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溶液專題復習導學案年級:八 學科:科學課 題15.溶液專題復習第15次課教學目標1.理解溶質、溶劑、溶液等基本概念;2.溶解度的基本概念及其計算。教學重難點溶解度的基本概念及其計算教 學 活 動 設 計個人修改記錄課前交流,了解學生上次課的復習情況。知識梳理。(一)、溶液的形成1. 溶液的組成 定義: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組成2. 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內各部分的濃度和性質都相同穩定性:指條件不變時,溶質、溶劑不會分離注意:它不一定是無色,但一般透明(二)、溶解熱現象 溶質分散到溶劑中形成溶液的過程,叫物質的溶解。它有溶解和水合兩個過程。溶解熱現象(三)、乳濁液和乳化現象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特點:液液不穩定混合物,易分層。如:色拉油滴入水中經振蕩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 乳化現象:油難溶于水,但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潔精,振蕩后,油能以小液滴的形式均勻的懸浮于水中,這種現象稱為乳化現象。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滌劑水洗掉就 是這個道理。(四)、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1. 概念: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2. 轉化方法:①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的方法 降溫(也有例外,如:氣體及熟石灰)、蒸發溶劑、加入溶質②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的方法升溫(也有例外,如:氣體及熟石灰)、加溶劑稀釋3. 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 ①有不溶物,一定是飽和溶液; ②無不溶物,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質,如果不能再溶解則說明原溶液為飽和溶液,如果還能再溶解則說明原溶液為不飽和溶液。(五)、溶解度 1.固體的溶解度 在一定的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指明溶劑,則溶劑是水。(1)準確理解這個概念,必須抓住以下關四個要素:“一定溫度”──條件; “100 g溶劑”──衡量標準;“飽和狀態”──對溶液的要求; “溶解的質量”──溶解度單位是“克”。 (2)影響固體的溶解度因素:①溶質、溶劑的性質;②溫度 2. 固體的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20℃溶解度/g<0.010.01~11~10>10物質的溶解性難溶微溶可溶易溶實例 碳酸鈣氫氧化鈣氯酸鉀氯化鈉 3. 氣體的溶解度 (1)氣體的溶解度是指在壓強為1.01 kPa和一定的溫度時,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的體積。 (2)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 ①溫度: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②壓強: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 (3)應用實例 ①夏天打開汽水瓶蓋時,壓強減小,氣體溶解度減小,會有大量氣體涌出。 ②喝汽水后會打嗝,是因為汽水到胃里,溫度升高,氣體溶解度減小。 4. 溶解度曲線①概念:表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情況的曲線。②表示意義:點:曲線上的點:該點所示溫度下的溶解度??兩曲線交點:兩物質在該點所示溫度下溶解度相等線: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 (六)、溶質的質量分數 1. 計算公式: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 (在0~100%之間) 2. 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 一般步驟:計算、稱量、溶解、裝配存放(七)、混合物的分離 1. 過濾法:適用于除去液體中混有的不溶性固體雜質。例如,粗鹽的提純基本操作有:溶解、過濾、蒸發。 2. 結晶法蒸發結晶:如夏天海水曬鹽冷卻熱飽和溶液:如冬天撈堿三.規律方法。物質的溶解1、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大多數物質適用,氫氧化鈣、氣體除外) A.加溶劑 B.升溫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A.蒸發溶劑B.降溫C.加溶質注意: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2、判斷一種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是:在其溫度下,若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則原溶液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若其溶質還能繼續溶解,則原溶液為不飽和溶液。如果溶液中有少量不溶解的溶質,則是飽和溶液;如果加少量溶質,還能繼續溶解,則是不飽和溶液。3、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 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數值越大,表明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能力越強。注意點:(1)四個關鍵詞:一定的溫度、100克溶劑、達到飽和、溶質的質量;(2)溶解度就是一定溫度下,100g溶劑中能溶解的溶質的最大質量;(3)溶解度單位為克;(4)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4、室溫(20℃)時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級:<0.01克0.01~1克1~10克>10克溶解性等級難溶微溶可溶易溶 (1)大多數物質子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響很大,如硝酸鉀、硝酸銨,表現為曲線陡;②影響不大,如氯化鈉(食鹽),表現為曲線平緩。