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4常見的動物 導學案學科科學學生姓名年級七任課 老師吳老師授課時間教學目標教學內容:2.4常見的動物考 點:1.能說出生物分類的標準,理解分類標準不同導致分類結果不同;2.能說出分類的等級;3.能說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分類標準;4.說出五大脊椎動物的特征及代表動物;5.知道無脊椎動物的分類標準及相關的代表動物名稱;6.知道昆蟲的特征;7.能說出益蟲、害蟲的益處或害處;8.對學生進行分類、檢索等科學方法的訓練。能力與方法:1.通過分析圖文資料,說出脊椎動物的形態特征;2.通過利用圖文資料和搜集信息,掌握無脊椎動物的種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體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課堂教學過程課前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優□ 良□ 中□ 差□建議: 過程課前交流,了解學生上次課的復習情況知識梳理1、動物根據有無脊椎骨,分為脊椎動物(4.7萬種)和無脊椎動物(120萬種)。2、五種脊椎動物形態特征比較3、八種無脊椎動物4、動物界中節肢動物最多,有100多萬;節肢動物中昆蟲類的種類和數量是生物界中最多的。昆蟲類的特點:①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②胸部有三對足和一般有二對翅,③身體、觸角和足都分節,體表長有堅硬的外骨骼(保護作用)。害蟲:危害人的健康和動植物生長的的昆蟲,如:蝗蟲、蒼蠅、蟑螂等。?益蟲:可幫助植物傳份,消滅害蟲,為人類提供物質的昆蟲,如:蠶蛾、螳螂、蜻蜓、蜜蜂等。?教學過程A.動物分類【導入新課】如果你去書店買七年級的生物輔導用書,怎樣才能在眾多的書籍中快速找到?我們之所以能夠快速找到,就是因為銷售人員進行了分類處理。【講授新課】1.什么是分類呢?分類的優點是什么?明確:分類是一種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歸類到一起的科學方法。對事物進行分類后,它們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更加清晰。2.試著把下列圖形進行分類,并說出你的分類依據。(展示不同顏色的不同形狀)3.通過剛才的分類活動,你有什么結論?明確:分類要按照一定的特征進行;不同的分類標準有不同的分類結果。一、動物分類1.(1)請你試著將下面的物體分成兩類,并說出你的分類依據。(展示各種生物及非生物圖片)明確:能否生長、能否繁殖、是否需要營養可分為生物和非生物。(2)地球上大約有125萬種動物,動物學家們也給它們進行了分類。為什么要給動物進行分類?明確:為了更好地研究與識別動物。我們應該怎樣給動物進行分類呢?明確:先進行仔細的觀察和研究,了解各種動物具有什么特征,再根據這些特征進行分類。根據下面兩個特征,我們可以對雞、蠶、鯉魚、蝙蝠進行分類:水生還是陸生: 是否有羽毛:你們是否還能根據其他標準進行分類?是否有脊柱: 是否會游泳: 是否有足:2.(1)由此可知,生物分類可以有很多的標準。科學的分類方法是以什么為依據呢?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以及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等為依據進行分類的。(2)生物分類有哪些等級?明確:按照生物之間的差異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門、綱、目、科、屬、 種構成分類的七個等級。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種是最小的分類單位。分類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生物之間的共同特征就會越多。(3)生物學家為了求得生物名稱的統一,制定了國際統一的生物命名法。現在各國公認的并普遍采用的生物命名法是瑞典生物學家林奈所創制的雙名法。(介紹林奈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原則。)(4)閱讀教材,說出人、貓和蝗蟲分別在動物的分類等級上所處的位置。(5)思考討論:1.人、貓、和蝗蟲在分類等級上有什么共同點?2.人與貓和蝗蟲哪個的共同特征更多?親緣關系更近一些?3.從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明確:1.人和貓同綱不同目、人和蝗蟲同界不同門、貓和蝗蟲同界不同門。2.貓3.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生物種類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多,親緣關系越近。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生物種類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少,親緣關系越遠。B.常見的脊椎動物【導入新課】天上飛的鳥、水里的游魚、水邊的青蛙,陸地上的小兔子,這些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動物有什么共同點呢?【講授新課】一、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1.仔細觀察圖 2-33 中四類動物的骨骼,它們有什么明顯的相同之處?明確:體內背部都有一條脊柱。講解:身體背部都有一條脊柱,脊柱由許多塊脊椎骨組成,稱為脊椎動物,如狗和龜。身體上沒有脊椎骨的動物稱為無脊椎動物,如蚯蚓和蝗蟲。2.思考討論:盡可能多地說出你所知道的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名稱。3.講解:脊椎動物是動物界中最高等的動物,根據它們的形態特征不同,可分成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幾大類。二、魚類1. 魚類大約出現在 4.5 億年前,目前世界上約有魚類 3.2 萬種。鯽魚是常見的淡水魚類,它是怎樣適應水中生活的?看視頻,說一說鯽魚在形態和運動方式上有哪些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特點?2.魚又是怎樣呼吸的呢?來看視頻。(1)口和鰓蓋是同時開合的嗎?明確:不是。交替開合。(2)在口前滴一滴墨水,墨水會從哪里流出來?明確:鰓蓋后緣。(3)鰓絲為什么是鮮紅色而且既多又密?與魚的哪一項生理活動有關?明確:鰓絲中布滿毛細血管。與魚的呼吸有關。3.你能總結魚有哪些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了嗎?明確:體形:梭形(能減輕水的阻力)體色:背部青黑色,腹部白色(保護色)體表:鱗片,上面布滿黏液(減輕水的阻力)感覺:側線是感覺器官,感知水溫和水流運動:用鰭游泳呼吸:鰓4.下面這些魚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呢?總結魚類特征:都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靠鰭運動,身體表面常覆有鱗片。魚類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是怎樣的?明確:大多數體外受精,卵生。5. 除了鯽魚,魚類還有很多品種,(展示各種魚類圖片)觀察圖片,并結合已有知識,說說下面這些魚類哪些生活在淡水中,哪些生活在海水中嗎?明確:淡水:鰱魚、鳙魚、青魚、草魚海水:黃魚、帶魚、鯊魚6.(展示鱷魚、鯨魚、魷魚、海馬)思考討論:下面哪些才是真正的魚?明確:鯽魚和海馬。三、兩棲類1. 兩棲動物大約出現在 3.5 億年前。青蛙是常見的兩棲動物。你知道青蛙生活在什么環境中嗎?明確: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水邊潮濕的陸地。2.觀察青蛙圖片,(1)它的體色和四肢有什么特點?對它的生活有什么意義?明確:體色:腹部白色,背部黃綠色,有黑色斑紋。(保護色)四肢:前肢較短,后肢發達,適于跳躍。后足寬而趾長,趾間有蹼,適于在水中游泳。(2)青蛙的皮膚有什么特點?對它的生活有什么意義?明確:青蛙的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濕潤的皮膚中布滿毛細血管,可以輔助呼吸。(3)青蛙體溫恒定嗎?明確:不恒定,有冬眠現象。(4)青蛙有哪些特點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明確:陸地:前肢短小,后肢發達,適合跳躍;主要用肺呼吸,皮膚有輔助呼吸的作用;水中:后足寬而趾長,趾間有蹼,適于在水中游泳。3.提問:觀察青蛙生殖發育過程圖,想一想,青蛙的受精過程在哪里完成?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分別生活在哪里?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在形態上有哪些顯著的變化?講解:受精過程在水中完成;青蛙的幼體和魚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它的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由此可見,青蛙是卵生動物,體外受精,幼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與成蛙差別很大。這樣的發育方式叫做變態發育。幼體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這樣的動物稱為兩棲動物。4.你認識下面這些兩棲動物嗎?5兩棲類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呢?明確:青蛙是著名的捕蟲能手,每年能消滅一萬多只害蟲;蟾蜍可以做中藥蟾酥;大鯢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四、爬行類1. 爬行動物大約出現在 3 億年前。(展示圖片:陸龜、蜥蜴、蛇)仔細觀察下面幾種爬行動物,它們有哪些共同特征?明確:一般貼地爬行,身體內有肺,體表覆蓋著鱗片或甲,體溫不恒定。這樣的動物叫做爬行動物。2.思考討論:爬行類與兩棲類哪個更適應陸地生活?為什么?明確:爬行類更適合陸地生活。爬行類皮膚干燥而粗糙,表面覆蓋角質的鱗片或骨質的甲,可以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感覺器官比兩棲類更加靈活。3.你知道爬行類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嗎?明確:蛇毒、蛇膽、蛇蛻都可以作中藥材;蛇還能捕鼠;蜥蜴全身可以入藥;龜的腹甲是著名的中藥,叫做龜板。五、鳥類1. 最早的鳥大約出現在 1.5 億年前。它們可以在空中自由的飛翔。家鴿是常見的鳥類,它有哪些特點呢?讓我們來進行觀察。(1)觀察家鴿的體型,有什么特點?明確:成紡錘型,減輕飛行時空氣的阻力。(2)觀察家鴿兩翼和尾部的羽毛,與其他部位的羽毛有什么不同?明確:兩翼和尾部的羽毛適于飛行,其他部位羽毛可以保溫。(3)摸一摸,鳥類的哪部分肌肉最發達?有什么作用?明確:胸肌發達,有利支持兩翼的飛翔。(4)觀察家鴿的骨骼標本,說一說家鴿的骨骼有什么特點?長骨中空,骨質薄而輕。(5)觀察家鴿的肺有什么特點?對家鴿的飛行有什么意義?明確:肺發達,有氣囊與肺相通。提高了家鴿的攝氧能力,滿足長時間飛行對能量的需求。(6)家鴿的受精方式和發育方式有什么特點?明確:體內受精、卵生。3.試著總結鳥類與飛行相適應的特點有哪些?明確:體型:紡錘型,減輕空氣阻力。羽毛:體表被覆適于飛行的羽毛。肌肉:胸肌發達,支持兩翼的飛行。骨骼:骨質輕而薄,長骨中空,有利于減輕飛行時的阻力。肺:發達,有氣囊與之相通,輔助呼吸。體溫:高而恒定。4.觀察下面這些鳥,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鳥類的身體呈紡錘形,前肢特化為翼, 體表有羽毛,體溫恒定,胸肌發達,骨骼愈合、薄、中空,腦比較發達。5.鳥類與人類有什么關系?明確:家禽:提供肉、蛋、服裝工業原料;啄木鳥:“森林醫生”;貓頭鷹是捕鼠健將;大山雀、燕子等都可以捕食害蟲。六、哺乳類1.講解:最早的哺乳動物大約出現在 2 億年前。家兔是常見的哺乳動物,它有哪些特點呢?(1)觀察家鴿的體型,有什么特點?明確:成紡錘型,減輕飛行時空氣的阻力。觀察家鴿兩翼和尾部的羽毛,與其他部位的羽毛有什么不同?明確:兩翼和尾部的羽毛,與其他部位的羽毛有什么不同?摸一摸,鳥類的哪部分肌肉最發達?有什么作用?明確:胸肌發達,有利支持兩翼的飛翔。(4)觀察家鴿的骨骼標本,說一說家鴿的骨骼有什么特點?家兔:門齒、臼齒發達,適合切斷咀嚼植物;狼的犬齒發達,適合撕咬肉類。2. 把下面這些動物歸為哺乳動物的原因是什么?總結:哺乳動物全身被毛,體溫恒定,胎生,哺乳。哺乳動物有四腔心臟、專用的齒、特化的肢和發達的腦。3.結合哺乳動物的特征想一想,為什么哺乳動物是動物界中分布最廣、功能最完善的動物?明確:胎生、哺乳使后代成活率大大增加;獲得食物及處理食物的能力的增強;肺部發達,體表被毛,體溫恒定,腦較大而發達,適應環境能力增強。4.活動:猜動物游戲:找出1中你最喜愛的脊椎動物,先歸納這種動物的特征,然后請5位同學向你提10個問題,你只回答“是”或“不是”。如果提問的同學猜出了你最喜愛的動物的大致種類,則判提問的同學獲勝。5.判斷青蛙、貓、雞、蛇、草魚各屬于哪類動物,并將教材中的表格補充完整。C.常見的無脊椎動物【導入新課】如果我們在野外遇到從來沒有見過的生物,該怎樣鑒定它們的類別呢?明確:生物學上常使用檢索表來鑒定生物的種類。【講授新課】 利用檢索表來辨別生物1.講解: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類檢索表。這種檢索表是怎樣編制的呢?明確:利用“非此即彼,兩相比較”的原則。把同一類別的生物,根據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的區別,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以此類推,直到編制出包括全部生物類群的分類檢索表。2.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按照二歧分類法,五大脊椎動物的檢索表。(展示圖表)3.想一想,青蛙、貓、雞、蛇、草魚各有什么特點?確定青蛙、貓、雞、蛇、草魚各屬于哪類動物?明確:青蛙屬于兩棲類;貓屬于哺乳類;雞屬于鳥類;蛇屬于爬行類;草魚屬于魚類。4.