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課題:一年一度的人代會學習目標:﹙一﹚ 熱愛擁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增強主人翁意識,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貢獻力量。﹙二﹚能理解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人民當家作主地位的體現,積極參加民主政治建設,提高民主參與能力、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三﹚知道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學習重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學習難點: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學法提示:仔細閱讀,充分利用現有材料、圖片、圖表分析問題,鍛煉歸納探究能力。(一)預習導航:讀“引言”,感悟“人大代表”的風采。想一想:①人民代表“申紀蘭”做到了什么?②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那么,在我國人民是怎樣實現當家作主的呢?預習第一目:陽春三月看人大仔細閱讀課文、思考歸納:①什么是人民代表大會?它分幾個級別?是我國的什么機關?②分析P55圖表,結合P54相關鏈接,可以看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行使什么權力?預習第二目:代表人民行使權力思考:①人民與人民代表、與人民代表大會之間是什么關系?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確立這樣的政治制度有什么意義?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作為新時期的中學生,應怎樣對等這一制度?我的學習小結:加強政治文明建設,是五個文明建設的內容之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它有力的保證了 當家作主,是人民參與國家管理參政議政的重要 和最高實現形式。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 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 機關,代表人民行使最高 、最高 、最高 、最高 。(二)交流與展示,探究與提高:1、檢查預習、學生展示、師生交流。2、師生探究:辨析: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三)展示自我風采,顯現思維光環以“我生活中的人大代表”為題,說一段話。(四)課堂檢測1.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 )A公民 B人民代表 C人民 D中國共產黨2.2007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與會代表聽取、審議和表決通過了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這說明(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B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D人民代表具有最高決定最高、監督權3.在我國,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審批機關、檢察機關等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并被授予相應的權力。這說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A具有最高的監督權B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C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D具有最高立法權4.下列表達能正確反映我國人民同人大代表關系的是( )A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B人大代表的權力高于人民C各級人大代表都是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的D人大代表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E人民有權罷免自己不滿意的代表5(09中考).2009年3月5日至12日,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民代表匯聚北京,代表人民的意愿,共商國是,審議批準了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工作報告。這表明①在我國,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②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由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權力③全國人大代表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賦予的權力,討論和決定國家重大事務 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分析題:2007年3月5日---16日,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889名代表齊聚一堂,就國家一年來的各項工作發表意見和建議,行使人民賦予的神圣權力。他們聽取、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2006你啊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表決通過了物權法和企業所得稅法。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課題:獨具特色的民族區域自治學習目標:﹙一﹚增強民族意識,熱愛民族政策,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二﹚能結合國情理解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意義;提高分析、辨別能力,及與少數民族同學交往的能力。﹙三﹚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之間已形成了新型民族關系;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學習重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學習難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學法指導:充分利用材料、圖片,加強對正文的理解;收集相關材料,提高對建設新型民族關系意義的認識。(一)預習導航:歌曲《愛我中華》歌頌了什么?預習第一目:平等 團結 共同繁榮結合材料歸納:①我國各民族之間已形成了什么樣的新型民族關系?②我國各民族之間能和睦相處,共同發展與黨的正確領導分不開,你能列舉哪些事件給予證明呢?預習第二目: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權思考歸納:①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是什么?什么是民族區域自治?②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什么意義?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我國政治制度中的地位怎樣?我的學習小結:我國是一個有 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目前,各民族人民已經形成了 、 、、 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基本 ;在我國,為適應“ ”民族分布特點,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制度,這就妥善的解決了 和 的關系,有利于國家的 和 ,保障了少數民族人民真正 ,促進了各民族 、 和共同繁榮,有利于國家長期為穩定和 。(二)交流與展示,探究與提高:1、檢查預習、學生展示、師生交流。2、師生探究:什么是民族區域自治?我國為什么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三)法眼看社會,堅定愛國心“民族團結則國家穩定,國家穩定則人民安康”。但是,總有一股“藏獨”勢力在破壞我們的民族團結(事例------),請你分析他們的行為。(四)課堂檢測1.江澤民同志說:“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新中國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相比,我們的民族政策也是最成功的。”江澤民所說的民族政策是指(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西部大開發政策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共同富裕政策2.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國家在西部共安排了36個重大項目,總投資6000多億元。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A有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B有利于最終實現共同富裕C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D會影響西部地區的資源環境建設E是我國現階段的一切工作的中心3.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這一制度的實施( )A使少數民族地區擺脫了落后的面貌B解決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矛盾C保障了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務的自主權力D拉大了少數民族與漢族的差距4.(09中考)2008年5月是新疆自治區第26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新疆阿克蘇地區以“暢談輝煌成就·攜手團結奮進”為主題,以“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祖國大家庭好、改革開放好、民族團結好、人民解放軍好”教育為核心,開展系列教育活動。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的開展①能夠徹底解決新疆的經濟問題 ②有利于增強民族團結 ③有利于促進新疆的繁榮發展 ④有利于構建和諧新疆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5.材料分析:材料一:據統計,目前,我國共建立了155個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自治條例133個、單行條例384個。材料二:在執行全國性法定節日的基礎上,西藏自治區立法和行政機關還把“藏歷年”定為藏族節日,把職工的工作時間定為每周35小時。1 上述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2 請簡要分析國家上述做法的重要意義?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