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6.2幾種重要的鹽:鹽的制取 導學案學科科學學生姓名年級九任課 老師授課時間學習目標內容:1.6.2幾種重要的鹽:鹽的制取考點:了解常見鹽的溶解性,掌握利用復分解反應及鹽的溶解性制取、提純、鑒別某些鹽的方法。課堂導學過程課前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優□ 良□ 中□ 差□建議: 過程課前交流,了解學生上次課的復習情況知識梳理1.鹽可分為可溶性和不溶性鹽,常見的可溶性鹽有K+、Na+、NH4+等離子與酸根離子組成的鹽。常見的不溶性鹽有硫酸鹽中的BaSO4、鹽酸鹽中的AgCl和大部分的碳酸鹽。2.在盛有碳酸鈉溶液的試管中加入氯化鈣溶液,觀察到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3.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該反應的發生條件是生成物中必須有沉淀或氣體或水。4.有些鹽是天然存在的,有些鹽是化學方法制取的。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對制堿工業有重大貢獻,他發明的制堿方法被譽為“侯氏制堿法”。例題精講【例1】向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鋇溶液,直至過量。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 A. 0-a段只生成氫氧化銅沉淀B. 室溫下,b點溶液的pH>7C. c點溶液中溶質至少有兩種D. 整個過程中,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一直在增加【例2】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進行了如下實驗:答案:(1)有大量氣泡產生(2)紅色消失;2NaOH+ H2SO4═Na2SO4+2H2O(3)NaCl【例3】載人航天器工作艙中的空氣要與地球上的空氣基本一致。資料: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分子個數之比。(1)用微觀示意圖表示工作艙中空氣的主要成分,下圖中最合理的是?? ??(填序號)。(2)宇航員呼出的CO2用氫氧化鋰(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航天器返回地面后,用Ca(OH)2與Li2CO3發生復分解反應,使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再生。答案:(1)C(2)2LiOH+ CO2 = Li2CO3+H2O(3)LiOH【例4】M是一種金屬元素,M2+與其它幾種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見下表:?根據以上信息,判斷下列反應肯定不能發生的是(??)A. M+HCl B. MSO4+Ba(NO3)2C. M(OH)2+NaCl D. MO+H2SO4 A、未說明M的活潑性,故M可能能與鹽酸反應;B、MSO4與Ba(NO3)2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物;C、M(OH)2屬于沉淀,堿與鹽反應時必須都是可溶物,所以不能反應;D、根據酸的性質可以知道金屬氧化物可以與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故選C.當堂檢測:1.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2.下列對一些知識的歸納和總結,正確的是(??)3.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氯化鉀和氯化銅中的一種或幾種.未確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1)取該固體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攪拌,靜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層為無色溶液;(2)過濾,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無色氣體產生.依據上述實驗對原固體粉末的判斷正確的是( )4.酸、堿、鹽溶解性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堿、鹽在20℃時的溶解性,利用此表完成下列各小題:?5.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的化學原理是將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在實驗室中利用上述原理從反應所得溶液中分離出碳酸氫鈉晶體,應選用下列裝置中的______,該裝置使用的玻璃儀器有______.(2)實驗所得碳酸氫鈉晶體中,可能含有的雜質離子有Cl-和NH4+,實驗室鑒定Cl-所選的試劑是______(3)碳酸氫鈉晶體受熱分解可得到純堿,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判斷碳酸氫鈉晶體受熱分解后所得固體中是否仍然含有碳酸氫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分開盛放的A、B兩溶液中,共含有Na+、Cu2+、Ba2+、Mg2+、OH-、NO3-、SO42-七種離子兩溶液中所含離子各不相同,已知A溶液里含三種陽離子和兩種陰離子,其余在B溶液里,則B溶液里所含離子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某化工場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通過目測,初步認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為了進一步確認,進行實驗檢測:(1)取污水仔細觀察,呈無色、透明、均一狀態.(2)向取樣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產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3)用pH試紙測定污水的pH值,試紙顯深藍色.由此可知,該污水中,肯定含有離子是 ______.肯定沒有的離子是 ______,可能含有的離子是 ______.能力提升培優8.重金屬離子一般都有毒,如就有毒。醫院里用X射線檢查胃病時,病人常服用BaSO4作鋇餐。若誤服BaCO3可引起中毒,這時可先服用大量的雞蛋清,再服用一定量的解毒劑。下列物質中是較好解毒劑的是( )9.現有一塊北方鹽湖結晶析出的白色晶體。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證明其成分,加入試劑的正確順序為(??)