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暑期培優】1.3常見的酸 導學案(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暑期培優】1.3常見的酸 導學案(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1.3常見的酸 導學案
學科
學生姓名
年級
任課 老師
授課時間




內容:1.3常見的酸
考 點:1、了解鹽酸、濃鹽酸的性質以及它們的用途;2、了解硫酸、濃硫酸的性質以及它們的用途;3、了解稀鹽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學性質;4、會使用試管和滴管進行物質(溶液)性質試驗。4、能夠區別稀鹽酸、稀硫酸,知道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能力與方法:1、聞氣味的正確方法,熟練少量試劑的滴加;知道濃硫酸稀釋的正確方法;2、通過觀察化學實驗視頻的實驗操作,了解溶液之間反應的操作,以及少量試劑的增加;3、通過稀硫酸和稀鹽酸的區別,學會用對比的方法看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課前檢查
作業完成情況:優□ 良□ 中□ 差□
建議:
過程
課前交流,了解學生上次課的復習情況
知識梳理
(一)、濃鹽酸的物理性質: 分析純鹽酸
1、 鹽酸是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后的水溶液,常用濃鹽酸質量分數為37%一38%。
2、打開瓶蓋觀察,并聞一下氣味,介紹正確聞氣味的方法。
3、區分:演示: 分析純鹽酸、工業用濃鹽酸。辨別顏色,。[來源:學科網ZXXK]
純鹽酸是無色液體,工業用鹽酸呈黃色(Fe3+的緣故),濃鹽酸有揮發性,在空氣中能形成白霧——鹽酸小液滴。
濃鹽酸如果敞口存放,結果會怎樣?
質量變小,質量分數變小;溶質減少,溶劑不變。
(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 一瓶濃硫酸
1、純硫酸是無色、粘稠、油膩的液體,常用濃硫酸的質量分數為98%,密度為l.84克/厘米3;
2、濃硫酸易溶于水,溶解時能放大量的熱,水倒入濃硫酸中會浮在濃硫酸上,溶解產生的熱,會形成局部高溫,使水沸騰。
在錐形瓶中倒入20mL濃硫酸,再放一只漏斗,用膠頭滴管吸水,從漏斗中加入少量水,能看到水沸騰。
怎樣稀釋濃硫酸? [來源:Z.xx.k.Com]
稀釋濃硫酸時須把濃硫酸慢慢地沿著玻璃棒或容器壁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擴散,切不可把水倒進濃硫酸里。
(三)、濃硫酸的吸水性
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氣體干燥劑。
濃硫酸如果敞口存放,結果會怎樣?
濃硫酸質量增加,溶液質量分數減小,原因是:溶質不變,溶劑增加。
(四)、濃硫酸的脫水性[來源:學科網]
(1).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在白紙上寫字。(2). 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在棉布上。
(3). 把一根火柴梗浸入濃硫酸。(4).在小燒杯中放5克蔗糖,再倒入5mL濃硫酸。
從實驗結果:白紙變黑、棉布出現洞、火柴梗變黑、蔗糖變黑等現象得出脫水性:使有機物中的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例脫去(碳化)。強腐蝕性。[來源:學科網ZXXK]
討論:如果皮膚或衣服上不小心沾了濃硫酸,怎樣處理?
如果皮膚或衣服上不小心沾了濃硫酸,應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五)、在探究稀硫酸和稀鹽酸的化學性質時,我們以實驗為主。通過看課本的實驗,把表格列在下面:[來源:學*科*網Z*X*X*K]
實驗內容
現象與結論
化學反應方程式
問題: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與金屬反應嗎?
實驗:在稀鹽酸和稀硫酸中分別加入鎂條、鋅粒和銅片。
加入鎂條、鋅粒的稀鹽酸和稀硫酸中均產生氣體;
加入銅片的稀鹽酸和稀硫酸中均無反應現象。
結論: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與某些金屬反應。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來源:學科網ZXXK]
Mg + H2SO4 ===MgSO4 + H2↑
Zn + H2SO4 === ZnSO4+ H2↑
問題: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嗎?
實驗:在盛氧化鐵的試管中滴入稀鹽酸和稀硫酸中。
加入稀鹽酸和稀硫酸后紅色的氧化鐵溶解,溶液變黃色。
結論: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
Fe2O3+6HCl === 2FeCl3+3H2O
Fe203+3H2S04===Fe2(S04)3+3H20[來源:Z§xx§k.Com]
問題: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與堿反應嗎?
實驗:在放有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分別滴加稀鹽酸和稀硫酸。
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變紅色溶液,再滴加后變成無色溶液。
結論: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與堿反應。
NaOH + HCl=== NaCl + H2O
[來源:Zxxk.Com]
2NaOH + H2SO4=== Na2SO4 +2H2O
(六)、現有3瓶無色液體,分別是水,鹽酸和硫酸,請你把它們一一區分開來。
可以用紫色石蕊試液,先區分出水和酸[來源:學科網ZXXK]
在區分鹽酸和硫酸前,先回顧一下它們的共同點
1:都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
2:都能與金屬反應,有氣體生成(舉例說明并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都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舉例說明并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都能與氫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舉例說明并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5: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酸(舉例說明并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Z_xx_k.Com] 分別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如何區分鹽酸和硫酸?