你能發現剛才的分類檢索表是怎樣制作的嗎?明確:根據生物某一方面的明顯特征,按其異同或有無分為相對的兩組;然后再按其相反的特征,繼續分為相對的兩組,直到可鑒定出該生物所屬的類別為止。 5.框架形式的檢索表也可轉換為文字形式的檢索表。根據剛才的檢索框架圖,把下面的文字檢索表補充完整。常見的無脊椎動物(一)無脊椎動物的分類1.地球上大約有 4.7 萬種脊椎動物,那無脊椎動物有多少種呢?明確:無脊椎動物有120多萬種,自然界中大部分是無脊椎動物。2.科學家們把無脊椎動物分成了哪些種類,其特征及代表動物分別是什么?明確:(1)原生動物:體形微小 、結構簡單,身體一般由單細胞構成、適應性極強 ,如變形蟲、草履蟲、瘧原蟲。(2)腔腸動物:身體多細胞,攝食和排泄共用一個口(有口無肛門),身體輻射對稱。如:海蜇、水螅。(3)扁形動物:身體多細胞,攝食和排泄共用一個口(有口無肛門),身體呈左右對稱。如:渦蟲、血吸蟲。(4)棘皮動物:無貝殼,體表有棘皮突起,生活在海洋中。 如:海參、海膽、海星等。 (5)軟體動物:身體柔軟,不分節,大多數有貝殼。 如蝸牛、河蚌、螺類、烏賊、章魚、鮑魚、牡蠣。(6)環節動物:身體圓長或扁形,有許多體節。 如:蚯蚓、沙蠶、水蛭。 (7)線形動物:身體細長呈線形,不分節。 如:蛔蟲、蠕蟲 、蟯蟲、鉤蟲 。(8)節肢動物: 身體分節,觸角和足也分節,體表有外骨骼。如蝦、蝗蟲、蜘蛛、蜈蚣等。3.無脊椎動物是按照什么標準來分類的呢?來觀察無脊椎動物的檢索表,想一想,每一次分類的標準分別是什么?(展示圖表)明確:(1)按身體細胞的多少可以分為單細胞和多細胞,單細胞的是原生動物;身體多細胞的可以按攝食與排泄是否在同一出口分;攝食和排泄在同一出口的,可以按身體對稱方式分,呈左右對稱的是扁形動物,呈輻射對稱的是腔腸動物;(4)體型長或薄的,身體有許多體節的為環節動物;體型長或薄的,身體線形,不分節的為線形動物。(5)攝食和排泄分兩個開口的,再按體型是否長而薄區分; 體型非長而薄的,再按其體外有無貝殼區分:身體柔軟,有貝殼的為軟體動物;無貝殼的,再按外表是否有外骨骼分為節肢動物和棘皮動物。4.根據圖 2-44,參照脊椎動物檢索表的轉換方式,補充完成無脊椎動物檢索表。(二)昆蟲1.猜謎語:“身體分為頭胸腹,兩對翅膀三對足,頭上一對感覺須,骨頭長在肉外頭”這是哪種動物?明確:昆蟲。講解:昆蟲屬于節肢動物,它是動物中成員最多的大家族,目前知道的種類大約有 100 萬種。2.你知道昆蟲長在肉外頭的“骨頭”是什么嗎?講解:是外骨骼。節肢動物的體表都有一層柔韌的外骨骼,保護著內部柔軟的器官。外骨骼不會隨著蟲體的生長而生長,要褪去外骨骼才能繼續生長。“金蟬脫殼”脫的“殼”就是指的外骨骼。3.觀察蜜蜂的形態結構,它的身體可分為哪幾部分,有幾對足,幾對翅?它是不是昆蟲呢?明確: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具有三對足、兩對翅,體表有外骨骼。屬于昆蟲。4.判斷下面哪些動物屬于昆蟲?(展示蜻蜓、蚊子、蜘蛛、河蟹、蝗蟲、蜈蚣)明確:屬于昆蟲的有蜻蜓、蚊子、蝗蟲。5.昆蟲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很密切,有些昆蟲對人類有益,也有一些昆蟲危害人類的健康和動植物的生長。下面這些昆蟲,哪些對人類有益,哪些對人類有害?明確:有益:蠶蛾、螳螂、蜻蜓有害:蜚蠊、蠅、蝗蟲6.下列防治害蟲的方法中,你認為哪些最有利于保護環境?7.你還知道哪些益蟲或者害蟲,人們是如何利用它們或者進行防治的?D.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導入新課】猜謎語(打一動物)短短一段繩,泥中能穿行,松土又施肥,農民好幫手。【講授新課】1. 你見過蚯蚓嗎?你能對你所知道的蚯蚓進行描述嗎?2.介紹蚯蚓的種類蚯蚓屬于環節動物,全世界已知的有 3000 余種。如水絲蚓、環毛蚓、異唇蚓、水蚯蚓、海蚯蚓等。3.關于蚯蚓,你想了解哪一方面的情況?(選取大多數同學想探究的問題進行學習,如: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蚯蚓的生活習性?蚯蚓的形態結構?蚯蚓是怎樣運動的?蚯蚓是怎樣呼吸的?哪些環境因素會對蚯蚓的生活產生影響?)一、蚯蚓的生活環境提問:我們在哪里可以找到蚯蚓?明確:蚯蚓生活在濕潤、疏松、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15℃到25℃為最佳溫度,土壤含水量在60%以上的環境中。二、蚯蚓的生活習性提問:蚯蚓什么時候出來活動?以什么為食?明確:蚯蚓晝伏夜出,白天在土壤中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機物為食,晚上出來活動,主要以植物的落葉為食。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三、蚯蚓的形態結構蚯蚓是什么樣的?先來看一段視頻。用放大鏡觀察蚯蚓,并結合視頻,完成下面的問題。1.觀察蚯蚓的體形,呈什么形狀?蚯蚓的身體是否分節?身體分節對蚯蚓的生活有什么意義?2.怎樣區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3.怎樣區分蚯蚓的背面和腹面?4.用手摸蚯蚓的體表,濕潤還是干燥?光滑還是粗糙?明確:1. 蚯蚓的身體長而圓。由許多相同的體節構成,屬于環節動物。體節可以使蚯蚓的活動靈活、自如。2. 蚯蚓的身體有幾節顏色較淺、表面光滑,形成一個環狀結構叫做環帶。靠近環帶的一端為前端,離環帶較遠的一端為后端。3.顏色較深的一面為背面,顏色較淺的一面為腹面。4.蚯蚓的體表濕潤,有黏液。除前端幾節外,近腹面都感覺粗糙,因為生有剛毛。四、蚯蚓的運動1.在不同的地方,蚯蚓的運動速度一樣嗎?我們來看一段視頻。2.讓我們一起來進行探究活動。實驗目的:觀察不同環境下蚯蚓的運動速度。實驗器材:飼養在潮濕泥土中的蚯蚓、潮濕的棉球、鑷子、玻璃板、糙紙實驗步驟:(1)用鑷子取一條蚯蚓放在糙紙上,觀察蚯蚓的運動速。注意它身體的粗細及長短的變化。(2)將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觀察它的運動速度,并與在糙紙上的運動速度進行比較。實驗現象:蚯蚓在糙紙上的運動速度比玻璃板上運動速度快。3.為什么蚯蚓在玻璃板上的運動速度比糙紙上運動速度快慢?蚯蚓是依靠什么來運動的?來看一段視頻。4.結合圖片講解蚯蚓的肌肉及剛毛。并總結: 蚯蚓的運動就是依靠縱,環肌的交互舒縮及體表的剛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剛毛無法固定和支撐身體,因此蚯蚓在玻璃板上運動比在糙紙上速度要慢。五、蚯蚓的呼吸1想一想,在實驗過程中為什么要用濕潤的棉球擦拭蚯蚓的身體?來看一段視頻資料。想一想,蚯蚓是怎樣呼吸的?明確:1.為了保持蚯蚓的呼吸。2.蚯蚓是怎樣呼吸的?根據視頻資料,將蚯蚓的呼吸過程用文字和箭頭補充完整。明確:蚯蚓的呼吸要依靠濕潤的體壁來完成。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的黏液中,然后滲入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最后在全身各處細胞被利用。而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過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六、哪些環境因素會對蚯蚓的生活產生影響呢?光?水分?溫度?我們選取其中一個因素來進行探究,請同學們將探究實驗補充完整。提出問題:蚯蚓喜歡明亮還是黑暗的環境?作出假設:蚯蚓喜歡黑暗的環境。設計實驗:1. 實驗材料:無蓋、不透明的長紙盒若干個、大小、健康狀況差不多的蚯蚓若干條、黑硬紙板若肥沃潮濕的土壤若干2. 實驗步驟:(1)在紙盒底部平鋪上一層土壤,使土壤適合蚯蚓爬行.(2)用黑色硬紙板將紙盒的一半蓋住,使紙盒內形成 明亮 和 黑暗 兩種環境;(3)取10條蚯蚓,把它們放在紙盒內的明暗交界處;(4)每隔2分鐘統計 兩種環境 中的蚯蚓數量,并記錄數據;(5)以上方法多做幾次實驗完成實驗: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實驗現象: 幾乎所有的蚯蚓都爬到陰暗的地方去了結論: 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 思考討論:1.為什么要設置明亮和黑暗兩種環境?明確:形成對照。2.為什么要用潮濕肥沃的土壤?除光線外,為蚯蚓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3.每次放一條蚯蚓行不行?為什么?明確:不行。放一條數量太少,偶然性大,容易產生誤差,使實驗結果不準確。七、蚯蚓的作用蚯蚓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什么關系?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呢?明確: 蚯蚓以土壤中的動植物碎屑或腐爛的有機物為食,因此可以利用蚯蚓來處理有機廢物,如1億條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噸有機廢物。蚯蚓在土壤里活動,使土壤疏松,空氣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長。蚯蚓以土壤中的動植物碎屑或腐爛的有機物為食。蚯蚓吃進的腐爛有機物和大量土粒,經過消化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其糞便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無機鹽,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3.蚯蚓的身體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營養價值很高,是優良的蛋白質飼料和食品 。例題精講A.動物分類【例1】如果有A、B、C、D、E、F六種生物,其中A、C同屬不同種,B、C同科不同屬,C、D同目不同科,D、E同綱不同目,E、F同門不同綱;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與C同科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與A同目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與A同綱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與F同門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表中的數字代表生物,與①親緣關系最遠的生物是( ?)A. ② ??? B. ③??? C. ④??? D. ⑦【例3】蜻蛉俗稱“豆娘”,屬于蜻蜓目束翅亞目,蜻蜓則屬于蜻蜓目差翅亞目。以下是區分它們的檢索表及它們休息時的圖片: (1)圖????為蜻蜓。(2)“亞目”是介于目與科之間的一個分類單位,則蜻蛉和蜻蜓在分類上屬于同一????(填“綱”或“種”)的生物。【例4】圖為動物分類系統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上述動物中,___與虎的親緣關系最近;___與虎的親緣關系最遠。?(2)貓與豹所共有的分類等級中單位最小的是___。?(3)貓在___這個分類等級上與抹香鯨分開。?根據上述分析生物分類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虎鯊和抹香鯨都生活在海洋中,且外部形態也很相似,但在分類上卻相差較遠,因為動物分類除了比較外部形態結構,還要比較___________。B.常見的脊椎動物【例5】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曾對動物進行分類,下列是他分類的部分動物類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相當于現代動物類中爬行類的是( )?【例6】下圖為揚子鱷、鯽魚、蚯蚓、大熊貓四種動物,請回答有關問題:?(1)魚有許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___________呼吸,用鰭游泳。?(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順序正確的是(??)。A.鯽魚、蚯蚓、大熊貓、揚子鱷 B.蚯蚓、揚子鱷、鯽魚、大熊貓C.蚯蚓、鯽魚、揚子鱷、大熊貓 D.蚯蚓、鯽魚、大熊貓、揚子鱷(3)我國四川省臥龍地區建立的自然保護區,主要是對上圖動物中的___________進行就地保護。(4)鯽魚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將水從鰓蓋后緣排出,這是鯽魚在進行( D )A.攝食 B.散發體內的熱量 C.吸收水分 D.呼吸【例7】漁民從海水中打撈起一種動物,經解剖發現它有脊椎骨,繁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請你根據所學的動物學知識判斷這一動物可能與下列動物同一類的是(??)A.企鵝和蟾蜍 B.蝙蝠和白鰭豚 C.揚子鱷和娃娃魚 D.鴨和熊貓C.常見的無脊椎動物【例8】在千姿百態的動物世界里,有些動物的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有的動物則沒有。在下列生物中,全屬于無脊椎動物的一組是( )A. 蟋蟀、螳螂、蝸牛 B. 大壁虎、鯽魚、青蛙C. 小白鼠、蝗蟲、水螅 D. 蜜蜂、螞蟻、大黃魚【例9】渦蟲和絳蟲的共同特征有( )①身體輻射對稱 ②身體兩側對稱 ③背腹扁平 ④體表有刺細胞 ⑤有口無肛門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例10】以下有關腔腸動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珊瑚蟲、海葵、海蜇是腔腸動物 B. 腔腸動物是無脊椎動物C. 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食物和殘渣都由口進出D. 腔腸動物都生活在海洋中D.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例11】小齊在家里找到四種動物,根據四種動物的特征,設計如表所示的二歧式檢索表來區分這些動物,這些動物中是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五.當堂檢測:A.動物分類1.下列關于動物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A.動物分類只有一種方法B.動物分類都是根據不同的特征進行的C.