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物質的酸堿性 導學案年級:九 學科:科學 備課人:_________ 備課時間: 年 月 日課 題1.2物質的酸堿性第 次課學習目標1.知道物質有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2.說出典型的強酸和生活中常見的弱酸性物質,說出典型的強堿和生活中常見的堿性物質;3.會用石蕊試液測定物質的酸堿性;4.知道物質酸堿性強弱可用PH值的高低來表示,會用PH試紙和標準比色卡測定物質酸堿性的強弱;5.知道物質酸堿性強弱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及酸雨對環境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學習重難點認識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導 學 設 計一.課前交流,了解學生上次課的復習情況。二.知識梳理。1、酸的定義:在水中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H+)2、酸能使紫色石蕊變 紅 色,不能使無色酚酞變色。(注意: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無色。酚酞遇中性溶液是無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區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3、酸?+?堿?---?鹽?+?水(復分解反應)①用胃舒平(氫氧化鋁)中和過多胃酸 3HCl?+?Al(OH)3?====?AlCl3?+?3H2O 。 ②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 Cu(OH)2?+?H2SO4 === CuSO4?+?2H2O 。4、金屬氧化物?+酸?----?鹽?+??水 (復分解反應)①用鹽酸除鐵銹 Fe2O3?+?6HCl?===?2FeCl3?+?3H2O②變黑的銅絲和稀硫酸反應 CuO?+?H2SO4?====?CuSO4?+?H2O5、金屬單質?+??酸?----?鹽??+??氫氣??(置換反應)①鐵釘在足量鹽酸中產生氣泡 Fe?+?H2SO4?=?FeSO4?+?H2↑(注意:鐵不管是與鹽酸還是硫酸或者硫酸銅反應生成的都是+2價的亞鐵,不是+3價的鐵!)②實驗室制氫氣 Zn?+?H2SO4?=?ZnSO4?+?H2↑ 6、酸?+?鹽?-----?另一種酸?+??另一種鹽(復分解反應)①檢驗氫氧化鈉已變質(加鹽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氫氧化鈉變質是吸收空氣中的CO2變成了碳酸鈉和水,質量會增加,檢驗是否變質的實質就是檢驗氫氧化鈉中有無CO32+離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②檢驗鹽酸中的氯離子 HCl?+?AgNO3?===?AgCl↓?+?HNO3?(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③檢驗硫酸中的硫酸根離子 H2SO4?+?BaCl2?====?BaSO4?↓+?2HCl(BaSO4?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但是碳酸鈣和碳酸鋇都會溶解在稀硝酸里)(注意:某溶液加入BaCl2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證明該溶液一定含有SO42-,因為也可能溶液中有銀離子產生的沉淀是AgCl,只能說該溶液可能含有SO42-離子或Ag+或兩種離子都有?)7、酸的個性1)濃鹽酸(HCl)濃鹽酸具有很強的揮發性,因此打開瓶蓋可以看到白霧(注意不是白煙),聞到刺激性氣味。因此濃鹽酸露置在空氣中,質量會減少,溶質的質量分數會變小。2)濃硫酸(H2SO4?)①腐蝕性,沾到皮膚用干布拭去,大量水沖洗,再涂上小蘇打溶液②濃硫酸稀釋一定將濃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不可以將水倒入濃硫酸中。③脫水性,如使紙張和棉花等變成碳,物體本身沒有水,濃硫酸將物體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脫出結合成水。④吸水性,因此濃硫酸可以作為干燥劑。濃硫酸露置在空氣中質量會增加但是不變質。3)濃硝酸(HNO3)①揮發性,因此打開瓶蓋可以看到白霧(注意不是白煙)②腐蝕性③見光易分解,因此用棕色瓶裝三.典例精析。【例1】據2015年11月環球科學報道,美國西北海岸海底的甲烷正在泄漏出來,但大部分甲烷在逃逸到大氣之前被細菌有氧呼吸作用消耗,從而影響海水的pH值。(該細菌有氧呼吸的產物和人體有氧呼吸的主要產物相同)請回答:題中甲烷的泄漏會造成海水pH值_____(填“增大”或“減小”),理由是______。【例2】將一大燒杯倒扣在培養皿上,培養皿上所放物質如圖所示。下列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確的是(??)A.Ⅰ處試液變藍 B.Ⅱ處溶液變渾濁C.Ⅲ處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D.Ⅳ處試紙變紅【例3】小燒杯中盛有某無色液體,向該燒杯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溶液并攪拌,燒杯中液體不變色,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小燒杯中盛的一定是蒸餾水小燒杯中盛的一定是稀鹽酸小燒杯中盛的一定是NaOH溶液小燒杯中盛的不可能是堿性溶液四.能力訓練。1.下列物質都能電離出H+,其中不屬于酸的是(????)A.HCl B.NaHSO4 C.H2SO4 D.HNO32.