天熱吃雪糕時,發現雪糕慢慢熔化 ? B.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異味消失? C.洗凈的鐵鍋常會出現銹漬??????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現食鹽晶體3、下列能說明硫和氧氣發生了化學反應的是? A.硫是淡黃色固體? B.硫受熱會融化 C.液態硫受熱會汽化??D.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4、在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且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可生成亞硫酸;它還能與燒堿溶液反應生成鹽和水。根據以上信息,請你分別歸納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5、亞硝酸鈉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常用做肉類食品的添加劑。亞硝酸鈉呈堿性,容易被誤食,過量食用會中毒,因而用量嚴格限制。亞硝酸鈉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暴露在空氣中易與氧氣反應生成硝酸鈉,加熱至220 ℃以上會分解出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亞硝酸鈉的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亞硝酸鈉的保存方法是 ;(2)區分亞硝酸鈉和食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氫氧化鉀(化學式為KOH)的性質與氫氧化鈉的性質相似:(A)純凈的氫氧化鉀是白色固體; (B)它極易溶解于水;(C)氫氧化鉀固體露置于空氣中易吸水而潮解;(D)氫氧化鉀固體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E)氫氧化鉀和硫酸銅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氫氧化銅。 (1)從上面的短文中可以得知,氫氧化鉀的物理性質為________(填序號)。21世紀教育網 (2)寫出短文中涉及到的、與氫氧化鉀的化學性質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根據氫氧化鉀的性質,你認為氫氧化鉀固體的保存方法應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酸堿性及酸一、概念:1、電離:一些物質在水溶液或融化狀態下電離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2、酸:一些物質電離時,其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酸的組成——氫離子+酸根離子 電離方程式:HCl =H+ +Cl H2SO4 =2 H++ SO42- HNO3= H++ NO3-3、常見的酸: 鹽酸 HCl 硫酸H2SO4 硝酸HNO3 碳酸H2CO3回顧連接:溶液酸堿性兩種方法:酸堿指示劑,PH試紙。注意其使用方法二、酸的性質 (1)與指示劑反應 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2)酸 + 堿 = 鹽 + 水3HCl+ Al(OH)3 ==== AlCl3+3H2O (用胃舒平治療胃酸過多)H2SO4 +2 NaOH==== Na2SO4 + 2H2O Cu(OH)2+2HCl===CuCl2+2H2O (藍色沉淀被鹽酸反應掉)(3)酸 + 某些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鐵銹跟稀鹽酸反應: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紅色鐵銹逐漸消失,鐵銹跟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溶液變成黃色 氧化銅跟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銅逐漸消失,氧化銅跟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溶液變成藍色。(4)酸 + 活潑金屬 = 鹽 + 氫氣1 鐵跟稀鹽酸反應: Fe + 2HCl = FeCl2 + H2 ↑ 有氣泡產生,鐵逐漸減少,2 鐵跟稀硫酸反應: Fe + H2SO4 = 溶液變成淺綠色。3 鋅跟稀鹽酸反應: 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氣泡產生,鋅粒逐漸減少。