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分類題型專項酸堿中和反應1、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鈣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加入稀鹽酸,實驗結束后,發現忘了滴加指示劑。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1)復分解反應的發生需要一定的條件。氫氧化鈣和鹽酸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是因為 。(2)探究燒杯中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提出問題】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OH)2和CaCl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可能是 。【查閱資料】 CaCl2溶液顯中性。【進行實驗】 實驗一: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若 說明猜想一不正確。實驗二:另取燒杯內的少量溶液于另一只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若 ,說明猜想二不正確,猜想三正確。實驗三: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試管中,用下列物質中的 (填序號)不能說明 猜想三正確。 A、紫色石蕊 B、氫氧化銅 C、硝酸銀 D、鋅【反思與拓展】① 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② 要處理燒杯內溶液,使其溶質只含有CaCl2 ,應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 。③ 實驗室欲中和100g 7.3% 的鹽酸,至少需要多少克熟石灰?2、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四位同學對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了探究。【作出猜想】小馬猜想:溶質有NaCl、HCl、NaOH小程猜想:溶質只有NaCl?小宮猜想:溶質有NaCl、HCl?小尚猜想:溶質有NaCl NaOH (1)老師認為小馬的猜想是錯誤的,她的理由是 。【方案設計】小程和小宮分別設計了如下方案驗證各自的猜想。實驗設計者 方案步驟 方案預估現象 方案結論小程 用一根潔凈的玻璃棒取反映后的溶液沾在pH試紙上,把試紙所呈現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進行對照 pH=7 小程猜想正確小宮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再向試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小宮猜想正確【方案評價】(2)兩位同學中 的方案正確。【方案反思】(3)請分析錯誤方案的原因 (都正確,不作答)。【拓展研究】(4)請你再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驗證小尚的猜想正確,填寫下列實驗報告。方案步驟 方案預估現象 方案結論 小尚猜想正確3、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發生中和反應時觀察不到明顯現象,為了確定其反應是否反生,某班同學設計了不同的實驗方案進行探究:(1) 方案一:向裝有一定量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幾滴酚酞試液,不斷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攪拌.如果實驗現象是 _________ 就可以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發生了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 ;(2)方案二:向裝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鈉溶液,如果有氣泡產生,則說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沒有發生化學反應. 你認為方案二的結論正確嗎? _________ (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 _________ ;(3)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發生了反應的是 _________ (填序號).A.用pH試紙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pH逐漸減少,最終小于7B.用溫度計測試氫氧化鈉溶液滴加稀硫酸前后的溫度,溫度明顯上升C.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硫酸銅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除雜題 原則:選用的試劑只和雜質反應,且不帶入新雜質。即:不增、不減、易分離(一) 物理方法 1. 過濾法:用來除去可溶物和不溶物 常見不溶于水的沉淀有:AgCl、BaSO4、CaCO3大多數的碳酸鹽、以及Cu(OH)2、Fe(OH)3、Al(OH)3等氫氧化物、MnO2 等。 例1:KCl(AgCl): ; Na2SO4 (BaSO4): ; NaCl(MnO2) : ; 2.結晶法: 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曲線為"陡升型",如KNO3 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濕度的影響很小,曲線為"緩升型",如NaCl 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濕度的升高而減小,曲線為"下降型",Ca(OH)2 例2.下列混合物適宜用結晶法分離的是( ) A. NaNO3 Na2CO3 B. NaNO3 NaCl C. NaOH Mg(OH)2 D. NaCl BaSO4 3. 磁鐵吸引:分離有磁性和無磁性的: 鐵粉和硫粉 銅粉和鐵粉 洗氣法: H2(H2O) : ; H2 (CO2) : ; (二)化學方法:(沉淀法、化氣法、置換法、吸收法、其它法) 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生成沉淀通過過濾而除去。 例3.如何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NaCl( Na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 ( 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NO3 (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Mg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氣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變成氣體而除去。 一般規律為:CO32- + 強酸 = CO2 ?;NH4+ + OH- = NH3 ? 例4. 如何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NaCl( 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O4(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l2溶液(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NO3(K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O4(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換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量試劑通過發生置換反應而除去。 FeSO4(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吸收法:若氣體混合物中氣體雜質在某溶液中能發生化學反應而主成分不反應,可讓混合物通入該溶液。 