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學會競爭”說課稿莆田市秀嶼區山亭中學 陳福海一、教材分析1、使用教材粵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3.3),“競爭與合作”第一課時。2、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點以及社會生活環境的影響,青少年學生對人生價值取向的把握仍然處于幼稚的萌芽狀態,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偏差,特別是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競爭、學習競爭和運用競爭,這將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到相當大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樂觀向上的心態,也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投身于社會實踐,樹立公平、向上、和諧的競爭意識。總之,本課對學生樹立良好的競爭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3、教學目標(1)知識:認識生活中競爭是必不可少的。 競爭的重要作用。(2)能力:引導學生鍛煉頑強的毅力和樹立堅定的信心面對各種競爭和挑戰,懂得以正當的方式參與競爭。(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競爭意識,具備參與競爭、迎接挑戰的勇氣和信心。4、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競爭的重要性難點: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生活中處處充滿競爭,學生處于各種競爭的氛圍中,容易出現了三種極端情況,其一,受各種不良競爭的影響,只要能達到目的,采取任何手段;其二,面對種種考試、競賽等壓力,造成諸多不良情緒與負面影響;其三,面對各種競爭產生無所謂態度,從而逃避種種競爭,缺乏上進心,因此如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頗有難度。)二、學生分析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而青少年學生受生理和心理特點的影響,同時社會經驗不足,面對學習、生活及社會中的各種競爭,缺乏正確的價值取向,而另一方面,初中階段也正是青少年學生意氣煥發、喜歡表現自我的時期,他們渴望展示自我,因此,面對這些年齡特點,要用體驗、感受、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及教師講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加深對競爭知識的理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從而推動學生素質與能力的發展。三、教學方法1、教法(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扮演“主持”的角色,給予學生指導,突出學生的主體性。(2)角色體驗感悟法。即通過創設情景,再現重難點內容,讓學生親身體驗競爭、感受競爭、學會競爭。(3)情境再現法。利用音樂,結合課文知識,做到課堂與美的結合,提高課堂效率。2、學法(1)親身體驗法。通過平時感受體驗、感悟課本內容。(2)合作學習法。通過討論、交流,共同嘗試解決問題。(3)自主探究法,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認識并思考課本的內容。四、教學過程:(一)播放錄像:在多哈舉行的十五屆亞運會,部分運動員奮力拼搏、勇于競爭的鏡頭。(8分鐘)設計意圖:利用大家都關心的運動會比賽,拉近學生課堂與現實的距離,通過聲音與圖像的再現,很容易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加深課文中有關“競爭作用”的認識。(二)暢所欲言:請學生舉例子,說明生活當中存在的各種競爭現象。(6分鐘)設計意圖:利用親身經歷再現,加深教材知識理解,達到課本知識的生活化、通俗化,學生易于理解接受,提高效率。教師小結:生活處處有競爭,競爭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自主探究(25分鐘)活動一:感受與思考(10分鐘,課前安排辯論主題,由同學準備)第一步:確立辯論主題:(正方)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反方)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也是好士兵第二步:分小組討論,先同桌討論再分兩大組,即正反兩方闡述觀點。第三步:然后由小組代表發言,闡述雙方各自觀點。第四步:自由辯論。第五步:教師根據學生發言和辯論情況,進行必要的補充和點撥,應該指出,現代社會充滿競爭,我們的辯論會也是一場激烈的競爭,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意,你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加入競爭的行列當中,有些同學主張“知足常樂”,“平庸是福”,在許多時候是可取的,但回避競爭,恪守“與世無爭”的古訓顯然是不能適應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更加不適合尚未走上社會的青少年。當然人人當元帥,也不現實,面對競爭,總有失意者,我們要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樹立符合實際的競爭目標,正確面對競爭中的得與失,才能形成健康的競爭心理。設計意圖:通過辯論會,讓學生現場感受競爭,同時本身也是對課文競爭這一知識的理解,可謂一舉兩得。活動動二:小組評價(9分鐘)第一步:收集生活中的口頭禪,列出典型(課前由同學收集):如: 1、“你們爭吧,我先歇一會兒”2、“下次不落你40分我就跳樓”3、“我就比你強”4、“我已經盡力了,為何還是這樣?老天,我完了。”5、“他總是不理我們”“這么驕傲,我們不理他。”第二步:學生交流討論,評價這些現象。第三步:教師引導反思。教師總結:參與競爭,有利于開發人的潛能,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1、學會競爭,要消除畏懼心理和回避心理。2、要有良好的心態參與競爭。心胸要開闊,心情要愉快,要有堅定的信心。3、既要克服自卑心理,也不能有驕傲情緒。4、要有自信心、敢于挑戰;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永往直前的決心、堅強不屈的意志;要端正競爭態度、學會公平競爭、不存在嫉妒心理——樹立良好的競爭意識(板書)。設計目的:這是實踐體驗環節,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切入點,設計一些情景,讓學生通過討論,可加深對各種不良競爭心態的弊端的認識,同時在討論和評價中反省自己。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心態和做法去面對競爭,挑戰競爭。活動三:探究與感悟(6分鐘,課前要求同學預習準備)第一步:請學生閱讀課文中的社會風景-在馬拉松比賽中,思考:為什么落在后面的運動員沒有放松努力?觀眾們為什么仍然為后面到達的運動員熱情鼓掌?第二步:分組討論,并結合討論對生活中的“競爭”的理解。第三步: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本組同學的意見。第四步:教師總結。教師小結:社會需要良性的競爭。但競爭是大家參與的活動,名列前茅者只是少數。這個運動員擁有強烈的斗志,他全力以赴地參與和爭取,雖然在比賽中他沒贏得勝利,但在心理上、精神上他已經贏得勝利。失敗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跌倒了,不想再爬起來。屢敗屢戰的人同樣是英雄!只有敢于競爭,善于競爭,才能不斷完善自己,超越別人。設計意圖:通過對失敗者的思考,期望幫助學生能在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減輕心理負擔,形成健康的競爭心理。(四)課堂小結。(3分鐘)基本結論:生活處處有競爭,良好的競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五)好歌同行——播放歌曲《愛拼才會贏》(3分鐘)。在課聲中,教師總結發言:維德曾經說過:“一匹馬沒有另一匹馬緊緊追趕并要超過它,就永遠不會疾馳飛奔。”競爭,人類永恒的話題。歷史長河中的每—朵浪花都凝聚著競爭的影子,時空變換的每一個瞬間都留下競爭的啟迪。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人才的競爭,科技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等等,生活需要我們去競爭,時代更需要我們勇于競爭。青春,在追求中閃光,在競爭中永恒。讓我們用百倍的信心和十足的恒心,以堅強的斗志、十足的勇氣,勇敢地投入到競爭中去,勝不驕,敗不餒,用自己火熱的青春去譜寫人生光輝的篇章,祝愿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進步,謝謝!設計意圖:通過激情的音樂,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競爭的氛圍,也感悟了所學的知識,并通過大家的歌唱,達到了整節課所學知識、能力與情感的融合,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六)作業設計:請學生完成導學練習。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