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18張PPT。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漢武帝第三課 漢武帝時代的大一統格局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即位、執掌政權。在武帝即位之初,他面臨著怎樣的局面呢? 材料1:至漢武之初……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 ——《漢書·食貨志》 材料2:《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今師易道,人易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 ——《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3:今諸侯(王國)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縱以逆京師。 ——《漢書·主父偃傳》經濟上繁榮富庶思想上不統一政治上王國做大,違法亂紀,威脅中央統治漢武帝 小組合作探究: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要求:全組成員參與,記錄員記錄,小組代表或合作進行展示。)秦始皇政治經濟思想軍事?????大一統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中央諸侯中央諸侯封王推恩“推恩令” :規定諸侯王除了讓自己的嫡長子繼承王位以外還可以推“私恩”,把王國封地分給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們候,新封的候國歸中央直接統轄的郡管理。行“推恩令”完善監察制度政治措施:漢武帝時期的監察制度表皇帝司隸校尉(中央)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全國劃分為13個監察區,稱為“十三”州部地方地方 監督和檢舉京師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為負責監督地方官員,并抑制和打擊地方豪富漢代講學圖漢武帝時建的太學禮堂儒家經典五經大力推行儒學教育,設立太學與官學。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罷黜百家,推行儒學思想措施:法家道家儒家為什么獨尊儒術而不是法家、道家?材料一:用刑太極也 ——陸賈《新語》材料二:漢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萬乘,和天子一樣威風。他還自制弓箭數十萬,府庫的珠玉寶器,多于京師。 材料三:董仲舒對儒家做出新的發展:從“尊君”和“大一統”角度重新解釋儒學。焚書坑儒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導! 孰優孰劣?評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治角度:“罷黜百家”有利于國家的穩定,有利于維護統治秩序。文化角度:積極—確立了儒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地位,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并延續了兩千多年。消極—限制了其他各家學術思想,對學術發展不利。五銖錢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極大的增加了中央的收入。為其他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物質基礎經濟措施:統一鑄幣、鹽鐵官營資料三: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幾次派兵攻打匈奴,取得了河套地區和河西走廊地區,并設置了郡縣,派駐軍隊,實施統治。軍事措施:出擊匈奴,解決邊患材料一:“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資料二:衛青、霍去病兩人都出身平民家庭,在戰爭中顯示出過人的軍事才能,因而受到重用。衛青7戰7捷,霍去病6戰6捷,并留下了“匈奴未滅,無以為家”的名言。 西漢建立漢武帝即位王莽建新東漢建立中期以后外戚宦官專權東漢滅亡漢朝大事紀年表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41年公元9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漢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統治期間,西漢出現了大一統局面,封建統治得到鞏固與加強。? 表現在:政治上鼓勵推薦人才,還親自考察;?頒布“推恩令“,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經濟上:把鑄幣、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發行五銖錢;還重視興修水利,親治黃河,推行進步農業技術,使農業生產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軍事上:打敗北邊的強敵匈奴,解除了匈奴威脅。民族關系上:命張騫通西域,開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在西南地區設立郡縣,疆域大大擴展了。思想文化上: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國家的正統,有助于中央集權的鞏固。? 漢武帝的過失是好大喜功。連年征戰,耗費巨額錢財;大肆征兵、征稅,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痛苦;迷信奢侈,重有酷吏。在他晚年,西漢福分出現動蕩,農民不斷暴動。但他仍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封建皇帝,特別是他承認過失,知錯即改的精神可貴。? 思考題:請你結合本堂課的學習,試對漢武帝進行評價! 漢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統治期間,西漢出現了大一統局面,封建統治得到鞏固與加強。政治上鼓勵推薦人,還親自考察;頒布“推恩令“,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經濟上:把鑄幣、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發行五銖錢;還重視興修水利,使農業生產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思想文化上: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國家的正統,有助于中央集權的鞏固。軍事上:打敗北邊的強敵匈奴,解除了匈奴威脅。民族關系上:命張騫通西域,開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在西南地區設立郡縣,疆域大大擴展了。 漢武帝的過失是好大喜功。連年征戰,耗費巨額錢財;大肆征兵、征稅,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痛苦;迷信奢侈,重用酷吏。在他晚年,西漢社會出現動蕩,農民不斷暴動。但他仍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封建皇帝,特別是他承認過失,晚年發布《罪己詔》,知錯即改的精神可貴。? 謝謝郡國并行制資料:西漢建國后,總結秦朝滅亡教訓時認為:“秦據勢勝之地……姍笑三代,?蕩滅古法,竊自號為皇帝,而子弟為匹夫,內亡(無)骨肉本根之輔。外亡(無)尺土?藩翼之衛。” 從材料看,漢高祖為什么要分封王侯?七國之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