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0張PPT。第二課新中國的誕生1.中共七屆二中全會2.渡江戰役4.開國大典3.中共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 中 國 的 誕 生新中國誕生前的準備·請閱讀書本P108-109,在新中國誕生前,中國共產黨做了哪些努力?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渡江戰役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1.概況:時間:1949年3月地點:河北平山縣西柏坡2.主要內容: 毛澤東指出鄉村包圍城市的時期已經完結,從現在起,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并開始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2)黨的總任務: 黨的總任務是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使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1)黨的工作重心: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1)首次提出了加強黨的建設,提出“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的意義想一想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召開的重要會議?(2)這次會議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確定了新中國的大政方針,為促進和迎接全國勝利的到來,為推動和發展新中國的各項建設事業,保證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論上作了充分準備,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渡江戰役 1.背景:2.概況:(1)三大戰役后,人民解放軍已經控制了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2)1949年4月,國共雙方代表在北平舉行和平談判,但國民政府代表最后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和談破裂。(1)開始時間:1949年4月21日(2)戰線:東起江蘇江陰,西至江西湖口(3)過程:①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國民黨的長江防線迅速崩潰。②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黨政權垮臺,殘余勢力退守臺灣。江陰湖口東路軍中路軍西路軍4.23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三大戰役,殲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加速了人民的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在軍事上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準備了條件。三大戰役渡江戰役摧毀了國民黨軍隊的長江防線,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反動派內戰失敗后妄圖“國共劃江而治”圖謀。并占領了國民黨統治的老巢----南京,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南京解放后,國民黨政權垮臺,但國民黨殘余軍隊仍在垂死掙扎。直到新中國成立時,西藏仍未解放。因此,南京解放后,國民黨政權垮臺了,但全國并沒有完全解放。 南京解放后,國民黨政權的垮臺標志著全國的解放。這種說法正確嗎?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易錯提醒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1.背景:隨著全國各地的陸續解放,建立新中國的任務擺在中國人民的面前。2.時間、地點:——籌備建國事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參與者: 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等 這是一次全國人民大團結的盛會、勝利的盛會,對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貢獻。(3)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等人為委員,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3.主要內容:(1)大會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國家名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2)會議決定新中國定都北平并改名為北京。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采用公元紀年等。4.意義: 完成了建立新中國的各項準備。內容:一個文件:一個政府:一個主席:一面國旗:一首國歌:一個首都:一種紀年法:一座紀念碑:《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五星紅旗《義勇軍進行曲》公元紀年北平 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共同綱領》2.規定政權性質: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1.規定國家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性質: 回顧《義勇軍進行曲》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新中國成立時的國際國內形勢,說一說你是如何理解毛澤東這番講話的意義。 《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1935年4月,是為促進抗日救亡運動、激發人民群眾抗日斗志、鼓舞人民英勇抗戰而作。音樂充滿了激情,富于感召力,象征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曾長時間激勵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斗志。新中國成立后,在外有帝國主義國家孤立、封鎖,內有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任重道遠的形勢下,這首歌仍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警醒國人要居安思危,激勵人們為鞏固政權、建設新中國而繼續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因而,毛澤東認為還是原詞好。 今天,這首歌仍然傳遞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它時刻鼓舞著炎黃子孫奮發圖強,建設好自己的國家。其深遠意義在于,它讓我們不忘歷史、保持警醒,即便在和平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年代,仍然要居安思危,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為什么我們今天的國歌,仍采用《義勇軍進行曲》? 毛澤東主席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毛澤東解放戰爭時期以1919年的五四運動為起點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從鴉片戰爭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前;中國近代史時期開國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體會議(1)時間:1949年10月1日(2)內容:①國家領導人宣誓就職。②會議一致決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共同綱領》為本政府的施政方針,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轮袊恼Q生 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薄氨菊疄榇碇腥A人民共和同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彼H自按動電鈕,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這時,樂隊奏起《義勇軍進行曲》,54門禮炮齊鳴28響,首都30萬軍民一起歡慶新中國的誕生。2.開國大典(1)時間:1949年l0月1日下午(2)盛況: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美國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曾這樣說:“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實際上也是世界歷史的一個轉折點?!?br/> 中國史學家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 請你結合中國近代史及本課內容談談你對這些評價的看法,你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有怎樣的歷史意義?3.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1)國內意義: 結束了近代中國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真正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中華民族朝著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不斷前進。(2)國際意義: 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9年前1949年后屈辱獨立(自主)民主分裂(割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專制大陸實現統一新民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新中國的誕生渡江戰役政協會議時間、地點:意義:1949年3月,西柏坡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了準備時間:結果:1949年4月解放南京內容:通過《共同綱領》,定首都、國歌、國旗等,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開國大典意義:國民黨政權覆滅,加速解放全國的步伐時間、地點:1949年9月,北平時間:意義:1949年10月1日標志著新中國的誕生課堂小結FINISH YOURHOMEWORK完成作業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