物理方法:1、聞氣味 2、把液體分別滴在濾紙上,加熱,觀察顏色的變化(可以回顧濃硫酸的一些性質)
化學方法,在討論的基礎上,通過實驗視頻演示:
實驗1:在盛有稀鹽酸和稀硫酸的試管中分別滴入硝酸銀和稀硝酸,觀察現象
現象:有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生成的是稀鹽酸
稀硫酸中無白色沉淀。
化學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實驗2:在盛有稀鹽酸和稀硫酸的試管中分別滴入氯化鋇和稀硝酸,觀察現象
現象:有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生成的是稀硫酸[來源:學科網ZXXK]
在稀鹽酸中無明顯現象。
化學方程式:H2SO4+BaCl2=BaSO4↓+2HCl 此反應可以用來檢驗硫酸
課外小知識:夏季,被蚊子叮咬后,又癢又腫,渾身不爽,涂抹什么能夠止癢?(提示:蚊子會釋放一種叫甲酸的有毒物質)
用氨水,小蘇打(碳酸氫鈉)溶液,或肥皂水等弱堿性溶液,可以止癢
例題精講
[例1]現有某種物質的水溶液,為了檢驗是何種溶液,進行了下列實驗:
①取少量該溶液,滴入酚酞試液,溶液顏色無變化;
②取少量該溶液,加入鋅粒后放出無色無氣味的氣體,點燃這種氣體,火焰呈淡藍色;
③取少量該溶液,滴入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1)根據上述實驗回答:被檢驗的溶液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該溶液分別跟鋅粒、硝酸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有A、B、C三種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它們是稀硫酸、稀鹽酸和稀硝酸。分別取少量三種溶液各加入幾滴氯化鋇溶液,只有C中出現白色沉淀。另取A、B兩種溶液各加入幾滴硝酸銀溶液,只有B產生白色沉淀。由此可得:
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并寫出有關反應: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分別用一種試劑將下列物質中混入的少量雜質除去。(括號中是混入的雜質)
物質
需加入的試劑
有關化學方程式
HCl(H2SO4)
AgNO3(Ag2CO3)
NaCl(Na2CO3)
四.當堂檢測:
(一)、選擇題
1.當打開盛濃鹽酸試劑的瓶塞時,在瓶口觀察到的現象是( )
A.產生白煙 B.產生白色煙霧 C.產生白霧 D.產生氯化氫氣體
2.對鹽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 B.純凈的鹽酸往往帶有黃色
C.鹽酸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D.鹽酸具有強烈的吸水性
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4.物質保存的方法取決于其性質。下列藥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白磷 B.濃硫酸 C.氯化鈉 D.濃鹽酸
5.下列關于濃硫酸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 B. 有強烈的腐蝕性
C.稀釋濃硫酸時,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中 D. 可在量筒中用濃硫酸配置稀硫酸
6.下列物質露置于空氣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而質量增大的是(  )
A.濃硫酸     B. 濃鹽酸 C. 鐵片 D. 石灰水
7.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稀鹽酸與硝酸銀反應有藍色沉淀產生
B.打開濃鹽酸試劑瓶蓋,瓶口會有白霧出現
C.只用氯化鋇溶液就可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D.滴加過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再滴加稀鹽酸,一定會變成無色
8.下列關于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中,正確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存在SO42-離子
B.先加BaCl2溶液,再加HCl,產生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存在SO42-離子
C.加入用HCl酸化的Ba(NO3)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存在SO42-離子
D.加入過量HCl酸化,再向澄清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說明原溶液
中存在SO42-離子
9.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稀釋濃硫酸時,將水沿內壁注入盛有濃硫酸的燒杯中
B.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時,看到水槽內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立即收集
C.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先用分液漏斗將雙氧水加入錐形瓶中,后檢查裝置氣密性
D.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兩種無色溶液混合前后,插入溫度計觀察溫度變化
10.稀鹽酸中混有少量硫酸,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適量(  )
A.鐵屑 B.氯化鋇溶液 C.硝酸銀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
11.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量相等的濃硫酸和濃鹽酸.若把它們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則( )
A.濃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 B.濃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
C.濃鹽酸對杯底的壓強變大 D.濃硫酸對杯底的壓強變大
12.用密度為1.19g/cm3,質量分數為37%的濃鹽酸配制稀鹽酸:①用濃鹽酸與等體積的水混合,所得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a%,②用濃鹽酸與等質量的水混合,所得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b%,那么a與b的關系正確的是( )
A.a=b B.a>b C.a<b D.無法確定
13.下列實驗中濃硫酸表現脫水性的是( )
①濃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氣中增重;②濃硫酸干燥氫氣;③濃硫酸使白紙變黑;④濃硫酸使藍色硫酸銅晶體變白;⑤濃硫酸使鐵、鋁等金屬鈍化;⑥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制“黑面包.
A.②④⑤ B.③④⑥ C.③⑥ D.①③⑤
14. 已知濃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90%和10%的兩種硫酸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無法確定
15.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過量的鋅粒,如圖是反應過程中某種量Y隨加入鋅粒的質量變化的關系,則Y可能表示( )
A.硫酸的質量分數 B.生成硫酸鋅的質量 C.溶液的pH D.反應后溶液總質量
16.稀鹽酸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試劑,但下列實驗中不宜使用稀鹽酸的是( )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除去銅粉中混有的鐵粉
C.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D.清洗鐵絲表面的鐵銹
17.相同質量的Mg、Fe分別與稀鹽酸作用,產生H2的質量m(H2)與加入稀鹽酸的體積V(稀鹽酸)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 )
18.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如圖是關于硫酸化學性質的知識網絡:“—”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A,B,C分別屬于不同類別的化合物,則A,B,C可能是( )
A.NaOH,CuSO4,Na2CO3 B.KOH,HNO3,K2CO3
C.Ba(OH)2,CuSO4,CuO D.NaOH,HCl,Ba(NO3)2
19.下列關于科學實驗的“操作-現象-結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在某固體物質中加入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該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C.某溶液用pH試紙測試,試紙變藍色(pH約為10),該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D.在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可以斷定兩者恰好完全反應
20.將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且足量的稀鹽酸的兩只燒杯,放在托盤天平的左右兩盤,天平平衡。在左盤燒杯中加入10克碳酸鈣,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則右盤燒杯中應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A.10g碳酸鉀和碳酸鈉 B. 10g碳酸鎂和碳酸鈉
C.6.4g氧化銅 D. 10g鎂粉和銅粉
21.向PH=3的鹽酸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質,混合后溶液的PH會減小的是
A.蒸餾水 B.HCl氣體 C.PH=3的稀硫酸 D.Na2CO3溶液
22.電影《黃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濃鹽酸與濃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黃金的情節引起了廣泛的熱議.黃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沒有氫氣產生.根據以上信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①“王水”溶解黃金是化學變化;②金比氫活潑;③HAuCl4中,Au的化合價為+3價;
④可以將pH試紙伸入“王水”中測其酸堿度;⑤“王水”可以用鐵質容器盛裝.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
23.將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稀鹽酸的兩只燒杯,放在托盤天平的左、右兩盤,天平平衡;再向這兩只燒杯中分別加入質量相等的碳酸鈣和碳酸鎂,待反應停止后,天平仍然平衡.則下列情況可能的是( )
①碳酸鈣、碳酸鎂都有剩余②碳酸鈣、碳酸鎂均無剩余 ③碳酸鈣無剩余、碳酸鎂有剩余.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③
24.往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銅粉末,充分反應后,再向燒杯中繼續加入某種金屬。實驗過程中,燒杯中硫酸銅的質量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不考慮其他因素對燒杯中物質的影響)。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從0到t3,燒杯中水的質量不斷增加 B.t1時與t2時燒杯中物質總質量相等
C.加入的金屬一定是銀 D.從t3到t4,硫酸銅質量變化可通過置換反應實現
25.向盛有稀硫酸的小燒杯中慢慢滴加Ba(OH)2溶液至過量,有關量的變化情況見圖.其
中錯誤的是( )
A B C D
26.某工廠排放的廢液中含有少量硫酸和硫酸銅。小軍同學取適量廢液放入盛有一定量鋅粉的燒杯中(),攪拌,待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少量濾渣和濾液。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反應前后液體的酸性減弱,pH變小 B.實驗所得濾液一定是硫酸鋅溶液