(2)極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5、溶質的質量分數(1)計算公式注:溶質的質量分數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它是個比值,沒有單位。A%=m溶質/m溶液×100%= m溶質/(m溶質+m溶劑)×100%m溶液=m溶質/ A% m溶質= m溶液·A%(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溶液的體積×溶液的密度×溶質的質量分數;(3)溶液的稀釋前后所含溶質的質量不變;物質的分離1、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的固體是晶體。不同的晶體具有不同的形狀。2、結晶是溶液中無法再溶解的固體溶質以晶體的形式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3、獲得晶體的兩種方法:①蒸發溶劑: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如氯化鈉(溶液較小); ②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如硝酸鉀。注:通常是將以上兩種方法綜合起來使用,也就是先通過加熱使溶液濃縮(減小溶劑),再將溶液冷卻(降低溫度),使溶液中的物質結晶析出。4、水的凈化A、沉淀法:把水靜置,使水中的雜質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稱為沉淀法。由于明礬或活性炭能使水中的懸浮雜質凝聚成一些較大的顆粒并慢慢沉到水底,因此,明礬、活性炭常用作凝聚劑。B、過濾法:把不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開的一種方法。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一貼: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二低:濾紙要低于漏斗邊緣,濾液要低于濾紙邊緣;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玻璃棒末端輕輕斜靠在三層濾紙的一側;傾倒濾液的燒杯口緊靠玻璃棒上端。注:玻璃棒起引流作用。C、蒸餾:把水加熱,至水沸騰變成水蒸氣,再經冷凝管冷卻成水滴,這種凈化水的方法稱為蒸餾法,這樣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餾水。原理:利用液體里各成分的沸點不同而進行分離的方法。蒸餾裝置組成:蒸餾燒瓶、溫度計、鐵架臺、冷凝管、接受器、錐形瓶。5、沉淀、過濾及蒸發的比較:四、典型精析。【例1】溶液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豆漿、牛奶都是溶液 C.溶液都是無色的 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種溶質分析:A、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餾水,故A錯;B、豆漿和牛奶是多種分散系的混合物,故B錯;C、溶液中有(亞鐵離子)Fe2+呈淺綠色,故C錯;D、溶液中溶質可以是一種或多種,溶劑只有一種,故D對。【例2】康康通過對蔗糖溶液的探究,得出對溶液認識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A.蔗糖溶液的下層比上層甜B.溫度不變時,飽和溶液的濃度不變C.溶質都以分子的形式溶解在溶劑里D.溶質溶于水時,都沒有明顯的放熱或吸熱現象[解析] 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蔗糖溶液的上、下層甜度一樣,故A錯誤;溫度不變時,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不會改變,其飽和溶液的濃度也不會改變,故B正確;蔗糖、酒精等物質溶解時以分子形式分散在溶劑里,而氯化鈉等是以離子的形式溶解在溶劑中的,故C錯誤;如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放熱,而硝酸銨溶于水時吸熱,故D錯誤。【例3】根據下表中氯化鈉和硝酸鉀部分溶解度數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溫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氯化鈉35.735.836.036.336.637.037.3硝酸鉀13.320.931.645.863.985.5110(1)1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g。(2)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與硝酸鉀相比較,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________(填“較大”或“較小”)。(3)20 ℃時,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硝酸鉀,充分攪拌后,將溶液溫度升高到30 ℃(不考慮水分蒸發),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4)在20 ℃~30 ℃的某溫度時,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1)35.8 (2)增大 較小 (3)不飽和溶液 (4)36.0 g[解析](1)根據表中數據可以看出,1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5.8 g。