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7.氣溫導學案年級:八 學科:科學課 題17.氣溫第17次課教學目標1.說出天氣的概念以及什么是氣溫;2.知道百葉箱測量氣溫已經注意事項;3.說出氣溫與人們生活和其它生物的關系;4.在討論和分析生活現象中感悟天氣與氣候、氣溫的關系;5.在實驗觀測過程中對數據分析、整理和比較,發現科學道理。教學重難點在討論和分析生活現象中感悟天氣與氣候、氣溫的關系;教 學 活 動 設 計個人修改記錄一.課前交流,了解學生上次課的復習情況二.知識梳理1、短時間內近地面的大氣溫度(氣溫)、濕度、氣壓、風、降水等要素的綜合狀況稱為天氣。刮風、下雨、雷電等都屬于天氣現象。2、天氣于氣候的區別:天氣:短時間,如:陰轉多云,晴空萬里,鵝毛大雪,烈日炎炎;氣候:長時間,如:四季如春,秋高氣爽,終年高溫,冬暖夏涼。3、空氣的溫度稱為氣溫。常用的氣溫度量單位:攝氏度(℃)。測量氣溫的工具是溫度計。在氣象觀測中,溫度計通常放在一個漆成白色的百葉箱里:A.保護作用,以免風吹雨打;B.防止太陽直接照射(門朝北);C.通風,受地面輻射影響不大,能真實反映大氣溫度。4、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一天中最低氣溫通常出現在:日出前后。5、人體最感舒適溫度在22℃。三.教學設計。【導入新課】在什么情況下蜻蜓會飛得很低?螞蟻搬家往往預示著什么?許多動物的行為都與天氣變化有密切的關系。那么天氣是什么?是由哪些要素組成的呢?【講授新課】(一)天氣是什么自主學習:教材51頁概念:短時間內近地面的氣溫、濕度、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組成要素:主要的是氣溫、氣壓、風、濕度和降水等常見的天氣現象:刮風、下雪、下雨、高溫、雷電等思考與討論:下列詞語中哪些是描述天氣的?陰轉多云 冬暖夏涼 晴空萬里 秋高氣爽和風細雨 終年高溫 冬雨夏干 電閃雷鳴屬于天氣的是:陰轉多云、晴空萬、里和風細雨、電閃雷鳴你知道為什么嗎?它們都是短時間內近地面的氣溫、濕度、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二)氣溫含義自主學習:教材51頁含義:是描述天氣的基本要素,是大氣的溫度,它能告訴人們當地空氣的冷熱程度。影響氣溫的高低差異是造成自然景觀和我們生存環境差異的主要因素之一視頻:冬季的廣州和哈爾濱單位:℃ 讀作:攝氏度 例如:20℃測量工具:溫度計溫度計的種類自主完成:教材51頁第三段溫度計種類作用普通溫度計定時測量氣溫最高溫度計測量一天中的最高氣溫最低溫度計測量一天中的最低氣溫思考與討論: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現在什么時候。氣溫最高值:14時左右氣溫最低值:曰出前后測量:測量溫度時,溫度計應如何放置?通常放在一個漆成白色的百葉箱里。注意:百葉箱要離地面1.5米高;百葉箱要朝向北面開著;溫度計要水平放置。活 動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百葉箱內和百葉箱外的氣溫。時間上午正午下午溫度(百葉箱內)20℃20℃20℃溫度(百葉箱外)20℃20℃20℃思考與討論:整理和比較觀測所得的數據,你為什么氣象觀測中要把溫度計放在百葉箱里?(1)避免陽光直接照射(2)減少空氣流動對測溫的干擾(3)百葉箱內的溫度波動小,更能反映真實的氣溫對生命活動和人類的影響①氣溫與生命活動關系密切很多動物的行為和氣溫變化有關。例如:隨著氣溫的升高,狗的呼吸頻率會明顯加快并伸出它的舌。每當冬季到來,氣溫降到7~8℃時,蛇就開始選擇干燥地帶的洞穴、樹洞和巖石縫隙作為蔽身之地,進入冬眠。②氣溫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影響也很大一方面生活:人體最感舒適的氣溫約為22℃;35℃的氣溫時人感到炎熱難耐;0℃氣溫時有很冷的感覺。拓展延伸視頻:馬德里熱浪滾滾視頻:氣溫驟降 注意保暖另一方面:生產各種農作物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最適生長溫度。例如水稻:水稻是喜溫作物,生長的各個階段對溫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水稻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32℃ ;分蘗期是水稻生長最為旺盛的階段,要求有較高的溫度和較好的光照條件來促進光合作用,最適溫度為25~30℃ ;開花期最適溫度為30℃左右,水溫過低則會延長開花期,容易形成空殼和癟谷,從而影響產量。例如椰子:椰子是熱帶作物,在高溫、多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才能生長發育良好。椰子要求年平均溫度在24~25℃以上,溫差小,才能正常開花結果,最適生長溫度為26~27℃。一年中若有一個月的平均溫度低于15℃,就會引起落花、落果和葉片變黃等癥狀。思考與討論1.高溫和嚴寒有哪些危害?高溫: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容易使人中暑、疲勞、煩躁和發怒,各類事故相對增多,易引起森林火災等。嚴寒:可引發農作物凍害,水面和路面結冰,影響交通等。2.夏天,居民家里常用哪些方法來抗高溫?冬天,常用哪些方法來御寒?夏天高溫時,人們除子可以使用空調、風扇降溫外,還可以在白天關緊門窗,阻擋熱空氣進入房間,晚上開窗通風降溫等。冬天寒冷時,除了穿著保暖的衣服外,家里常用密封門窗、生爐子、開暖氣、開空調等方法來御寒。