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09--2010學年思想品德九年級《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09--2010學年思想品德九年級《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學案

資源簡介

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對外開放帶來的好處,理解并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樹立開放的胸懷和世界的眼光。增強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樹立成人成才、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
2、 能力目標:具有開放的意識,初步形成正確處理對外開放與堅持獨立自主的關系的能力。
3、 知識目標: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對外開放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明確實行對外開放應注意的三個方面。
(二)明確目標:
(三)學習的重點難點:
一、學習的重點: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
二、學習的難點: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四)導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播放2001年11月11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相關資料,如為加入世貿組織所做的各種努力的文字資料、 簽字場景的視頻和簽字后全國各地的歡慶場面的視頻資料。
二、情景導學:結合以上資料思考問題一:我們為什么要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學生要先自主學習、感悟,再進行展示反饋。如遇疑難問題生生進行合作解決,老師適時進行點撥即可,以下問題的學習也要遵循本方法)。
問題二:我們應如何全面認識我國的對外開放基本國策?
三、課堂小結:學生要自主進行。
四、達標測評:
1、情景感悟題:
開放的世界無比精彩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自己的祖國過圣誕節,吃西餐,看好萊塢電影。這是一件好事。
從一九七八年開始,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從此之后,一切便在不斷變化。
--------許許多多西方書籍流傳到中國。尼采、弗洛伊德、薩特、勞倫斯、薩義德、《第三次浪潮》、《百年孤獨》、《誰動了我的奶酪》、在中國掀起一股又一股讀書熱。中國的知識分子眼界大開,國人的精神文化有了飛躍性進步。
---------許許多多西方產品紛至沓來。波音、安利產品、好萊塢電影、先進的醫學設備、諾基亞手機,大大豐富了國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
----------一批又一批青年學生到西方留學:劍橋、牛津、哈佛、麻省理工,凡是世界知名大學,均留下中國學生刻苦求學的蹤跡,譜寫了中外教育交流史全新的一頁。
----------我們在大學、中學,甚至小學,均開設了外語課。通過學習外國語言,了解了西方文化,開闊國人眼界,提高國人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生存發展的本領,更好地為國家的建設服務。
----------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許多人在外資企業工作。許多人到外國旅游。意甲、德甲、英超、NBA、世界拳王爭霸賽,成了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芭比娃娃,哈利波特,迪斯尼樂園,唐老鴨和米老鼠,吉尼斯世界,紀錄信用卡,分期付款,均進入尋常百姓家。
這一切,均使我們今日的生活,與過去迥然不同,變得更豐富,更生動,更精彩。
(1) 我們今日的生活與過去迥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 你的生活中有類似的感受嗎?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2、圖片賞析題:
(1) 上圖說明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國實行了什么基本國策?
(2)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國為什么要實行這一基本國策?
(3) 你認為在堅持這一國策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5、 拓展提高
1、 閱讀思考:
參觀工業園
為了培養學生理論實際的能力。某校思想品德老師組織本校九年級同學參觀該市正在建設的工業園區。剛進園區,同學們就看見兩條醒目的標語:一條是“發展是硬道理”,另一條是“大力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
工業園負責人熱情地接待了師生們,介紹了該園區的基本狀況,他告訴師生們: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工業園區的建設,實行“引進來,走出去”的策略,多次組織大型的招商引資洽談會,現有30多家企業進駐工業園區,多數是廣東、浙江等地的民營企業,其中9家是外資企業,出口產品不斷增多。
在工業園A區,同學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一家制衣廠和一家針織廠,他們的產品出口國際市場 在工業園B區,同學們看到一派建設場面:一個中外合資的化工廠剛剛破土動工,一個大型印染廠正在建設之中------
思考:
(1) 工業園區的標語說明了什么道理?兩條宣傳標語是否落到實處?