C.濾渣中一定含銅 D.濾液質量一定比反應前濾液質量小
27.從反應原理和產物純度二個角度考慮,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
A.過量的Fe粉與稀硫酸反應,過濾 B.過量的Fe2O3與稀硫酸反應,過濾
C.過量的稀硫酸與Fe2O3反應 D.過量的Fe粉與CuSO4溶液反應,過濾
28.向CuSO4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再加入一定量的鐵粉,沒有明顯現象,則下列情況中可能出現的是( )
①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為Fe
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為Fe,Cu.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小明在實驗室用足量的鋅粒與稀硫酸按如圖裝置制取一定量的氫氣,發現液面剛好不與鋅粒接觸而又無硫酸可加,若從長頸漏斗中加入適量下列試劑,又不影響生成氫氣的量,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
A.氫氧化鈉溶液 B.稀鹽酸 C.氯化鈉溶液 D.澄清石灰水
(第29題圖) (第30題圖)
30.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臺等儀器均已略去).先在試管Ⅱ中加入試劑乙,然后在試管Ⅰ中加入試劑甲,立即塞緊橡皮塞,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試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實驗現象的一組試劑是( )
A.甲:NaHCO3、稀HCl;乙:NaOH B.甲:Al、稀H2SO4;乙:Ba(NO3)2溶液
C.甲:MgO、稀鹽酸;乙:AgNO3 D.甲:Cu、稀H2SO4;乙:BaCl2溶液
(二)、填空題
31.實驗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少量濃硫酸,放置一會兒后,可觀察到   ;
(2)98%的濃硫酸稀釋為稀硫酸時,一定要將   沿燒杯壁緩慢地注入盛有   的燒杯里,并用  攪拌,此時若用手輕輕觸碰燒杯外壁,有  的感覺。
32.如圖1是濃硫酸試劑瓶上標簽的內容.請回答:
(1)該濃硫酸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
(2)硫酸等許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是溶液中含有較多的  (寫化學符號);
(3)使用一段時間后,濃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填“大于”或“小于”)98%;原因是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4)往圖2燒杯中慢慢注入濃硫酸,你會看到的現象是   。

33.將一定量的鋅粉放入稀鹽酸、氯化亞鐵、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再向濾渣中加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固體___ ;濾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質是_____ 。
34.檢驗稀硫酸中混有稀鹽酸,應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選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先后發生的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寫化學方程式)。
35.如圖所示,在A燒杯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并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在B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濃鹽酸,然后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B兩個小燒杯.請回答:
(1)放置一段時間后,A燒杯中的現象是______,溶液的pH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2)該現象說明濃鹽酸具有的性質是(列舉兩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5題圖)(第37題圖)
(三)、分析、探究題
36.已知98﹪濃H2SO4密度為1.84g/cm3,62﹪濃HNO3密度為1.14g/cm3;若要配制濃H2SO4與濃HNO3的混合溶液,則應將____ (填化學式)沿玻璃棒緩慢倒入盛有 (填化學式)的燒杯中,邊加邊攪拌,冷卻后裝瓶。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37.某化學小組在課外活動時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臺等儀器已略去)。
(1)若乙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通過分液漏斗加入稀鹽酸后關閉活塞,同時打開止水
夾,看到乙試管液體中有氣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未變混濁。
①寫出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澄清石灰水未變渾濁的可能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2)若乙中盛有NaOH溶液,通過分液漏斗加入稀鹽酸后關閉活塞,同時打開止水夾,
乙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一會兒后再關閉止水夾,發現甲中液體流入乙中,乙中有氣
泡產生最終得到無色溶液。
①寫出乙中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乙中所得無色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寫出所有可能)。
38.某興趣小組用石灰石和鹽酸反應制取C02,并驗證CO2的性質。在確認裝置氣密性良好
后進行實驗。把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發現石灰水沒有變渾濁。對此展開探究:
(1)【提出問題】澄清石灰水為什么沒有變渾濁?
(2)【猜想與驗證】
甲同學認為可能澄清石灰水已變質。他取少量澄清石灰水,并向其中吹氣。現象是
___ ,說明澄清石灰水沒有變質。乙同學認為制得的C02中可能含有HCl氣體。
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用試管取少量紫色石蕊試液,再通入制得的氣體,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他得出的結論是C02中混有HCl氣體。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實驗結論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教育網
39.如圖,甲乙兩位同學在實驗室分別完成酸與堿、酸與鹽反應的實驗后,依次將反應后的廢液緩慢倒入同一潔凈的廢液缸中,當乙同學沿廢液缸緩慢傾倒廢液時,觀察到廢液缸中先有氣泡產生,然后又出現了白色沉淀.為科學處理廢液,甲乙同學對廢液缸中最終廢液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最終廢液中含有什么溶質?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猜想:只有NaCl一種溶質;乙同學猜想:廢液中含有NaCl、兩種溶質;
你的猜想是:廢液中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如果你的猜想是正確的,你設計的實驗方案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是正確的。
【反思交流】:隨著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實驗室產生的污染越來越受到重視,實驗中產生的污染物必須無害化處理后再排放。

(第39題圖) (第40題圖)
40.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如圖是物質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
(1)請你在編號②、③處各填入一種物質。②是_______;③是______;
(2)根據上圖可以總結出稀硫酸的五個化學性質.請你寫出編號①稀硫酸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編號④的物質是鹽.請你寫出符合編號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為驗證“酸的化學通性”,某班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如下實驗.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
A B C D
(1)寫出能證明A中反應發生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上述實驗中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全面驗證酸的化學通性,D試管中能與酸反應的固體單質是___________(寫一種即可).
(4)實驗完成后,將全部廢液倒入廢液缸內,測得pH=2,則廢液中所含溶質最多有____種(溶質不計指示劑與氣體).
42.小明在實驗室驗證鹽酸化學性質時,將碳酸鈉溶液倒入裝有稀鹽酸的燒杯中看到有氣泡產生.為了解兩種物質間的反應情況,他決定從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組成入手進行探究.
(1)小明對反應后溶液溶質組成了兩種猜想,請你再補充一種猜想
猜想1:溶質為NaCl和Na2CO3 猜想2:溶質為NaCl和HCl
猜想3:溶質為_________
(2)比較三種猜想,說明你提出猜想3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設計兩個不同的實驗方案,用兩種方法驗證了猜想2成立.按要求填寫下表。
(4)反思與評價:
你認為方法二是否正確_________,說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請根據下面圖一、圖二的有關信息,按題目要求回答問題:
(1)圖一是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時溶液溫度與鹽酸溶液體積之間的變化關系圖。圖中M點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反應中氫氧化鈉和氯化氫的質量比是_______,氫氧化鈉和鹽酸的反應是___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2)圖二是向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時有關反應圖像,該圖像說明向碳酸鈉溶液中加入鹽酸時反應分兩步完成。第一步,當加入鹽酸的體積在0~v1ml時無氣泡產生,此時發生的反應是Na2CO3+HCl=NaHCO3+NaCl;第二步,當加入鹽酸的體積大于v1ml后,NaHCO3與鹽酸反應產生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所加鹽酸的體積等于v2ml時,溶液中存在的溶質是__________,所加鹽酸體積大于v2ml時,溶液的PH_____7。
44.甲. 乙兩位同學分別設計了下述兩套實驗方案,并都認為,如果觀察到的現象和自己設計的方案一致,即可證明溶液中有。
甲同學的方案:
乙同學的方案:
試評價上述兩個方案是否嚴密,并分別說明理由。
甲同學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學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在學習酸堿中和反應時,同學們做了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
(1)甲組在實驗過程中測定了其中一種溶液的pH變化,由圖可知,該小組同學測定的是_____溶液的pH變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同學們取了右圖中A點所得溶液,加入試劑_____(填序號),觀察到有藍色沉淀生成.
