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4《風光迥異》導學單【學習目標】1.了解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2.通過閱讀圖片資料,分析造成自然景觀地區差異的原因。【學習重點】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學習難點】分析造成自然景觀地區差異的原因。【課前預習】1.世界各地在 、 等方面的地區差異,共同構成了多種多樣、風光各異的自然景觀。2.閱讀教材P40、41,完成表格:地區自然景觀特征北極地區西西伯利亞平原內蒙古草原撒哈拉沙漠亞馬孫平原 非洲熱帶草原[網]南極地區【課堂環節】判讀地圖借助課本P34圖2-19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及課本附錄的《世界地形圖》合作探究“影響自然景觀的因素”。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分析:在南北兩極地區,為什么終年冰天雪地?(2)在亞馬孫平原,為什么熱帶雨林密布?2.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分析,在東非熱帶草原,乞力馬扎羅山峰上為什么會有雪帽呢?3. 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分析,為什么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布呢?4.歸納總結:影響自然景觀的因素有哪些? 學以致用 讀圖分析,為什么我國內蒙古高原草場廣布?【課堂練習】一、選擇題1.“這里有近半年的時間太陽懸掛在半空中,沒有樹,也沒有草,偶爾可以看見北極熊的身影?!边@句話描述的是 ( )A.終年嚴寒的北極地區 B.廣袤干旱的撒哈拉沙漠C.美麗的非洲熱帶草原 D.森林茂密的亞馬孫平原2.夏秋季節,有“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景觀的是 ( ) A.西伯利亞平原 B.非洲熱帶草原 C.內蒙古草原 D.亞馬孫平原3.在赤道上有一道靚麗的雪景風景線的山是 ( )A.喜馬拉雅山 B.安第斯山 C.乞力馬扎羅山 D.落基山4.“在這個面積達560萬平方千米,地勢平坦開闊的地區,幾乎看不到裸露的地面,這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這句話描述的是 ( ) A.撒哈拉沙漠 B.北極 C.亞馬孫平原 D.青藏高原5.有“冰雪高原”之稱、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是 ( )A.北極地區 B.青藏高原 C.南極地區 D.東非高原二、材料分析題6.觀察圖片,回答問題。(1)這幅圖表示什么景觀?(2)說出當地典型的動植物,說說它們與當地的氣候有什么關系。【反思總結】自學反思、查漏補缺,檢查知識點,標注情況。答案【課前預習】1.地形 氣候2.地區自然景觀特征北極地區在北極地區,很多地方終年冰封。沒有樹,也沒有草,有北極熊。西西伯利亞平原在廣闊的西伯利亞平原上,沼澤廣布,河流眾多,分布著大面積耐寒的針葉林。內蒙古草原在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夏秋季節,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橫貫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沿岸,東抵紅海岸邊,有連綿起伏的沙丘。亞馬孫平原在這個面積大560萬平方千米的、地勢平坦開闊的地區,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地區,也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 非洲熱帶草原[網]遠方的乞力馬扎羅山峰上的雪帽,在赤道的陽光下閃閃發光。眾多的野生動物在樹木稀少的草原上游蕩。南極地區南極地區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有“冰雪高原”之稱。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厚厚的冰層。每到暖季,成群的企鵝聚集在南極大陸沿海一帶,是南極的代表性景色。【判讀地圖】1.(1)極地地區在極圈以內,屬于冰原氣候或苔原氣候,全年寒冷干燥,因此呈現冰原景觀。 (2)亞馬孫平原在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因此呈現雨林景觀。2.東非是高原地形,由于海拔較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成為熱帶草原氣候,呈現熱帶草原景觀。高原上的乞力馬扎羅山海拔在5895米,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度,山頂上屬于高山氣候,所以有常年不化的雪帽。3.西伯利亞平原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但由于緯度較高,氣溫低,蒸發微弱,平原上沼澤廣布,河流眾多,為亞寒帶針葉林景觀。4.影響自然景觀的因素有:氣候、地形、河湖等自然要素。【學以致用】內蒙古高原,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夏秋季節呈現溫帶草原景觀。【課堂練習】一、選擇題1. A 2. C 3. C 4. C 5. C二、材料分析題6.(1)熱帶沙漠景觀 (2)代表動物單峰駝;由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所以單峰駝具有耐旱的特征:單峰駝軀體高大,體毛褐色。眼為重瞼,鼻孔能開閉,四肢細長,蹄大如盤,兩趾、跖有厚皮,都是適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它們的長腿也讓它們遠離火燙的地面;駱駝的皮毛很厚實,絨毛發達,頸下也有長毛,冬天沙漠地帶非常寒冷,駱駝的皮毛對保持體溫極為有利;上唇分裂,便于取食,能夠吃荊棘、干植物及其它哺乳動物所不能吃的耐鹽植物而生存;為了保留水分,駱駝開始流汗前體溫會提高很多,以減少汗量;鼻內有很多極細而曲折的管道,水分如此在體內反復循環被利用,故能耐渴;背有1個較大駝峰,內貯脂肪,應對缺少食物和水源的惡劣環境。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第二單元第2課第4課時風光迥異教學設計課題 風光迥異單元二學科歷史與社會年級七年級學習目標1.了解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2.