4 鋅跟稀硫酸反應: Zn + H2SO4 = (5)酸 + 鹽 = 新鹽 + 新酸1 碳酸鈉跟鹽酸反應: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 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2 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 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3 氯化鋇跟稀硫酸反應: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產生4 硝酸銀跟稀鹽酸反應: 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產生三 、酸的個性1、鹽酸HCl: 鹽酸是HCl氣體的水溶液,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HCl氣體在瓶口遇水蒸汽形成鹽酸的小液滴而出現白霧。濃鹽酸敞口放置會使質量減輕,濃度變小。工業鹽酸因常含Fe3+而顯黃色。 2、硫酸H2SO4:(1) 濃硫酸有很強的腐蝕性,皮膚不慎沾上濃硫酸后,應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沖洗,最后涂上3%-5%的小蘇打溶液。(2) 濃硫酸的稀釋:將濃硫酸沿著燒杯內壁漫漫注入水中,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散失。極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3) 濃硫酸的脫水性:使紙上字跡變黑。(4) 濃硫酸的吸水性:可做某些氣體的干燥劑。濃硫酸敞口放置使質量增加,濃度變小。3、硝酸 HNO3硝酸也有很強的腐蝕性,酸性很強的酸及時鞏固:例1. ⑴H2SO4= ⑵MgCl2= ⑶Ba(OH)2= 例2.在甲溶液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溶液呈藍色;然后再滴加乙溶液,當滴至甲、乙兩物質正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紫色;再繼續滴加乙溶液時,溶液呈紅色。在上述過程中,表示溶液的pH(縱坐標)與滴加乙溶液的體積V(橫坐標)之間的關系的正確圖像是( )例3.在一定條件下,與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種物質均能發生反應的是 ( ) A.硝酸銅 B.稀鹽酸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例4、下列兩種物質的溶液混合后,能發生反應,且溶液的總質量不會發改變的是( )A.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 B.碳酸鈉溶液和稀鹽酸C.氯化鈉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例5.將一定質量的濃鹽酸盛于燒杯中,敞口放置在實驗室安全之處。 ① 濃鹽酸的質量和放置天數關系的曲線(見右圖)正確的是 (填寫“甲”或“乙“)。 ② 隨著放置天數的增加,濃鹽酸的質量發生變化的主要 原因是________ _____ ______。③ 把濃鹽酸稀釋后可用于去除鐵制品表面的鐵銹(主要 成分為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及時鞏固:一、選擇題1.下列成語所描述的變化與對該變化的判斷,不符合的是 ( ) A.沙里淘金……………物理變化 B.滴水穿石……………物理變化C.百煉成鋼……………化學變化 D.火樹銀花……………化學變化 2.下列物質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導電性 B.可燃性 C.延展性 D.揮發性3.當水的溫度和壓強升高到臨界點(t=374.3℃,p=22.05MPa)以上時,就處于一種既不同于氣態,也不同于液態和固態的新的流體態——超臨界態,該狀態的水即稱之為超臨界水。將有機廢物如二惡英等和空氣、氧氣等氧化劑在超臨界水中進行均快速氧化,能將有害物質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氮氣、水以及鹽類等無毒小分子化合物。下列內容與所給信息相悖的是 ( ) A.超臨界水可處理有機毒物 B.超臨界水是一種新物質 C.超臨界水是水的一種狀態 D.超臨界水氧化技術不形成二次污染4.測得某溶液中僅含Cu2+、K+、Cl-、SO42-四種離子,且陽離子的數量比為Cu2+:K+:Cl-= 3:4:6,則SO42-:Cl- 的比值是 ( )A.3:2 B.1:3 C.1:8 D.2:5 5.在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鹽酸有助于消化,若胃酸過多會吐酸水,可用來治胃酸過多的藥物是 ( ) A、ZnSO4 B、NaCl C、Al(OH)3 D、AgNO36.下列物質能和硫酸反應并生成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鋁 B、氧化銅 C、氫氧化鐵 D、氯化鋇 (同類變式)把過量的稀鹽酸加入裝有下列固體的燒杯中,能生成無色澄清溶液的是 ( )A.氧化銅 B.氧化鐵 C.鎂 D.硝酸銀7.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是 ( )A、H2O B、NaOH C、CO2 D、MgO8.貝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小強設計了如右下圖的實驗進行探究,以下關于此實驗現象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有氣泡產生 B.