(2) 請你分析:說明工業園區實行“引進來,走出去”策略的正確性。
2、 材料分析題:2008年12月18日,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在京隆重舉行。各項有關改革開放的宣傳紀念活動也在全國開展起來。其中,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啟動的“為中國喝彩”深受國人喜愛。
(1)【經典回眸 我的記憶】假如你參加此活動,請把你知道的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過專題網頁與廣大網民共享。你將舉什么事例?(至少兩例)
(2)【活力源泉 我的解讀】參與此次活動的某網站正征集有關改革開放取得成就的原因的解說詞,邀你參與,你準備寫一句什么呢?
(3)【建設家鄉 我說行動】我市目前正在開展“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該網站請你參加此項活動,并就備受市民關注的民生問題,提出一項具體建議。
(五)布置作業:搜集事例說明我國的對外開放是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開放。
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人口和環境對于人類發展的影響,樹立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觀念。
二、能力目標:具有在正確認清我國人口、環境等重要國情的基礎上,堅持實行計劃生育、保護環境的能力。
三、知識目標:我國面臨的人口國情。
計劃生育的必要性。
我國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總體形勢。
(二)明確目標:
(三)學習的重點難點:
一、學習的重點:人口、環境問題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理解堅持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難點:中學生對人口、環境等問題缺乏全面、深刻的認識能力,特別是對國家的政策和措施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
(四)導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請同學們欣賞以下兩組漫畫,分析其反映了什么問題。你知道我們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和保護環境采取了什么措施嗎?
二、情景導學:
活動一:請同學們觀察教材P50的圖片資料,自主思考人口重負向人類敲響了警鐘。聯合國確定“世界人口日”有什么意義?
活動二:【材料分析】請同學們閱讀下例材料,結合教材知識概括我國的人口現狀和特點。
中國人口概況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國家。1993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1.8517億人,約占世界總人口的22%。人口出生率為18.09‰,死亡率為6.64‰,自然增長率為11.45‰。
中國人口的狀況如下:
1 年齡構成。60年代前屬于典型的年輕型、增長型,70年代后向成年穩定型發展,預計到20世紀末,中國城市將進入老年型人口社會。19991年全國少年組(0~14歲)占27.7%,成年組(15~64歲)占66.72%,老年組(65歲以上)占5.58%。
2 性別構成。1993年性別比例為51.05:48.95,接近世界平均比例。
3 經濟構成。1993年全國勞動適齡人口約6億人。其中職工人數1.504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2.69%;城鎮私營企業從業人數和個體勞動116萬人,占人口的0.9%。物質生產部門從業人員多,非物質生產部門從業人員;農業部門從業人員多,工業和第三產業部門從業人員少。
4 城鄉構成。1991年城鎮人口占26.23%,鄉村人口占73.77%。
5 文化構成。1990年,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4%,成人文盲率達15.9%
6 人口分布。中國人口密度為118人/平方公里,大大高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很不均衡,省區間差異顯著。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區,面積約占全國的一半,人口僅占全國4%。其余27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占全國一半,人口卻占96%。
活動三:人口的過多和過快增長,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帶來哪些問題?
活動四:【資料展示】人口的過多和過快增長對我國會產生什么影響呢?請同學們閱讀下則專家分析,結合教材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北京專家警告:人口增長將會吞噬南水北調的成果
在北京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北京市人口學會聯合會舉辦的首屆“首都人口與發展論壇”上,有人口專家提出,解決北京市水資源短缺問題,不能只談節水,還需防止人口過度增長。否則,南水北調成果有可能被過度的人口增長所吞噬。根據水資源人口承載力,專家提出,北京市人口承載力上限不宜超過1700萬。
按國際人均水資源量劃分標準,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于1000立方米即屬于缺水地區。據介紹,北京市人口上世紀60年代為277萬,到2000底已增長到1381.9萬。與此同時,北京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則由1960年的1300立方米降到了2000年的280立方米,水資源緊張問題日益突出。近年,國家正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以解決北京市水資源短缺問題。然而,從北京市發展規劃及實際情況看,北京市人口仍繼續呈大規模擴張態勢。如果任人口增長,南水北調成果將被過度的人口增長所吞噬。
活動五:由以上活動你可以歸納總結出什么啟示呢?