(2)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與硝酸鉀相比較,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3)3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45.8 g,40 g<45.8 g,所以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4)在20 ℃~30 ℃的某溫度時,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圍是36.0 g【例4】用5%的硝酸鉀溶液配制150 g 溶質質量分數為2%的硝酸鉀營養液,需要加水的質量是________g;用量筒量取水時,若讀數時仰視,則導致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玻璃棒在配制溶液過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90 偏小 攪拌,使溶液混合均勻[解析] 設需要水的質量為x,根據配制前后溶質質量相等可列出等式:150 g×2%=(150 g-x)×5%,解得x=90 g;量水時仰視讀數,實際量得的水偏多,配制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玻璃棒在配制溶液過程中的作用是攪拌,使溶液混合均勻。四.能力訓練。A組1.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溶液不一定都是混合物B: 將100g氯化鉀飽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體,則氯化鉀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為25gC: 常溫下將飽和氫氧化鈣溶液加熱到50℃,會使溶液由飽和變為不飽和D: 從25%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ml,則取出溶液的質量分數仍為25%2.甲、乙兩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t1℃時,50g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將t2℃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3℃(溶劑的量不變),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t2℃時,要使接近飽和的乙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可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分別將t2℃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一定都要晶體析出3.實驗室用硝酸鉀固體配制100.0g溶質質量分數為3.0%的硝酸鉀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50ml量筒量水 B.將固體放于托盤天平的右盤稱取C.將固體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D.將配好的溶液裝入貼有標簽(如圖)的試劑瓶中,塞好瓶塞4.如表是氯化鈉、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溫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氯化鈉35.836.036.336.637.037.3硝酸鉀20.931.645.863.985.5110據此數據,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在4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63.9gB.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在20℃~30℃溫度范圍內相交C.在60℃時,硝酸鉀飽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質質量分數為50%D.在20℃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100g,恒溫蒸發,先析出的晶體一定是氯化鈉5.如圖所示,將水分別滴入裝有氫氧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的兩支試管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硝酸銨固體溶解時會吸收熱量B. 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時會放出熱量C.A、B兩只燒杯的溶液中都有固體析出D.A、B兩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都保持不變6.某同學欲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8%的食鹽水80g,在用托盤天平稱量食鹽時,他把食鹽和砝碼的位置放顛倒了(1g以下用游碼),那么實際上他所配制的食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A.8.5% B.7% C.14% D.8%7.t℃時,將一定量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平均分為三份,分別恒溫蒸發出水的質量為5g、10g、15g,析出硝酸鉀晶體的質量依次為1g、2.5g、4g,則硝酸鉀溶解度為(??)A.20g B.25g C.30g D.無法判斷8.(1)打開含有二氧化碳氣體的飲料瓶蓋時,汽水會自動噴出來,說明氣體的溶解度與______有關;喝了汽水后,常常會打嗝,說明氣體的溶解度與______有關。由此可推知,保存汽水應在_____環境中,增大二氧化碳在水的溶解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2)養魚池中設立水泵,把水噴向空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汽油洗滌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加了洗滌劑的水洗滌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9.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判斷甲溶液在A點時處于_________狀態。(2)t2℃時,溶解6g甲物質,至少需要_______g水。(3)t2℃時,在燒杯中分別盛有等質量的甲、乙兩種溶質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對燒杯中剩余溶液描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Ⅰ.