Ⅰ.BaCl2溶液Ⅱ.Fe2(SO4)3溶液Ⅲ.CuSO4溶液
結論:酸堿沒有恰好中和,A點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
(2)乙組向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酸堿可能恰好中和,也可能硫酸過量。
為了進一步確定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乙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兩種方案:
方案一:取反應后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若觀察到___________,則硫酸過量;
方案二:取反應后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硫酸過量。
你認為上述兩種方案,哪種不合理?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
46.實驗中學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某赤鐵礦石中Fe203的質量分數,取20克樣品放入燒杯中,再取稀鹽酸分五次加入燒杯中,每次均充分反應(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參加反應),測得實驗數據如下:
求:(1)此赤鐵礦石中Fe203的質量分數。(2)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47.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一份固體樣品進行了探究.通過實驗已確定該樣品由氧化鐵和鐵粉混合而成.他們稱取了13.6g固體樣品,用圖1所示的裝置繼續實驗,測定的部分數據如圖2所示.
請計算:
(1)固體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是______克。(化學反應方程式:)
(2)在上述反應后的固體中加入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求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1%)
48.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已知甲、乙分別是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一種,如圖表示向M克溶質質量分數為a的乙溶液中加入甲時溶液pH的變化曲線。請完成下列問題:
(1)甲是_________(填名稱) ;
(2)要求c點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若知道加入甲溶液的________或_________的數據即可。
(3)若用b表示加入甲溶液的某一數據,試計算c點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任選一個數據計算即可)
五.課堂小結:
課堂檢測
聽課及知識掌握情況反饋
測試題(累計不超過20分鐘) 道 成績
教學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內容□
課后鞏固
作業 題 鞏固復習 預習布置
1.3常見的酸 導學案
學科
科學
學生姓名
年級
九年級
任課 老師
授課時間




考 點:1、了解鹽酸、濃鹽酸的性質以及它們的用途;2、了解硫酸、濃硫酸的性質以及它們的用途;3、了解稀鹽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學性質;4、會使用試管和滴管進行物質(溶液)性質試驗。4、能夠區別稀鹽酸、稀硫酸,知道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能力與方法:
1、聞氣味的正確方法,熟練少量試劑的滴加;知道濃硫酸稀釋的正確方法;2、通過觀察化學實驗視頻的實驗操作,了解溶液之間反應的操作,以及少量試劑的增加;3、通過稀硫酸和稀鹽酸的區別,學會用對比的方法看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課前檢查
作業完成情況:優□ 良□ 中□ 差□
建議:






課前交流,了解學生上次課的復習情況
知識梳理
(一)、濃鹽酸的物理性質: 分析純鹽酸
1、 鹽酸是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后的水溶液,常用濃鹽酸質量分數為37%一38%。
2、打開瓶蓋觀察,并聞一下氣味,介紹正確聞氣味的方法。
3、區分:演示: 分析純鹽酸、工業用濃鹽酸。辨別顏色,。[來源:學科網ZXXK]
純鹽酸是無色液體,工業用鹽酸呈黃色(Fe3+的緣故),濃鹽酸有揮發性,在空氣中能形成白霧——鹽酸小液滴。
濃鹽酸如果敞口存放,結果會怎樣?
質量變小,質量分數變小;溶質減少,溶劑不變。
(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 一瓶濃硫酸
1、純硫酸是無色、粘稠、油膩的液體,常用濃硫酸的質量分數為98%,密度為l.84克/厘米3;
2、濃硫酸易溶于水,溶解時能放大量的熱,水倒入濃硫酸中會浮在濃硫酸上,溶解產生的熱,會形成局部高溫,使水沸騰。
在錐形瓶中倒入20mL濃硫酸,再放一只漏斗,用膠頭滴管吸水,從漏斗中加入少量水,能看到水沸騰。
怎樣稀釋濃硫酸? [來源:Z.xx.k.Com]
稀釋濃硫酸時須把濃硫酸慢慢地沿著玻璃棒或容器壁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擴散,切不可把水倒進濃硫酸里。
(三)、濃硫酸的吸水性
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氣體干燥劑。
濃硫酸如果敞口存放,結果會怎樣?
濃硫酸質量增加,溶液質量分數減小,原因是:溶質不變,溶劑增加。
(四)、濃硫酸的脫水性[來源:學科網]
(1).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在白紙上寫字。(2). 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在棉布上。
(3). 把一根火柴梗浸入濃硫酸。(4).在小燒杯中放5克蔗糖,再倒入5mL濃硫酸。
從實驗結果:白紙變黑、棉布出現洞、火柴梗變黑、蔗糖變黑等現象得出脫水性:使有機物中的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例脫去(碳化)。強腐蝕性。[來源:學科網ZXXK]
討論:如果皮膚或衣服上不小心沾了濃硫酸,怎樣處理?
如果皮膚或衣服上不小心沾了濃硫酸,應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五)、在探究稀硫酸和稀鹽酸的化學性質時,我們以實驗為主。通過看課本的實驗,把表格列在下面:[來源:學*科*網Z*X*X*K]
實驗內容
現象與結論
化學反應方程式
問題: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與金屬反應嗎?
實驗:在稀鹽酸和稀硫酸中分別加入鎂條、鋅粒和銅片。
加入鎂條、鋅粒的稀鹽酸和稀硫酸中均產生氣體;
加入銅片的稀鹽酸和稀硫酸中均無反應現象。
結論: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與某些金屬反應。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來源:學科網ZXXK]
Mg + H2SO4 ===MgSO4 + H2↑
Zn + H2SO4 === ZnSO4+ H2↑
問題: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嗎?
實驗:在盛氧化鐵的試管中滴入稀鹽酸和稀硫酸中。
加入稀鹽酸和稀硫酸后紅色的氧化鐵溶解,溶液變黃色。
結論: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
Fe2O3+6HCl === 2FeCl3+3H2O
Fe203+3H2S04===Fe2(S04)3+3H20[來源:Z§xx§k.Com]
問題: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與堿反應嗎?
實驗:在放有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分別滴加稀鹽酸和稀硫酸。
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變紅色溶液,再滴加后變成無色溶液。
結論:稀鹽酸和稀硫酸能與堿反應。
NaOH + HCl=== NaCl + H2O
[來源:Zxxk.Com]
2NaOH + H2SO4=== Na2SO4 +2H2O
(六)、現有3瓶無色液體,分別是水,鹽酸和硫酸,請你把它們一一區分開來。
可以用紫色石蕊試液,先區分出水和酸[來源:學科網ZXXK]
在區分鹽酸和硫酸前,先回顧一下它們的共同點
1:都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
2:都能與金屬反應,有氣體生成(舉例說明并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都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舉例說明并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都能與氫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舉例說明并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5: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酸(舉例說明并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Z_xx_k.Com] 分別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如何區分鹽酸和硫酸?