表面皿內壁有渾濁出現C.貝殼逐漸溶解 D.燒杯中溶液的質量不變9.有一種無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還能跟硝酸鋇溶液作用產生白色沉淀,這種溶液可能是 ( )A、鹽酸 B、稀硫酸 C、食鹽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10.下列關于鹽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 B.酚酞試液遇鹽酸變紅色C.能與硝酸銀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一定是鹽酸 D.用加熱蒸發溶劑的方法就可使稀鹽酸變成濃鹽酸11.下列關于鹽酸的用途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是 ( )A、制氫氣 B、除鐵銹 C、制二氧化碳 D、溶解氧化銅12.區別鹽酸和硫酸的最佳方案是滴加 ( ) A.紫色石蕊試液 B.無色酚酞試液 C.氯化鋇溶液 D.硝酸銀溶液13.不能用金屬跟酸直接反應得到的物質是 ( )A.氯化鐵 B.氯化亞鐵 C.氯化鋅 D.氯化鎂14.下列各組物質混合后,不產生氣體或沉淀,得到無色溶液的一組是 ( )A.硝酸鋇和稀硫酸 B.氧化銅和稀硫酸 C.大理石和稀鹽酸 D.石灰水和稀鹽酸15.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劑,其酸性比碳酸強。下列有關推測不合理的是 ( )A、它能電離出大量OH— B、C6H5COOH溶液的pH小于7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16.現用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密度是1.84g·cm-3)配制560g質量分數為14%的稀硫酸時,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配制稀硫酸時,用到的玻璃儀器只需量筒和燒杯 B.配制稀硫酸時,一定不能用天平稱量所需濃硫酸的質量 C.將480 mL水傾倒入盛有80 mL98%濃硫酸的500 mL量筒中D.將80g 98%的濃硫酸沿1000mL燒杯內壁緩緩倒入480 mL水中,并不斷攪拌17.濃鹽酸在空氣中會形成白霧的原因是 ( )A.濃鹽酸電離出氯離子 B.濃鹽酸中揮發出的水蒸汽形成了白霧C.濃鹽酸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小液滴D.濃鹽酸中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汽結合,形成了白霧18.對某無色溶液進行下列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 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顏色變紅,則該溶液顯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無色,則該溶液顯酸性 C.加入Mg粉,有氣泡產生,則該溶液顯酸性 D.加入CaCO3固體,有氣泡產生,則該溶液顯酸性19.下列用途中,不是稀硫酸和稀鹽酸兩者共有的是 ( )A、實驗室制取氫氣 B、實驗室用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C、金屬表面除銹 D、制造多種化工產品20.下列有關硫酸銅的相關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硫酸銅溶液中的銅離子是重金屬離子,能使動物蛋白變性凝固,因此可以用來殺菌B.白色硫酸銅粉末能與水反應生成藍色硫酸銅晶體,因此硫酸銅晶體可以用來檢驗水的存在C.白色硫酸銅粉末能與水反應生成藍色硫酸銅晶體,因此可用硫酸銅粉末除去某些氣體中的水D.硫酸銅能使蛋白質變性凝固,因此如果不慎誤服硫酸銅會引起人的中毒。21.下列各組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為無色的是 ( )A.Na2CO3、NaCl B.KCl、Fe(NO3)3 C.H 2SO4、BaCl2 D.KNO3、CuSO422.市面上出售的“水壺一次凈”能較好地除去水壺中的水垢,為確定它的成分和使用范圍,某同學通過一下實驗進行探究:(1)取少量樣品加入鋅粒后,鋅粒表面出現氣泡,生成的氣體可以燃燒并且產生淡藍色火焰;(2)另取少量樣品滴入硝酸銀后,出現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經過以上實驗,該同學關于“水壺一次凈”的下列結論與推斷中合理的是 ( )A.主要成份是鹽酸,實驗(1)是多余的 B.主要成份是鹽酸,實驗(2)是多余的C.主要成份是鹽酸,該用品對金屬無腐蝕作用,可以放心使用D.主要成份是鹽酸,該用品對金屬有腐蝕作用,應該適量使用23.質量和質量分數均相等的氫氧化鉀溶液和稀鹽酸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 ( ) A、紅色 B、藍色 C、紫色 D、無色(同類變式)為完全中和某硫酸溶液,需A克質量分數為4%的氫氧化鉀溶液。