溶質的質量分數:甲>乙 Ⅱ.析出固體的質量:甲>乙Ⅲ.甲是飽和溶液,乙是不飽和溶液 Ⅳ.溶劑的質量:甲=乙 10.下表為氯化鈉和氯化銨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回答下列問題:溫度/℃01020304050氯化銨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氯化鈉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0(1)由表中數據可知,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是__________;(2)20℃時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鈉____g,氯化鈉與氯化銨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_____℃之間;(3)向燒杯中加入100g水和50.0g氯化銨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卻到20℃,燒杯中析出固體_____g。11.在實驗室里可用以下兩種方法配制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1)方法一中配制100g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氫氧化鈉固體_____g;(2)方法二中用量筒量取25%的氫氧化鈉溶液時仰視讀數,其他操作均正確,所配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10%(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方法一中的“溶解”和方法二中的“混勻”,都要用到的儀器是_____。12.實驗室開放日,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自選儀器設計實驗的活動,實驗室準備的儀器如圖所示:(1)小潔同學一眼就認出儀器N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2)小倩同學利用上述儀器進行粗鹽提純實驗,過濾操作時,他選擇了漏斗和鐵架臺,你認為他還需要選擇的儀器______(填字母),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他接下來的操作應是______?(3)小梅同學準備配置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2%的氯化鈉溶液,配置時應選擇______mL(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讀書時,她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其他操作均正確,則他實際配置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______(填“>”“<”或“=”)12%。13.酒精可用作消毒劑,經反復研究,發現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佳。現欲將1L無水酒精稀釋成75%的酒精,問:需加水多少毫升?(已知:無水酒精的密度為0.8g/ml,水的密度為1.0g/ml;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B組14.硫酸鋅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硫酸鋅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A點對應的硫酸鋅溶液是不飽和溶液C.B點對應的硫酸鋅溶液升溫或降溫均能達到飽和D.40℃時,硫酸鋅的溶解度為41g15.某溫度時,將燒杯中的x g 硝酸鉀飽和溶液恒溫下蒸發部分溶劑,然后再將燒杯中的物質逐漸升溫(假設升溫時溶劑沒有損失),能夠正確表示此過程中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w)與時間(t)關系的示意圖是(? )16.配制硝酸鉀溶液時得到下表數據,根據表中數據分析,不正確的是(??)A.28℃時1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4g B.60℃時等質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鉀比28℃時多C.①②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17.地球上物質種類千差萬別,但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尋:?表一:硫酸的密度和溶質質量分數對照表(20℃)表二:氯化鈉和碳酸鈉晶體的溶解度對照表(0~30℃)請你分析上述兩個表中的內容,并探究下列問題:?(1)由表一可得出的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表二可得出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不同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國有許多鹽堿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鈉和碳酸鈉.冬天湖中有大量晶體析?出,其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圖,燒杯內盛有飽和氯化鈉溶液,彈簧秤上掛了一塊與氯化鈉不反應且不溶解的金屬塊。向氯化鈉溶液中加適量氯化鈉晶體,則彈簧秤的示數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_____。課后作業18.一定質量的某硝酸鉀樣品中不含可溶性雜質,在10℃時加一定量蒸餾水使之充分溶解,殘留固體的質量為250g,若升溫至40℃,殘留固體的質量為115g;升溫至70℃,殘留固體的質量為20g,已知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溫度(℃)10405570溶解度(g)2065100140對該樣品的推斷正確的是( )A.該硝酸鉀樣品一定為純凈物 B.40℃時溶于水的硝酸鉀為130gC.70℃時所得硝酸鉀溶液為飽和溶液 D.55℃左右時硝酸鉀完全溶解15.