物理方法:1、聞氣味 2、把液體分別滴在濾紙上,加熱,觀察顏色的變化(可以回顧濃硫酸的一些性質)
化學方法,在討論的基礎上,通過實驗視頻演示:
實驗1:在盛有稀鹽酸和稀硫酸的試管中分別滴入硝酸銀和稀硝酸,觀察現象
現象:有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生成的是稀鹽酸
稀硫酸中無白色沉淀。
化學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實驗2:在盛有稀鹽酸和稀硫酸的試管中分別滴入氯化鋇和稀硝酸,觀察現象
現象:有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生成的是稀硫酸[來源:學科網ZXXK]
在稀鹽酸中無明顯現象。
化學方程式:H2SO4+BaCl2=BaSO4↓+2HCl 此反應可以用來檢驗硫酸
課外小知識:夏季,被蚊子叮咬后,又癢又腫,渾身不爽,涂抹什么能夠止癢?(提示:蚊子會釋放一種叫甲酸的有毒物質)
用氨水,小蘇打(碳酸氫鈉)溶液,或肥皂水等弱堿性溶液,可以止癢
例題精講
[例1]現有某種物質的水溶液,為了檢驗是何種溶液,進行了下列實驗:
①取少量該溶液,滴入酚酞試液,溶液顏色無變化;
②取少量該溶液,加入鋅粒后放出無色無氣味的氣體,點燃這種氣體,火焰呈淡藍色;
③取少量該溶液,滴入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1)根據上述實驗回答:被檢驗的溶液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該溶液分別跟鋅粒、硝酸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硫酸
2. Zn+H2SO4═ZnSO4+H2↑,H2SO4+Ba(NO3)2=BaSO4↓+2HNO3.
解析:
(1)滴入酚酞試液,溶液顏色無變化,說明溶液不顯堿性;加入鋅粒后放出無色無氣味的氣體,點燃這種氣體,火焰呈淡藍色,說明該溶液是酸溶液;滴入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由此可知該反應生成了硫酸鋇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故該溶液為硫酸溶液.
(2)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硝酸鋇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
[例2]有A、B、C三種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它們是稀硫酸、稀鹽酸和稀硝酸。分別取少量三種溶液各加入幾滴氯化鋇溶液,只有C中出現白色沉淀。另取A、B兩種溶液各加入幾滴硝酸銀溶液,只有B產生白色沉淀。由此可得:
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并寫出有關反應: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分別用一種試劑將下列物質中混入的少量雜質除去。(括號中是混入的雜質)
物質
需加入的試劑
有關化學方程式
HCl(H2SO4)
BaCl2溶液
AgNO3(Ag2CO3)
稀硝酸
NaCl(Na2CO3)
CaCl2溶液
四.當堂檢測:
(一)、選擇題
1.當打開盛濃鹽酸試劑的瓶塞時,在瓶口觀察到的現象是( C )
A.產生白煙 B.產生白色煙霧 C.產生白霧 D.產生氯化氫氣體
2.對鹽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 )
A.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 B.純凈的鹽酸往往帶有黃色
C.鹽酸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D.鹽酸具有強烈的吸水性
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B )

4.物質保存的方法取決于其性質。下列藥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C )
A.白磷 B.濃硫酸 C.氯化鈉 D.濃鹽酸
5.下列關于濃硫酸的描述錯誤的是( D )
A.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 B. 有強烈的腐蝕性
C.稀釋濃硫酸時,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中 D. 可在量筒中用濃硫酸配置稀硫酸
6.下列物質露置于空氣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而質量增大的是( A )
A.濃硫酸     B. 濃鹽酸 C. 鐵片 D. 石灰水
7.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B )
A.稀鹽酸與硝酸銀反應有藍色沉淀產生
B.打開濃鹽酸試劑瓶蓋,瓶口會有白霧出現
C.只用氯化鋇溶液就可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D.滴加過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再滴加稀鹽酸,一定會變成無色
8.下列關于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中,正確的是( D )
A.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存在SO42-離子
B.先加BaCl2溶液,再加HCl,產生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存在SO42-離子
C.加入用HCl酸化的Ba(NO3)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存在SO42-離子
D.加入過量HCl酸化,再向澄清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說明原溶液
中存在SO42-離子
9.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D )
A.稀釋濃硫酸時,將水沿內壁注入盛有濃硫酸的燒杯中
B.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時,看到水槽內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立即收集
C.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先用分液漏斗將雙氧水加入錐形瓶中,后檢查裝置氣密性
D.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兩種無色溶液混合前后,插入溫度計觀察溫度變化
10.稀鹽酸中混有少量硫酸,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適量( B )
A.鐵屑 B.氯化鋇溶液 C.硝酸銀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
11.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量相等的濃硫酸和濃鹽酸。若把它們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則( D )
A.濃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 B.濃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
C.濃鹽酸對杯底的壓強變大 D.濃硫酸對杯底的壓強變大
12.用密度為1.19g/cm3,質量分數為37%的濃鹽酸配制稀鹽酸:①用濃鹽酸與等體積的水混合,所得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a%,②用濃鹽酸與等質量的水混合,所得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b%,那么a與b的關系正確的是( B )
A.a=b B.a>b C.a<b D.無法確定
13.下列實驗中濃硫酸表現脫水性的是( C )
①濃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氣中增重;②濃硫酸干燥氫氣;③濃硫酸使白紙變黑;④濃硫酸使藍色硫酸銅晶體變白;⑤濃硫酸使鐵、鋁等金屬鈍化;⑥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制“黑面包.