活動六:【計劃生育宣傳員 比比誰精彩】同學們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活學活用,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對計劃生育的目的、要求、意義等進行宣傳。比比那個小組的活動內容充實、形式活潑、發人深思。
活動七:完成下表
說說你身邊的環境問題 總結我國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 概括我國所面臨的環境形勢 簡述環境惡化帶來的危害和影響 改善環境我們必須采取的措施
完成上表以后,你一定會有沉重的心情,特別想大聲疾呼,你會說什么呢?
三、課堂小結
4、 達標測試
1、 我來分析:溫總理近來一直和人們演算“13億的乘除法”。他說:“人多、不發達就是我國的兩大國情。中國有13億人口,不管多么小的問題,只要乘以13億,那就成為很大很大的問題;不管多么可觀的財力、物力,只要除以13億,那就成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這是中國領導人任何時候都必須牢記住的。”“13億的乘除法”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請你認真思考回答:
(1) 在下面算式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內容。(一個具體問題或現象)
①( )×13億=很大很大的問題
②( )÷13億=很低很低的水平
(如果無法填上適當的內容,可各舉一例說明以上算式的內容)
(2) 你認為要解決算式中的問題,最關鍵的是什么?
(3) (3)這最關鍵的問題有什么特點?它對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什么影響?
(4) 為此我國實行了什么基本政策?實行這一政策的目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2、我來辨析
對于西部來說,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加快經濟發展,至于環境破壞,那不怕,等有了錢之后再治理也不遲。
5、 拓展提高:
1、閱讀材料談啟示
人口數目之趣
湖南省人口數同英國人口數相當;河北省人口數同法國人口數相當;江蘇省人口數同加拿大人口數相當;山東、湖北兩省人口總數同日本人口數相當;四川、廣東、河南三省人口數相當;安徽、江西兩省人口總數同意大利、澳大利亞、瑞典、丹麥人口總數相當;中國人口數等于美國、前蘇聯、日本、英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亞、羅馬尼亞、荷蘭、比利時、葡萄牙、瑞典、瑞士等16個國家人口的總數之和。對此之趣,你有何感悟?
3、 材料分析題
保護環境 和諧發展
老師就“履行保護環境責任”組織學生討論:
小明:當你不亂扔廢紙,選用環保鉛筆……便履行了具體的環保責任。
小芳:廈門在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空氣質量下降,水資源污染等環境壓力,面對新一輪跨越式的發展,保護環境更加任重道遠…….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
(1) 列舉日常生活中三個履行環保責任的事例。(不能重復材料中所列事例)
(2) 結合廈門實際,談談履行環保責任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業:課后搜集了解世界不同地區國家的人口數目及不同的人口措施,加深你對我國人口及措施的理解。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具有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的情感;體會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樹立科學發展觀。
二、能力目標:具有在正確認清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等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能力。
三、知識目標: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環境和人口形勢。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二)、明確目標
(三)、學習重難點
一、本課難點: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二、本課重點:讓學生明白我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導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幽默故事】大家聽說過“愚公移山”的故事嗎?故事中的主人公通過自己的艱苦奮斗終于成了心愿,然而有人將這個故事續寫下去,卻成了這樣一個故事,聽聽看,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移民下山
長期的“愚公移山”使植被遭到嚴重破壞,越墾越荒,結果水土流失效益差,經濟落后日子苦。山上的女孩子嫁走了,山下的女孩又不愿嫁到山上,差不多成了“光棍村”,“老愚公”哪里還有子子孫孫,又怎能挖山不止呢!隨著農業結構調整和人們觀念的更新,實行退耕還林還草,封山育林,人們搬到山下辦起“農家樂”。從城里來的游客吃住在農民家,燉個土雞、燒個蘑菇就有了收入。慢慢生活水平就提高了,家家有彩電、冰箱、摩托車、手扶拖拉機。
農民講話了,要“移民下山”,不要“愚公移山”!我們應當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人人要有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但是,毛主席同志所倡導的“愚公移山”的精神永遠不能丟!