溶液專題復習導學案年級:八 學科:科學課 題15.溶液專題復習第15次課教學目標1.理解溶質、溶劑、溶液等基本概念;2.溶解度的基本概念及其計算。教學重難點溶解度的基本概念及其計算教 學 活 動 設 計個人修改記錄課前交流,了解學生上次課的復習情況。知識梳理。(一)、溶液的形成1. 溶液的組成 定義: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組成2. 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內各部分的濃度和性質都相同穩定性:指條件不變時,溶質、溶劑不會分離注意:它不一定是無色,但一般透明(二)、溶解熱現象 溶質分散到溶劑中形成溶液的過程,叫物質的溶解。它有溶解和水合兩個過程。溶解熱現象(三)、乳濁液和乳化現象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特點:液液不穩定混合物,易分層。如:色拉油滴入水中經振蕩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 乳化現象:油難溶于水,但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潔精,振蕩后,油能以小液滴的形式均勻的懸浮于水中,這種現象稱為乳化現象。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滌劑水洗掉就 是這個道理。(四)、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1. 概念: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2. 轉化方法:①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的方法 降溫(也有例外,如:氣體及熟石灰)、蒸發溶劑、加入溶質②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的方法升溫(也有例外,如:氣體及熟石灰)、加溶劑稀釋3. 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 ①有不溶物,一定是飽和溶液; ②無不溶物,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質,如果不能再溶解則說明原溶液為飽和溶液,如果還能再溶解則說明原溶液為不飽和溶液。(五)、溶解度 1.固體的溶解度 在一定的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指明溶劑,則溶劑是水。(1)準確理解這個概念,必須抓住以下關四個要素:“一定溫度”──條件; “100 g溶劑”──衡量標準;“飽和狀態”──對溶液的要求; “溶解的質量”──溶解度單位是“克”。 (2)影響固體的溶解度因素:①溶質、溶劑的性質;②溫度 2. 固體的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20℃溶解度/g<0.010.01~11~10>10物質的溶解性難溶微溶可溶易溶實例 碳酸鈣氫氧化鈣氯酸鉀氯化鈉 3. 氣體的溶解度 (1)氣體的溶解度是指在壓強為1.01 kPa和一定的溫度時,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的體積。 (2)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 ①溫度: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②壓強: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 (3)應用實例 ①夏天打開汽水瓶蓋時,壓強減小,氣體溶解度減小,會有大量氣體涌出。 ②喝汽水后會打嗝,是因為汽水到胃里,溫度升高,氣體溶解度減小。 4. 溶解度曲線①概念:表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情況的曲線。②表示意義:點:曲線上的點:該點所示溫度下的溶解度??兩曲線交點:兩物質在該點所示溫度下溶解度相等線: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 (六)、溶質的質量分數 1. 計算公式: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 (在0~100%之間) 2. 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 一般步驟:計算、稱量、溶解、裝配存放(七)、混合物的分離 1. 過濾法:適用于除去液體中混有的不溶性固體雜質。例如,粗鹽的提純基本操作有:溶解、過濾、蒸發。 2. 結晶法蒸發結晶:如夏天海水曬鹽冷卻熱飽和溶液:如冬天撈堿三.規律方法。物質的溶解1、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大多數物質適用,氫氧化鈣、氣體除外) A.加溶劑 B.升溫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A.蒸發溶劑B.降溫C.加溶質注意: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2、判斷一種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是:在其溫度下,若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則原溶液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若其溶質還能繼續溶解,則原溶液為不飽和溶液。如果溶液中有少量不溶解的溶質,則是飽和溶液;如果加少量溶質,還能繼續溶解,則是不飽和溶液。3、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 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數值越大,表明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能力越強。注意點:(1)四個關鍵詞:一定的溫度、100克溶劑、達到飽和、溶質的質量;(2)溶解度就是一定溫度下,100g溶劑中能溶解的溶質的最大質量;(3)溶解度單位為克;(4)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4、室溫(20℃)時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級:<0.01克0.01~1克1~10克>10克溶解性等級難溶微溶可溶易溶 (1)大多數物質子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響很大,如硝酸鉀、硝酸銨,表現為曲線陡;②影響不大,如氯化鈉(食鹽),表現為曲線平緩。