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9張PPT。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吳佩孚(1873~1939) 直系軍閥首領。字子玉,蓬萊人。1902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學習。歷任北洋第三鎮參謀、營管帶、團長、旅長。1918年隨曹錕征湘,升任第三師師長。 1920年參加直皖戰爭,戰后升任直魯豫巡閱副使。1922年發動直奉戰爭,升任直魯豫巡閱使,擁兵10萬,控制了北京政府及鄂、豫、直、陜等省,成為北洋軍閥直系首領。 “Biggest man in China ” “打倒列強,除軍閥”實現國內和平與統一,成為人們的普遍愿望誰來打倒列強除軍閥??國民黨?共產黨?國民黨?共產黨?國民黨?國民黨? 1923年2月4日 ,京漢鐵路工人全線罷工,客、貨、軍車一律停駛,長達1000余公里的京漢鐵路陷于癱瘓。 京漢路的收入是吳佩孚軍費的重要來源之一,同時,京漢鐵路又是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的動脈,京漢鐵路工人運動的高漲,必然影響他們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快報新聞 史料一:1923年2月7日,吳佩孚鎮壓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工人被殺40多人,傷200多人,被捕60多人 ,遭開除1000多人。林祥謙、施洋及京漢鐵路總工會委員長、共產黨員史文彬均被逮捕。林祥謙被捕后,拒絕妥協 ,慷慨就義,工人運動陷入低谷。史稱:二七慘案共產黨:力量還比較弱小,應該聯合其他革命黨派, 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史料二: 依中國社會的現狀,中國現有的黨,只有國民黨比較是一個革命的黨。要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中共三大宣言以上兩則史料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認識上發生了怎樣的轉變?史料三:辛亥革命后,孫中山不斷領導反對軍閥的斗爭 史料四: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蓋今日革命,非學俄(共)不可……我黨今后之革命,非以俄(共)為師。 ——孫文國民黨:需要尋求新的力量的支持,需要將國民黨建設成為一個有力的政黨以上史料表明孫中山對于革命有了怎樣新的認識和訴求?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拉開了國民大革命的序幕。1924年1月 通過了反對帝國主義和打倒軍閥的主張,事實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確定共產黨員可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原則。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中國進入國民革命時期國民黨“一大”1.召開時間:2.主要內容:3.重要意義: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闡釋(1924—1927,也稱大革命時期)國共合作成果一:黃埔軍校的建立結合書本56頁資料一來說一說,對聯體現了軍校的創辦宗旨是什么?“創造建立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革命者來黃埔軍校最注重培養學生怎樣的思想?新式軍事政治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和革命精神。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黃埔軍校創始人孫中山 校長 蔣介石政治部主任 周恩來陳毅(6期)林彪(4期)資料一:黃埔軍校畢業的名將徐向前(1期)陳賡(1期)羅瑞卿(6期)趙一曼(6期)據上述材料,概述黃埔軍校的創建為中國革命帶來了什么?1924年至1927年國民革命時期,黃埔軍校入學的學生共六期2萬多人。資料二:黃埔軍校第1—6期入學及畢業人數黃埔軍校培養了國共兩黨第一代的軍事將領,成為國民革命軍的骨干,并留下了寶貴的黃埔精神。?1925年3月12日 ,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終年59歲。 臨終前,他說的最后一句話是:“和平、奮斗、救中國。” 新聞快報 我要代表正義消滅你《時代》周刊解說詞: 蔣介石將軍……在孫中山隕落之后升起,征服者。打倒列強消滅軍閥統一中國1926年7月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湖南湖北江西國共合作成果二:北伐戰爭 直隸廣東廣西湖 南安徽山東黑吉遼 吳佩孚 20萬湖北廣東廣西北伐戰爭前形勢圖張作霖35萬孫傳芳20萬國民政府10萬蔣某人就那么點兵力,本帥真心沒放在眼里北伐戰爭進軍示意圖 直隸廣州桂林長沙安徽山東黑吉遼武昌北伐對象主要戰場吳佩孚 孫傳芳 張作霖兩湖戰場江西戰場閩浙戰場上海短短十個月內,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廣州國民政府遷到武漢。 我們來思考一下,北伐軍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勝利?組織討論:敵眾我寡,北伐軍為什么能取得節節勝利?(可從戰爭性質、各方面配合、官兵作戰情況、戰略方針等方面分析)1、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2、北伐軍制定了正確的方針;3、正義之戰,得到廣大工農群眾的大力支持;4、北伐軍將士英勇作戰,尤其是共產黨員起了先鋒模范作用;5、軍閥間互相猜忌,陷于嚴重分裂極端脆弱局面;6、蘇聯在軍事上物質上的幫助。吳佩孚曾贊蔣曰:“其用兵之妙和堅定撐持,我自愧不是對手。” ★ 1927年5月27日,他率衛隊逃向四川 ★ 1928年5月,吳佩孚殘部被繳械 ★ 1932年1月31日到北平定居★ 1935年,日本侵略者為了分裂中國而搞“華北自治”,請他上臺當傀儡,他堅決拒絕。★ 1938年6月,偽“華北臨時政府”與偽南京“維新政府”合并,請他出來當官,他也不答應 ★ 1939年12月4日 ,被日本特務土肥原賢二 設計殺害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績奇禍從天降,風云變幻痛萬心早年窮兵黷武,鎮壓革命運動,屠殺仁人志士,成為人民群起而誅殺之公敵。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日偽勢力的威脅,吳佩孚至死不當漢奸賣國賊,表現出高貴的民族氣節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舊址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了全國成立興中會、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發動護國運動,反對軍閥統治促成國共合作,建立黃埔軍校,開展國民革命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哪些杰出貢獻呢?江世麟 ★義烏后宅鶴田村人 ★ 1918年(民國七年)在護法軍第三旅三營任排長 ★ 1924年3月就讀黃埔軍校一期 ,分至第三隊 ,不久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同隊的有中共黨員陳賡、曹淵等,還有后為國民黨著名將領的杜聿明、關麟征等 ★歷任黃埔軍校教導第二團第一營第三連二排排長、政治指導員;畢業后參加第一、二次東征;1925年10月第二次東征河婆戰斗中自愿報名參加攻打淡水城的奮勇隊,戰死在離淡水城墻十五米處。 (1896—1925) 讓我們牢記歷史,緬懷先烈,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刻苦學習,早日成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