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課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課題一: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一、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從情感上認同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做文明公民。2、能力目標:體會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具有牢牢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能力和抵制各種落后腐朽文化侵蝕的能力。3、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性,了解我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及如何把握這一方向,知道精神文明建設的中心環節和基礎工程。二、學習重點難點1、重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2、難點: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及如何把握這一方向。三、導學流程(一)情境導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選擇到國外旅游,這樣既能開闊眼界又能體會外國的異域風情,然而我們又給外國留下了什么?請同學們看下面兩個警示語,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對自己今后行為有何啟示?警示一:“請保持安靜”這句話在巴黎圣母院只寫給中國人看!警示二:“垃圾桶在此”這句話在美國珍珠港只寫給中國人看!師:我們把這些現象認定為少數人的不文明行為,而在外國人的眼里則自然歸納為中國人的形象。改革開放的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很快,現代化建設成果卓越,國家形象很好;但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還普遍存在一些與現代社會文明不相符的陋習。為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要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二)明確目標:讓生讀學習目標。(三)自主學習(自學教材,完成下列內容)1、當你遇到101頁方框中的不文明行為時,你有何感受?2、閱讀課本101頁“相關鏈接”,思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3、閱讀課本102頁中間正文內容,思考:(1)何為發展先進文化?(2)發展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何意義?4、閱讀課本103頁正文第一自然段,思考:為什么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怎樣才能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5、閱讀課本103頁中—104頁第一自然段正文內容,思考:(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及其地位是什么?(2)怎樣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6、結合104頁方框中的圖片及材料,回答:(1)你的身邊還有哪些類似的現象 (2) 你是如何看待這些現象的?(四)合作學習(疑難問題探究)通過以上學習,你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尋求同學的幫助。(五)課堂小結:讓學生小結。(六)達標測評1、從2003年開始,我國將每年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其目的是更廣泛地動員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和參與道德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1)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屬于“三個文明”中的哪個文明?(2)在思想道德建設過程中,你打算在你的“道德銀行”儲蓄哪些道德?(3)青少年應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2、2008年3月,濰坊市出臺“關于加強文化建設的意見”,各部門積極行動,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舉辦“文化建設理論”講座,明確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挖掘整理木版年畫、剪紙等傳統工藝,并結合時代進行創新;吸收國外風箏審美獨特,外觀簡潔、放飛性能好等優點,改進本地傳統風箏制作工藝;依法打擊不健康文化活動,清理文化垃圾,開展“傳統文化、外來文化利弊談”征文活動;開展“道德模范人物”評選活動······結合上述做法,分析該市推進先進文化建設的理論依據。3、2008年11月1日至2日,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浙江杭州市舉行。會議總結了近年來各地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經驗,部署了下一步工作。(1)國家為什么高度重視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2)為配合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我們青少年應怎樣做?(七)拓展提高1、感動中國,感動你我他2009年2月5日,由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感動中國2008年度人物”評選結果揭曉。獲得該稱號的有:奔忙在冰雪地震災害前線的志愿者唐山十三農民,累死在救災前線的青年戰士武文斌,臨危不亂帶領群眾抗震救災的北川縣長經大忠,冒著生命危險在救災前線搶險的消防隊員李隆,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張藝謀奧運導演團隊······特別獎的結果出人意料,授予了全體“中國人”。請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回答:(1)評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有什么重要意義?(2)把特別獎授予全體“中國人”,你有何感受?2、2009年4月20日,在“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市廣播電視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濰坊日報社聯合主辦的“與共和國同行·書香風箏城”全民閱讀活動正式啟動。這對于營造書香風箏城,提高全民素質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1)開展“與共和國同行·書香風箏城”全民閱讀活動,對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何重要意義?(2)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請你以主辦單位的名義,寫一份全民閱讀活動倡議書。四、布置作業利用周末時間,調查你所在的家鄉、社區或街道還存在哪些不文明現象?請結合所學知識寫一份調查報告。課題二:燦爛的文明之花一、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以實際行動投身于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2、能力目標:在生活實踐中,自覺做“四有”公民,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嚴格要求自己。3、知識目標:明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及作用。二、學習重點學校是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精神文明活動,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以實際行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三、學習難點了解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體會其作用,明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四、導學流程(一)情境導入師介紹感動中國人物—“微塵”。“微塵”起初是青島一位數次大額捐款不留姓名的女性市民;后來,很多青島市民加入她的行列;再后來,以“微塵”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進青島的大街小巷。“微塵”數次向災區捐款,多次救助貧困患病兒童和福利院孤兒。她已成為一個愛心群體,一個關愛他人的愛心符號。【問題】“微塵”為什么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生回答)【導入新課】師總結:“微塵”是一個熱心公益事業的群體,是一個體現愛心的公益品牌,也是展現社會精神文明進步的一個縮影。在她的感召下,神州大地遍開文明之花。(二)明確目標:讓生讀學習目標。