(2)極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5、溶質的質量分數(1)計算公式注:溶質的質量分數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它是個比值,沒有單位。A%=m溶質/m溶液×100%= m溶質/(m溶質+m溶劑)×100%m溶液=m溶質/ A% m溶質= m溶液·A%(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溶液的體積×溶液的密度×溶質的質量分數;(3)溶液的稀釋前后所含溶質的質量不變;物質的分離1、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的固體是晶體。不同的晶體具有不同的形狀。2、結晶是溶液中無法再溶解的固體溶質以晶體的形式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3、獲得晶體的兩種方法:①蒸發溶劑: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如氯化鈉(溶液較小); ②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如硝酸鉀。注:通常是將以上兩種方法綜合起來使用,也就是先通過加熱使溶液濃縮(減小溶劑),再將溶液冷卻(降低溫度),使溶液中的物質結晶析出。4、水的凈化A、沉淀法:把水靜置,使水中的雜質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稱為沉淀法。由于明礬或活性炭能使水中的懸浮雜質凝聚成一些較大的顆粒并慢慢沉到水底,因此,明礬、活性炭常用作凝聚劑。B、過濾法:把不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開的一種方法。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一貼: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二低:濾紙要低于漏斗邊緣,濾液要低于濾紙邊緣;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玻璃棒末端輕輕斜靠在三層濾紙的一側;傾倒濾液的燒杯口緊靠玻璃棒上端。注:玻璃棒起引流作用。C、蒸餾:把水加熱,至水沸騰變成水蒸氣,再經冷凝管冷卻成水滴,這種凈化水的方法稱為蒸餾法,這樣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餾水。原理:利用液體里各成分的沸點不同而進行分離的方法。蒸餾裝置組成:蒸餾燒瓶、溫度計、鐵架臺、冷凝管、接受器、錐形瓶。5、沉淀、過濾及蒸發的比較:四、典型精析。【例1】溶液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豆漿、牛奶都是溶液 C.溶液都是無色的 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種溶質分析:A、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餾水,故A錯;B、豆漿和牛奶是多種分散系的混合物,故B錯;C、溶液中有(亞鐵離子)Fe2+呈淺綠色,故C錯;D、溶液中溶質可以是一種或多種,溶劑只有一種,故D對。【例2】康康通過對蔗糖溶液的探究,得出對溶液認識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A.蔗糖溶液的下層比上層甜B.溫度不變時,飽和溶液的濃度不變C.溶質都以分子的形式溶解在溶劑里D.溶質溶于水時,都沒有明顯的放熱或吸熱現象[解析] 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蔗糖溶液的上、下層甜度一樣,故A錯誤;溫度不變時,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不會改變,其飽和溶液的濃度也不會改變,故B正確;蔗糖、酒精等物質溶解時以分子形式分散在溶劑里,而氯化鈉等是以離子的形式溶解在溶劑中的,故C錯誤;如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放熱,而硝酸銨溶于水時吸熱,故D錯誤。【例3】根據下表中氯化鈉和硝酸鉀部分溶解度數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溫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氯化鈉35.735.836.036.336.637.037.3硝酸鉀13.320.931.645.863.985.5110(1)1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g。(2)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與硝酸鉀相比較,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________(填“較大”或“較小”)。(3)20 ℃時,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硝酸鉀,充分攪拌后,將溶液溫度升高到30 ℃(不考慮水分蒸發),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4)在20 ℃~30 ℃的某溫度時,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1)35.8 (2)增大 較小 (3)不飽和溶液 (4)36.0 g[解析](1)根據表中數據可以看出,1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5.8 g。