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動物分類可得到不同的結果,可有多種分類方法D.動物分類一定是根據相同的特征進行的2.生物分類等級中,最大的分類單位和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分別是( ?)。A.門;科 B.門;種 C.界;種 D.界;綱3.下列可以作為動物分類依據的是( )A.形態結構特征 B.生活習性特征 C.生殖方式特征 D.以上特性均可4.小英在參觀某動物園時,在某角落撿到一塊廢舊的標識牌,上面寫著: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其他的字看不清楚了。則這塊標識牌有可能掛在哪種動物旁邊( )A.禿鷹 B.斑馬 C.眼鏡蛇 D.華南虎5.下列動物中屬于無脊椎動物的一組是( )①蚯蚓 ②鯉魚 ③蝙蝠 ④蝸牛 ⑤青蛙 ⑥蠶 ⑦螞蟻A.②③⑤ B.①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⑦ D.⑤⑥⑦6.有一個同學在野外發現一具已腐爛的動物尸體,體外被鱗、身體細長,露出部分脊椎骨。根據觀察,他得出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體外被鱗,死亡動物是脊椎動物 B.身體細長,死亡動物是無脊椎動物C.體內有脊椎骨,死亡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D.體內有脊椎骨,死亡動物是脊椎動物7.在分類上馬和驢同科不同屬,馬和犀牛同目不同科。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馬和驢在分類上一定屬于同一目 B.馬和驢在分類上一定不同種C.馬和驢之間沒有任何相似的特征 D.馬和驢之間的共同特征比馬和犀牛之間的共同特征多8.在生物的七個分類等級中,所含生物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征相似程度最高的是( ?)。A.種 B.科 C.門 D.綱9.現有六種動物:蝴蝶、鯨、螃蟹、烏賊、袋鼠、喜鵲,若將這些動物分成兩類,下列各項分類錯誤的是( )A.有翅動物和無翅動物 B.有羽動物和無羽動物C.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 D.陸生動物和脊椎動物10.節肢動物可以分為甲殼綱(蟹)、昆蟲綱(蒼蠅)、多足綱(蜈蚣)和蛛形綱(蜘蛛),由此判斷節肢動物在動物分類等級中屬于( )A.門 B.綱 C.目 D.科11.下圖是部分食肉動物的分類系統圖解,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狗是由狼馴化來的,它們的親緣關系最近 B.狗和狐的共同點比狗和豹的共同點多C.犬科動物之間的共同特征比犬屬動物之間的多 D.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12.如何對貓、鯽魚、蝴蝶、麻雀進行分類。(1)根據是水生還是陸生,將它們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2)根據有沒有羽毛,將它們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13.現有以下8種動物:麻雀、帶魚、蝴蝶、蚯蚓、蝙蝠、青蛙、豬、鯨。請根據題意完成下列問題。(1)根據有無脊椎骨這一標準可把這些動物分為_______動物和________動物;根據水生還是陸生這一標準可把這些動物分為______動物和______動物。(2)若把這些動物劃分為有翅動物和無翅動物,其分類的標準是_________;若把這些動物劃分為有羽毛動物和無羽毛動物,其分類的標準是_______;若把這些動物劃分為胎生和卵生動物,則其分類的標準_________。(3)從以上兩小題中,可發現動物有多種分類方法,你能得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根據如圖的足印判斷,四種動物中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15.對生物進行分類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了解生物的多樣性 B.了解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C.了解生物之間的進化關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種16.對狗、鴿子、鱷魚、鰱魚四種脊椎動物進行分類,對狗、鴿子、鱷魚、鰱魚四種脊椎動物進行分類,結果如圖所示,該分類圖不能體現的是( ) 17.有四種動物:(1)山羊;(2)河蚌;(3)麻雀;(4)青魚,請你寫出兩種可將四種動物分類的特征,并依據這一特征進行分類。分類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類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甲乙兩同學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對以下動物進行了簡單的分類,如表:(1)他們的分類依據分別是: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2)動物的分類,不僅要比較形態結構,往往還要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被子植物中,_________器官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這類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三種。B.常見的脊椎動物1.下列全部屬于魚類的一組是( )A.章魚、鮑魚、鯉魚 B.娃娃魚、鯉魚、帶魚C.鯽魚、鯉魚、銀魚 D.烏賊、章魚、鮑魚2.爬行動物被稱為“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 ,最主要的原因是( )?A.皮膚外具有鱗片或甲的結構 B.有陸上運動的四肢C.進行體內受精,擺脫了水的限制 D.加強了肺呼吸3.下列敘述中,屬于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等動物共同特征的是(??)A.用肺呼吸 B.體外受精C.體溫不穩定 D.能在水中和陸地上生活4.據2007年4月8日《湖洲日報》報道,素有“東方寶石”之稱的稀世珍禽——朱鹮將來我市下渚湖安家。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學會的專家認為,下渚湖濕地的生態環境比較適合朱鹮的生存。朱鹮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生殖方式是( )A.體內受精、卵生 B.體外受精、卵生C.體內受精、胎生 D.體外受精、胎生5.下列動物都屬于哺乳動物的一組是( ?)A.虎、獅、雞、松鼠?? B.牛、羊、馬、蛇?? C.獼猴、猩猩、長臂猴????? D.蝙蝠、白鰭豚、大象、鯨6.下列關于脊椎動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魚、青蛙和蛇都屬于脊椎動物 B.脊椎動物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C.脊椎動物都用肺呼吸 D.脊椎動物中的鳥類和哺乳類體溫恒定7.如圖所示的四種生物,相似特征最多的是( ) A.①與③ B.①與④ C.③與④ D.①與②8.以下對動物、動物結構、生理和功能關系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魚的體形呈紡錘形--減小游泳時水的阻力B.青蛙的皮膚裸露濕潤,內含豐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營養物質C.鳥類的骨大多中空,無膀胱--減輕體重,便于飛翔D.獵豹善于奔跑,是動物中的賽跑冠軍--適于捕食動物9.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動物的共同特征( )?A.生活在陸地上,卵生? B.體溫恒定,終生用肺呼吸?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D.體內受精,幼體生活擺脫了水環境10.把捕捉到的青蛙,放在干燥的環境中,青蛙會較快地死亡,原因是(?)A.缺少食物 B.不能進行運動?C.得不到水分,體內失水? D.皮膚干燥,不能進行輔助呼吸11.生活在北方的蛇和野兔,到了冬季,蛇要冬眠,野兔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A.蛇體表的鱗片不能保溫 B.野兔體表有毛C.野兔善于奔跑,體溫升高快 D.蛇是變溫動物,野兔是恒溫動物12.根據表中數據,正確的分析是(??)? A.鴿的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比其他兩種動物高,因此增加了飛行的負擔? B.人的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低,因此,人也可能會進行飛行生活?? C.蛙每分鐘心跳次數最低,可以減少代謝對物質和氧氣的需求,更適于飛行生活?? D.鴿的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血液循環迅速,是長期適于飛行生活的結果 一位漁民在舟山漁場捕到一條“大怪魚”,它體長3.1米,背灰黑色,腹白色,頭頂有肉刺。體前有一對鰭肢,尾鰭水平狀,腹部有乳狀突起,皮膚裸露。口腔內有牙齒,頭頂有一呼吸孔。解剖后發現體內有脊柱,有肺、心臟等器官。心臟結構與人類相似,體內有幼體。你認為漁民捕到的是魚類、兩棲類還是哺乳類?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假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搜集資料:外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結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鯽魚適應水中生活,下列敘述中,屬于魚類特征的是( ?)。15.某科技興趣小組的同學到市場上調查了解各種動物,市場人員熱情地給他們作了介紹。下列介紹中錯誤的是( ?)。16.家兔是恒溫動物,下列關于恒溫動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17.如圖陰影部分表示四種動物的共同特征。該特征是(??)。 18.圖是鯽魚內部結構示意圖.請觀察并回答問題.(1)通過圖可知,鯽魚的身體呈____形,軀干和尾部覆蓋有鱗片,鱗片表面有____,這些特點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鯽魚能用來在水中呼吸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鯽魚用____感知方向。19.如圖中圓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們的共同特征,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 20.閱讀下文,回答相關問題:恐龍到底是恒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常是學者熱烈爭辯的課題。甲學者提出下列論點支持恐龍是恒溫動物:論點一:在寒冷的北極圈地層里常發現有土生土長的恐龍化石。論點二:像恒溫動物中的鳥類一樣,少數恐龍化石也殘留有能夠保溫的羽毛構造。論點三:像恒溫動物中的哺乳類一樣,恐龍化石的骨骼中布滿管脈空隙,這原先是血液流經之路。乙學者則提出下列論點支持恐龍是變溫動物,反駁甲學者的論點:論點四:從恐龍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龍體型都很龐大。論點五:到了冬天,恐龍就會從寒冷的地方遷移至陽光較多、氣候較暖和的地方。論點六:恐龍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強烈的陽光,而非防止身體散熱。論點七:今日許多的變溫動物如爬行類,其骨骼也呈現高度管脈化,但一些小型鳥類和哺乳類的恒溫動物,骨骼的管脈化程度則偏低。(1)乙學者所提的論點四至論點七中,論點____與甲學者所提的任一論點沒有形成針對性反駁。(2)若乙學者認為生活在北極圈內的恐龍仍有機會曬到陽光而提高體溫,他所持的理由是___。A.恐龍有冬眠的習慣,故不需要陽光B.恐龍能隨季節作遷移C.恐龍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陽光C.常見的無脊椎動物1.下列哪類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A.腔腸動物 B.扁形動物 C.線形動物 D.環節動物2.秀麗隱桿線蟲是重要的實驗動物,具有身體細長、呈圓柱形、有口有肛門等特征,它屬于(??)。A.腔腸動物 B.扁形動物 C.線形動物 D.環節動物3.到海邊去游玩時,我們喜歡在沙灘上拾貝殼、捉螃蟹,具有貝殼的動物和螃蟹分別屬于( ?)。A.軟體動物和環節動物 B.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C.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D.環節動物和爬行動物4.下列選項中全部屬于軟體動物的是( )A.河蚌、蚯蚓、蝸牛 B.田螺、河蚌、烏賊 C.烏賊、水螅、蛔蟲 D.河蚌、蚯蚓、田螺 5.我市重新發現白蟻家族中的“大熊貓”﹣﹣浙江亮白蟻,它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在生物分類上它屬于(??)A.昆蟲類? B.兩棲類? C.爬行類? D.鳥類6.下列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是( ) A B C D7.下列詩句中的各種動物,不具備“體表都有外骨骼,身體和附肢均分節”特征的是( )A.誰家新燕啄春泥 B.春蠶到死絲方盡C.蟬噪林愈靜 D.早有蜻蜓立上頭8.關于蜜蜂和蜘蛛在分類中共同點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都屬于動物 B.都屬于無脊椎動物 C.都屬于節肢動物 D.都屬于昆蟲9.襄陽的夏夜,伴著蟬兒鳴唱,吹著悠悠的漢江風,人們喜歡吃著小龍蝦,喝著啤酒消夏,蟬和小龍蝦均屬于節肢動物的理由是(??)A.