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質的分離課前小測1、2018年5月11日,環境保護部向媒體公布的2018年“環境日”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該主題旨在增強全民環境意識、節約意識、生態意識,選擇低碳、節儉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社會和群眾基礎.下面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提高農作物產量B.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防止水體污染C.限制使用塑料購物袋,減少白色污染D.推廣利用太陽能、風能,緩解溫室效應2、某物質M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溫度(℃)020406080溶解度(g)12.615.320.025.038.2A.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B.0℃時,15.9g M溶于150g水形成不飽和溶液C.若要配制200.0g 25.0%的M的飽和溶液,對應溫度必須是60℃D.80℃時,138.2g M的飽和溶液降溫至40℃,析出晶體的質量小于20.0g3、如圖表示X、Y、Z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YB.t2℃時飽和的X、Y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C.t1℃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Y>X>ZD.t3℃時,等質量的X、Y分別配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Y>X4、將100g10%的蔗糖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A.加入10g蔗糖 B.蒸發掉50g水C.把溶劑蒸發掉一半 D.加入12.5g蔗糖5、向盛有固體的廣口瓶中滴加分液漏斗中的液體,可觀察到U形管中的紅墨水液面左降右升,該固體和液體試劑不可能是( )A.大理石和稀硫酸 B.生石灰和水C.硝酸鉀和水 D.雙氧水和二氧化錳6、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1)電解水實驗揭示了水的組成.圖1實驗中得到氧氣的試管是 (填“1”或“2”) (2)自來水廠凈水過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3)海水淡化可緩解淡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圖2為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示意圖.①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不發生變化的是 (填字母序號).A.分子質量 B.分子種類 C.分子間隔②利用該裝置將一定量的海水暴曬一段時間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知識精講知識點一 物質的結晶1、晶體是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的固體,具有固定的熔點。如硫酸銅、云母、食鹽等。 2、結晶:溶液中無法再溶解的固體溶質以晶體的形式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 結晶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蒸發溶劑法,它適用于溫度對溶解度影響不大的物質,沿海地區“曬鹽”就是利用這種方法;另一種是冷卻熱飽和溶液法。 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可以得到晶體的原理:由于在較高溫度下先制成飽和溶液,當降低溫度冷卻時,該物質溶解度減小,在一定量的溶劑里所能溶解的溶 質減少,原來溶解在里面的溶質就能以晶體形式結晶析出。通常是蒸發溶劑和冷卻熱飽和溶液綜合使用:加熱使溶液蒸發濃縮(減少溶劑),再冷卻結晶。 3、制備硫酸銅晶體: (1)準備一杯熱飽和硫酸銅溶液(要澄清,若渾濁,用脫脂棉代替濾紙,趁熱 過濾,速度要快) (2)靜置(避免震動)、冷卻(速度要慢)、結晶 硫酸銅晶體的生長: (3)方法:選擇幾顆幾何形狀完整的小晶體,用線把一顆硫酸銅小晶體綁好, 懸吊在已準備好的熱飽和硫酸銅溶液里,線的另一端系在玻璃棒上,靜置過夜。 反復操作幾次,晶體越長越大成大晶體快 (4)制備條件:晶種少,晶形完整,防震防塵,降溫要緩慢 知識點二 幾種常見的分離方法水的凈化方法有沉淀法、過濾法、蒸餾法。 沉淀法: 常用的凝聚劑:明礬、活性炭 活性炭:(過濾)吸附作用,濾去不溶性物質并吸附掉一些溶解的雜質,除去異味。3、過濾: a.主要儀器:漏斗、燒杯、 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濾紙等 b.過濾時應注意:“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濾紙中液面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燒杯靠在玻璃棒上使液體沿玻璃棒流下(引流),玻璃棒末端輕輕斜靠在三層濾紙上,漏斗下 端緊靠燒杯內壁。 4、蒸餾法:把水加熱至沸騰,產生的水蒸氣經冷卻形成液態水的方法。 a.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越到下面溫度越低,冷凝效果要好; b.蒸餾燒瓶中放入幾片瓷片:防止液體爆沸。純凈物:由單一物質組成的物質(蒸餾水、結晶水合物)粗鹽提純(蒸發結晶、冷卻結晶) a.結晶適用:分離可溶性固體混合物。 b.蒸發結晶原理:通過蒸發溶劑,使溶質以晶體析出的分離方法 c.主要儀器:蒸發皿、鐵架臺、酒精燈、玻璃棒。 d.步驟 溶解:把粗鹽放入盛有一定量的水的燒杯中,并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 過濾:濾去鹽水中的不溶性固體雜質。 蒸發:①把濾液放入蒸發皿中加熱(液體不超過容積的 2/3),②用玻璃棒快速 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而使液體飛濺,③當出現大量固體時,應停止加熱用余 熱蒸干。注:不能把熱的蒸發皿直接放在實驗臺上,應墊上石棉網. 