A.②④⑤ B.③④⑥ C.③⑥ D.①③⑤
14. 已知濃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90%和10%的兩種硫酸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A )
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無法確定
15.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過量的鋅粒,如圖是反應過程中某種量Y隨加入鋅粒的質量變化的關系,則Y不可能表示( A )
A.硫酸的質量分數 B.生成硫酸鋅的質量 C.溶液的pH D.生成氫氣的質量
16.稀鹽酸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試劑,但下列實驗中不宜使用稀鹽酸的是( A )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除去銅粉中混有的鐵粉
C.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D.清洗鐵絲表面的鐵銹
17.相同質量的Mg、Fe分別與稀鹽酸作用,產生H2的質量m(H2)與加入稀鹽酸的體積V(稀鹽酸)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 D )
18.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如圖是關于硫酸化學性質的知識網絡:“—”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A,B,C分別屬于不同類別的化合物,則A,B,C可能是( B )
A.NaOH,CuSO4,Na2CO3 B.KOH,HNO3,K2CO3
C.Ba(OH)2,CuSO4,CuO D.NaOH,HCl,Ba(NO3)2
19.下列關于科學實驗的“操作-現象-結論”的描述正確的是( C )
A.在某固體物質中加入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該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C.某溶液用pH試紙測試,試紙變藍色(pH約為10),該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D.在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可以斷定兩者恰好完全反應
20.將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且足量的稀鹽酸的兩只燒杯,放在托盤天平的左右兩盤,天平平衡。在左盤燒杯中加入10克碳酸鈣,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則右盤燒杯中應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B )
A.10g碳酸鉀和碳酸鈉 B. 10g碳酸鎂和碳酸鈉
C.6.4g氧化銅 D. 10g鎂粉和銅粉
21.向PH=3的鹽酸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質,混合后溶液的PH會減小的是( B )
A.蒸餾水 B.HCl氣體 C.PH=3的稀硫酸 D.Na2CO3溶液
22.電影《黃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濃鹽酸與濃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黃金的情節引起了廣泛的熱議.黃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沒有氫氣產生.根據以上信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D )
①“王水”溶解黃金是化學變化;②金比氫活潑;③HAuCl4中,Au的化合價為+3價;
④可以將pH試紙伸入“王水”中測其酸堿度;⑤“王水”可以用鐵質容器盛裝.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
23.將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稀鹽酸的兩只燒杯,放在托盤天平的左、右兩盤,天平平衡;再向這兩只燒杯中分別加入質量相等的碳酸鈣和碳酸鎂,待反應停止后,天平仍然平衡。則下列情況可能的是( D )
①碳酸鈣、碳酸鎂都有剩余②碳酸鈣、碳酸鎂均無剩余 ③碳酸鈣無剩余、碳酸鎂有剩余。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③
24.往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銅粉末,充分反應后,再向燒杯中繼續加入某種金屬。實驗過程中,燒杯中硫酸銅的質量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不考慮其他因素對燒杯中物質的影響)。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C )
A.從0到t3,燒杯中水的質量不斷增加 B.t1時與t2時燒杯中物質總質量相等
C.加入的金屬一定是銀 D.從t3到t4,硫酸銅質量變化可通過置換反應實現
25.向盛有稀硫酸的小燒杯中慢慢滴加Ba(OH)2溶液至過量,有關量的變化情況見圖.其中錯誤的是( C )
A B C D
26.某工廠排放的廢液中含有少量硫酸和硫酸銅。小軍同學取適量廢液放入盛有一定量鋅粉的燒杯中(),攪拌,待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少量濾渣和濾液。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
A.反應前后液體的酸性減弱,pH變小 B.實驗所得濾液一定是硫酸鋅溶液
C.濾渣中一定含銅 D.濾液質量一定比反應前濾液質量小
27.從反應原理和產物純度二個角度考慮,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B )
A.過量的Fe粉與稀硫酸反應,過濾 B.過量的Fe2O3與稀硫酸反應,過濾
C.過量的稀硫酸與Fe2O3反應 D.過量的Fe粉與CuSO4溶液反應,過濾
28.向CuSO4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再加入一定量的鐵粉,沒有明顯現象,則下列情況中可能出現的是( B )
①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為Fe
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為Fe,Cu.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小明在實驗室用足量的鋅粒與稀硫酸按如圖裝置制取一定量的氫氣,發現液面剛好不與鋅粒接觸而又無硫酸可加,若從長頸漏斗中加入適量下列試劑,又不影響生成氫氣的量,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C )
A.氫氧化鈉溶液 B.稀鹽酸 C.氯化鈉溶液 D.澄清石灰水
(第29題圖) (第30題圖)
30.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臺等儀器均已略去).先在試管Ⅱ中加入試劑乙,然后在試管Ⅰ中加入試劑甲,立即塞緊橡皮塞,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試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實驗現象的一組試劑是( B )
A.甲:NaHCO3、稀HCl;乙:NaOH B.甲:Al、稀H2SO4;乙:Ba(NO3)2溶液
C.甲:MgO、稀鹽酸;乙:AgNO3 D.甲:Cu、稀H2SO4;乙:BaCl2溶液
(二)填空題
31.實驗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少量濃硫酸,放置一會兒后,可觀察到   ;
(2)98%的濃硫酸稀釋為稀硫酸時,一定要將   沿燒杯壁緩慢地注入盛有   的燒杯里,并用  攪拌,此時若用手輕輕觸碰燒杯外壁,有  的感覺。
答案:
(1)小木棍變成黑色;(2)濃硫酸;水;玻璃棒;熱
解析:
(1)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夠使物質發生碳化,故用小木棍蘸少量濃硫酸,放置一會兒后,可觀察到小木棍蘸有硫酸的部位變黑;
(2)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將濃硫酸沿燒杯壁緩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燒杯里,并用玻璃棒攪拌,濃硫酸溶于水會放出大量的熱,若用手輕輕觸碰燒杯外壁,有熱的感覺;
答:制得氫氣的質量為0.2g.
32.如圖1是濃硫酸試劑瓶上標簽的內容.請回答:
(1)該濃硫酸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
(2)硫酸等許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是溶液中含有較多的  (寫化學符號);
(3)使用一段時間后,濃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填“大于”或“小于”)98%;原因是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4)往圖2燒杯中慢慢注入濃硫酸,你會看到的現象是   。

答案:(1)H2SO4;(2)H+;(3)小于;(4)石蠟融化
將一定量的鋅粉放入稀鹽酸、氯化亞鐵、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再向濾渣中加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固體___ ;濾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質是_____ 。
答案:
Cu、Fe CuCl2
34.檢驗稀硫酸中混有稀鹽酸,應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選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先后發生的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寫化學方程式)。
答案:
Ba(NO3)2溶液、AgNO3溶液和稀硝酸,排除硫酸對檢驗鹽酸的干擾,
Ba(NO3)2+H2SO4=BaSO4↓+2HNO3,AgNO3+HCl=AgCl↓+HNO3
解析:
檢驗稀硫酸中混有稀鹽酸,所選的試劑是硝酸銀溶液,但是硝酸銀可以與硫酸反應生成微溶與水的硫酸銀造成實驗的干擾,所以首先需加入硝酸鋇溶液與硫酸反應,排除硫酸根離子的干擾。
35.如圖所示,在A燒杯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并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在B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濃鹽酸,然后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B兩個小燒杯.請回答:
(1)放置一段時間后,A燒杯中的現象是______,溶液的pH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2)該現象說明濃鹽酸具有的性質是(列舉兩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5題圖)(第37題圖)
答案:(1)紅色逐漸褪色,降低
(2)①具有揮發性;②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等
解析:
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濃鹽酸易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分子通過運動又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使溶液的堿性逐漸減弱以以致呈中性或堿性,pH逐漸降低,通過該實驗可以反映出濃鹽酸具有的性質有:揮發性,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等。
(三)、分析、探究題
36.已知98﹪濃H2SO4密度為1.84g/cm3,62﹪濃HNO3密度為1.14g/cm3;若要配制濃H2SO4與濃HNO3的混合溶液,則應將____ (填化學式)沿玻璃棒緩慢倒入盛有 (填化學式)的燒杯中,邊加邊攪拌,冷卻后裝瓶。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答案:濃H2SO4 ;濃HNO3 ;引流,攪拌。
37.某化學小組在課外活動時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臺等儀器已略去)。
(1)若乙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通過分液漏斗加入稀鹽酸后關閉活塞,同時打開止水
夾,看到乙試管液體中有氣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未變混濁。
①寫出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澄清石灰水未變渾濁的可能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2)若乙中盛有NaOH溶液,通過分液漏斗加入稀鹽酸后關閉活塞,同時打開止水夾,
乙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一會兒后再關閉止水夾,發現甲中液體流入乙中,乙中有氣
泡產生最終得到無色溶液。
①寫出乙中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乙中所得無色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寫出所有可能)。
答案:
(1)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Ca(OH)2+2HCl=2H2O+CaCl2
(2)①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CaCl2、HCl、NaCl;CaCl2、NaCl
解析:(1)①甲中所發生的反應為稀鹽酸與碳酸鈣的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②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發生反應,使乙試管出現冒氣泡的現象,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甲中的壓強增大,將稀鹽酸壓入乙試管,稀鹽酸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不能使溶液變渾濁,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2H2O+CaCl2
(2)①中產生氣泡的原因是,甲中液體里面的鹽酸與乙中碳酸鈉發生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若鹽酸過量,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再加上由甲溶液中流入的氯化鈣,故溶質為:CaCl2、HCl、NaCl;恰好完全反應則溶質為:CaCl2、NaCl
;若鹽酸的量不足,剩余的碳酸鈉與氯化鈣生成碳酸鈣的沉淀,溶液變渾濁,此種情況不符合題意。
38.某興趣小組用石灰石和鹽酸反應制取C02,并驗證CO2的性質。在確認裝置氣密性良好
后進行實驗。把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發現石灰水沒有變渾濁。對此展開探究:
(1)【提出問題】澄清石灰水為什么沒有變渾濁?