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B.都有三對足,兩對翅C.身體都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D.都有相同的生活環境10.下列關于昆蟲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昆蟲屬節肢動物,是動物界中成員最多的大家族B.昆蟲身體分頭、胸、腹、尾4部分,有3對足,2對翅C.昆蟲體表的外骨骼起保護身體的作用D.昆蟲與人類生活關系很密切,有些對人類有益,也有一些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生長11.下列有關動物類群對應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的匹配,不正確的是(?)12.很多昆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這是因為?( )A.蟲體表的外骨骼能保護和支持內臟??? B.外骨骼可以防止體內水分蒸發C.外骨骼非常堅韌???????????D.堅韌的外骨骼不能隨昆蟲的生長而生長13.在探究“蚯蚓的運動”活動中,正確的對照實驗設計應為(??)A.潮濕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紙 B.斜置的糙紙和水平放置的玻璃C.水平放置的糙紙和斜置的玻璃 D.玻璃和糙紙,都水平放置14.由于人類的活動,地球上水域污染日趨嚴重,鯊魚決定召集廣大魚類成員開會,一起商議將來的生存大計。魷魚、鯽魚、娃娃魚、甲魚、鯨紛紛游來,連海馬也匆匆趕來。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是(?)A.鯽魚 B.甲魚 C.魷魚 D.鯨15.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體細長 B.有口無肛門 C.身體由許多相似的體節組成 D.都可以在人體內營寄生生活16.蚯蚓、水蛭和沙蠶都屬于環節動物,它們與蝗蟲的主要區別是( )A.感覺器官發達 B.體外有外骨骼C.身體由許多相似的體節構成 D.運動器官發達17.蝗蟲適于陸地生活,其形態結構特點有( )①用氣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發;④視覺發達,有一對復眼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8.為了減少粗糙洞穴對蚯蚓身體的摩擦,某同學給蚯蚓的體表涂上了一層凡士林油膏(該物質不透氣),結果蚯蚓將會(??)A.運動變慢 B.運動變快 C.不動 D.死亡19.看圖填空:蝗蟲的身體分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胸部生有_____對足和_____對翅。體表具有______,能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的器官,并防止_____,以適應陸地生活。圖中序號______表示的結構為氣門,將蝗蟲胸部、腹部浸入水中,一段時間后蝗蟲死亡,這是因為蝗蟲呼吸時氣體出入身體的門戶被淹沒所致。20.某同學經常看到螞蟻吃餅干之類的含糖食物,但從沒有看到它們吃酸味、辣味的東西,于是設計了如下“探究螞蟻是否喜歡甜的食物”的實驗:材料用具:一小窩螞蟻,紙盒一個,滴管兩支,消毒棉花團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實驗步驟:①取兩小塊大小相同的棉花團,分別滴入濃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紙盒的一側。②將一小窩螞蟻放在紙盒的另一側。③30分鐘后,觀察并記錄螞蟻的取食情況。請根據實驗設計回答下列問題:(1)這個實驗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這個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有較多的螞蟻在?????????的棉花團處聚集,則說明螞蟻喜歡甜的食物。(4)為了要獲得準確的結果,往往要做多次實驗。這種做法稱為(??)。A.設置重復組 B.求平均值 C.設置對照組 D.排除無關變量D.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1.小明同學建立了如圖生物分類表,表中①②③④可代表的生物分別是( ) 2.如果在野外遇見不知名的生物,可以通過生物檢索表去識別.下列有關檢索表的敘述,錯誤的是(??)A.依生物的特征制作的分類工具 B.檢索表是鑒別生物種類的常用工具C.植物分類的檢索表只有一種 D.如果采用的特征不相同時,將出現不同的檢索表3.如圖所示是一張二分叉檢索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體溫是否恒定進行分類的是丙 B.以受精方式不同進行分類的是乙C.以有無飛行能力進行分類的是丁 D.以有無脊椎骨進行分類的是甲4.小江學習了下列四種單細胞生物的相關知識后,繪制了單細胞生物分類檢索表。下列關于檢索表中的甲、乙、丙、丁與這四種單細胞生物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注:大腸桿菌無成形的細胞核,酵母菌有成形的細胞核,二者均有細胞壁;草履蟲屬于動物,衣藻屬于植物。)A.甲——草履蟲 B.乙——酵母菌 C.丙——大腸桿菌 D.丁——衣藻5.生物檢索表常用來鑒定生物的種類。請利用這張簡單的“脊椎動物檢索表”,鑒定出下列動物中屬于S類動物的是(??) 6.目前,常用的是_______檢索表。這種檢索表把同一類別的生物,根據一對或幾對相對______,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7.現有以下4種動物:麻雀、帶魚、蝴蝶、蚯蚓.請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1)若把這些動物劃分為麻雀、蝴蝶為一類,另一類是帶魚、蚯蚓,其分類標準是___________;(2)小明同學制作了如下的生物檢索表:?1a有脊椎骨 ---------2??1b無脊椎骨 ---------3?2a水生 ------------P??2b陸生?------------Q?3a有翅?------------R ?3b無翅?------------S?則P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根據下列動物的特征,將它們進行分類,并回答其他問題:(請填寫字母)(1)把“A:螃蟹、B:蟾蜍、C:烏龜、D:水牛”分別填寫在下列圖表的相應欄中。鳥類和哺乳類有共同的祖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兩棲類為什么需要在水中和陸地上(空氣中)交替生活,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4)最早完全適合在陸地生活的動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圖是一幅不完整的檢索表,用它對貓、雞、蛇、鱷魚和青蛙五種動物進行分類,則圖中甲處的分類依據是________,乙處對應的動物是_______。10.課堂上老師介紹了二歧分類檢索表后,要求同學們回家也制作一張簡易檢索,表將蛇、蝗蟲、白鰭豚、蛔蟲、草魚進行分類,張莉同學制作的檢索表如下所示,請問P對應的動物是_________,M對應的動物是_________。11.把下面的脊椎動物檢索表補充完整。根據下列特征,將蜈蚣、草魚、田鼠、喜鵲、蝸牛、對蝦、鯨這些動物進行分類,并將分類結果填入括號中。13.下列是一張簡單的脊椎動物檢索表。小強在野外游玩發現了4種動物P、Q、R和S,并設計以下的二歧式檢索表來分辨這些動物:這些動物中有一種是蟒蛇,它是_________;癩蛤蟆是________14.如圖所示為把鯽魚、熊貓、朱鹮、蝗蟲、青蛙、烏龜六種動物根據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的區別,逐步二歧分類的檢索表:請仔細觀察這六種動物的特征,并依據檢索表寫出A~F所對應的動物名稱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 _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__。若將上述動物檢索表轉換成文字形式的檢索表可表示如下,請完成其中空格:15.將八種生物按某一依據分成兩類,結果如下表,該分類依據是( )A.?是否胎生?B.?體溫是否恒定?C.?有無脊柱?D.?生殖方式的不同課堂檢測聽課及知識掌握情況反饋 測試題(累計不超過20分鐘) 道 成績 教學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內容□課后鞏固作業 題 鞏固復習 預習布置 老師課后賞識評價老師最欣賞的地方:老師想知道的事情: 老師的建議: 2.4常見的動物 導學案學科科學學生姓名年級七任課 老師授課時間教學目標教學內容:2.4常見的動物考 點:1.能說出生物分類的標準,理解分類標準不同導致分類結果不同;2.能說出分類的等級;3.能說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分類標準;4.說出五大脊椎動物的特征及代表動物;5.知道無脊椎動物的分類標準及相關的代表動物名稱;6.知道昆蟲的特征;7.能說出益蟲、害蟲的益處或害處;8.對學生進行分類、檢索等科學方法的訓練。能力與方法:1.通過分析圖文資料,說出脊椎動物的形態特征;2.通過利用圖文資料和搜集信息,掌握無脊椎動物的種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體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課堂教學過程課前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優□ 良□ 中□ 差□建議: 過程課前交流,了解學生上次課的復習情況知識梳理1、動物根據有無脊椎骨,分為脊椎動物(4.7萬種)和無脊椎動物(120萬種)。2、五種脊椎動物形態特征比較3、八種無脊椎動物4、動物界中節肢動物最多,有100多萬;節肢動物中昆蟲類的種類和數量是生物界中最多的。昆蟲類的特點:①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②胸部有三對足和一般有二對翅,③身體、觸角和足都分節,體表長有堅硬的外骨骼(保護作用)。害蟲:危害人的健康和動植物生長的的昆蟲,如:蝗蟲、蒼蠅、蟑螂等。?益蟲:可幫助植物傳份,消滅害蟲,為人類提供物質的昆蟲,如:蠶蛾、螳螂、蜻蜓、蜜蜂等。?教學過程A.動物分類【導入新課】如果你去書店買七年級的生物輔導用書,怎樣才能在眾多的書籍中快速找到?我們之所以能夠快速找到,就是因為銷售人員進行了分類處理。【講授新課】1.什么是分類呢?分類的優點是什么?明確:分類是一種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歸類到一起的科學方法。對事物進行分類后,它們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更加清晰。2.試著把下列圖形進行分類,并說出你的分類依據。(展示不同顏色的不同形狀)3.通過剛才的分類活動,你有什么結論?明確:分類要按照一定的特征進行;不同的分類標準有不同的分類結果。一、動物分類1.(1)請你試著將下面的物體分成兩類,并說出你的分類依據。(展示各種生物及非生物圖片)明確:能否生長、能否繁殖、是否需要營養可分為生物和非生物。(2)地球上大約有125萬種動物,動物學家們也給它們進行了分類。為什么要給動物進行分類?明確:為了更好地研究與識別動物。我們應該怎樣給動物進行分類呢?明確:先進行仔細的觀察和研究,了解各種動物具有什么特征,再根據這些特征進行分類。根據下面兩個特征,我們可以對雞、蠶、鯉魚、蝙蝠進行分類:水生還是陸生: 是否有羽毛:你們是否還能根據其他標準進行分類?是否有脊柱: 是否會游泳: 是否有足:2.(1)由此可知,生物分類可以有很多的標準。科學的分類方法是以什么為依據呢?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以及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等為依據進行分類的。(2)生物分類有哪些等級?明確:按照生物之間的差異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門、綱、目、科、屬、 種構成分類的七個等級。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種是最小的分類單位。分類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生物之間的共同特征就會越多。(3)生物學家為了求得生物名稱的統一,制定了國際統一的生物命名法。現在各國公認的并普遍采用的生物命名法是瑞典生物學家林奈所創制的雙名法。(介紹林奈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原則。)(4)閱讀教材,說出人、貓和蝗蟲分別在動物的分類等級上所處的位置。(5)思考討論:1.人、貓、和蝗蟲在分類等級上有什么共同點?2.人與貓和蝗蟲哪個的共同特征更多?親緣關系更近一些?3.從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明確:1.人和貓同綱不同目、人和蝗蟲同界不同門、貓和蝗蟲同界不同門。2.貓3.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生物種類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多,親緣關系越近。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生物種類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少,親緣關系越遠。B.常見的脊椎動物【導入新課】天上飛的鳥、水里的游魚、水邊的青蛙,陸地上的小兔子,這些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動物有什么共同點呢?【講授新課】一、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1.仔細觀察圖 2-33 中四類動物的骨骼,它們有什么明顯的相同之處?明確:體內背部都有一條脊柱。講解:身體背部都有一條脊柱,脊柱由許多塊脊椎骨組成,稱為脊椎動物,如狗和龜。身體上沒有脊椎骨的動物稱為無脊椎動物,如蚯蚓和蝗蟲。2.