取四支試管,分別加入稀硫酸、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然后在4支試管內分別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石蕊試液在四種溶液中呈現的顏色描述正確的是( )A.紅色 紫色 藍色 藍色 B.紅色 紅色 藍色 藍色C.紫色 紫色 藍色 藍色 D.紅色 紅色 紫色 紫色3.在雞蛋清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顯紅色,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顯藍色,由此可知,雞蛋清的pH值在pH標準比色卡的區域可能是?( )4.有A、B兩種酸堿指示劑,它們顯示的顏色與溶液pH的關系如圖,它們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顯示的顏色如表,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為11C.只用A指示劑就可鑒別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餾水三種液體D.在滴有A指示劑的甲溶液中不斷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綠色5.根據下列實驗現象可以判斷某溶液一定呈堿性的是( )。A.常溫下,測得溶液的pH<7 B.溶液中滴入酚酞顯紅色C.溶液中滴入石蕊顯紅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顯色6.將NaOH溶液用足量水稀釋,如圖所示的pH變化曲線正確的是(??) 7.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鹽分別溶于水,往它們的溶液里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現的顏色依次是(??)A.藍色、紅色、紫色 B.紅色、無色、藍色C.無色、藍色、紫色 D.紫色、藍色、紅色8.某可溶性強酸的化學式為HmX,它溶于水時,其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HmX==Hm++X-m B.HmX==Hm++Xm- C.HmX==mH++X-m D.HmX==mH++Xm-9.用具體實驗解釋如圖所示的函數圖象:(1)X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______過程;(2)Y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______過程;(3)Z表示向_______中加入水的過程。10.小林在涼拌紫卷心菜時,加入一些食醋,發現紫卷心菜變紅了,激發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協助完成下列活動與探究。【提出問題】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堿指示劑嗎?【實驗探究】取紫卷心菜、牽牛花的花瓣、胡蘿卜,分別在研缽中搗爛,加入酒精(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1:1)浸泡,用紗布將浸泡出的汁液擠出,分別加入到蒸餾水、稀酸溶液和稀堿溶液中,有關顏色變化情況如下:【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汁液能做酸堿指示劑,____________的汁液不能做酸堿指示劑。【拓展應用】小林用上述的牽牛花汁液來測定某雨水樣品的酸堿性,發現牽牛花汁液呈紅色。則該雨水呈_____性(選填“酸”或“堿”或“中”)。【反思與評價】小林發現,上述汁液無法測出溶液的酸堿度,請你告訴他,在實驗室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常用______________。11.深圳市某中學科學興趣小組,用自制的酸堿指示劑對KNO3、NaOH、HCl等溶液的酸堿性進行測定,結果記錄如下①經過探究,發現胡蘿卜汁根本不宜作酸堿指示劑,這三種物質中理想的指示劑是_____。②小明是一個勤于思考,喜歡鉆研的同學,發現了牽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變藍色后,思考到了一個問題,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種粒子使牽牛花汁液顯藍色呢?于是他和同學們繼續探究。【提出問題】NaOH溶液中何種粒子使牽牛花汁液發生顏色改變?【提出猜想】猜想1:使牽牛花汁液變色的粒子是H2O。猜想2:使牽牛花汁液變色的粒子是________。猜想3:使牽牛花汁液變色的粒子是____________。【設計實驗】12.化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學完酸堿的知識后,小明同學動手做下列實驗:(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同學用pH試紙按正確操作測定洗發劑和護發劑的pH。測得洗發劑的pH略大于7,則洗發劑顯____性;測得護發劑的pH略小于7,則護發劑顯______性。(3)弱酸性有益于頭發的健康。想一想,洗發時應先用_____劑,后用________劑。1.2物質的酸堿性 導學案年級:九 學科:科學 備課人:_________ 備課時間: 年 月 日課 題1.2物質的酸堿性第 次課學習目標1.知道物質有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2.說出典型的強酸和生活中常見的弱酸性物質,說出典型的強堿和生活中常見的堿性物質;3.會用石蕊試液測定物質的酸堿性;4.