(2)【猜想與驗證】
甲同學認為可能澄清石灰水已變質。他取少量澄清石灰水,并向其中吹氣。現象是
___ ,說明澄清石灰水沒有變質。
乙同學認為制得的C02中可能含有HCl氣體。
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用試管取少量紫色石蕊試液,再通入制得的氣體,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他得出的結論是C02中混有HCl氣體。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實驗結論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2)石灰水變渾濁;鹽酸易揮發;二氧化碳和水反應能生成碳酸,碳酸也能夠使石蕊試液變紅色。21教育網
39.如圖,甲乙兩位同學在實驗室分別完成酸與堿、酸與鹽反應的實驗后,依次將反應后的廢液緩慢倒入同一潔凈的廢液缸中,當乙同學沿廢液缸緩慢傾倒廢液時,觀察到廢液缸中先有氣泡產生,然后又出現了白色沉淀。為科學處理廢液,甲乙同學對廢液缸中最終廢液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最終廢液中含有什么溶質?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猜想:只有NaCl一種溶質;乙同學猜想:廢液中含有NaCl、兩種溶質;
你的猜想是:廢液中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如果你的猜想是正確的,你設計的實驗方案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是正確的。
【反思交流】:隨著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實驗室產生的污染越來越受到重視,實驗中產生的污染物必須無害化處理后再排放。

(第39題圖)
答案:(1)NaCl、Na2CO3;(2)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均可).
試題分析:
【猜想與假設】廢液缸中先有氣泡產生,然后又出現了白色沉淀,說明液體中有酸和碳酸根及鈣離子;所以知甲同學的試管含有CaCl2、HCl;乙同學的試管中含有NaCl、Na2CO3,由題意知,二者混合若完全反應,則濾液中只有NaCl,若CaCl2過量,則是乙同學的猜想,若Na2CO3過量,則廢液中含有NaCl、Na2CO3;
【實驗探究】根據碳酸鈉可與酸反應生成氣體、或與氯化鈣、氯化鋇、氫氧化鈣等物質反應生成沉淀設計實驗,可向取廢液放于試管滴加鹽酸,若有氣泡產生,則猜想正確,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點評:本題是一道實驗題,了解物質的性質是解答此題的關鍵,在猜想反應后溶液成分時,除了有反應生成的物質,還要考慮反應物過量問題。
40.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如圖是物質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
(第40題圖)
(1)請你在編號②、③處各填入一種物質。②是_______;③是______;
(2)根據上圖可以總結出稀硫酸的五個化學性質.請你寫出編號①稀硫酸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編號④的物質是鹽.請你寫出符合編號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答案:
(1)鐵(或Fe);氧化銅(或CuO);
(2)硫酸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3)BaCl 2 +H 2 SO 4 =BaSO 4 ↓+2HCl(合理均可);復分解反應
解析:
(1)含有亞鐵離子的溶液顯淺綠色,所以稀硫酸是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含有銅離子的溶液顯藍色,所以硫酸水與氧化物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溶液;
(2)根據稀硫酸加入指示劑后變紅,說明是在稀硫酸中滴加石蕊,從而說明了硫酸可使石蕊變紅;
(3)硫酸可與氯化鋇溶液或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對應的酸,與氯化鋇反應的方程式是:BaCl 2 +H 2 SO 4 =BaSO 4 ↓+2HCl,該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
41.為驗證“酸的化學通性”,某班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如下實驗.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
A B C D
(1)寫出能證明A中反應發生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上述實驗中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全面驗證酸的化學通性,D試管中能與酸反應的固體單質是___________(寫一種即可).
(4)實驗完成后,將全部廢液倒入廢液缸內,測得pH=2,則廢液中所含溶質最多有____種(溶質不計指示劑與氣體)。
答案:
(1)紅色消失或紅色褪去;
(2)CuO+2HCl═CuC12+H2O;
(3)Mg或Al或Zn或Fe(鎂或鋁或鋅或鐵)等;
(4)四
42.小明在實驗室驗證鹽酸化學性質時,將碳酸鈉溶液倒入裝有稀鹽酸的燒杯中看到有氣泡產生.為了解兩種物質間的反應情況,他決定從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組成入手進行探究.