思考討論:盡可能多地說出你所知道的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名稱。3.講解:脊椎動物是動物界中最高等的動物,根據它們的形態特征不同,可分成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幾大類。二、魚類1. 魚類大約出現在 4.5 億年前,目前世界上約有魚類 3.2 萬種。鯽魚是常見的淡水魚類,它是怎樣適應水中生活的?看視頻,說一說鯽魚在形態和運動方式上有哪些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特點?2.魚又是怎樣呼吸的呢?來看視頻。(1)口和鰓蓋是同時開合的嗎?明確:不是。交替開合。(2)在口前滴一滴墨水,墨水會從哪里流出來?明確:鰓蓋后緣。(3)鰓絲為什么是鮮紅色而且既多又密?與魚的哪一項生理活動有關?明確:鰓絲中布滿毛細血管。與魚的呼吸有關。3.你能總結魚有哪些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了嗎?明確:體形:梭形(能減輕水的阻力)體色:背部青黑色,腹部白色(保護色)體表:鱗片,上面布滿黏液(減輕水的阻力)感覺:側線是感覺器官,感知水溫和水流運動:用鰭游泳呼吸:鰓4.下面這些魚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呢?總結魚類特征:都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靠鰭運動,身體表面常覆有鱗片。魚類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是怎樣的?明確:大多數體外受精,卵生。5. 除了鯽魚,魚類還有很多品種,(展示各種魚類圖片)觀察圖片,并結合已有知識,說說下面這些魚類哪些生活在淡水中,哪些生活在海水中嗎?明確:淡水:鰱魚、鳙魚、青魚、草魚海水:黃魚、帶魚、鯊魚6.(展示鱷魚、鯨魚、魷魚、海馬)思考討論:下面哪些才是真正的魚?明確:鯽魚和海馬。三、兩棲類1. 兩棲動物大約出現在 3.5 億年前。青蛙是常見的兩棲動物。你知道青蛙生活在什么環境中嗎?明確: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水邊潮濕的陸地。2.觀察青蛙圖片,(1)它的體色和四肢有什么特點?對它的生活有什么意義?明確:體色:腹部白色,背部黃綠色,有黑色斑紋。(保護色)四肢:前肢較短,后肢發達,適于跳躍。后足寬而趾長,趾間有蹼,適于在水中游泳。(2)青蛙的皮膚有什么特點?對它的生活有什么意義?明確:青蛙的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濕潤的皮膚中布滿毛細血管,可以輔助呼吸。(3)青蛙體溫恒定嗎?明確:不恒定,有冬眠現象。(4)青蛙有哪些特點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明確:陸地:前肢短小,后肢發達,適合跳躍;主要用肺呼吸,皮膚有輔助呼吸的作用;水中:后足寬而趾長,趾間有蹼,適于在水中游泳。3.提問:觀察青蛙生殖發育過程圖,想一想,青蛙的受精過程在哪里完成?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分別生活在哪里?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在形態上有哪些顯著的變化?講解:受精過程在水中完成;青蛙的幼體和魚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它的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由此可見,青蛙是卵生動物,體外受精,幼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與成蛙差別很大。這樣的發育方式叫做變態發育。幼體生活在水中,有尾無四肢,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水中,無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這樣的動物稱為兩棲動物。4.你認識下面這些兩棲動物嗎?5兩棲類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呢?明確:青蛙是著名的捕蟲能手,每年能消滅一萬多只害蟲;蟾蜍可以做中藥蟾酥;大鯢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四、爬行類1. 爬行動物大約出現在 3 億年前。(展示圖片:陸龜、蜥蜴、蛇)仔細觀察下面幾種爬行動物,它們有哪些共同特征?明確:一般貼地爬行,身體內有肺,體表覆蓋著鱗片或甲,體溫不恒定。這樣的動物叫做爬行動物。2.思考討論:爬行類與兩棲類哪個更適應陸地生活?為什么?明確:爬行類更適合陸地生活。爬行類皮膚干燥而粗糙,表面覆蓋角質的鱗片或骨質的甲,可以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感覺器官比兩棲類更加靈活。3.你知道爬行類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嗎?明確:蛇毒、蛇膽、蛇蛻都可以作中藥材;蛇還能捕鼠;蜥蜴全身可以入藥;龜的腹甲是著名的中藥,叫做龜板。五、鳥類1. 最早的鳥大約出現在 1.5 億年前。它們可以在空中自由的飛翔。家鴿是常見的鳥類,它有哪些特點呢?讓我們來進行觀察。(1)觀察家鴿的體型,有什么特點?明確:成紡錘型,減輕飛行時空氣的阻力。(2)觀察家鴿兩翼和尾部的羽毛,與其他部位的羽毛有什么不同?明確:兩翼和尾部的羽毛適于飛行,其他部位羽毛可以保溫。(3)摸一摸,鳥類的哪部分肌肉最發達?有什么作用?明確:胸肌發達,有利支持兩翼的飛翔。(4)觀察家鴿的骨骼標本,說一說家鴿的骨骼有什么特點?長骨中空,骨質薄而輕。(5)觀察家鴿的肺有什么特點?對家鴿的飛行有什么意義?明確:肺發達,有氣囊與肺相通。提高了家鴿的攝氧能力,滿足長時間飛行對能量的需求。(6)家鴿的受精方式和發育方式有什么特點?明確:體內受精、卵生。3.試著總結鳥類與飛行相適應的特點有哪些?明確:體型:紡錘型,減輕空氣阻力。羽毛:體表被覆適于飛行的羽毛。肌肉:胸肌發達,支持兩翼的飛行。骨骼:骨質輕而薄,長骨中空,有利于減輕飛行時的阻力。肺:發達,有氣囊與之相通,輔助呼吸。體溫:高而恒定。4.觀察下面這些鳥,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鳥類的身體呈紡錘形,前肢特化為翼, 體表有羽毛,體溫恒定,胸肌發達,骨骼愈合、薄、中空,腦比較發達。5.鳥類與人類有什么關系?明確:家禽:提供肉、蛋、服裝工業原料;啄木鳥:“森林醫生”;貓頭鷹是捕鼠健將;大山雀、燕子等都可以捕食害蟲。六、哺乳類1.講解:最早的哺乳動物大約出現在 2 億年前。家兔是常見的哺乳動物,它有哪些特點呢?(1)觀察家鴿的體型,有什么特點?明確:成紡錘型,減輕飛行時空氣的阻力。觀察家鴿兩翼和尾部的羽毛,與其他部位的羽毛有什么不同?明確:兩翼和尾部的羽毛,與其他部位的羽毛有什么不同?摸一摸,鳥類的哪部分肌肉最發達?有什么作用?明確:胸肌發達,有利支持兩翼的飛翔。(4)觀察家鴿的骨骼標本,說一說家鴿的骨骼有什么特點?家兔:門齒、臼齒發達,適合切斷咀嚼植物;狼的犬齒發達,適合撕咬肉類。2. 把下面這些動物歸為哺乳動物的原因是什么?總結:哺乳動物全身被毛,體溫恒定,胎生,哺乳。哺乳動物有四腔心臟、專用的齒、特化的肢和發達的腦。3.結合哺乳動物的特征想一想,為什么哺乳動物是動物界中分布最廣、功能最完善的動物?明確:胎生、哺乳使后代成活率大大增加;獲得食物及處理食物的能力的增強;肺部發達,體表被毛,體溫恒定,腦較大而發達,適應環境能力增強。4.活動:猜動物游戲:找出1中你最喜愛的脊椎動物,先歸納這種動物的特征,然后請5位同學向你提10個問題,你只回答“是”或“不是”。如果提問的同學猜出了你最喜愛的動物的大致種類,則判提問的同學獲勝。5.判斷青蛙、貓、雞、蛇、草魚各屬于哪類動物,并將教材中的表格補充完整。C.常見的無脊椎動物【導入新課】如果我們在野外遇到從來沒有見過的生物,該怎樣鑒定它們的類別呢?明確:生物學上常使用檢索表來鑒定生物的種類。【講授新課】 利用檢索表來辨別生物1.講解: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類檢索表。這種檢索表是怎樣編制的呢?明確:利用“非此即彼,兩相比較”的原則。把同一類別的生物,根據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的區別,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以此類推,直到編制出包括全部生物類群的分類檢索表。2.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按照二歧分類法,五大脊椎動物的檢索表。(展示圖表)3.想一想,青蛙、貓、雞、蛇、草魚各有什么特點?確定青蛙、貓、雞、蛇、草魚各屬于哪類動物?明確:青蛙屬于兩棲類;貓屬于哺乳類;雞屬于鳥類;蛇屬于爬行類;草魚屬于魚類。4.你能發現剛才的分類檢索表是怎樣制作的嗎?明確:根據生物某一方面的明顯特征,按其異同或有無分為相對的兩組;然后再按其相反的特征,繼續分為相對的兩組,直到可鑒定出該生物所屬的類別為止。 5.框架形式的檢索表也可轉換為文字形式的檢索表。根據剛才的檢索框架圖,把下面的文字檢索表補充完整。常見的無脊椎動物(一)無脊椎動物的分類1.地球上大約有 4.7 萬種脊椎動物,那無脊椎動物有多少種呢?明確:無脊椎動物有120多萬種,自然界中大部分是無脊椎動物。2.科學家們把無脊椎動物分成了哪些種類,其特征及代表動物分別是什么?明確:(1)原生動物:體形微小 、結構簡單,身體一般由單細胞構成、適應性極強 ,如變形蟲、草履蟲、瘧原蟲。(2)腔腸動物:身體多細胞,攝食和排泄共用一個口(有口無肛門),身體輻射對稱。如:海蜇、水螅。(3)扁形動物:身體多細胞,攝食和排泄共用一個口(有口無肛門),身體呈左右對稱。如:渦蟲、血吸蟲。(4)棘皮動物:無貝殼,體表有棘皮突起,生活在海洋中。 如:海參、海膽、海星等。 (5)軟體動物:身體柔軟,不分節,大多數有貝殼。 如蝸牛、河蚌、螺類、烏賊、章魚、鮑魚、牡蠣。(6)環節動物:身體圓長或扁形,有許多體節。 如:蚯蚓、沙蠶、水蛭。 (7)線形動物:身體細長呈線形,不分節。 如:蛔蟲、蠕蟲 、蟯蟲、鉤蟲 。(8)節肢動物: 身體分節,觸角和足也分節,體表有外骨骼。如蝦、蝗蟲、蜘蛛、蜈蚣等。3.無脊椎動物是按照什么標準來分類的呢?來觀察無脊椎動物的檢索表,想一想,每一次分類的標準分別是什么?(展示圖表)明確:(1)按身體細胞的多少可以分為單細胞和多細胞,單細胞的是原生動物;身體多細胞的可以按攝食與排泄是否在同一出口分;攝食和排泄在同一出口的,可以按身體對稱方式分,呈左右對稱的是扁形動物,呈輻射對稱的是腔腸動物;(4)體型長或薄的,身體有許多體節的為環節動物;體型長或薄的,身體線形,不分節的為線形動物。(5)攝食和排泄分兩個開口的,再按體型是否長而薄區分; 體型非長而薄的,再按其體外有無貝殼區分:身體柔軟,有貝殼的為軟體動物;無貝殼的,再按外表是否有外骨骼分為節肢動物和棘皮動物。4.根據圖 2-44,參照脊椎動物檢索表的轉換方式,補充完成無脊椎動物檢索表。(二)昆蟲1.猜謎語:“身體分為頭胸腹,兩對翅膀三對足,頭上一對感覺須,骨頭長在肉外頭”這是哪種動物?明確:昆蟲。講解:昆蟲屬于節肢動物,它是動物中成員最多的大家族,目前知道的種類大約有 100 萬種。2.你知道昆蟲長在肉外頭的“骨頭”是什么嗎?講解:是外骨骼。節肢動物的體表都有一層柔韌的外骨骼,保護著內部柔軟的器官。外骨骼不會隨著蟲體的生長而生長,要褪去外骨骼才能繼續生長。“金蟬脫殼”脫的“殼”就是指的外骨骼。3.觀察蜜蜂的形態結構,它的身體可分為哪幾部分,有幾對足,幾對翅?它是不是昆蟲呢?明確: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具有三對足、兩對翅,體表有外骨骼。屬于昆蟲。4.判斷下面哪些動物屬于昆蟲?(展示蜻蜓、蚊子、蜘蛛、河蟹、蝗蟲、蜈蚣)明確:屬于昆蟲的有蜻蜓、蚊子、蝗蟲。5.昆蟲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很密切,有些昆蟲對人類有益,也有一些昆蟲危害人類的健康和動植物的生長。下面這些昆蟲,哪些對人類有益,哪些對人類有害?明確:有益:蠶蛾、螳螂、蜻蜓有害:蜚蠊、蠅、蝗蟲6.下列防治害蟲的方法中,你認為哪些最有利于保護環境?7.你還知道哪些益蟲或者害蟲,人們是如何利用它們或者進行防治的?D.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導入新課】猜謎語(打一動物)短短一段繩,泥中能穿行,松土又施肥,農民好幫手。【講授新課】1. 你見過蚯蚓嗎?你能對你所知道的蚯蚓進行描述嗎?2.介紹蚯蚓的種類蚯蚓屬于環節動物,全世界已知的有 3000 余種。如水絲蚓、環毛蚓、異唇蚓、水蚯蚓、海蚯蚓等。3.關于蚯蚓,你想了解哪一方面的情況?(選取大多數同學想探究的問題進行學習,如: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蚯蚓的生活習性?蚯蚓的形態結構?蚯蚓是怎樣運動的?蚯蚓是怎樣呼吸的?哪些環境因素會對蚯蚓的生活產生影響?)一、蚯蚓的生活環境提問:我們在哪里可以找到蚯蚓?明確:蚯蚓生活在濕潤、疏松、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15℃到25℃為最佳溫度,土壤含水量在60%以上的環境中。二、蚯蚓的生活習性提問:蚯蚓什么時候出來活動?以什么為食?明確:蚯蚓晝伏夜出,白天在土壤中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機物為食,晚上出來活動,主要以植物的落葉為食。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三、蚯蚓的形態結構蚯蚓是什么樣的?先來看一段視頻。用放大鏡觀察蚯蚓,并結合視頻,完成下面的問題。1.觀察蚯蚓的體形,呈什么形狀?蚯蚓的身體是否分節?身體分節對蚯蚓的生活有什么意義?2.怎樣區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3.怎樣區分蚯蚓的背面和腹面?4.用手摸蚯蚓的體表,濕潤還是干燥?光滑還是粗糙?明確:1. 蚯蚓的身體長而圓。由許多相同的體節構成,屬于環節動物。體節可以使蚯蚓的活動靈活、自如。2. 蚯蚓的身體有幾節顏色較淺、表面光滑,形成一個環狀結構叫做環帶。靠近環帶的一端為前端,離環帶較遠的一端為后端。3.顏色較深的一面為背面,顏色較淺的一面為腹面。4.蚯蚓的體表濕潤,有黏液。除前端幾節外,近腹面都感覺粗糙,因為生有剛毛。四、蚯蚓的運動1.在不同的地方,蚯蚓的運動速度一樣嗎?我們來看一段視頻。2.讓我們一起來進行探究活動。實驗目的:觀察不同環境下蚯蚓的運動速度。實驗器材:飼養在潮濕泥土中的蚯蚓、潮濕的棉球、鑷子、玻璃板、糙紙實驗步驟:(1)用鑷子取一條蚯蚓放在糙紙上,觀察蚯蚓的運動速。