知道物質酸堿性強弱可用PH值的高低來表示,會用PH試紙和標準比色卡測定物質酸堿性的強弱;5.知道物質酸堿性強弱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及酸雨對環境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學習重難點認識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導 學 設 計一.課前交流,了解學生上次課的復習情況。二.知識梳理。1、酸的定義:在水中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H+)2、酸能使紫色石蕊變 紅 色,不能使無色酚酞變色。(注意: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無色。酚酞遇中性溶液是無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區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3、酸?+?堿?---?鹽?+?水(復分解反應)①用胃舒平(氫氧化鋁)中和過多胃酸 3HCl?+?Al(OH)3?====?AlCl3?+?3H2O 。 ②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 Cu(OH)2?+?H2SO4 === CuSO4?+?2H2O 。4、金屬氧化物?+酸?----?鹽?+??水 (復分解反應)①用鹽酸除鐵銹 Fe2O3?+?6HCl?===?2FeCl3?+?3H2O②變黑的銅絲和稀硫酸反應 CuO?+?H2SO4?====?CuSO4?+?H2O5、金屬單質?+??酸?----?鹽??+??氫氣??(置換反應)①鐵釘在足量鹽酸中產生氣泡 Fe?+?H2SO4?=?FeSO4?+?H2↑(注意:鐵不管是與鹽酸還是硫酸或者硫酸銅反應生成的都是+2價的亞鐵,不是+3價的鐵!)②實驗室制氫氣 Zn?+?H2SO4?=?ZnSO4?+?H2↑ 6、酸?+?鹽?-----?另一種酸?+??另一種鹽(復分解反應)①檢驗氫氧化鈉已變質(加鹽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氫氧化鈉變質是吸收空氣中的CO2變成了碳酸鈉和水,質量會增加,檢驗是否變質的實質就是檢驗氫氧化鈉中有無CO32+離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②檢驗鹽酸中的氯離子 HCl?+?AgNO3?===?AgCl↓?+?HNO3?(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③檢驗硫酸中的硫酸根離子 H2SO4?+?BaCl2?====?BaSO4?↓+?2HCl(BaSO4?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但是碳酸鈣和碳酸鋇都會溶解在稀硝酸里)(注意:某溶液加入BaCl2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證明該溶液一定含有SO42-,因為也可能溶液中有銀離子產生的沉淀是AgCl,只能說該溶液可能含有SO42-離子或Ag+或兩種離子都有?)7、酸的個性1)濃鹽酸(HCl)濃鹽酸具有很強的揮發性,因此打開瓶蓋可以看到白霧(注意不是白煙),聞到刺激性氣味。因此濃鹽酸露置在空氣中,質量會減少,溶質的質量分數會變小。2)濃硫酸(H2SO4?)①腐蝕性,沾到皮膚用干布拭去,大量水沖洗,再涂上小蘇打溶液②濃硫酸稀釋一定將濃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不可以將水倒入濃硫酸中。③脫水性,如使紙張和棉花等變成碳,物體本身沒有水,濃硫酸將物體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脫出結合成水。④吸水性,因此濃硫酸可以作為干燥劑。濃硫酸露置在空氣中質量會增加但是不變質。3)濃硝酸(HNO3)①揮發性,因此打開瓶蓋可以看到白霧(注意不是白煙)②腐蝕性③見光易分解,因此用棕色瓶裝三.典例精析。【例1】據2015年11月環球科學報道,美國西北海岸海底的甲烷正在泄漏出來,但大部分甲烷在逃逸到大氣之前被細菌有氧呼吸作用消耗,從而影響海水的pH值。(該細菌有氧呼吸的產物和人體有氧呼吸的主要產物相同)請回答:題中甲烷的泄漏會造成海水pH值_____(填“增大”或“減小”),理由是______。解:大部分甲烷在逃逸到大氣之前被細菌有氧呼吸作用消耗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從而海水的pH值減小。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減小;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例2】將一大燒杯倒扣在培養皿上,培養皿上所放物質如圖所示。下列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確的是(??)A.Ⅰ處試液變藍 B.Ⅱ處溶液變渾濁C.Ⅲ處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D.Ⅳ處試紙變紅解:A、I處是紫色的石蕊試液,二氧化碳溶于水成為碳酸,呈酸性石蕊會變紅,故此選項可選。B、II處是石灰水,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會變渾濁,故此選項不可選。C、III處是氫氧化鈉溶液,它會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溶液的堿性會減弱,故此選項不可選。D、IV處是濕潤的藍色的石蕊試紙,二氧化碳溶于水中時試紙上形成碳酸,使試紙變紅,故此選項不可選。