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9張PPT。溫故知新:經濟大危機1929—1933美 國羅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專政擺脫危機尋找出路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希特勒會見墨索里尼和日本大使1937年德意日三國軸心同盟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擴大情景體驗假如你是一名捷克的新聞記者,你在第一時間掌握了慕尼黑會議的情況,請迅速為報紙寫一份新聞簡報。一、慕尼黑陰謀(慕尼黑會議)時間:地點:參加國及與會者:英、法、德、意內容:1938年9月德國慕尼黑簽訂《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蘇臺德區 德國吞并蘇臺德區和捷克斯洛伐克材料:我們對一個在強大的鄰邦壓境下的小國不論抱有多大的同情,但總不能僅僅為了它而不顧整個大不列顛帝國卷入一場戰爭。如果我們不得不進行戰斗的話,那也必須為了比這更為重大的問題。 ——1938年9月27日張伯倫發表的廣播講話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面對希特勒的擴張要求,英法采取了什么政策?綏靖政策綏靖政策——亦稱“安撫政策”,即姑息縱容侵略者,對它退讓、妥協,不惜犧牲他國的領土、主權甚至本國人民的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妥協政策。材料一一戰后,英國由債權國變成了債務國,倫敦作為唯一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發生了動搖,英鎊地位不斷衰落。在國內英國的失業人數達到歷史最高點,近300萬人找不到工作,失業率達223%。1932年至1936年初,法國工業生產指數降到最低點。財政赤字增無減1932材料二第一次大戰,歷時四年零三個月,戰火遍及歐、亞、非三洲,席卷人口15億以上,傷亡達3000萬人。其中英國約死亡747,700人,受傷1,693,000人,法國則約有150萬人失去了生命。當他(張伯倫)想到“700多萬盛年夭折的青年人,1300萬傷殘者,母親和父親們的悲哀和痛苦”,便深感“在戰爭中沒有勝利者,大家都是失敗者。” 年的后九個月,赤字就達46億多法郎,而到1936年,則達到168億多法郎。 根據材料,理解英法兩國為什么推行綏靖政策?英法的經濟實力的下降和平主義思潮的嚴重泛濫 ,極力避戰求和材料三“由于防止共產主義進入他自己的國家……就阻塞了共產主義進一步通往西歐的道路”,“德國是西方反布爾什維主義的屏障”。 ——英樞密院長哈利法克斯 禍水東引,借德國之手消滅蘇聯材料四美國國會在1935年8月通過一項全面反映孤立主義原則的中立法,禁止美國武器運往交戰國,并禁止用美國船只運送此種貨物。 “我們是為我們自己行動,不是為別人而行動的。” ——孤立主義美國的中立態度也影響了英法 綏靖政策——亦稱“安撫政策”,即姑息縱容侵略者,對它退讓、妥協,不惜犧牲他國的領土、主權甚至本國人民的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妥協政策。(實質:為茍且偷安一時,犧牲弱小國家,企圖禍水東引。) 為避免在開戰之后陷于東西兩線作戰的境地,德國曾在1939年8月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思考:慕尼黑協定對當時產生什么后果?1、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侵略氣焰。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2、德國與蘇聯簽定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德避免了東西兩線作戰,不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團結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然襲擊波蘭——歐洲戰場開辟德軍越過邊境,侵入波蘭★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是逐步打起來的:1931年日本占領了中國東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發動大規模的侵華戰爭;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1936年意大利和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國吞并了奧地利;1939年春德國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據統計,在1939年9月英法對德宣戰前,戰爭已席卷了五億多人口,蔓延在歐、亞、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確切地說,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日子,而不是開始。 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在總結波蘭戰役時說:“1939年的戰事結局,可以歸結為兩句話:在東方,一支陳舊得無法救藥的軍隊,為一支應用新技術的小坦克部隊加上占優勢的空軍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動作遲緩的軍隊,卻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壓力。” 波蘭作戰勇敢的騎兵奇怪的戰爭德法邊境“靜坐戰爭”馬奇諾防線馬其諾防線全長約700公里,由一組組相互獨立的筑壘式防御工事群構成。