注意它身體的粗細及長短的變化。(2)將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觀察它的運動速度,并與在糙紙上的運動速度進行比較。實驗現象:蚯蚓在糙紙上的運動速度比玻璃板上運動速度快。3.為什么蚯蚓在玻璃板上的運動速度比糙紙上運動速度快慢?蚯蚓是依靠什么來運動的?來看一段視頻。4.結合圖片講解蚯蚓的肌肉及剛毛。并總結: 蚯蚓的運動就是依靠縱,環肌的交互舒縮及體表的剛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剛毛無法固定和支撐身體,因此蚯蚓在玻璃板上運動比在糙紙上速度要慢。五、蚯蚓的呼吸1想一想,在實驗過程中為什么要用濕潤的棉球擦拭蚯蚓的身體?來看一段視頻資料。想一想,蚯蚓是怎樣呼吸的?明確:1.為了保持蚯蚓的呼吸。2.蚯蚓是怎樣呼吸的?根據視頻資料,將蚯蚓的呼吸過程用文字和箭頭補充完整。明確:蚯蚓的呼吸要依靠濕潤的體壁來完成。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的黏液中,然后滲入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最后在全身各處細胞被利用。而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過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六、哪些環境因素會對蚯蚓的生活產生影響呢?光?水分?溫度?我們選取其中一個因素來進行探究,請同學們將探究實驗補充完整。提出問題:蚯蚓喜歡明亮還是黑暗的環境?作出假設:蚯蚓喜歡黑暗的環境。設計實驗:1. 實驗材料:無蓋、不透明的長紙盒若干個、大小、健康狀況差不多的蚯蚓若干條、黑硬紙板若肥沃潮濕的土壤若干2. 實驗步驟:(1)在紙盒底部平鋪上一層土壤,使土壤適合蚯蚓爬行.(2)用黑色硬紙板將紙盒的一半蓋住,使紙盒內形成 明亮 和 黑暗 兩種環境;(3)取10條蚯蚓,把它們放在紙盒內的明暗交界處;(4)每隔2分鐘統計 兩種環境 中的蚯蚓數量,并記錄數據;(5)以上方法多做幾次實驗完成實驗: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實驗現象: 幾乎所有的蚯蚓都爬到陰暗的地方去了結論: 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 思考討論:1.為什么要設置明亮和黑暗兩種環境?明確:形成對照。2.為什么要用潮濕肥沃的土壤?除光線外,為蚯蚓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3.每次放一條蚯蚓行不行?為什么?明確:不行。放一條數量太少,偶然性大,容易產生誤差,使實驗結果不準確。七、蚯蚓的作用蚯蚓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什么關系?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呢?明確: 蚯蚓以土壤中的動植物碎屑或腐爛的有機物為食,因此可以利用蚯蚓來處理有機廢物,如1億條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噸有機廢物。蚯蚓在土壤里活動,使土壤疏松,空氣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長。蚯蚓以土壤中的動植物碎屑或腐爛的有機物為食。蚯蚓吃進的腐爛有機物和大量土粒,經過消化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其糞便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無機鹽,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3.蚯蚓的身體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營養價值很高,是優良的蛋白質飼料和食品 。例題精講A.動物分類【例1】如果有A、B、C、D、E、F六種生物,其中A、C同屬不同種,B、C同科不同屬,C、D同目不同科,D、E同綱不同目,E、F同門不同綱;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與C同科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與A同目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與A同綱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與F同門的生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由圖中所示與C同科的生物有A、B,其中A、C同屬不同種,B、C同科不同屬;與A同目的生物有B、C、D;與A同綱的生物有B、C、D、E;與F同門的生物有A、B、C、D、E。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1)與C同科的生物有A、B。(2)與A同目的生物有B、C、D。(3)與A同綱的生物有B、C、D、E。(4)與F同門的生物有A、B、C、D、E。【例2】表中的數字代表生物,與①親緣關系最遠的生物是( B?)A. ② ??? B. ③??? C. ④??? D. ⑦【例3】蜻蛉俗稱“豆娘”,屬于蜻蜓目束翅亞目,蜻蜓則屬于蜻蜓目差翅亞目。以下是區分它們的檢索表及它們休息時的圖片: (1)圖????為蜻蜓。(2)“亞目”是介于目與科之間的一個分類單位,則蜻蛉和蜻蜓在分類上屬于同一????(填“綱”或“種”)的生物。答案:(1)乙 (2)綱【例4】圖為動物分類系統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上述動物中,___與虎的親緣關系最近;___與虎的親緣關系最遠。?(2)貓與豹所共有的分類等級中單位最小的是___。?(3)貓在___這個分類等級上與抹香鯨分開。?根據上述分析生物分類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虎鯊和抹香鯨都生活在海洋中,且外部形態也很相似,但在分類上卻相差較遠,因為動物分類除了比較外部形態結構,還要比較___________。解析:(1)生物的分類等級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所屬的等級越小,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級越大,親緣關系越遠,共同特征越少。由圖中的分類索引可知,貓和虎同屬于貓屬,親緣關系最近。虎鯊屬于魚綱,虎屬于哺乳綱,親緣關系最遠。?(2)由圖中的分類索引可知,貓和豹同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貓科,因此貓與豹所共有的分類等級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它們最小的分類單位是科。?(3)由圖中的分類索引可知,貓在目這個分類等級上與抹香鯨分開。?(4)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小,生物親緣關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大,親緣關系越遠,共同特征越少。(5)我們在對動物進行分類的時候,除了要比較動物的外部形態結構,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故答案為(1);貓;虎鯊;?(2)科;?(3)目;?(4)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小,生物親緣關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大,親緣關系越遠,共同特征越少。(5)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B.常見的脊椎動物【例5】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曾對動物進行分類,下列是他分類的部分動物類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相當于現代動物類中爬行類的是( B )?【例6】下圖為揚子鱷、鯽魚、蚯蚓、大熊貓四種動物,請回答有關問題:?(1)魚有許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___________呼吸,用鰭游泳。?(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順序正確的是(??)。A.鯽魚、蚯蚓、大熊貓、揚子鱷 B.蚯蚓、揚子鱷、鯽魚、大熊貓C.蚯蚓、鯽魚、揚子鱷、大熊貓 D.蚯蚓、鯽魚、大熊貓、揚子鱷(3)我國四川省臥龍地區建立的自然保護區,主要是對上圖動物中的___________進行就地保護。(4)鯽魚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將水從鰓蓋后緣排出,這是鯽魚在進行( D )A.攝食 B.散發體內的熱量 C.吸收水分 D.呼吸解析:(1)、魚類生活在水中,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原因,一是能用鰓呼吸,二是能用鰭游泳。?(2)、生物是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進化的,蚯蚓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環節動物,鯽魚屬于魚類,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大熊貓屬于哺乳動物,因此,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其順序是:蚯蚓、鯽魚、揚子鱷、大熊貓。?(3)我國四川省臥龍地區建立的自然保護區,主要是對上圖動物中的大熊貓進行就地保護。(4)?D。答案:(1)鰓 ;(2)C ;(3)大熊貓;(4)D。【例7】漁民從海水中打撈起一種動物,經解剖發現它有脊椎骨,繁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請你根據所學的動物學知識判斷這一動物可能與下列動物同一類的是(??)A.企鵝和蟾蜍 B.蝙蝠和白鰭豚 C.揚子鱷和娃娃魚 D.鴨和熊貓B.解: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動物最顯著的特征.漁民從海水中打撈起的動物,經解剖發現它有脊椎骨,繁殖方式是胎生、哺乳,因此它屬于哺乳動物.A、企鵝屬于鳥類,蟾蜍屬于兩棲類,A錯誤;B、蝙蝠和白鰭豚都屬于哺乳類,B正確;C、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娃娃魚屬于兩棲類,C錯誤;D、鴨子屬于鳥類,D錯誤。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C.常見的無脊椎動物【例8】在千姿百態的動物世界里,有些動物的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有的動物則沒有。在下列生物中,全屬于無脊椎動物的一組是( A )A. 蟋蟀、螳螂、蝸牛 B. 大壁虎、鯽魚、青蛙C. 小白鼠、蝗蟲、水螅 D. 蜜蜂、螞蟻、大黃魚【例9】渦蟲和絳蟲的共同特征有( B )①身體輻射對稱 ②身體兩側對稱 ③背腹扁平 ④體表有刺細胞 ⑤有口無肛門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B.解:渦蟲和絳蟲都屬于扁形動物,因此,它們都具有背腹扁平、身體呈左右對稱、有口無肛門的特征;故②③⑤都是渦蟲和絳蟲的共同特征;而①身體呈輻射對稱屬于腔腸動物的特征,④體表有刺細胞屬于線形動物的特征,不是它們的共同特征。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例10】以下有關腔腸動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D?)A.珊瑚蟲、海葵、海蜇是腔腸動物 B. 腔腸動物是無脊椎動物C. 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食物和殘渣都由口進出D. 腔腸動物都生活在海洋中解析:D【解析】腔腸動物大部分生活在海水中,淡水中也生活著一部分,如淡水水螅。D.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例11】小齊在家里找到四種動物,根據四種動物的特征,設計如表所示的二歧式檢索表來區分這些動物,這些動物中是雞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五.當堂檢測:A.動物分類1.下列關于動物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動物分類只有一種方法B.動物分類都是根據不同的特征進行的C.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動物分類可得到不同的結果,可有多種分類方法D.動物分類一定是根據相同的特征進行的2.生物分類等級中,最大的分類單位和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分別是( C?)。A.門;科 B.門;種 C.界;種 D.界;綱解析:C。生物的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分類等級越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點越少,分類等級越低,所包含的生物共同點越多,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3.下列可以作為動物分類依據的是( D )A.形態結構特征 B.生活習性特征 C.生殖方式特征 D.以上特性均可解析:科學家根據動物的形態結構特征、生活習慣特征、生殖方式特征進行分類,故選:D。4.小英在參觀某動物園時,在某角落撿到一塊廢舊的標識牌,上面寫著: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其他的字看不清楚了。則這塊標識牌有可能掛在哪種動物旁邊( D )A.禿鷹 B.斑馬 C.眼鏡蛇 D.華南虎5.下列動物中屬于無脊椎動物的一組是( B )①蚯蚓 ②鯉魚 ③蝙蝠 ④蝸牛 ⑤青蛙 ⑥蠶 ⑦螞蟻A.