所以A選項是正確的【例3】小燒杯中盛有某無色液體,向該燒杯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溶液并攪拌,燒杯中液體不變色,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小燒杯中盛的一定是蒸餾水小燒杯中盛的一定是稀鹽酸小燒杯中盛的一定是NaOH溶液小燒杯中盛的不可能是堿性溶液解析:A、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是無色,故不一定是蒸餾水,錯誤;B、酚酞在中性溶液中也是無色,故不一定是稀鹽酸,錯誤;C、酚酞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是紅色的,故一定不會是氫氧化鈉溶液;D、酚酞在堿性溶液中是無色的,小燒杯中盛的不可能是堿性溶液,正確;故選D.四.能力訓練。1.下列物質都能電離出H+,其中不屬于酸的是(????)A.HCl B.NaHSO4 C.H2SO4 D.HNO3答案:B解析:A、鹽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屬于酸;B、硫酸氫鈉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有鈉離子和氫離子,不屬于酸. C、硫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屬于酸;D、硝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屬于酸。2.取四支試管,分別加入稀硫酸、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然后在4支試管內分別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石蕊試液在四種溶液中呈現的顏色描述正確的是( B )A.紅色 紫色 藍色 藍色 B.紅色 紅色 藍色 藍色C.紫色 紫色 藍色 藍色 D.紅色 紅色 紫色 紫色3.在雞蛋清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顯紅色,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顯藍色,由此可知,雞蛋清的pH值在pH標準比色卡的區域可能是?( )【分析】能使無色酚酞顯紅色、紫色石蕊顯藍色的溶液為堿性溶液,堿性溶液pH>7,選D。【點評】pH>7的溶液呈堿性,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4.有A、B兩種酸堿指示劑,它們顯示的顏色與溶液pH的關系如圖,它們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顯示的顏色如表,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D )A.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為11C.只用A指示劑就可鑒別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餾水三種液體D.在滴有A指示劑的甲溶液中不斷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綠色解析:A.甲能使A指示劑顯黃色,A指示劑在pH小于6.2時顯黃色,則甲顯酸性,故選項說法正確.B.乙能使B指示劑顯粉紅色,B指示劑在pH小于10時顯黃色,則乙溶液的pH可能為11,顯堿性,故選項說法正確.C.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餾水三種液體分別顯酸性、堿性、中性,分別能使A指示劑顯黃色、綠色、黃色,可以鑒別,故選項說法正確.D.在滴有A指示劑的甲溶液中不斷地加入乙溶液,最終溶液顯堿性,最后溶液不一定顯綠色,也可能顯藍色,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5.根據下列實驗現象可以判斷某溶液一定呈堿性的是( B)。A.常溫下,測得溶液的pH<7 B.溶液中滴入酚酞顯紅色C.溶液中滴入石蕊顯紅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顯色解析:A.常溫下,測得溶液的pH<7,則溶液呈酸性,不是堿性,故A錯誤;B.酚酞在堿性溶液中為紅色,溶液中滴入酚酞顯紅色,則溶液一定呈堿性,故B正確;C.石蕊試液在酸性溶液中為紅色,故C錯誤;D.酚酞在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中為無色,溶液中滴入酚酞不顯色,則溶液一定不是堿性,故D錯誤;故選B.6.將NaOH溶液用足量水稀釋,如圖所示的pH變化曲線正確的是(????) 解:A.氫氧化鈉溶液稀釋時pH不會小于7,故A錯誤;B.氫氧化鈉溶液的pH大于7,開始時不是小于7,故B錯誤;C.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pH大于7,稀釋時堿性減弱,pH減小,水足量,則無限接近于7,故C正確;D.氫氧化鈉溶液稀釋,pH減小,但是不會等于7,故D錯誤;故選C.7.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鹽分別溶于水,往它們的溶液里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現的顏色依次是(??)A.藍色、紅色、紫色 B.紅色、無色、藍色C.無色、藍色、紫色 D.紫色、藍色、紅色A.解:生石灰的水溶液呈堿性,能使石蕊變藍,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變紅,食鹽的水溶液呈中性,石蕊為紫色,觀察選項,所以A選項是正確的。8.