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3張PPT。日本對中華的侵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日本有沒有就此停止對中國的侵略?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1.背景:2.概況:3.影響: 1936年,侵華日軍從東、南、北三面包圍了北平,形勢十分危急。位于北平城西南的盧溝橋,東靠宛平縣城,扼平漢鐵路,是北平南下的唯一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在北平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拒絕。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起進攻,駐守當地的第二十九軍奮起還擊。這就是“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開始一、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日軍為什么要進攻盧溝橋呢?真正目的是? 很顯然,日本帝國主義既要進行華北的分離運動,那么,它就必須在軍事上造成以控制華北的首腦——平津的形勢,才能遂行其政治陰謀;盧溝橋在地理上既占著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軍占據盧溝橋,平漢交通為之堵塞,而將使北平進退失據,此舉殆無異于切斷華北之首腦——平津;這么一來,日本在華北即取得了政治和軍事的兩重控制。 ——魏宏運《中國現代史資料選編》第四冊 第13頁2、中國軍隊的英勇抵抗 “命令前線官兵堅決抵抗,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 ------國民黨第二十九軍司令部 29軍以傷亡將士5000余人的代價(其中副軍長佟麟閣,在指揮戰斗時,被敵機炸彈擊中,壯烈殉國;132師師長趙登禹,率領敢死發起沖鋒,在大紅門附近中彈,光榮捐軀……)堅守宛平城20多天后,最終被迫撤出盧溝橋,北京、天津隨即失守,整個華北隨后全部淪陷…… “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日本局部侵華開始的標志,中國局部抗戰開始的標志。日本全面侵華開始的標志,中國全面抗戰開始的標志。比較為什么說七七事變標志著全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七七事變后,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抗日戰爭。日本的侵略促成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以此為基礎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全國各界群眾投入抗戰。因此,無論從戰爭的范圍,還是從涉及的群眾面來說,抗日戰爭已從九一八事變后的局部抗戰轉化為七七事變后的全民族抗戰。八一三事件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二、淞滬會戰時間:地點:結果:1937年8月13日上海 國民政府軍隊雖然失敗,但是阻止了日軍進攻的步伐,沉重打擊日本侵略者四行倉庫奮戰的謝晉元團800 壯士 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加緊侵略中國。戰時陪都:重慶三、南京大屠殺6個星期③認識:是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①時間: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②殘忍手段及被害人數:日軍使用集體槍殺、刺殺、活埋、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方法,殺害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三十多萬人。三、南京大屠殺說一說,日軍在南京實施了哪些暴行?閱讀這段新聞報道后,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日軍在南京實施的暴行包括采用射殺、刺殺、活埋、火燒等殘忍方式殺害和平居民,搶掠、強奸中國婦女,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大屠殺等,造成至少30萬人喪生。資料1:東史郎是當年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老兵。為了把歷史真實告訴世人,他公開發表了侵華期間寫的日記,其中包括南京大屠殺的材料。為此,他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威脅和迫害資料2:對南京大屠殺,日本右翼分子編纂的教科書中這樣描述:“在迄今為止的歷史中,沒有一個國家在戰爭中沒有任何殺害和虐待非武裝人員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他們稱此為“南京事件”,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人捏造的謊言”。這套教科書在日本已經被審查通過。根據上述資料,說說日本右翼分子對南京大屠殺是什么樣的態度。 日本右翼分子對南京大屠殺的罪行拒不承認。教科書時間不僅表明了日本政府對右翼分子的支持,也說明其一直以來企圖淡化戰爭罪行的態度。舉出若干事實,批駁他們的荒謬言論。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1900年,日本同英、美、俄、德、法、意、奧七國,組成聯軍攻占北京,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我國東北三省;1937年,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成為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的開端;1937年南京大屠殺….四、日軍侵華罪行日本侵略者在中國還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731部隊——細菌試驗,細菌戰、毒氣戰轟炸城市——重慶、成都、昆明等后方城市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731部隊細菌戰①活體試驗東北哈爾濱②細菌戰基地和工廠長春廣州③細菌戰湖南常德浙江寧波731防疫給水部隊轟炸重慶、成都、昆明等后方城市重慶隧道慘案被轟炸后的成都對抗日根據地展開“大掃蕩”,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河北潘家峪慘案比較“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經濟政治人權軍事文化說說你對“全面侵華”的理解 ?材料一:日軍侵華期間扶植的主要傀儡政權簡表材料二: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日資在東北工業中已占99.15%,基本壟斷了東北工業。“在沿海地區,僅江蘇、浙江、安徽等省份就集中了全國新式工廠的70%。1937年以后,這些地方均遭到了侵華日軍的野蠻掠奪和破壞,使中國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摘編自《中華民國檔案資料匯編》等材料三:七七事變后, 日本派遣的一些從事“文化工作”的特派員也紛紛來華,對中國上層特別是知識階層進行利誘與勸降。而對下層老百姓,則由日軍組成了所謂“宣撫班”,進行以奴化為目的的宣傳“安撫”活動。同時,在新聞媒體、情報機構、日語教育、宗教信仰等各個方面的所謂“在支文化事業”,也都全面展開。——王向遠《日本對華文化侵略的特征、方式與危害》針對目前釣魚島問題,中日關系怎樣才能健康穩定的發展?我們作為中學生應該怎么做?(1)既要以史為鑒,正視歷史,又要面向未來。和平發展。(2)牢記歷史,珍愛生命; 認真學習,報效祖國,是祖國立于世界強國之林; 呼吁日本右翼勢力,深刻反省歷史,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拉入戰爭。日本當局修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的目的,實質及影響。目的:否認歷史,美化戰爭,掩蓋日本在中國及亞洲犯下的滔天罪行。實質:右翼勢力抬頭,軍國主義復活。影響:這些做法嚴重傷害了周國和亞洲人民的感情,不利于日本同亞洲各國特別是中國的友好往來。不立于世界的和平與安寧。威脅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四、日軍侵華罪行三、南京大屠殺二、淞滬會戰一、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ppt 731.flv “八·一三”事變及淞滬會戰.mp4 南京大屠殺.flv 盧溝橋的槍聲-七七事變.flv 最早殉國的高級將領:佟麟閣 趙登禹.mp4 潘家峪慘案.flv 陪都重慶之重慶大轟炸.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