洗滌:用玻璃棒將固體食鹽移入一個潔凈的過濾器里,用飽和食鹽水均勻沖洗。目的是把固體食鹽表面的可溶性雜質洗掉。 注:玻璃棒的用途:①溶解:攪拌,加速溶解;②過濾:引流;③蒸發:攪拌, 使受熱均勻,防止液體飛濺 6、自來水廠水的凈化(1)物理階段:通過過濾和沉淀等方法除去水中的固體顆粒 (2)化學階段:通入氯氣或漂白粉等殺死水中的微生物 注:自來水的凈化過程中殺菌是化學變化,而沉降、過濾和吸附過程只發生物理變化。 物質分離的方法:結晶法(蒸發溶劑、冷卻熱飽和溶液)、沉淀法、過濾法、蒸餾法。方法適用范圍操作作用舉例蒸發溶劑溶解度受溫度變化 影響不大的物質溶解、過濾、 蒸發、結晶分離可溶性固 體物質和液體粗鹽提純冷卻熱飽和溶液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大的物 質加熱并飽和、 冷卻分離可溶性固體物質和液體硝酸鉀提純(混有少量實驗)沉淀法分離液體中混有的不溶性固體加入明礬、活性炭等凝聚 劑,攪拌后靜 置使水中懸浮微粒凝聚成大顆 粒而沉淀泥水凈化過濾法除去液體中混有的不溶性固體溶解、過濾除去水中懸浮的微粒粗鹽提出蒸餾法分離或提純液態混合物(利用液體沸點 不同)加熱、蒸餾、冷凝分離沸點不同的兩種物質, 一般為液體海水中分離水,不純凈的水優化提高1、分析所給數據,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溫度/℃10305060溶解度/g氫氧化鈣0.180.150.120.11硝酸鉀20.945.885.5110A.將50℃的氫氧化鈣飽和溶液降溫會析出晶體B.30℃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45.8%C.50℃時不可能配得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的硝酸鉀、氫氧化鈣兩種溶液D.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后還可以繼續溶解硝酸鉀固體2、20°C時100g某硝酸鉀溶液,經過以下變化,恢復到20°C,最終析出晶體的質量是( )A.小于3克 B.等于3克 C.大于3克 D.大于等于3克3、農業上常用飽和食鹽水選種.在室溫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飽和食鹽水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有少量固體析出.對此過程的描述,下列圖象正確的是( )A. B. C. D.4、下表是固體甲和乙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溫度/℃02040100甲溶解度/克0.1730.1650.1210.076乙溶解度/克13.331.663.9246A.20℃時物質的溶解能力大小關系:甲大于乙B.20℃時100克乙物質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是200克C.100℃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會析出晶體后,溶液仍為飽和溶液D.20℃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會變為不飽和溶液5、如圖試管中盛放的是室溫時的硝酸鉀、氯化鈉、熟石灰的飽和溶液中的一種,現向燒杯內加入硝酸銨晶體,試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晶體析出,則試管中盛放的溶液的溶質是( )A.硝酸鉀 B.氯化鈉 C.氯化氫 D.熟石灰6、在溫度不變時,某物質的溶液甲,經過如下變化,則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A.乙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B.丙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C.乙和丙溶液可能都是飽和溶液D.將丙溶液再蒸發10g水,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是5g7、將相同質量的甲、乙兩種不同溶質的溶液同時恒溫T℃時蒸發掉10g水,分別析出2g甲和3g乙物質(均不帶結晶水),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可能相同B.T℃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C.T℃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D.將析出晶體后的甲、乙兩種飽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應),溶液仍飽和8、氯化鈉和碳酸鈉晶體的溶解度(0℃﹣﹣﹣30℃)如下表所示: 溫度0℃10℃20℃30℃NaCl35.7g35.8g36.0g36.3gNa2CO3?10H2O7g12.5g21.5g38.8g根據上表分析下列說法:①碳酸鈉晶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 ②將含水各100g的氯化鈉與碳酸鈉的飽和溶液,從30℃降至0℃,析出晶體質量相等 ③氯化鈉和碳酸鈉晶體的溶解度相等時所對應的溫度20℃﹣﹣30℃之間 ④從含有少量氯化鈉雜質的碳酸鈉濃溶液中分離出碳酸鈉晶體,應采取降低溶液溫度方式,上述說法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aOH和MgO的混合物中氧的質量分數為40%,則NaOH和MgO的質量一定相等B.某KNO3溶液在室溫下蒸發5g水析出ag晶體,再蒸發5g水又析出bg晶體,則a和b一定相等C.一種溶液和一種固體反應,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和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總質量一定相等D.將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稀釋為49%的稀硫酸,加水的質量等于所取濃硫酸質量10、t℃時,將一定量KNO3的不飽和溶液平均分為三份,分別恒溫蒸發出水的質量為5g、10g,析出KNO3晶體的質量依次為2g、5g,第三份蒸干得到KNO3的晶體質量為12.5g,則每份溶液中所含水的量為( )A.12.5g B.22.5g C.25g D.20.83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