二、情景導學:
活動一:【圖片分析】討論一棵樹的價值進和人類破壞自然的結果分別是什么?從而認識到人類必須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
活動二、【材料分析】請同學們閱讀下面的材料,與小組成員交流概括我國資源總體上的狀況。
我國的資源狀況
水資源狀況: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大國,水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六位。2002年,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3萬億立方米左右,但人均淡水資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式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均淡水資源量低于國際公認的1700立方米用水緊張線,其中有10個低于500立方米嚴重缺水線。
能源資源狀況:我國石化能源資源探明儲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1999年,我國人均石油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氣僅為4.5%;即使儲量最豐富的煤炭,人均儲量也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79%。
主要礦產資源狀況:我國礦產資源品種多、總量大,已發現171種礦產資源,查明資源儲量的158種;已查明的礦產資源總量約占世界的12%,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
耕地資源狀況:我國人均耕地少。2003年底,耕地資源總量18.51億畝,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積在世界公認的人均耕地警戒線0.8畝以下。
我國資源利用狀況,一是資源利用效益低,消耗高;二是每單位資源所產生的效益差,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資源的低效利用進一步加劇了資源對經濟社會的瓶頸制約。
重要礦產資源利用狀況。一方面,礦產資源總回采率僅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個百分點;礦產資源采選冶綜合回收率及共伴生有用礦物的綜合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國單位資源產出效率大大低于國際先進水平。按現行匯率計算,我國單位資源的產出水平相當于美國的1/10,日本的1/20,德國的1/6.我國每噸標準煤的產出效率,只相當于美國的28.6%,歐盟的16.8%,日本的10.3%。每立方米水的產出效率,世界平均是37美元,我國只有2美元,而英國是93美元,日本是55美元,德國是51美元。
活動三:【大自然的故事】李白曾有詩云“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寫出了瀑布的磅礴氣勢,請同學們來了解這樣一個瀑布。從而認識人類與大自然應該如何相處?
大瀑布的葬禮
在拉丁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兩國的交界處,有一條巴拉那河,河上有一條世界著名的大瀑布————賽特凱達斯大瀑布。賽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尤其是每年的汛期,大瀑布的氣勢更是雄偉壯觀,每秒鐘有一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流直下,落地撞開萬朵蓮花,濺起的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據說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響還清晰可聞。
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發電,在瀑布上游建起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水電站高高的攔河大壩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賽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水源大減。而且,周圍的許多工廠用水毫無節制,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沿河兩岸的森林被亂砍亂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減少。幾年過去,賽特凱達斯大瀑布逐漸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見不到昔日雄奇的氣勢。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許多慕名而來的游人,見此情景,無不惆悵滿懷,失望而去。
科學家們預測,過不了多久,瀑布將完全消失。消息傳開,令人震驚,同時也喚起了人們保護環境的責任心。1986年8月下旬,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名生態學、環境學的專家教授,以及大批熱愛大自然的人們匯集在大瀑布的腳下。他們模仿當地印第安人為他們的酋長舉行葬禮的儀式,一起哀悼將要消失的大瀑布。這次行動引起了更大的震動。9月下旬,巴西總統非格雷特也親自投身于這一行動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禮專用的黑色禮服,主持了這個為瀑布舉行的特別的葬禮。非格雷特總統用飽含深情的語調,回憶了賽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給巴西和其他國家人民帶來的驕傲與歡樂,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注意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
活動四:閱讀教材P55-56的內容,思考什么是可持續發展?
活動五:在我國人大會議上,有代表提出這樣的建議,請看下圖,思考這樣做的好處?