。10.下列關于科學實驗的“目的-操作-現象-結論”的描述正確的是(? )?某地有甲、乙兩工廠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種離子中的4種(兩廠不含相同的離子):、、、、、、、。兩廠單獨排放都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如將兩廠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變成無色澄清的只含硝酸鈉而排放,污染程度大大降低。關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認為正確的是(??) 12.對于復分解反應,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13.下列有關純堿的說法正確的是( )14.復分解反應的定義可以用字母表達式AB+CD==AD+CB來表示。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稀鹽酸與以下四種物質是否能發生復分解反應:NaCl溶液、K2CO3溶液、AgNO3溶液、NaOH溶液。(1)甲同學提出稀鹽酸與NaCl溶液是否發生復分解反應?乙同學認為不反應,因為這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所得的物質是一樣的.你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乙同學的看法.(2)甲乙設計了以下三個實驗,請你在空白處填寫相關內容:(3)寫出實驗2的化學方程式_____;(4)在實驗3中,甲乙兩同學因為觀察到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故判斷該反應不能進行,你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他們的看法,若不同意,請設計實驗證明該反應能發生;可用試劑:NaOH溶液、稀鹽酸、石蕊試液。15.李楊同學在某化工廠進行社會實踐,技術員與李楊一起分析由氯?化鋇和氯化鈉組成的產品中氯化鋇的質量分數.他們取16.25g固體樣品,全部溶于143.6g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6%的碳酸鈉溶液,記錄了如圖所示的曲線關系。試計算:?課堂檢測聽課及知識掌握情況反饋 測試題(累計不超過20分鐘) 道 成績 教學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內容□課后鞏固作業 題 鞏固復習 預習布置 1.6.2幾種重要的鹽:鹽的制取 導學案學科科學學生姓名年級九任課 老師授課時間學習目標內容:1.6.2幾種重要的鹽:鹽的制取考點:了解常見鹽的溶解性,掌握利用復分解反應及鹽的溶解性制取、提純、鑒別某些鹽的方法。課堂導學過程課前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優□ 良□ 中□ 差□建議: 過程課前交流,了解學生上次課的復習情況知識梳理1.鹽可分為可溶性和不溶性鹽,常見的可溶性鹽有K+、Na+、NH4+等離子與酸根離子組成的鹽。常見的不溶性鹽有硫酸鹽中的BaSO4、鹽酸鹽中的AgCl和大部分的碳酸鹽。2.在盛有碳酸鈉溶液的試管中加入氯化鈣溶液,觀察到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3.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該反應的發生條件是生成物中必須有沉淀或氣體或水。4.有些鹽是天然存在的,有些鹽是化學方法制取的。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對制堿工業有重大貢獻,他發明的制堿方法被譽為“侯氏制堿法”。例題精講【例1】向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鋇溶液,直至過量。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 A. 0-a段只生成氫氧化銅沉淀B. 室溫下,b點溶液的pH>7C. c點溶液中溶質至少有兩種D. 整個過程中,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一直在增加【例2】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進行了如下實驗:答案:(1)有大量氣泡產生(2)紅色消失;2NaOH+ H2SO4═Na2SO4+2H2O(3)NaCl【例3】載人航天器工作艙中的空氣要與地球上的空氣基本一致。資料: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分子個數之比。(1)用微觀示意圖表示工作艙中空氣的主要成分,下圖中最合理的是?? ??(填序號)。(2)宇航員呼出的CO2用氫氧化鋰(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航天器返回地面后,用Ca(OH)2與Li2CO3發生復分解反應,使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再生。答案:(1)C(2)2LiOH+ CO2 = Li2CO3+H2O(3)LiOH【例4】M是一種金屬元素,M2+與其它幾種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見下表:?根據以上信息,判斷下列反應肯定不能發生的是(??)A. M+HCl B. MSO4+Ba(NO3)2C. M(OH)2+NaCl D. MO+H2SO4 A、未說明M的活潑性,故M可能能與鹽酸反應;B、MSO4與Ba(NO3)2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物;C、M(OH)2屬于沉淀,堿與鹽反應時必須都是可溶物,所以不能反應;D、根據酸的性質可以知道金屬氧化物可以與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故選C.當堂檢測:1.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D)2.下列對一些知識的歸納和總結,正確的是(?D?)3.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氯化鉀和氯化銅中的一種或幾種.未確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1)取該固體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攪拌,靜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層為無色溶液;(2)過濾,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無色氣體產生.