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四課 小平,您好班級: 姓名一、預習提示:1.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及原因,知道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及核心內容、了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的內涵及必要性。2.理解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的重大現實意義,提高建設祖國的本領。3.感受身邊的變化,了解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國家、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增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二、學習重點:1.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這些重大歷史性成就的取得,其原因有哪些?2.為什么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3.正確認識“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4.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其核心內容及重要意義。5.為什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6.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及為什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7.為什么堅持改革開放?8.興國之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強國之路:改革開放 我國現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對外開放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三、基礎知識落實1、以黨的 為標志,我國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進入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2、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仍然處于,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3、 是我國生產力不高的突出表現。 是我國國情的一個重要特征。4、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需要一個過程, 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5、我國的 、 不高,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不足。6、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 ,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政治保證。氣核心內容是“ 為中心,堅持 ,堅持 ”。簡而言之就是“ ”。7、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 道路,堅持 專政,堅持 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 ”重要思想。8、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內容是什么?9、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是什么?四、當堂檢測:(一)選擇題(選擇題部分,側重基礎,都是應知應會的重要考點,同學們只要基礎知識扎實,審題清楚,得分較容易。相信我能行!如果丟分的話,請對照一下屬于下列主要失分原因的哪一種: 基礎知識不扎實 審題不清,粗心大意 沒有必要的解題技巧。)1.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現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重大戰略思想。現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是 ( )A.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B.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C.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 D.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200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萬億元,比2002年增長71.4%,從世界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7703元增加到2008年的1578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4761元。在過去5年中,載人航天飛機和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圓滿成功。這表明 ( )①我國已躋身于世界強國行列 ②我國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③我國綜合國力明顯增強 ④我國人民生活不斷改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是因為我國現階段 ( )①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發展還不平衡 ②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 ③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④人民的溫飽問題還沒解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我國現階段生產水平比較低,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 ( )①有的地方、有的部門生產方式落后,手工勞動比較普遍 ②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③生產力水平西部地區比東部地區落后 ④在我國,工農業生產主要還是手工勞動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我國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僅為美國的4.38%、日本的4.07%、德國的5.56%。這是因為我國 ( )A.我國經濟發展慢,資源相對短缺 B.勞動力不足,生產者積極性不高C.科學技術水平低,知識創新和技術能力不足 D.城市人口少,農村人口多6、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 ( )A.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B.自力更生,艱苦創業C.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D.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7、下面關于四項基本原則說法正確的是( )①四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 ②四項基本原則是強國之路 ③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國家的立國之本 ④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現階段一切工作的中心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8、改革加快了中國的發展進程。從1978年到2006年,中國經濟增長了近50倍,年平均增長9.6%,這一速度是同期世界經濟平均增速的3倍,是發展中國家的2倍,是發達國家的4倍。這說明( )A.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B.改革是我國社會發展的活力源泉C.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 D.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9、入世5年來,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兩倍,排名躍居世界第3位。入世后,世界500強企業中480多家在華投資。目前在外企就業的人員已經超過2500萬人,員工收入逐年增加。材料表明:( )①實行對外開放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②我國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賴于對外貿易的增長 ③堅持對外開放,老百姓得到實惠多多 ④對外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立國之本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10.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之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因為四項基本原則是 ( )①我國的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②是我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③社會主義事業和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④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是我們當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1.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切成就都離不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改革開放之所以成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因為改革開放是 ( )①我國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②當代中國一切工作的中心③我國的強國之路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立國之本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30年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證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經受著嚴峻考驗、顯示出強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證是 ( )A.毫不動搖地堅持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B.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的政策C.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 D.堅定不移地保護資源和環境13.十七大報告鮮明提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下列對改革開放認識正確的是 ( )①改革開放是黨的基本路線的一個基本點 ②改革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③改革開放是我國的立國之本 ④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4.自行車、摩托車、小汽車是我國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20多年前,城市居民普遍用的還是自行車,而今摩托車已經普及,小汽車也已經進入千家萬戶。這從一個側面表明 ( )A.我國已不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B.我國已經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C.生產力的發展,是我國已經跨入發達國家的行列D.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二)非選擇題11.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黨的基本路線是興國、立國、強國的重大法寶,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群眾的幸福線。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做到思想上堅信不疑、行動上堅定不移,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什么?(2)為什么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12.材料一:2008年我國迎來了改革開放30周年。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博鰲亞洲論壇講話中指出,30年來,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臺階,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材料二: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發展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中國發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1)列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思考取得這些成就的原因。(2)上述材料,說明我國正在實施哪項基本國策,為什么堅持這項基本國策?13.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見面語不斷發生變化:20世紀70年代,打招呼“吃了嗎 ”;80年代,打招呼“看電視了沒有 ”;90年代,打招呼“搬新家了沒有 ”;如今到了21世紀,打招呼“買車沒有 ”、“最近去哪兒旅游了 ”材料二:某校九年級三班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舉辦了以“暢談30年來新變化”為主題的班會,同學們爭相發言。小麗別出心裁,用漫畫表達了自己的看法。(1)人們見面時打招呼用語的演變說明人們的實際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 (2)請結合上述材料和相關知識,談談你對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這一問題的認識。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