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19張PPT。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拓展蒙古族的簡介 蒙古族成分復雜,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了大漠南北的不少古代民族如匈奴、突厥、東胡等各族后裔。蒙古族的直系祖先,應是東胡系的室韋各部落。蒙古族是古老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善于騎射,驍勇善戰。一、粗識蒙古帝國思考:蒙古帝國的疆域四至?帝國是由哪些人開拓的?蒙古帝國東起太平洋西至東歐平原北達西伯利亞南抵中國南海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蒙古統一前, 草原上的爭戰情景:星天旋轉,諸國爭戰,……沒有逃避地方,只有沖鋒打仗.沒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殺伐.----謝再善譯《蒙古秘史》蒙古國鐵木真(成吉思汗)蒙古帝國在1259年分裂為大汗之國(后來的元朝)和四大汗國(欽察汗國、窩合臺汗國、伊利汗國和察合臺汗國),四大汗國名義上服從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宗主權,實際上各自為政。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建立元朝。蒙古帝國元朝建立:1271年 忽必烈元朝疆域1218年蒙古滅西遼,1227年滅西夏,1234年滅金國,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滅大理,1276年元滅南宋,1279年元消滅南宋殘余勢力,元朝統一中國。元朝鞏固統治的措施自主學習二、細探元朝改制目的:加強對全國的有效統治西藏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政治上:創立行省制 資料:元朝初期,經過長時間的激烈戰爭,和殘酷的殺掠,造成土地荒蕪,人口銳減,社會經濟遭到巨大的破壞。 元世祖即位之初的詔令: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經濟上:重視農業生產交通上:開鑿運河,開辟海運航線元代完善的驛站系統材料:有人贊嘆元代的驛站系統:“適千里者如在戶庭,之萬里者如出領家”—(元·王禮《麟原文集》前集卷六)思考:請結合元代驛站系統圖和上述文字材料得出元代交通發展的特點?元代交通空前發展,交通發達對外政策上: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交流空前繁盛 1.許多中國古代科技文化成就,都在這一時期傳播到世界各地 2.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來華 《馬可波羅行紀》引起了更多歐洲人對中華文明的興趣。 3.許多通過海路來華的外國客人留居中國 4.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東西方的海上通道)對外交流繁盛的表現?馬可波羅蕃客墓 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馬可·波羅17歲時跟隨父親和叔叔來到中國,在中國游歷了27年。回國后出了一本《馬可·波羅游記。記述了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向往,對以后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西方地理學家還根據書中的描述,繪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圖”。 泉州由名刺桐港,元朝時最大的對外開放的港口,大量的外國人留居中國,在泉州,“蕃客墓”為數眾多。陶瓷之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禁止蒙古貴族圈占農田做牧場;推廣棉花的種植。堅持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交流空前繁盛元朝鞏固統治的措施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加強對西藏和臺灣的管轄開鑿兩段新運河;開辟了海運航線;建立比較完善的驛站系統。思考:我國歷史民族融合三次高潮? 第三次高潮: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 該時期戰爭頻繁,促進了民族融合。這次大融合高潮的頂點在元朝。 第二次高潮: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西晉內遷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與漢族聯系日益密切。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后,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這次大融合高潮的頂點在南北朝時期。第一次高潮:春秋戰國時期。 中原華夏族與周邊的少數民族匈奴、東胡、戎、越等族通過經濟文化交流和戰爭,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融合。三、大話民族融合為什么元朝時民族融合程度更高,范圍更廣?(1)元朝的統一和遼闊的疆域 (2)元朝實行統一的行政建制(3)元朝交通空前發展都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融合。元朝政治上的空前統一,是元朝民族大融合情形出現的根本原因。2.______ 開發邊疆。3.邊疆各族內遷。4. ____、____等族漢化。契丹女真漢 人1.回族開始形成。元朝民族融合表現(1)制定正確的民族政策,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2)正確處理好民族關系,堅決維護祖國統一。(3)積極推動西部大開發,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和繁榮。元朝的民族融合當前中國處理民族關系有何啟示?讓歷史照進現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