(1)小明對反應后溶液溶質組成了兩種猜想,請你再補充一種猜想
猜想1:溶質為NaCl和Na2CO3 猜想2:溶質為NaCl和HCl
猜想3:溶質為_________
(2)比較三種猜想,說明你提出猜想3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設計兩個不同的實驗方案,用兩種方法驗證了猜想2成立.按要求填寫下表。
(4)反思與評價:
你認為方法二是否正確_________,說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Cl;
(2)碳酸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
(3)鋅粒 有氣泡產生 有白色沉淀生成
(4)不正確;氯化鈉也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氯化銀沉淀,所以不能證明是否含有鹽酸。
43.請根據下面圖一、圖二的有關信息,按題目要求回答問題:
(1)圖一是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時溶液溫度與鹽酸溶液體積之間的變化關系圖。圖中M點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反應中氫氧化鈉和氯化氫的質量比是_______,氫氧化鈉和鹽酸的反應是___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2)圖二是向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時有關反應圖像,該圖像說明向碳酸鈉溶液中加入鹽酸時反應分兩步完成。第一步,當加入鹽酸的體積在0~v1ml時無氣泡產生,此時發生的反應是Na2CO3+HCl=NaHCO3+NaCl;第二步,當加入鹽酸的體積大于v1ml后,NaHCO3與鹽酸反應產生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所加鹽酸的體積等于v2ml時,溶液中存在的溶質是__________,所加鹽酸體積大于v2ml時,溶液的PH_____7。
答案:(1)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80∶73 放熱
(2)NaHCO 3 +HCl=NaCl+CO 2 ↑+H 2 O NaCl <
解析:
(1)從圖象中可以看出在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時溶液時,溫度是一個轉折點,所以反應的進行也是一個轉折點,故答案為: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當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從方程式中HCl+NaOH=NaCl+H 2 O,可以看出鹽酸和氫氧化鈉的質量比是:36.5:40,故答案為:80:73,從圖象可以看出,隨著鹽酸的加入溶液的溫度在逐漸的升高,故答案為:放熱。(2)從題中可以看出,第一步的反應生成了氯化鈉和碳酸氫鈉,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為:NaHCO 3 +HCl=NaCl+CO 2 ↑+H 2 O,從圖象中可以看出,隨著鹽酸量的增加,氣體的體積也在不斷地增加,當加入的鹽酸體積等于v 2 ml時,圖象開始轉成水平,說明了氣體體積不變了,反應物中也就沒有了碳酸氫鈉,全部轉化成了氯化鈉,故答案為:NaCl,在繼續滴加鹽酸,由于沒有了碳酸氫鈉,鹽酸就不會被反應了,故答案為:<。
44.甲. 乙兩位同學分別設計了下述兩套實驗方案,并都認為,如果觀察到的現象和自己設計的方案一致,即可證明溶液中有。
甲同學的方案:
乙同學的方案:
試評價上述兩個方案是否嚴密,并分別說明理由。
甲同學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學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同學的方案,不嚴密,若溶液中有Ag+離子,實驗現象也與甲方案一致;
乙同學的方案,嚴密,先加鹽酸即可使溶液處于酸性狀態,又可證明溶液中無Ag+,足以證明溶液中含有SO42-。
45.在學習酸堿中和反應時,同學們做了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
(1)甲組在實驗過程中測定了其中一種溶液的pH變化,由圖可知,該小組同學測定的是_____溶液的pH變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同學們取了右圖中A點所得溶液,加入試劑_____(填序號),觀察到有藍色沉淀生成.
Ⅰ.BaCl2溶液Ⅱ.Fe2(SO4)3溶液Ⅲ.CuSO4溶液
結論:酸堿沒有恰好中和,A點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
(2)乙組向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酸堿可能恰好中和,也可能硫酸過量。
為了進一步確定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乙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兩種方案:
方案一:取反應后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若觀察到___________,則硫酸過量;
方案二:取反應后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硫酸過量。
你認為上述兩種方案,哪種不合理?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OH;2NaOH+H2SO4═Na2SO4+2H2O;Ⅲ;Na2SO4 和NaOH;
(2)紅色變為無色;冒氣泡;方案二不合理,因為Na2SO4與Ba(OH)2反應也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
(1)曲線的起點大于7,說明為堿性溶液,所以可以判斷該小組測定是氫氧化鈉溶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H2SO4═Na2SO4+2H2O;從圖中可以得出A點時溶液仍為堿性,所以要得到藍色沉淀需加入硫酸銅溶液;A點所含的溶質為:氫氧化鈉、硫酸鈉;
(2)酚酞堿變紅,而于酸或中性溶液都不變色,所以可以觀察到溶液變為無色;
方案一:根據實驗結論可以知道硫酸過量,所以可以判斷加入碳酸鈉,要生成氣體,故現象為產生氣泡;
由于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要生成硫酸鈉,硫酸鈉也可以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白色的硫酸鋇沉淀,所以可以判斷方案二是不合理的。
(四)、計算題
46.實驗中學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某赤鐵礦石中Fe203的質量分數,取20克樣品放入燒杯中,再取稀鹽酸分五次加入燒杯中,每次均充分反應(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參加反應),測得實驗數據如下:
求:(1)此赤鐵礦石中Fe203的質量分數。(2)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答案:(1)此赤鐵礦石中Fe203的質量分數為80%.
(2)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2.5%.
47.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一份固體樣品進行了探究.通過實驗已確定該樣品由氧化鐵和鐵粉混合而成.他們稱取了13.6g固體樣品,用圖1所示的裝置繼續實驗,測定的部分數據如圖2所示.
請計算:
(1)固體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是______克。(化學反應方程式:)
(2)在上述反應后的固體中加入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求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1%)
答案:
(1)8 (2)22.9%
解析:
(1)設氧化鐵的質量為x,則 3CO+Fe2O32Fe+3CO2?固體減重 160????? 112??????? 160﹣112=48 x??????????????????(13.6g﹣11.2 g) = 解得x=8g (2)設生成的FeCl2和H2質量分別為x、y,則 Fe+2HCl=FeCl2+H2↑ 56?????? 127?? 2 11.2g???? x??? y == 解得x=25.4g;y=0.4g ×100%=22.9%.
48.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已知甲、乙分別是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一種,如圖表示向M克溶質質量分數為a的乙溶液中加入甲時溶液pH的變化曲線。請完成下列問題:
(1)甲是_________(填名稱) ;
(2)要求c點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若知道加入甲溶液的________或_________的數據即可。
(3)若用b表示加入甲溶液的某一數據,試計算c點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任選一個數據計算即可)
答案:
(1)氫氧化鈉溶液 (2)質量;溶質質量分數 (3)若b表示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則c點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解:設生成NaCl的質量為x。 NaOH+HCl==NaCl+H?2?O    36.5 58.5    Mag  x 若b表示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解:設生成NaCl的質量為x,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y。 NaOH+HCl==NaCl+H?2?O  40 36.5 58.5  by Mag  x

五.課堂小結:
課堂檢測
聽課及知識掌握情況反饋
測試題(累計不超過20分鐘) 道 成績
教學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內容□
課后鞏固
作業 題 鞏固復習 預習布置
簽字
年級組長: 學管師:
老師
課后
賞識
評價
老師最欣賞的地方:
老師想知道的事情:
老師的建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观塘区| 三明市| 林州市| 会同县| 广南县| 曲靖市| 都兰县| 上林县| 天祝| 镇雄县| 永和县| 溧阳市| 清苑县| 东明县| 青铜峡市| 新闻| 叶城县| 桐柏县| 松桃| 武鸣县| 东乡族自治县| 韶山市| 兴城市| 团风县| 潞西市| 陵川县| 温州市| 平南县| 凤台县| 宜黄县| 淮阳县| 万盛区| 通山县| 当涂县| 通化市| 玛曲县| 松阳县| 丰顺县| 达日县| 永清县|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