(三)自主學習(自學教材,完成下列內容)1、閱讀105頁方框中的材料,思考后面的兩個問題。2、結合你的所見所聞,閱讀課本,思考: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有效形式有哪些?3、結合自己的認識和體會,完成下面表格中的內容。名 稱 作 用環保見行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保護母親河志愿者行動“我的未來不是夢”演講比賽4、結合上面方框中的問題,閱讀106頁內容。總結: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什么?歸納:為什么要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5、閱讀106頁方框中的內容,思考:(1)如果你收到“變味賀卡”,你的感受如何?(2)我們周圍還有哪些類似的文化現象?這些現象有哪些危害?(3)作為青少年,面對不健康的文化現象,我們該怎么做?6、閱讀107頁方框中的內容,思考:如果你是該社區居委會主任,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是什么(四)合作學習(疑難問題探究)通過以上學習,你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尋求同學的幫助。(五)課堂小結:讓學生小結。(六)達標測評1、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來自五大州的體育健兒和來賓歡聚一堂,共同見證了奧運主火炬點燃和五環旗升起的歷史盛況。(1)在那偉大的歷史時刻,每一名中華兒女都會激情澎湃、思緒萬千。相信你也會想到很多,請把它寫出來。(2)“重在參與”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體現。奧運會成功舉辦期間,如果你扮演了下列角色,應該怎樣去做?角 色 做 法外國朋友的向導奧運賽場的觀眾2、細微之處見行動乘坐公交車看看報、打個盹本無可厚非,但是一個人占一個半座位,且胳膊大腿都撐開,猶如坐在自己家的沙發上就不合時宜了。一天小明在公交車上就看到了一位年輕人,只顧自己舒服,對站在一旁的老奶奶熟視無睹。(1) 請你結合所學內容對小明看到的這位年輕人的行為進行點評(2) 結合生活體驗,你能舉出一些文明乘車的行為嗎?(3) 請你為所在城市的公交車設計一條文明的溫馨提示語。3、校園是我們成長的樂園,建設和諧校園是我們共同的心愿。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熱情參與到“共創美麗和諧校園”活動中去。(1)請你就構建和諧校園過程中的不和諧音符,舉三例。(2)請你為“共創美麗和諧校園”提幾條合理化建議。(七)拓展提高1、整治低俗之風2009年1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等七部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在全國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對那些存在違背社會公德、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低俗內容的網站進行曝光、責令整改乃至關停。聯系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 為什么要開展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2) 如果在上網時遇到了低俗內容,你認為應該怎么辦?2、發展先進文化 培育文明風尚材料一:全民閱讀,共享知識,2008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在全社會倡導多讀書、讀好書的文明風尚,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主辦的讀一本好書活動揭曉,這對于營造書香社會、提高全民素質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材料二:近年來,一些稀奇古怪的灰色童謠、消極頹廢的低俗歌曲,花樣繁多的網絡不斷惡搞、庸俗無聊的垃圾短信等,在漸漸侵蝕著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1) 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對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何重要意義?(2) 如何看待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社會文化環境狀況?(3) 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你有什么好的建議?五、布置作業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團市委、濰坊日報社等單位聯合主辦的“與共和國同行·書香風箏城”全民閱讀活動正式啟動。請你以主辦單位的名義,寫一份全民閱讀活動倡議書。第九課 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課題一:我們的共同理想一、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時刻準備承擔起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使命。2、能力目標:通過對小康一詞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學習,培養學生用全面和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方法。3、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最高理想和現階段的共同理想,把握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辨證關系,理解現階段的小康水平,明確本世紀頭20年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二、學習重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三、學習難點:共同理想與最高理想之間的辨證關系四、導學流程(一)情境導入教師出示:托爾斯泰說,“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學生思考、體會這句話的意義。教師:理想帶給我們憧憬與希望,是激勵我們不懈追求的力量。每一人、每一個民族都有對未來的憧憬。同學們都知道,從2005年1月開始,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這次教育活動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使廣大黨員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為什么要樹立共同理想?共產主義社會是怎樣的?如何實現這一理想?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們的共同理想》。(二)明確目標:讓生讀學習目標。(三)自主學習(自學教材,完成下列內容)1、閱讀教材110頁方框中的內容,思考: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什么樣子?2、閱讀110—112頁正文內容,思考:(1)我們的最高理想和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分別是什么?(2)歸納:共同理想與最高理想之間的關系?3、閱讀112頁方框中的材料,并結合113頁中的四幅老照片,談談你眼中的小康生活。4、閱讀113—114正文內容,思考:怎樣全面認識我們現在所達到的小康?5、結合114頁“相關鏈接”,回答:十七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了哪些新要求?6、結合114—115頁圖片上的文字,描繪一下到2020年我們的未來會是什么樣?為此,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做?7、閱讀“共創和諧偉業”一目,思考:(1)為什么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作為中學生怎樣做到自身和諧、家庭和諧、學校和諧、社會和諧?(四)合作學習(疑難問題探究)通過以上學習,你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尋求同學的幫助。(五)課堂小結:讓學生小結。(六)達標測評1、請你判斷說明 樹立崇高理想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嚴峻考驗。由于社會上存在著一些模糊認識和錯誤觀念,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錢就圖”等陳詞濫調在群眾中,尤其在青少年學生中有一定的市場和影響,表現為胸無大志,缺乏社會責任感,認為共產主義離現實太遠了。有人甚至認為,共產主義是水中月、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及,與現實社會無關。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2、材料一:我國已經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目標的前兩步,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今天,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快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更加殷實。