通過閱讀圖片資料,分析造成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的原因。重點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難點分析造成自然景觀地區差異的原因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為什么南極冰山眾多?為什么海南椰林婆娑?為什么江南油菜花香?為什么撒哈拉瀚海無邊? ……世界那么大,跟我去看看!學生讀圖文,感受迥異的無限風光。問題導入,激發學生興趣。講授新課一、風光迥異【新知講解】1.北極地區 閱讀圖2-30,在北極地區,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 【景觀欣賞】北極因紐特人的風情(冰屋、狗拉雪橇、冰下捕魚、冰屋之夜)2.西伯利亞平原 閱讀圖2-31,在西伯利亞平原地區,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景觀欣賞】西伯利亞的風情(利庫特人、貝加爾湖、西伯利亞大鐵路)3.內蒙古高原 閱讀圖2-32,在內蒙古高原,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景觀欣賞】蒙古族的風情4.撒哈拉沙漠地區 閱讀圖2-33,在撒哈拉沙漠地區,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景觀欣賞】撒哈拉的風情(碉堡房、沙漠清泉、埃及飲食等)5.非洲熱帶草原 閱讀圖2-35,在非洲熱帶草原,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景觀欣賞】非洲熱帶草原的風情(野生動物遷徙、馬賽人風俗民情等)6.亞馬孫平原 閱讀圖2-34,在亞馬孫平原,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景觀欣賞】亞馬孫平原的風情(野生動物、印第安人、樹上旅館等)7.南極地區 閱讀圖2-36,在南極地區,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 【景觀欣賞】南極地區的風景(科學考察站、撒水成冰、極夜的極光等)二、風光迥異的原因為什么世界各地自然景觀差異那么大呢 ?【新知探究】1. 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分析:(1)在南北兩極地區,為什么終年冰天雪地?(2)在亞馬孫平原,為什么熱帶雨林密布? 2.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分析,在東非熱帶草原,乞力馬扎羅山峰上為什么會有雪帽呢?3.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分析,為什么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布呢?【新知歸納】【新知拓展】讀圖分析,為什么我國內蒙古高原草場廣布? 學生閱讀教材圖文:(1)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標劃知識點;(2)學生展示。在北極地區,很多地方終年冰封。在冰原上極目遠眺,這里沒有樹,也沒有草,偶爾可以看見北極熊的身影。在廣闊的西伯利亞平原上,地面廣闊平坦,氣候非常寒冷。這里冬季長達半年,平原上沼澤廣布,河流眾多,分布著大面積耐寒的針葉林。在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夏秋季節,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即使其生動的寫照。撒哈拉沙漠橫貫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沿岸,東抵紅海岸邊。連綿起伏的沙丘向我們展示了干旱地區奇特的自然景觀。遠方的乞力馬扎羅山峰上的雪帽,在赤道的陽光下閃閃發光。眾多的野生動物在樹木稀少的草原上游蕩。在這個面積大560萬平方千米的、地勢平坦開闊的地區,幾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這里不僅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地區,也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南極地區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有“冰雪高原”之稱。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厚厚的冰層。每到暖季,成群的企鵝聚集在南極大陸沿海一帶,是南極的代表性景色。學生閱讀教材回答。世界各地在地形、氣候等方面的地區差異,共同構成了多種多樣的自然景觀。學生閱讀“世界氣候圖”:1.自主思考,歸納;2.小組交流訂正;3.學生展示。極地地區在極圈以內,屬于冰原氣候或苔原氣候,全年寒冷干燥,因此呈現冰原景觀。亞馬孫平原在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因此呈現雨林景觀。東非是高原地形,由于海拔較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成為熱帶草原氣候,呈現熱帶草原景觀。高原上的乞力馬扎羅山海拔在5895米,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度,山頂上屬于高山氣候,所以有常年不化的雪帽。西伯利亞平原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但由于緯度較高,氣溫低,蒸發微弱,平原上沼澤廣布,河流眾多,為亞寒帶針葉林景觀。學生閱讀“世界氣候圖”“世界地形圖”,歸納總結,展示:內蒙古高原,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夏秋季節呈現溫帶草原景觀。本環節培養學生讀圖觀察能力。借用背包客為線索,設置“景觀欣賞”環節,拓展學生視野,讓內容更加豐富,學習增加趣味性。本環節運用“世界氣候圖”,培養學生讀圖觀察能力,發現問題、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小組合作的意識。教師歸納總結,讓學生獲得更系統的知識。本環節培養學生利用新知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的針對性,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關于“風光迥異”知識:認識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觀;探究影響自然景觀的因素等。板書課件33張PPT。2.2.4 風光迥異人教版歷史與社會 七上1.