每一組工事包括一個主體工事和一些觀察哨所,相互間以電話聯系。主體工事一般距地面30米,其中有指揮部、炮塔、發電設備、修理設備、醫院、食堂、宿舍等各類設施,工事外面則密布金屬柱、鐵絲網,號稱固若金湯。 馬奇諾防線示意圖德軍占領馬奇諾防線敦克爾克大撤退 從5月26日至6月4日歷時九天,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國。敦刻爾克撤退結束后,英國首相丘吉爾就在下議院發表演講: “不要把這次撤退蒙上勝利的色彩,戰爭不是靠撤退來取勝的。但是,在這次撤退中卻孕育著勝利”。你如何理解“在這次撤退中卻孕育著勝利”的含義?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聯軍從敦刻爾克撤走33萬軍隊,為未來的反擊保存了有生力量。1940年6月,德軍長驅直入巴黎 1940年6月22日,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建立了維希政權。德國侵略英國的海獅計劃1940年7—10月,德軍對英國發動了猛烈的空襲和潛艇戰,企圖迫使英國屈服。丘吉爾上臺戈林:僅德國空軍就可以使英國人跪下來舔德國人的靴子丘吉爾:我們將戰斗到底,不論代價多大,我們決不投降反映了英國這一時期的什么變化?綏靖政策堅決抵抗政策 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復: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么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么遙遠和艱難,也要去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在英國下院的演說丘吉爾著名的V字手勢 英國斗牛犬的身子,丘吉爾的頭,人們眼中,丘吉爾是忠誠和勇氣的象征。PK德軍共出動飛機4萬6千多架次,向英國投擲6萬噸炸彈,炸死炸傷英國居民8.6萬余人,炸毀100多萬棟建筑物…英軍以915架飛機和414名飛行員的代價摧毀了1733架德機,擊斃和俘獲6000名德國飛行員…“海獅計劃”不得不無限期推遲…不列顛之戰(1940.7—10)軍事設施(機場)→倫敦等城市〖請思考〗 大戰初期歐洲許多 國家為什么會迅速 敗亡?1. 綏靖政策的影響2. 武器落后、戰術思想陳舊3. 各自為戰,被德國各個擊破三、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場★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 蘇聯人民正在聽B.M.莫洛托夫通告:蘇聯公民們!今天凌晨四點,德國軍隊未經宣戰攻擊了我國邊境,德國飛機轟炸了日托米爾、基普、塞瓦斯托波爾、考那斯。第二次世界大戰擴大了!1941年6月到11月,德軍占領了蘇聯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蘇聯大約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業區。1941年夏,白俄羅斯地區一棟房子被德軍擊中燃燒德軍已經充分做好進攻莫斯科準備莫斯科保衛戰紅場閱兵式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勝利一定屬于我們 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衛國戰爭中蘇聯后方人民的高昂情緒和愛 國主義的樂觀精神是蘇聯衛國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根本保證。 1942年1月27日,英國首相丘吉爾在下院承認,“只是由于俄國戰場的勝利,我們才能擋住敵人對近東到黑海的所有國家、對尼羅河盆地及對伊拉克和印度的進攻”。 從這段背景資料你能談談莫斯科戰役對西方戰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嗎?P33 列寧格勒莫斯科 擊破了德軍“不可戰勝”、“天下無敵”的神話。莫斯科保衛戰 德國入侵波蘭后,許多人提出了疑問:“他們(指英國、法國)扔出了兩個‘小孩’(指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個‘小孩’(指波蘭)給‘狼群’以求躲避災難的政策還能有收益嗎?”材料中的“政策”應是( )A.殖民主義擴張政策 B.委任統治政策 C.綏靖政策 D.“冷戰”政策 C課堂練習 2010年5月9日,胡錦濤主席出席了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慶典。這次偉大的衛國戰爭開始于( )A.德國突襲波蘭 B.德國東侵蘇聯 C.日本偷襲珍珠港 D.莫斯科保衛戰 B 當法西斯德國在歐洲大陸瘋狂擴張時,一直追隨英國推行綏靖政策,最后卻自食其果遭致亡國的是( )A.奧地利 B.波蘭 C.意大利 D.法國 將綏靖政策推向頂峰的歷史事件是( )A.慕尼黑陰謀 B.國會縱火案 C.巴黎和會 D.華盛頓會議DA 思考1:材料分析題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二: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的首腦在德國的慕尼黑舉行會議。慕尼黑會議期間,當事國的代表卻被拒這于會議之外……。協定簽字后,英法代表只向當事國代表宣布了會議結果,并蠻橫地聲稱“這是無權上訴和不能修改的判詞”。問:材料二中的“當事國”指哪個國家?“協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英法代表的做法體現了什么政策?造成了什么惡劣影響?(4分)捷克斯洛伐克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綏靖政策使法西斯國家侵略野心膨脹;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