(2)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與硝酸鉀相比較,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3)3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45.8 g,40 g<45.8 g,所以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4)在20 ℃~30 ℃的某溫度時,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圍是36.0 g【例4】用5%的硝酸鉀溶液配制150 g 溶質質量分數為2%的硝酸鉀營養液,需要加水的質量是________g;用量筒量取水時,若讀數時仰視,則導致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玻璃棒在配制溶液過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90 偏小 攪拌,使溶液混合均勻[解析] 設需要水的質量為x,根據配制前后溶質質量相等可列出等式:150 g×2%=(150 g-x)×5%,解得x=90 g;量水時仰視讀數,實際量得的水偏多,配制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玻璃棒在配制溶液過程中的作用是攪拌,使溶液混合均勻。四.能力訓練。A組1.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A: 溶液不一定都是混合物B: 將100g氯化鉀飽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體,則氯化鉀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為25gC: 常溫下將飽和氫氧化鈣溶液加熱到50℃,會使溶液由飽和變為不飽和D: 從25%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ml,則取出溶液的質量分數仍為25%2.甲、乙兩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解析:A項,由圖可知,在t1℃時,100g水可以溶解20g的甲,因此50g甲的飽和溶液可以溶解3.實驗室用硝酸鉀固體配制100.0g溶質質量分數為3.0%的硝酸鉀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A: 用50ml量筒量水 B: 將固體放于托盤天平的右盤稱取C: 將固體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D: 將配好的溶液裝入貼有標簽(如圖)的試劑瓶中,塞好瓶塞4.如表是氯化鈉、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溫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氯化鈉35.836.036.336.637.037.3硝酸鉀20.931.645.863.985.5110據此數據,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D )A.在4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63.9gB.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在20℃~30℃溫度范圍內相交C.在60℃時,硝酸鉀飽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質質量分數為50%D.在20℃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100g,恒溫蒸發,先析出的晶體一定是氯化鈉5.如圖所示,將水分別滴入裝有氫氧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的兩支試管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A. 硝酸銨固體溶解時會吸收熱量B. 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時會放出熱量C.A、B兩只燒杯的溶液中都有固體析出D.A、B兩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都保持不變6.某同學欲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8%的食鹽水80g,在用托盤天平稱量食鹽時,他把食鹽和砝碼的位置放顛倒了(1g以下用游碼),那么實際上他所配制的食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B )A.8.5% B.7% C.14% D.8%7.t℃時,將一定量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平均分為三份,分別恒溫蒸發出水的質量為5g、10g、15g,析出硝酸鉀晶體的質量依次為1g、2.5g、4g,則硝酸鉀溶解度為(?C?)A.20g B.25g C.30g D.無法判斷8.(1)打開含有二氧化碳氣體的飲料瓶蓋時,汽水會自動噴出來,說明氣體的溶解度與__壓強____有關;喝了汽水后,常常會打嗝,說明氣體的溶解度與_溫度_____有關。由此可推知,保存汽水應在__溫度較低___環境中,增大二氧化碳在水的溶解度可采用__降溫_____、__加壓_____的方法。(2)養魚池中設立水泵,把水噴向空中,目的是__增加水中_氧氣的含量,為魚類提供充足的氧氣。(3)汽油洗滌油污的原理是_油污溶解于汽油中,形成了溶液_____________;加了洗滌劑的水洗滌油污的原理是__乳化作用__________。9.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判斷甲溶液在A點時處于__不飽和_______狀態。(2)t2℃時,溶解6g甲物質,至少需要___20____g水。(3)t2℃時,在燒杯中分別盛有等質量的甲、乙兩種溶質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對燒杯中剩余溶液描述正確的是___Ⅱ_______。Ⅰ.溶質的質量分數:甲>乙Ⅱ.析出固體的質量:甲>乙Ⅲ.甲是飽和溶液,乙是不飽和溶液Ⅳ.溶劑的質量:甲=乙 10.下表為氯化鈉和氯化銨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回答下列問題:溫度/℃01020304050氯化銨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氯化鈉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0(1)由表中數據可知,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是__氯化銨________;(2)20℃時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鈉__36.0__g,氯化鈉與氯化銨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_10℃_- 20°___℃之間;(3)向燒杯中加入100g水和50.0g氯化銨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卻到20℃,燒杯中析出固體__12.8___g。