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CO2) N2(O2) 加熱法: CaO(CaCO3) . 及時鞏固:1、(07成都)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中,錯誤的是( )選項 物質 雜質 除雜質的方法A. 稀硫酸 銅 過濾B. CaSO4溶液 稀硫酸 過量CaCO3、過濾C. FeCl2溶液 CuCl2 過量鐵粉、過濾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點燃2、下列除雜的實驗過程都正確的是(括號內為雜質)( )A.KCl(K2CO3) 加足量稀硫酸、過濾、蒸發、結晶B.BaSO4(BaCO3) 加足量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C.CuO(Cu) 加足量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D.MnO2 (KCl) 加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3、在不使用酸堿指示劑的前提下,欲除去氯化鈣溶液中的少量鹽酸,得到純的氯化鈣溶液,最適宜選用的一種試劑是( )A.硝酸銀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生石灰粉末 D.碳酸鈣粉末4、除去NaCl溶液中的雜質Ba(OH)2,若只準加入一種試劑,則這種試劑是_______。5、分離NaCl、FeCl3和BaSO4的混合物,應選用的一組試劑是( ) A. H2O、AgNO3、HNO3 B. H2O、NaOH、HNO3 C. H2O、NaOH、HCl D. H2O、KOH、HNO3 6、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5項操作:①過濾;②加過量的NaOH溶液;③加適量鹽酸;④加過量Na2CO3溶液;⑤加過量的BaCl2溶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①③圖表題1、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其水溶液叫亞硫酸(H2SO3),硫化氫(H2S)是一種具有劇毒的氣體,其水溶液叫氫硫酸(H2S),又知相同條件下H2S的酸性小于H2SO3,現在室溫下,向飽和H2SO3溶液中通入過量的H2S氣體,反應方程式為:2 H2S+ H2SO3=3S↓+3H2O,則溶液的pH隨通入H2S體積的變化曲線正確的是 ( )2、如圖:(1)表示在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斷加水的圖像是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2)表示在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不斷加水的圖像是_________。(3)如果把下述四個圖像的橫坐標改為加酸量,則表示一定量水里加酸的圖像是______;表示一定量堿里加酸的圖像是________。 3、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繼續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當二氧化碳持續不斷的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時,沉淀質量的變化符合下圖中的 ( )4、將MgCO3、CaCO3、Na2CO3三種固體物質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質量(用n表示)與放入的MgCO3、CaCO3、Na2CO3固體的質量(用m表示)關系如圖中a、b、c三條直線所示,則a、b、c所代表的物質順序是 ( ) A.MgCO3、CaCO3、Na2CO3 B.MgCO3、Na2CO3、 CaCO3C.CaCO3、MgCO3、Na2CO3 D.CaCO3、Na2CO3、MgCO35、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與反應有關的變化關系用下圖表示。其中錯誤的是 ( )6、現有n克18.25%的鹽酸加入n克20%的NaOH溶液發生中和反應,正確的圖像是 ( )推斷題1、現有初中化學中常見的易溶于水的三種鈉鹽組成的混合物,將其溶于水后得無色溶液A,進行如下實驗并得到相應結果:試回答下列問題:(1)無色氣體D的化學式為 ,白色沉淀E的化學式為 ,鋇鹽B的化學式為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種易溶于水的鈉鹽的化學式分別為 、 、 。2、有一種白色固體可能含有:BaCl2、NaCl、Na2CO3、Na2SO4和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對該固體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樣,加足量的水,充分攪拌,過濾。得到白色沉淀A和無色溶液B。 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鹽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③在無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鹽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請回答下列問題。 (1)原白色固體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2)實驗①得到的無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白色固體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固體可能由Na2SO4、NaCl、Na2CO3、KNO3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現實驗如下:試回答: (1)白色沉淀A的化學式為 ,無色氣體D的化學式為 。(2)原固體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3)為檢驗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質是否一定存在,某同學又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① 取少量固體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② 取濾液加入AgNO3溶液,觀察有無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結論。在上述某同學的實驗方案①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4、有四家相鄰的小化工廠排放的廢水中溶質的主要成分如下表:?廠名 A廠 B廠 C廠 D廠廢水中溶質的主要成分 H2SO4 Na2CO3 Ba(OH)2 CuCl2? 為保持環境、防止污染,四廠決定聯合處理廢水,其處理方案如下: (1)排氣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池中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3)若進入混合池中的物質恰好完全反應,經檢測合格后排入江河的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4)若排氣池中B廠廢水過量,則混合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工廠有甲、乙、丙三個車間,各自排放的污水中均無沉淀物,各車間的污水分別含有以下六種物質中的各兩種:(注意與不能共存)。為防止污染水源,某中學化學興趣小組配合工廠進行污水檢測,結果如下表。可確定丙車間排放的污水中含有______________。為變害為利,化學興趣小組與工廠研究設計如下圖污水處理方案。問:沉淀A、沉淀B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各步處理均完全反應,最終排放液C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在農業上它可用作復合肥料。 EMBED Paint.Pictur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