②③⑤ B.①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⑦ D.⑤⑥⑦6.有一個同學在野外發現一具已腐爛的動物尸體,體外被鱗、身體細長,露出部分脊椎骨。根據觀察,他得出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D )A.體外被鱗,死亡動物是脊椎動物 B.身體細長,死亡動物是無脊椎動物C.體內有脊椎骨,死亡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D.體內有脊椎骨,死亡動物是脊椎動物解:?根據題目可知此題選D。故答案為:D7.在分類上馬和驢同科不同屬,馬和犀牛同目不同科。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馬和驢在分類上一定屬于同一目 B.馬和驢在分類上一定不同種C.馬和驢之間沒有任何相似的特征 D.馬和驢之間的共同特征比馬和犀牛之間的共同特征多8.在生物的七個分類等級中,所含生物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征相似程度最高的是( A?)。A.種 B.科 C.門 D.綱解析: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單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同種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相似程度最高,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9.現有六種動物:蝴蝶、鯨、螃蟹、烏賊、袋鼠、喜鵲,若將這些動物分成兩類,下列各項分類錯誤的是( D )A.有翅動物和無翅動物 B.有羽動物和無羽動物C.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 D.陸生動物和脊椎動物 10.節肢動物可以分為甲殼綱(蟹)、昆蟲綱(蒼蠅)、多足綱(蜈蚣)和蛛形綱(蜘蛛),由此判斷節肢動物在動物分類等級中屬于( A )A.門 B.綱 C.目 D.科解析:節肢動物可以分為甲殼綱(蟹)、昆蟲綱(蒼蠅)、多足綱(蜈蚣)和蛛形綱(蜘蛛),由此判斷節肢動物在動物分類等級中屬于門。故選:A。11.下圖是部分食肉動物的分類系統圖解,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C?)。A.狗是由狼馴化來的,它們的親緣關系最近 B.狗和狐的共同點比狗和豹的共同點多C.犬科動物之間的共同特征比犬屬動物之間的多 D.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12.如何對貓、鯽魚、蝴蝶、麻雀進行分類。(1)根據是水生還是陸生,將它們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2)根據有沒有羽毛,將它們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1)水生動物;陸生動物;(2)有羽動物;無羽動物。13.現有以下8種動物:麻雀、帶魚、蝴蝶、蚯蚓、蝙蝠、青蛙、豬、鯨。請根據題意完成下列問題。(1)根據有無脊椎骨這一標準可把這些動物分為_______動物和________動物;根據水生還是陸生這一標準可把這些動物分為______動物和______動物。(2)若把這些動物劃分為有翅動物和無翅動物,其分類的標準是_________;若把這些動物劃分為有羽毛動物和無羽毛動物,其分類的標準是_______;若把這些動物劃分為胎生和卵生動物,則其分類的標準_________。(3)從以上兩小題中,可發現動物有多種分類方法,你能得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脊椎;無脊椎;水生;陸生(2)有無翅、有無羽毛;生殖方式是胎生還是卵生(3)生物的分類方法有很多,有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生活習性,我們要靈活的對動物進行分類.14.根據如圖的足印判斷,四種動物中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A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15.對生物進行分類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D )。A.了解生物的多樣性 B.了解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C.了解生物之間的進化關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種16.對狗、鴿子、鱷魚、鰱魚四種脊椎動物進行分類,對狗、鴿子、鱷魚、鰱魚四種脊椎動物進行分類,結果如圖所示,該分類圖不能體現的是( C ) 17.有四種動物:(1)山羊;(2)河蚌;(3)麻雀;(4)青魚,請你寫出兩種可將四種動物分類的特征,并依據這一特征進行分類。分類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類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類一:按水生和陸生分:水生(2)(4)陸生(1)(3) 分類二:按體溫是否恒定分:恒溫(1)(3) 變溫(2)(4)18.甲乙兩同學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對以下動物進行了簡單的分類,如表:(1)他們的分類依據分別是: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2)動物的分類,不僅要比較形態結構,往往還要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被子植物中,_________器官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這類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三種。答案:(1)體溫是否恒定 體內是否具有脊柱(2)內部構造(3)生殖 花 果實 種子B.常見的脊椎動物1.下列全部屬于魚類的一組是( C )A.章魚、鮑魚、鯉魚 B.娃娃魚、鯉魚、帶魚C.鯽魚、鯉魚、銀魚 D.烏賊、章魚、鮑魚2.爬行動物被稱為“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 ,最主要的原因是( C )?A.皮膚外具有鱗片或甲的結構 B.有陸上運動的四肢C.進行體內受精,擺脫了水的限制 D.加強了肺呼吸3.下列敘述中,屬于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等動物共同特征的是(?C?)A.用肺呼吸 B.體外受精C.體溫不穩定 D.能在水中和陸地上生活C.解:A、魚用鰓呼吸,兩棲類和爬行類用肺呼吸,故不符合題意.B、魚類、兩棲類是體外受精,爬行動物是體內受精,故不符合題意.C、魚類、兩棲類、爬行類沒有良好的產熱和散熱的結構,體溫不恒定為變溫動物,故符合題意.D、大多數的魚類只能生活在水中,而大多數的爬行類動物只能生活在陸地上,只有兩棲動物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為兩棲動物,故不符合題意.所以C選項是正確的。4.據2007年4月8日《湖洲日報》報道,素有“東方寶石”之稱的稀世珍禽——朱鹮將來我市下渚湖安家。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學會的專家認為,下渚湖濕地的生態環境比較適合朱鹮的生存。朱鹮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生殖方式是( A )A.體內受精、卵生 B.體外受精、卵生C.體內受精、胎生 D.體外受精、胎生5.下列動物都屬于哺乳動物的一組是( C?)A.虎、獅、雞、松鼠?? B.牛、羊、馬、蛇?? C.獼猴、猩猩、長臂猴????? D.蝙蝠、白鰭豚、大象、鯨6.下列關于脊椎動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C?)。A.魚、青蛙和蛇都屬于脊椎動物 B.脊椎動物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C.脊椎動物都用肺呼吸 D.脊椎動物中的鳥類和哺乳類體溫恒定C項,脊椎動物中的魚類、兩棲類幼體均用鰓呼吸,故C項敘述錯誤。A項,魚屬于脊椎動物中的魚類,青蛙屬于脊椎動物中的兩棲類,蛇屬于脊椎動物中的爬行類,故A項敘述正確。B項,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動物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脊椎動物體內背側有脊椎骨,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故B項敘述正確。D項,鳥類體表覆羽,體溫恒定;哺乳類體表被毛,體溫恒定,故D項敘述正確。注意本題要選擇的是敘述錯誤的選項,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7.如圖所示的四種生物,相似特征最多的是( A ) A.①與③ B.①與④ C.③與④ D.①與②【解析】①虎鯨屬于脊索動物門哺乳綱;②鰻魚屬于脊索動物門魚綱;③蝙蝠屬于脊索動物門哺乳綱;④鷹屬于脊索動物門鳥綱。由分析可以知道界、門、綱中綱是最小的,①虎鯨和③蝙蝠同屬于哺乳綱,因此它們的親緣關系相對最近,可見A符合題意,選項BCD不符合題意。【答案】A8.以下對動物、動物結構、生理和功能關系的描述中,錯誤的是(?B?)A.魚的體形呈紡錘形--減小游泳時水的阻力B.青蛙的皮膚裸露濕潤,內含豐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營養物質C.鳥類的骨大多中空,無膀胱--減輕體重,便于飛翔D.獵豹善于奔跑,是動物中的賽跑冠軍--適于捕食動物解:A、魚身體呈紡錘形(流線型),中間大兩頭小,可減小游泳時的阻力,A正確;?B、青蛙是兩棲動物,幼體蝌蚪用鰓呼吸,成年青蛙用肺呼吸,但肺不發達,靠皮膚輔助呼吸,皮膚裸露、濕潤利于體表與外界氣體交換;青蛙在冬眠時主要用皮膚呼吸,B錯誤;?C、鳥的骨胳中空,重量很輕,無膀胱--減輕體重,便于飛翔,C正確;?D、獵豹,它們善于奔跑,是動物中的賽跑冠軍,有利于覓食和逃避敵害,D正確.?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9.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動物的共同特征?(D)A.生活在陸地上,卵生? B.體溫恒定,終生用肺呼吸?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D.體內受精,幼體生活擺脫了水環境解題思路:A錯誤,因為哺乳動物是胎生,B錯誤,爬行動物屬于變溫動物,C錯誤,因為爬行類,鳥和哺乳類動都屬于陸生動物。故答案為:D10.把捕捉到的青蛙,放在干燥的環境中,青蛙會較快地死亡,原因是(?D?)A.缺少食物 B.不能進行運動?C.得不到水分,體內失水? D.皮膚干燥,不能進行輔助呼吸11.生活在北方的蛇和野兔,到了冬季,蛇要冬眠,野兔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D??)A.蛇體表的鱗片不能保溫 B.野兔體表有毛C.野兔善于奔跑,體溫升高快 D.蛇是變溫動物,野兔是恒溫動物12.根據表中數據,正確的分析是(?C?)? A.鴿的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比其他兩種動物高,因此增加了飛行的負擔? B.人的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低,因此,人也可能會進行飛行生活?? C.蛙每分鐘心跳次數最低,可以減少代謝對物質和氧氣的需求,更適于飛行生活?? D.鴿的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血液循環迅速,是長期適于飛行生活的結果 一位漁民在舟山漁場捕到一條“大怪魚”,它體長3.1米,背灰黑色,腹白色,頭頂有肉刺。體前有一對鰭肢,尾鰭水平狀,腹部有乳狀突起,皮膚裸露。口腔內有牙齒,頭頂有一呼吸孔。解剖后發現體內有脊柱,有肺、心臟等器官。心臟結構與人類相似,體內有幼體。你認為漁民捕到的是魚類、兩棲類還是哺乳類?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假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搜集資料:外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結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這種生物屬于哪種生物? (2)魚類 兩棲類 哺乳類(3)外形:皮膚裸露,有鰭 ,有乳頭 生理結構:用肺呼吸,心臟結構與人類相似 生殖方式:有幼體----胎生 有乳頭---哺乳14.鯽魚適應水中生活,下列敘述中,屬于魚類特征的是( A?)。15.某科技興趣小組的同學到市場上調查了解各種動物,市場人員熱情地給他們作了介紹。下列介紹中錯誤的是( C?)。16.家兔是恒溫動物,下列關于恒溫動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17.如圖陰影部分表示四種動物的共同特征。該特征是(?D?)。 18.圖是鯽魚內部結構示意圖.請觀察并回答問題.(1)通過圖可知,鯽魚的身體呈____形,軀干和尾部覆蓋有鱗片,鱗片表面有____,這些特點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鯽魚能用來在水中呼吸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鯽魚用____感知方向。答案為:(1)梭;粘液減少游泳時的阻力;側線;(2)鰓;側線.19.如圖中圓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們的共同特征,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C??) 20.閱讀下文,回答相關問題:恐龍到底是恒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常是學者熱烈爭辯的課題。甲學者提出下列論點支持恐龍是恒溫動物:論點一:在寒冷的北極圈地層里常發現有土生土長的恐龍化石。