讓循環經濟之“圈”轉起來
三、課堂小結:
四、達標測試:
1、請同學們思考教材P57的材料,說說兩種觀點你同意哪一種,為什么?
2、我來分析
材料一 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全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未來幾十年,我國人口仍然將以每年1000多萬的速度持續增長。我國15歲及以上文盲占人口的比率為6.71%,而美國、日本的文盲比率不到0.5%。
材料二 我國各類主要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積為世界人均耕地的1/3,人均水資源為1/4,人均森林面積為1/6,人均草地面積為1/3,礦產資源只及世界人均的1/2,排在世界80位。
材料三 據報道,中國的土地沙化形勢十分嚴峻,沙化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7.6%,波及9個省區,以致兩年我國北方地區發生了多次沙塵暴天氣。
(1)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
(2) 對此,你認為我國應該實施什么發展戰略?結合上述材料說明怎樣實施這一戰略。
(3) 公民應該如何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請舉例在日常生活中你為保護環境所做的一兩件事。
6、 拓展提高
1、2009年 4月22日是第40個世界地球日。國土資源部確定第40個世界地球日的中國主題為:認識地球,保障發展——了解我們的家園深部。確定這一主題旨在通過開展系列活動提升公眾對地球的認知程度,增強全社會節約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請問開展地球日活動符合哪一發展戰略?這一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漫畫分析】
(1)請你給漫畫擬一個標題.
(2)請你概括漫畫的寓意。
(五)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課后思考我們還能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做些什么,將好點子記錄下來,在學校、家庭和社區中進行廣泛宣傳。
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導學案
(一)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熱愛科學,增強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樹立成才成人、報效祖國的志向。
二、能力目標:具有結合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等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提煉觀點的能力。
三、知識目標: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對積極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
教育對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的重要作用。
實施科教興國戰和人才強國戰略。
(二)明確目標
(三)學習重難點 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四)導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
【感受現代生活】60年代看天上(太陽),70年代看墻上(掛鐘),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機)。這是對20世紀我國老百姓看時間方式的生動寫照。我們的生活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請同學們思考是什么使得老百姓的看時間方式發生了這么快的變化?這種神秘的東西有什么作用呢?
二、情景導學
活動一:【交流時段】課前同學們分小組搜集了人類歷史上三次產業革命的成就,請各小組代表上臺展示各自搜集到的資料,并談談你們的感悟。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請同學們繼續展示你們所知道的近幾年來,我國在高科技領域所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活動二:我們在看到成就的同時,也應該看到不足。
科技部專家詳解我國與發達國家四大科技差距
成為創新型國家要有一個度量和體系,我國是按照四個方面來進行測量的: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總量的比重;對外技術的依存度;一個國家的專利總量、論文總量;廣義的科技進步貢獻率,也就是在整個GDP增長過程中,扣除了資本的貢獻、扣除勞動力的貢獻等因素之后,剩下的那一塊廣義的科技貢獻率。“從以上四個方面來講,我們的差距都是不小的。”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創新型國家有20個左右,包括美國、日本、芬蘭、韓國等。這些國家的共同特征是:創新綜合指數明顯高于其他國家,科技進步貢獻率在70%以上,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指標一般在30%以下。此外,這些國家所獲得的三方專利(美國歐洲和日本授權的專利)數占世界數量的絕大數。
目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較弱,根據有關研究報告,2004年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在49個主要國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處于中等水平。2004年我國研發投入比例占到GDP總量的1.23%,而發達國家對于研發投入的比例大概占到GDP的2.6%~2.7%左右,甚至達3%,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其次,數據顯示,我國對外技術依存度高達50%,而美國、日本僅為5%左右。特別關鍵技術自給率低,我國占固定資產投資40%左右的設備投資中,有60%以上要靠進口來滿足,高科技含量的關鍵裝備基本上依賴進口。而在重點領域特別是國防領域的對外技術依賴,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嚴峻挑戰。
面對這些差距我們國家應該怎么辦?