11.在實驗室里可用以下兩種方法配制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1)方法一中配制100g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氫氧化鈉固體__10___g;(2)方法二中用量筒量取25%的氫氧化鈉溶液時仰視讀數,其他操作均正確,所配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大于___10%(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方法一中的“溶解”和方法二中的“混勻”,都要用到的儀器是__燒杯、玻璃棒___。12.實驗室開放日,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自選儀器設計實驗的活動,實驗室準備的儀器如圖所示:(1)小潔同學一眼就認出儀器N是_膠頭滴管_____,其作用是__吸取或滴加少量液體____(2)小倩同學利用上述儀器進行粗鹽提純實驗,過濾操作時,他選擇了漏斗和鐵架臺,你認為他還需要選擇的儀器__D、H____(填字母),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他接下來的操作應是_再過濾一次_____?(3)小梅同學準備配置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2%的氯化鈉溶液,配置時應選擇__100____mL(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讀書時,她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其他操作均正確,則他實際配置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___>___(填“>”“<”或“=”)12%。13.酒精可用作消毒劑,經反復研究,發現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佳。現欲將1L無水酒精稀釋成75%的酒精,問:需加水多少毫升?(已知:無水酒精的密度為0.8g/ml,水的密度為1.0g/ml;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解:1L無水酒精質量為1000mL×0.8g/mL=800g 設需加水的質量為X.×100%=75%X=266.7g加水的體積為266.7g÷1.0g/mL=266.7mL答:需加水的體積為266.7mLB組14.硫酸鋅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硫酸鋅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A點對應的硫酸鋅溶液是不飽和溶液C.B點對應的硫酸鋅溶液升溫或降溫均能達到飽和D.40℃時,硫酸鋅的溶解度為41g15.某溫度時,將燒杯中的x g 硝酸鉀飽和溶液恒溫下蒸發部分溶劑,然后再將燒杯中的物質逐漸升溫(假設升溫時溶劑沒有損失),能夠正確表示此過程中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w)與時間(t)關系的示意圖是(?B )16.配制硝酸鉀溶液時得到下表數據,根據表中數據分析,不正確的是(?D?)A.28℃時1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4g B.60℃時等質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鉀比28℃時多C.①②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17.地球上物質種類千差萬別,但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尋:?表一:硫酸的密度和溶質質量分數對照表(20℃)表二:氯化鈉和碳酸鈉晶體的溶解度對照表(0~30℃)請你分析上述兩個表中的內容,并探究下列問題:?(1)由表一可得出的規律是:__溶液密度隨溶質質量分數增大而增大。(2)由表二可得出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不同規律是:__氯化鈉的溶液度隨溫度變化不大,而__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3)我國有許多鹽堿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鈉和碳酸鈉.冬天湖中有大量晶體析?出,其中主要成分是 碳酸鈉晶體 。 (4)如圖,燒杯內盛有飽和氯化鈉溶液,彈簧秤上掛了一塊與氯化鈉不反應且不溶解的金屬塊。向氯化鈉溶液中加適量氯化鈉晶體,則彈簧秤的示數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_不變____。課后作業18.一定質量的某硝酸鉀樣品中不含可溶性雜質,在10℃時加一定量蒸餾水使之充分溶解,殘留固體的質量為250g,若升溫至40℃,殘留固體的質量為115g;升溫至70℃,殘留固體的質量為20g,已知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溫度(℃)10405570溶解度(g)2065100140對該樣品的推斷正確的是( D )A.該硝酸鉀樣品一定為純凈物 B.40℃時溶于水的硝酸鉀為130gC.70℃時所得硝酸鉀溶液為飽和溶液 D.55℃左右時硝酸鉀完全溶解D 點撥:從10℃到40℃,硝酸鉀溶解度增大了45g,溶解的硝酸鉀增加了250g-115g=135g,說明水的質量為300g。從40℃到70℃,硝酸鉀的溶解度增大了140g-65g=75g,硝酸鉀達到飽和需要溶解的量為225g,實際溶解的硝酸鉀增加了115g-20g=95g,小于225g,說明硝酸鉀已經溶解完,殘余固體為雜質;從10℃到40℃,溶解的硝酸鉀增加了135g,10℃時已有60g硝酸鉀溶解,故40℃時溶于水的硝酸鉀為195g;樣品中共有硝酸鉀195g+95g=290g,若使其完全溶解,查表可知,此時溫度接近5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5.溶液專題復習(學生用).doc 15.溶液專題復習(教學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