如果改用A克4%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溶液的pH值為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無法判斷24.向滴加了紫色石蕊試液的硫酸溶液中滴加適量的下列藥品充分反應,溶液仍顯紅色的是( ) A.氫氧化鈉 B.氧化銅 C.氯化鋇溶液 D.鋅粒(同類變式)鹽酸中加入下列物質,不能使其溶液的pH值顯著升高的是( )A.Ba(OH)2 B.K2CO3 C.AgNO3 D.Mg(OH)225.向裝有50g稀硫酸的小燒杯中,不斷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過量。有關量的變化情況見下圖(橫坐標表示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縱坐標表示小燒杯中量的變化)。其中肯定不正確的是( )26.鋅跟稀硫酸反應時,溶液的質量將 (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無法確定二、填空簡答題1.酸的共性(完成填空,并寫出符合要求的化學方程式)(1)酸能使紫色石蕊變 ,使無色酚酞 (2)酸+堿——鹽+水 (3)酸+ ——鹽+水 (4)酸+較活潑的金屬—— + (5)酸+ ——新酸+新鹽 2.將黑色的氧化銅粉末放到無色稀硫酸中,可以看到 ,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熱水瓶膽的壁上沉積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以加入適量的鹽酸把它除掉。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去水垢的原理: ; 。4.酸雨中含有極少量的硝酸(HNO3),它與碳酸鈣反應,侵蝕石灰石建筑。寫出硝酸與石灰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用錫焊接鋼板時,焊接處往往要滴加一些鹽酸,其目的是______,使焊接牢固,原理方程式: ;一會兒,又必須用水把殘留的酸液沖洗干凈的原因是 。6.NO和NO2具有下列不同的性質:通常情況下,NO是無色氣體,微溶于水;NO2是棕色氣體,易溶于水:3NO2+H2O=2HNO3+NO如右圖將一支充滿NO2棕色氣體的試管倒立在燒杯中(水中已預先加入數滴石蕊試液)。試分別描述試管內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已知A、B分別是鹽酸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一種,右圖表示向A中加入B時,溶液pH變化曲線。請寫出你從曲線圖中收獲的信息:(1)A是 ;(2)B是 ;(3) 。8.兩種溶液混合,生成了一種沉淀。用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 若兩種溶液均為無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則兩種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 和 ;(2) 若兩種溶液均為無色,生成的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有氣體產生,則兩種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 和 ;三、實驗探究題1.現有兩瓶無色溶液,分別是鹽酸溶液和食鹽溶液,請你用至少三種不同的方法將他們區別開來,請簡要描述你所用的方法和結論:(1)方法一: ;(2)方法二: ;(3)方法三: 。2.問題: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但是根據鹽酸的電離方程式HCl=H+ + Cl-,我們知道稀鹽酸中有H2O分子、H+ 、Cl-三種粒子。到底是哪一種粒子使紫色石蕊變紅色的呢?請填寫完下表:實驗:探究需要的儀器和藥品是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水分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 氯離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結論: 使紫色石蕊變紅色。3.下圖是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圖,在制取CO2時,由于使用了較濃的鹽酸,因此必須用濃硫酸,蒸餾水進行洗氣,才能得到純凈、干燥的CO2,試回答:(1)制得的CO2中可能混有氣體雜質是: 、 。(2)在洗氣操作中,濃硫酸起的作用是 ,蒸餾水起的作用是 。(3)洗氣裝置中,A、B應分別加入何種試劑:A B 。(4)用 法可以收集到干燥的CO2。四、分析計算題1.某試驗室用15%的氫氧化鈉溶液洗滌一定量分餾汽油中的殘余硫酸,共消耗氫氧化鈉溶液40克,洗滌后溶液呈中性,求這些分餾汽油中含硫酸多少克?2.在196克硫酸溶液中,加入32.5克鋅片,恰好完全反應。求反應后產生氫氣的質量。(2)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