活動三:【獻計獻策】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我國與發達國家科技方面存在著差距,有專家分析原因如下。
中國與發達國家科技差距主要是人才差距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路甬祥9日稱,中國與發達國家科技的差距,主要是人才的差距,尤其體現在戰略科學家和領銜科學家的數量和質量上。
路甬祥提出,中國要縮小與發達國家科技方面體現在人才上的差距,應不斷健全完善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和條件,建立符合科技規律的人才隊伍結構和梯隊,通過分類管理,使各類人才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他表示,中科院在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實踐中,在人才隊伍上要以培養、造就戰略科學家和領銜科學家為重點,以營造環境和文化為手段,使各種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請同學們結合教材知識思考,我們如何才能縮小人才差距呢?
活動四:【激情演說】請同學們閱讀P60-61的課本內容,以“民族的希望在教育”為題,發表簡短的演說,從而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
活動五:【政策分析】
科教興國
1979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舉世矚目。但其增長點主要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外延式、粗放式的經濟。從現在起到21世紀中葉,是實現中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目標的關鍵歷史時期。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以解決好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落后、勞動生產率低、經濟增長質量不高等問題,從而加速國民經濟增長從外延型向效益性的戰略轉變。為此,中國于1995年宣布,決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科教興國戰略的主要內容是: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的指導下,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中國科技發展到2010年要達到以下戰略目標、使基本建立的新興科技體制更加鞏固和完善,實現科技與經濟的有機結合。繁榮科技事業,培養、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學技術隊伍。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質有顯著提高重大學科和高技術的一些領域的科技實力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重要產業關鍵技術和系統設計技術。主要領域的生產技術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一些新興產業的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思考討論:
(1) 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有何意義?
(2)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三、課堂小結
四、達標測試
1、閱讀思考
【喜人政策】2008年9月1日,一個必將被歷史所銘記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國實現了城鄉義務教育全部免除學雜費。這是幾十年前甚至幾年前,許多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個里程碑的背后,是我國教育發展前所未有的大提速:2004年,啟動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2007年春,免除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2007年秋,實施新的高校和中職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2008年秋,全國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一項項力度空前的教育政策惠及民眾,溫暖民心。
【溫馨話語】“保證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機會,這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胡錦濤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讓所有孩子都能上的起學,都能上好學,我們一定能夠實現這個目標。”——溫家寶總理做出了鏗鏘有力的承諾。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離問題:
(1) 一項項力度空前的教育政策的出臺以及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的講話,說明了什么?
(2) 面對黨和政府為我們創造的良好教育環境,我們中學生應如何做?
5、 拓展延伸
1、 實踐與探究題
為進一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強人們的科技意識,從2001年開始,我國每年都將舉辦“科技活動周”活動。
(1)、請你為下一屆活動周設計兩條宣傳標語。
(2)、為配合下一屆活動周的開展,某校準備開展一系列科技活動。
請你為該校設計一個科技活動方案。
①活動的主要的:
②活動的形式(至少兩種):
③請圍繞你所設計的一種活動形式,談談你打算為開展這一活動作怎樣的準備。
(五)布置作業
課后請同學們結合本課所學知識,閱讀P62某制藥廠的材料,思考解決問題。
PAGE
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确山县| 宿州市| 丰城市| 雅安市| 柳江县| 兴城市| 荔波县| 漳州市| 凭祥市| 上高县| 西华县| 即墨市| 济宁市| 全南县| 龙游县| 延庆县| 革吉县| 仙游县| 宁河县| 凌云县| 辽宁省| 斗六市| 清流县| 称多县| 抚松县| 昌乐县| 惠水县| 永寿县| 隆德县| 仁布县| 会东县| 崇阳县| 开平市| 泰兴市| 晋城| 九龙县| 东明县| 二连浩特市| 南康市|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