了解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2.通過閱讀圖片資料,分析造成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的原因。為什么南極冰山眾多?為什么海南椰林婆娑?為什么江南油菜花香?為什么撒哈拉瀚海無邊? …… 世界那么大,跟我去看看! 一、風光迥異的世界1.在北極地區,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 在北極地區,很多地方終年冰封。在冰原上極目遠眺,這里沒有樹,也沒有草,偶爾可以看見北極熊的身影。 一、風光迥異的世界 在格陵蘭島,他還看到了… 一、風光迥異的世界 2. 在西伯利亞平原地區,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 在廣闊的西伯利亞平原上,地面廣闊平坦,氣候非常寒冷。這里冬季長達半年,平原上沼澤廣布,河流眾多,分布著大面積耐寒的針葉林。 一、風光迥異的世界 在西伯利亞,他還看到了…… 一、風光迥異的世界 3.在內蒙古高原,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 一曲悠長的“草原牧歌”,展現一望無際的草原風光 在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夏秋季節,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即使其生動的寫照。 一、風光迥異的世界 在撒哈拉沙漠地區,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 撒哈拉沙漠橫貫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沿岸,東抵紅海岸邊。連綿起伏的沙丘向我們展示了干旱地區奇特的自然景觀。 一、風光迥異的世界 在非洲熱帶草原,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 遠方的乞力馬扎羅山峰上的雪帽,在赤道的陽光下閃閃發光。眾多的野生動物在樹木稀少的草原上游蕩。非洲熱帶草原 一、風光迥異的世界 在亞馬孫平原,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 在這個面積大560萬平方千米的、地勢平坦開闊的地區,幾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這里不僅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地區,也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亞馬孫平原 一、風光迥異的世界在南極地區,他看到了什么景觀 ? 南極地區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有“冰雪高原”之稱。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厚厚的冰層。每到暖季,成群的企鵝聚集在南極大陸沿海一帶,是南極的代表性景色。 二、風光迥異的原因 為什么世界各地自然景觀差異那么大呢 ? 影響自然景觀的因素(一) 1. 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分析:(1)在南北兩極地區,為什么終年冰天雪地?(2)在亞馬孫平原,為什么熱帶雨林密布?——多樣的氣候使自然景觀多種多樣 (1)極地地區在極圈以內,屬于冰原氣候或苔原氣候,全年寒冷干燥,因此呈現冰原景觀。 (2)亞馬孫平原在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因此呈現雨林景觀。 2.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分析,在東非熱帶草原,乞力馬扎羅山峰上為什么會有雪帽呢? 影響自然景觀的因素(二)——復雜的地形使自然景觀多種多樣提示:地形——高原。海拔。 影響自然景觀的因素(三)——氣候、地形、河流使自然景觀多種多樣 3.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分析,為什么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布呢?西伯利亞平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但由于緯度較高,氣溫低,蒸發微弱,平原上沼澤廣布,河流眾多,為亞寒帶針葉林景觀。 影響自然景觀的要素自 然 景 觀 地形多樣 氣候多樣 河湖眾多 讀圖分析,為什么我國內蒙古高原草場廣布? 內蒙古高原,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夏秋季節呈現溫帶草原景觀。自 然 景 觀風光迥異地形氣候河流……影 響 因 素→→熱帶雨林景觀熱帶草原景觀熱帶沙漠景觀溫帶草原景觀亞寒帶針葉林景觀極地冰原景觀1.關于下列圖片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圖所示景觀位于非洲熱帶草原 B.乙圖所示景觀位于南美洲熱帶雨林地區 C.丙圖是中國的內蒙古大草原 D.丁圖所示景觀位于南極洲B A 2.“終年嚴寒,人們乘坐的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以打獵和捕魚為生”,以上所描繪的地區是 ( )A.青藏高原 B.亞馬孫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北極地區 3.下列動物與其所在地的自然景觀對應正確的是( )A.斑馬——非洲熱帶稀樹高草B.北極熊——南極冰雪高原C.企鵝——北極海洋浮冰D.雨林大象——亞寒帶針葉林 D A 4.在下列地區中,能看到成群的斑馬和羚羊的是 ( ) A.熱帶雨林地區 B.熱帶沙漠地區C.熱帶草原地區 D.青藏高原地區5.在赤道上有一道靚麗的雪景風景線的山是 ( )A.喜馬拉雅山 B.安第斯山 C.乞力馬扎羅山 D.落基山C C 6.把下列自然帶與自然景觀連一連熱帶草原帶熱帶雨林帶冰原帶亞寒帶針葉林帶冰雪覆蓋松、云杉稀樹高草熱帶雨林自然帶 自然景觀作業布置 寫《導學單》“課堂練習” 作業要求:1.先回顧當堂知識,再開始做題。2.本著先易后難原則,獨立答題,一氣呵成。3.做題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不要看書,先標注。4.最后借助課本,集中“啃硬骨頭”,并鞏固記憶。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4風光迥異 導學單.doc 2.2.4風光迥異 教學設計.doc 2.2.4風光迥異 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