論點二:像恒溫動物中的鳥類一樣,少數恐龍化石也殘留有能夠保溫的羽毛構造。論點三:像恒溫動物中的哺乳類一樣,恐龍化石的骨骼中布滿管脈空隙,這原先是血液流經之路。乙學者則提出下列論點支持恐龍是變溫動物,反駁甲學者的論點:論點四:從恐龍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龍體型都很龐大。論點五:到了冬天,恐龍就會從寒冷的地方遷移至陽光較多、氣候較暖和的地方。論點六:恐龍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強烈的陽光,而非防止身體散熱。論點七:今日許多的變溫動物如爬行類,其骨骼也呈現高度管脈化,但一些小型鳥類和哺乳類的恒溫動物,骨骼的管脈化程度則偏低。(1)乙學者所提的論點四至論點七中,論點_____與甲學者所提的任一論點沒有形成針對性反駁。(2)若乙學者認為生活在北極圈內的恐龍仍有機會曬到陽光而提高體溫,他所持的理由是_____?。A.恐龍有冬眠的習慣,故不需要陽光B.恐龍能隨季節作遷移C.恐龍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陽光答案:(1)四(2) BC.常見的無脊椎動物1.下列哪類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B?)A.腔腸動物 B.扁形動物 C.線形動物 D.環節動物解析: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兩側對稱)、體壁具有三胚層、無體腔,有口無肛門,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2.秀麗隱桿線蟲是重要的實驗動物,具有身體細長、呈圓柱形、有口有肛門等特征,它屬于(?C?)。A.腔腸動物 B.扁形動物 C.線形動物 D.環節動物3.到海邊去游玩時,我們喜歡在沙灘上拾貝殼、捉螃蟹,具有貝殼的動物和螃蟹分別屬于( B?)。A.軟體動物和環節動物 B.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C.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D.環節動物和爬行動物解析:具有貝殼的動物屬于軟體動物;螃蟹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分節,各體節形態不同,屬于節肢動物,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4.下列選項中全部屬于軟體動物的是( B )A.河蚌、蚯蚓、蝸牛 B.田螺、河蚌、烏賊 C.烏賊、水螅、蛔蟲 D.河蚌、蚯蚓、田螺 5.我市重新發現白蟻家族中的“大熊貓”﹣﹣浙江亮白蟻,它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在生物分類上它屬于(?A?)A.昆蟲類? B.兩棲類? C.爬行類? D.鳥類6.下列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是( D ) 7.下列詩句中的各種動物,不具備“體表都有外骨骼,身體和附肢均分節”特征的是( A )A.誰家新燕啄春泥 B.春蠶到死絲方盡C.蟬噪林愈靜 D.早有蜻蜓立上頭8.關于蜜蜂和蜘蛛在分類中共同點的說法中,錯誤的是(D?)A.都屬于動物 B.都屬于無脊椎動物 C.都屬于節肢動物 D.都屬于昆蟲9.襄陽的夏夜,伴著蟬兒鳴唱,吹著悠悠的漢江風,人們喜歡吃著小龍蝦,喝著啤酒消夏,蟬和小龍蝦均屬于節肢動物的理由是(?A?)A.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B.都有三對足,兩對翅C.身體都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D.都有相同的生活環境10.下列關于昆蟲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 )A.昆蟲屬節肢動物,是動物界中成員最多的大家族B.昆蟲身體分頭、胸、腹、尾4部分,有3對足,2對翅C.昆蟲體表的外骨骼起保護身體的作用D.昆蟲與人類生活關系很密切,有些對人類有益,也有一些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生長11.下列有關動物類群對應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的匹配,不正確的是(A?)12.很多昆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這是因為?( D )A.蟲體表的外骨骼能保護和支持內臟??? B.外骨骼可以防止體內水分蒸發C.外骨骼非常堅韌???????????D.堅韌的外骨骼不能隨昆蟲的生長而生長13.在探究“蚯蚓的運動”活動中,正確的對照實驗設計應為(?D?)A.潮濕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紙 B.斜置的糙紙和水平放置的玻璃C.水平放置的糙紙和斜置的玻璃 D.玻璃和糙紙,都水平放置14.由于人類的活動,地球上水域污染日趨嚴重,鯊魚決定召集廣大魚類成員開會,一起商議將來的生存大計。魷魚、鯽魚、娃娃魚、甲魚、鯨紛紛游來,連海馬也匆匆趕來。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是( C?)A.鯽魚 B.甲魚 C.魷魚 D.鯨15.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共同特征是( A )A.身體細長 B.有口無肛門 C.身體由許多相似的體節組成 D.都可以在人體內營寄生生活16.蚯蚓、水蛭和沙蠶都屬于環節動物,它們與蝗蟲的主要區別是( C )A.感覺器官發達 B.體外有外骨骼C.身體由許多相似的體節構成 D.運動器官發達17.蝗蟲適于陸地生活,其形態結構特點有( D )①用氣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發;④視覺發達,有一對復眼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此題答案為:D。解:蝗蟲適于陸地生活的形態結構特點:①用氣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發,④有一對復眼,視覺發達。故選D。18.為了減少粗糙洞穴對蚯蚓身體的摩擦,某同學給蚯蚓的體表涂上了一層凡士林油膏(該物質不透氣),結果蚯蚓將會(?D?)A.運動變慢 B.運動變快 C.不動 D.死亡19.看圖填空:蝗蟲的身體分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胸部生有_____對足和_____對翅。體表具有______,能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的器官,并防止_____,以適應陸地生活。圖中序號______表示的結構為氣門,將蝗蟲胸部、腹部浸入水中,一段時間后蝗蟲死亡,這是因為蝗蟲呼吸時氣體出入身體的門戶被淹沒所致。答案:(1)頭部 胸部 腹部(2)三 兩(3)外骨骼體內的水分蒸發(4)①20.某同學經常看到螞蟻吃餅干之類的含糖食物,但從沒有看到它們吃酸味、辣味的東西,于是設計了如下“探究螞蟻是否喜歡甜的食物”的實驗:材料用具:一小窩螞蟻,紙盒一個,滴管兩支,消毒棉花團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實驗步驟:①取兩小塊大小相同的棉花團,分別滴入濃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紙盒的一側。②將一小窩螞蟻放在紙盒的另一側。③30分鐘后,觀察并記錄螞蟻的取食情況。請根據實驗設計回答下列問題:(1)這個實驗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這個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有較多的螞蟻在?????????的棉花團處聚集,則說明螞蟻喜歡甜的食物。(4)為了要獲得準確的結果,往往要做多次實驗。這種做法稱為(??)。A.設置重復組 B.求平均值 C.設置對照組 D.排除無關變量答案:(1)螞蟻喜歡甜的食物(或螞蟻不喜歡甜的食物);(2)甜味(3)加糖水的;(4)AD.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1.小明同學建立了如圖生物分類表,表中①②③④可代表的生物分別是( C ) 2.如果在野外遇見不知名的生物,可以通過生物檢索表去識別.下列有關檢索表的敘述,錯誤的是(?C?)A.依生物的特征制作的分類工具 B.檢索表是鑒別生物種類的常用工具C.植物分類的檢索表只有一種 D.如果采用的特征不相同時,將出現不同的檢索表C.解:A、檢索表是根據生物特征而制作的分類工具.A敘述正確;B、要想鑒別生物的種類,我們常常使用檢索表.B敘述正確;C、檢索表的種類有很多種,如定距式檢索表(也叫退格式檢索表、二歧檢索表)、平行式檢索表.C敘述錯誤;D、鑒別所采用的特征不同,出現的檢索表也不同.D敘述正確.所以C選項是正確的。3.如圖所示是一張二分叉檢索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以體溫是否恒定進行分類的是丙 B.以受精方式不同進行分類的是乙C.以有無飛行能力進行分類的是丁 D.以有無脊椎骨進行分類的是甲4.小江學習了下列四種單細胞生物的相關知識后,繪制了單細胞生物分類檢索表。下列關于檢索表中的甲、乙、丙、丁與這四種單細胞生物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D ) (注:大腸桿菌無成形的細胞核,酵母菌有成形的細胞核,二者均有細胞壁;草履蟲屬于動物,衣藻屬于植物。)A.甲——草履蟲 B.乙——酵母菌 C.丙——大腸桿菌 D.丁——衣藻5.生物檢索表常用來鑒定生物的種類。請利用這張簡單的“脊椎動物檢索表”,鑒定出下列動物中屬于S類動物的是(?C?) 6.目前,常用的是_______檢索表。這種檢索表把同一類別的生物,根據一對或幾對相對______,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答案:二歧分類;性狀。7.現有以下4種動物:麻雀、帶魚、蝴蝶、蚯蚓.請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1)若把這些動物劃分為麻雀、蝴蝶為一類,另一類是帶魚、蚯蚓,其分類標準是___________;(2)小明同學制作了如下的生物檢索表:?1a有脊椎骨 ---------2??1b無脊椎骨 ---------3?2a水生 ------------P??2b陸生?------------Q?3a有翅?------------R ?3b無翅?------------S?則P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是有無翅 (2) 帶魚8.根據下列動物的特征,將它們進行分類,并回答其他問題:(請填寫字母)(1)把“A:螃蟹、B:蟾蜍、C:烏龜、D:水牛”分別填寫在下列圖表的相應欄中。鳥類和哺乳類有共同的祖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兩棲類為什么需要在水中和陸地上(空氣中)交替生活,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4)最早完全適合在陸地生活的動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古代的爬行動物.(3)兩棲動物的幼體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功能.(4)爬行類.如圖是一幅不完整的檢索表,用它對貓、雞、蛇、鱷魚和青蛙五種動物進行分類,則圖中甲處的分類依據是________,乙處對應的動物是_______。解:貓體內有脊柱,屬于脊椎動物,胎生,屬于哺乳動物.雞、蛇、鱷魚和青蛙都是卵生的動物,因此甲處的分類根據是卵生.雞屬于鳥類,心臟四腔.兩條循環路線,體溫恒定,因此乙處是雞.蛇、鱷魚和青蛙體溫都不恒定。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卵生;雞10.課堂上老師介紹了二歧分類檢索表后,要求同學們回家也制作一張簡易檢索,表將蛇、蝗蟲、白鰭豚、蛔蟲、草魚進行分類,張莉同學制作的檢索表如下所示,請問P對應的動物是_________,M對應的動物是_________。答案:白鰭豚 蛇11.把下面的脊椎動物檢索表補充完整。答案:恒定;不恒定;爬行類;表皮濕潤,在水中產卵。根據下列特征,將蜈蚣、草魚、田鼠、喜鵲、蝸牛、對蝦、鯨這些動物進行分類,并將分類結果填入括號中。答案:鯨;草魚;對蝦;田鼠;喜鵲;蝸牛;蜈蚣13.下列是一張簡單的脊椎動物檢索表。小強在野外游玩發現了4種動物P、Q、R和S,并設計以下的二歧式檢索表來分辨這些動物:這些動物中有一種是蟒蛇,它是_____ ____________;癩蛤蟆是___________。答案:Q R 14.如圖所示為把鯽魚、熊貓、朱鹮、蝗蟲、青蛙、烏龜六種動物根據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的區別,逐步二歧分類的檢索表:請仔細觀察這六種動物的特征,并依據檢索表寫出A~F所對應的動物名稱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 _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__。若將上述動物檢索表轉換成文字形式的檢索表可表示如下,請完成其中空格:答案:(1)熊貓;朱鹮;烏龜;鯽魚;青蛙;蝗蟲;(2)2a:有羽毛,體溫恒定;鳥;3a:皮膚干燥,有鱗片,陸地產卵;爬行;3b:皮膚濕潤,無鱗片,水中產卵;4a:水陸兩棲,肺兼皮膚呼吸,無鰭,有四肢;兩棲;4b:水中生活,用鰭呼吸,有鰭,無四肢;魚。15.將八種生物按某一依據分成兩類,結果如下表,該分類依據是( C )A.?是否胎生?B.?體溫是否恒定?C.?有無脊柱?D.?生殖方式的不同課堂檢測聽課及知識掌握情況反饋 測試題(累計不超過20分鐘) 道 成績 教學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內容□課后鞏固作業 題 鞏固復習 預習布置 簽字年級組長: 學管師:老師課后賞識評價老師最欣賞的地方:老師想知道的事情: 老師的建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4常見的動物 導學案 (學生版).doc 2.4常見的動物 導學案(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