依據上述實驗對原固體粉末的判斷正確的是( B )4.酸、堿、鹽溶解性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堿、鹽在20℃時的溶解性,利用此表完成下列各小題:?答案:(1)微溶(2)H2O(3)H2SO4 + Ba(OH)2+ =BaSO4↓+2H2O5.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的化學原理是將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在實驗室中利用上述原理從反應所得溶液中分離出碳酸氫鈉晶體,應選用下列裝置中的______,該裝置使用的玻璃儀器有______.(2)實驗所得碳酸氫鈉晶體中,可能含有的雜質離子有Cl-和NH4+,實驗室鑒定Cl-所選的試劑是______(3)碳酸氫鈉晶體受熱分解可得到純堿,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判斷碳酸氫鈉晶體受熱分解后所得固體中是否仍然含有碳酸氫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漏斗、燒杯、玻璃棒;(2)稀硝酸、硝酸銀溶液;(3)取所得固體繼續加熱,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檢驗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如果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碳酸氫鈉,否則不含碳酸氫鈉。6.在分開盛放的A、B兩溶液中,共含有Na+、Cu2+、Ba2+、Mg2+、OH-、NO3-、SO42-七種離子兩溶液中所含離子各不相同,已知A溶液里含三種陽離子和兩種陰離子,其余在B溶液里,則B溶液里所含離子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Ba2+ 和 OH-7.某化工場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通過目測,初步認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為了進一步確認,進行實驗檢測:(1)取污水仔細觀察,呈無色、透明、均一狀態.(2)向取樣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產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3)用pH試紙測定污水的pH值,試紙顯深藍色.由此可知,該污水中,肯定含有離子是 ______.肯定沒有的離子是 ______,可能含有的離子是 ______.答案:Ba2+、OH-Fe3+、CO32-、SO42-Na+、Cl-能力提升培優8.重金屬離子一般都有毒,如就有毒。醫院里用X射線檢查胃病時,病人常服用BaSO4作鋇餐。若誤服BaCO3可引起中毒,這時可先服用大量的雞蛋清,再服用一定量的解毒劑。下列物質中是較好解毒劑的是( B )9.現有一塊北方鹽湖結晶析出的白色晶體。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證明其成分,加入試劑的正確順序為(?B?)。10.下列關于科學實驗的“目的-操作-現象-結論”的描述正確的是(?D )?某地有甲、乙兩工廠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種離子中的4種(兩廠不含相同的離子):、、、、、、、。兩廠單獨排放都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如將兩廠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變成無色澄清的只含硝酸鈉而排放,污染程度大大降低。關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認為正確的是(?BD?) 12.對于復分解反應,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B?)。 13.下列有關純堿的說法正確的是( C )14.復分解反應的定義可以用字母表達式AB+CD==AD+CB來表示。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稀鹽酸與以下四種物質是否能發生復分解反應:NaCl溶液、K2CO3溶液、AgNO3溶液、NaOH溶液。(1)甲同學提出稀鹽酸與NaCl溶液是否發生復分解反應?乙同學認為不反應,因為這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所得的物質是一樣的.你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乙同學的看法.(2)甲乙設計了以下三個實驗,請你在空白處填寫相關內容:(3)寫出實驗2的化學方程式_____;(4)在實驗3中,甲乙兩同學因為觀察到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故判斷該反應不能進行,你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他們的看法,若不同意,請設計實驗證明該反應能發生;可用試劑:NaOH溶液、稀鹽酸、石蕊試液。答案:(1)同意(2)有氣泡生成;稀鹽酸與AgNO3溶液能發生復分解反應(3)AgNO3+HCl=AgCl↓+HNO3(4)不同意;向稀鹽酸中滴入幾滴石蕊試液,再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溶液由紅色變成紫色;鹽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15.李楊同學在某化工廠進行社會實踐,技術員與李楊一起分析由氯?化鋇和氯化鈉組成的產品中氯化鋇的質量分數.他們取16.25g固體樣品,全部溶于143.6g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6%的碳酸鈉溶液,記錄了如圖所示的曲線關系。試計算:?答案:(1)50(2)產品中氯化鋇的質量分數是64%(3)當氯化鋇與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時,過濾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5.85%課堂檢測聽課及知識掌握情況反饋 測試題(累計不超過20分鐘) 道 成績 教學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內容□課后鞏固作業 題 鞏固復習 預習布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6.2幾種重要的鹽:鹽的制取 導學案(學生版).doc 1.6.2幾種重要的鹽:鹽的制取 導學案(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