材料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社會,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堅持“三個文明”協調發展。閱讀材料,請回答:(1)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是什么樣的小康?(2)分別從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個方面談談應怎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七)拓展提高1、材料一: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實現,離不開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們今天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也就是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斗。材料二: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我們每個人只有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才能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1)材料一包含著什么道理 (2)結合上述材料,聯系社會生活和個人的實際,說一說你有什么理想,你準備怎樣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努力?2、材料一:我國歷來就有“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內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濟”,“政通人和”,“親仁善鄰,國之寶也”之說。講求和睦是我國古哲先賢們所追求的社會理想,是中華文化基本精神之一,內涵十分豐富,充滿大智慧。材料二: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善、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根據材料,請回答:(1) 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2) 追求和諧社會的理想有什么重要意義?(3) 如果你們班決定對同學們進行理想教育,你認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五、布置作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20個字的目標充分表明,我們要建設的新農村,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協調推進的新農村,是農村“三個文明”共同發展的新農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農村。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怎樣才能建設一個“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農村?課題二: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一、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而培養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2、能力目標:認識到艱苦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體會發揚艱苦創業精神的重要性。3、知識目標: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大力倡導和弘揚艱苦創業的精神。二、學習重點:如何發揚艱苦創業精神。三、學習難點:艱苦奮斗精神在新時期的表現形式。四、導學流程(一)情境導入教師:播放歌曲《愚公移山》(配歌詞)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講起來不是那奇聞/談起來不是笑談/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面對著滿堂兒孫/了卻了心中祈愿/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教師: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想必大家也一定熟悉這個故事,有誰能給大家講講?學生講故事教師:有人說愚公非常傻,不值得提倡。你同意這個觀點嗎?為什么?(學生討論)教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討論,可以看出,大家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需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二)明確目標:讓生讀學習目標。(三)自主學習(自學教材,完成下列內容)1、閱讀118頁方框中的內容,思考:(1)請你歸納上述格言所反映的共同主題。(2)你還知道哪些反映這一主題的故事、名言和警句?2、結合119頁方框中的內容,說一說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是如何體現艱苦奮斗精神的?3、艱苦奮斗精神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主要體現在哪些精神?試舉5例。(教師啟發:“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青藏鐵路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4、 關于在新時期要不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在120頁下面,有這樣兩種觀點,你同意哪種觀點?請說出自己的理由。5、 閱讀121—122頁內容,思考:(1)新時期創業精神的內容是什么?(2)新時期我們為什么要大力倡導和發揚艱苦創業精神?6、結合123頁方框中的內容,思考: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發揚艱苦奮斗精神?(1)在思想上(2)在生活上(3)在學習上(4)將來在工作上(四)合作學習(疑難問題探究)通過以上學習,你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尋求同學的幫助。(五)課堂小結:讓學生小結。(六)達標測評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困難時期軍隊的楷模南京路上好八連:“一條褲子穿九年,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材料二:和平歲月校園的感嘆:“咬一口的饅頭被丟棄,穿一次的臟鞋被扔進垃圾桶,一人自習的教室十燈通亮,嬉鬧的同學玩起了潑水節游戲。”(1)兩則材料共同告誡了我們什么?(2)有人說,時代不同了,條件改善了,丟掉扔掉浪費點也不會怎么樣。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3)根據材料二,你認為適合在學校相應地方懸掛哪些內容的警示牌?(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意義。(至少三點)2、成功背后的故事“神舟飛船”的發射成功,代表著我國人民探索宇宙的最新成就,億萬人民為之歡呼、自豪。然而,這一壯舉的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心血甚至生命啊!就在發射中心附近,有一個烈士陵園,600多位為中國航天事業獻身的英靈在此長眠,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甚至沒有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飛上藍天、飛向太空。請問:從上述材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七)拓展提高1、胡錦濤總書記在革命圣地西柏坡考察時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必須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中國人民富裕起來以后,為什么還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2)作為一名初中畢業生,你打算怎樣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2、我來感受體驗飯后,在某學校食堂的飯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飯、大堆大堆的剩菜隨處可見。學生挑食剩下的盡是肉片,甚至整塊紅燒肉只咬一小口就被扔了,魚也只吃了半條就被“無情拋棄”。幾乎每頓飯后,就餐學生都能“制造”出幾大桶剩菜剩飯。(1)假如上述情形發生在你所在的學校里,你有何感受?你會怎么辦?(2)請你針對上述情況,向學校領導或老師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五、布置作業利用雙休日,走訪一些革命老前輩,勞動模范,聽聽他們當年是怎樣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請談談你的感受或啟示。PAGE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