某可溶性強酸的化學式為HmX,它溶于水時,其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D )A.HmX==Hm++X-m B.HmX==Hm++Xm- C.HmX==mH++X-m D.HmX==mH++Xm-9.用具體實驗解釋如圖所示的函數圖象:(1)X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______過程;(2)Y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______過程;(3)Z表示向_______中加入水的過程。答案:(1)堿或堿性溶液;(2)中性物質;(3)酸性溶液.解析:(1)X的pH由7逐漸增大,堿性增強,所以X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堿或堿性溶液過程;(2)Y的pH不變,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中性物質過程;(3)Z的pH逐漸增大但不超過7,酸性減弱,Z表示向酸性溶液中加入水的過程。10.小林在涼拌紫卷心菜時,加入一些食醋,發現紫卷心菜變紅了,激發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協助完成下列活動與探究。【提出問題】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堿指示劑嗎?【實驗探究】取紫卷心菜、牽牛花的花瓣、胡蘿卜,分別在研缽中搗爛,加入酒精(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1:1)浸泡,用紗布將浸泡出的汁液擠出,分別加入到蒸餾水、稀酸溶液和稀堿溶液中,有關顏色變化情況如下:【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汁液能做酸堿指示劑,____________的汁液不能做酸堿指示劑。【拓展應用】小林用上述的牽牛花汁液來測定某雨水樣品的酸堿性,發現牽牛花汁液呈紅色。則該雨水呈_____性(選填“酸”或“堿”或“中”)。【反思與評價】小林發現,上述汁液無法測出溶液的酸堿度,請你告訴他,在實驗室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常用______________。答案:紫卷心菜、牽牛花、胡蘿卜酸 PH試紙。11.深圳市某中學科學興趣小組,用自制的酸堿指示劑對KNO3、NaOH、HCl等溶液的酸堿性進行測定,結果記錄如下①經過探究,發現胡蘿卜汁根本不宜作酸堿指示劑,這三種物質中理想的指示劑是_____。②小明是一個勤于思考,喜歡鉆研的同學,發現了牽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變藍色后,思考到了一個問題,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種粒子使牽牛花汁液顯藍色呢?于是他和同學們繼續探究。【提出問題】NaOH溶液中何種粒子使牽牛花汁液發生顏色改變?【提出猜想】猜想1:使牽牛花汁液變色的粒子是H2O。猜想2:使牽牛花汁液變色的粒子是________。猜想3:使牽牛花汁液變色的粒子是____________。【設計實驗】答案:(1)牽牛花(2)Na+、OH-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1、向盛有少量蒸餾水的試管里,滴加2滴牽牛花汁液,振蕩;溶液呈紫色使牽牛花汁液變色的不是 水分子.2、向盛有少量氯化鈉溶液的試管里,滴加2滴牽牛花汁液,振蕩;溶液呈紫色使牽牛花汁液變色的不是 鈉離子.3、向盛有少量氫氧化鈣溶液的試管里滴加2滴牽牛花液汁,振蕩.溶液呈藍色使牽牛花汁液變色的只能是氫氧根離子.解析:(1)胡蘿卜汁液與酸堿溶液均不變色,故不能做指示劑,牽牛花汁液與酸堿變色最明顯,故最好.(2)因為NaOH溶液中存在著Na+、OH-、H2O等三種粒子,故分別猜想是這三種離子使其變色,然后分別取用含有其中一種離子的溶液進行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判斷.1、向盛有少量蒸餾水的試管里,滴加2滴牽牛花汁振蕩,溶液呈紫色,說明使牽牛花汁液變色的粒子不是水分子;2、向盛有少量氯化鈉溶液的試管里,加2滴牽牛花汁液,振蕩,溶液呈紫色,說明使牽牛花汁液變色的粒子不是鈉離子;3、向盛有少量氫氧化鈣溶液的試管里滴加2滴牽牛花液汁,振蕩,溶液呈藍色,說明使牽牛花汁液變色的粒子只能是氫氧根離子。12.化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學完酸堿的知識后,小明同學動手做下列實驗:(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同學用pH試紙按正確操作測定洗發劑和護發劑的pH。測得洗發劑的pH略大于7,則洗發劑顯____性;測得護發劑的pH略小于7,則護發劑顯______性。(3)弱酸性有益于頭發的健康。想一想,洗發時應先用_____劑,后用________劑。答案:(1)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得溶液的pH;(2)堿;酸;(3)洗發;護發。解析:(1)用pH試紙測定某溶液的酸堿度時,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得溶液的pH;(2)從物質的pH>7,物質顯堿性,pH<7,物質顯酸性可知:洗發劑的pH略大于7,則洗發劑顯堿性;測得護發劑的pH略小于7,則護發劑顯酸性;(3)從弱酸性有益于頭發的健康出發,應先用略顯堿性的洗發劑;再用略顯酸性的護發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物質的酸堿性 導學案(學生版).doc 1.2物質的酸堿性 導學案(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