閱讀:教材53頁“華氏溫度”,回答問題哪些地區的國家在生活中常用華氏溫度?歐美國家華氏溫度是如何規定的?將水的冰點規定為32度,將水的沸點規定為212度。其間平均分為18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華氏度。攝氏溫度與華氏溫度之間的換算關系是什么樣的?單位是什么?華氏度(oF)四.典例精析。【例1】夏天烈日曝曬過的汽車,車內溫度可達50 ℃以上。針對這一情況,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汽車遮陽簾,汽車遮陽簾是否真的有遮陽效果?研究人員選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疊反射型三款汽車遮陽簾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①選取三輛小轎車,并排朝南停放在陽光充足的空曠地方。?②將三款汽車遮陽簾分別安裝在汽車的前擋風玻璃后,關上車門,并編號。?③一段時間后,用靈敏溫度計分別測量車內的溫度。?(1)該實驗選取的三輛小轎車應該保持型號、________、顏色相同。?(2)該實驗所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3)進行實驗的最佳時間是________。(填字母)? A.早晨????? B.中午????? C.傍晚?(4)15分鐘后研究人員發現三個溫度計示數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______________遮陽簾的遮陽效果最好。【例2】為了證實天氣觀測中溫度計要放在百葉箱里的必要性,小紅將兩支溫度計分別放在箱內和箱外進行觀測,得到的數據整理成表如下所示:(1)求出兩支溫度計6次觀測的平均溫度值:箱內溫度????,箱外溫度????。(2)箱內的平均氣溫比箱外????,這是由于????????????????。(3)百葉箱????(填“內”或“外”)氣溫變化較大。五.鞏固練習。(一)、選擇題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分別出現在( )A. 中午12點,深夜12點 B. 中午12點,早上6點C. 午后2時,日出前后 D. 日出前后,日落前后七月份江蘇南京的平均氣溫為28.8℃,而西藏那曲只有8.8℃,影響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地形地勢 D. 日照時間差異氣溫變化受太陽輻射和海陸分布等因素的影響。分析下圖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是( )A. B. C. D. 開化古田山是我市的避暑勝地之一,山頂比山腳要涼快得多。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 季風 B. 地形 C. 海陸分布 D. 緯度位置下列關于新昌天氣、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今天陰轉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氣候B. 今天最高氣溫:4℃,最低氣溫:0℃,它描述的是氣候C. 夏季溫暖潮濕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氣D. 季風更替明顯,無霜期長,它描述的是氣候氣象臺發布天氣預報:“明天陰有雨,溫度:10—11℃,東北風2-3級,陣風4級。……”對于這則預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東北風是通過風向標測得 B. 陣風4級通過風速儀測得C. 溫度10-11℃是通過溫度計測得 D. 明天陰有雨說明明天是高氣壓控制讀上虞某日“氣溫日變化圖”,該日的氣溫日較差大約為(?? ) A. 31℃ B. 24.1℃ C. 7.1℃ D. 27.5℃2016年11月22日強冷空氣南下,24日對我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下列描述中,不屬于天氣現象的是( )A. 出現明顯降溫,當天溫州氣溫9℃~13℃B. 當天相對濕度76%C. 溫州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D. 風向:東北風,風力:微風南極考察的最佳季節是北半球的(??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人們用“晨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形容我國西北廣大地區氣候的一個特點:氣溫的日較差遠比沿海地區大。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 緯度位置的影響 B. 海陸位置的不同C. 地貌的不同 D. 人類活動的影響人杰地靈的紹興流傳許多包含科學道理的諺語,其中解釋錯誤的是()A.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咪”——是指食物關系,描述了一條完整的食物鏈B. “六月蓋被,有谷無米”——此時氣溫太低,影響水稻果實正常發育C. “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平時飲食要適量,吃太多增加消化負擔D. “吃過端午粽,棉衣遠遠送”——此時節氣接近夏至,氣溫較高(二)、實驗探究題下面是蒼南縣氣象臺發布的一條氣象消息:“我縣今夜到明天晴到多云,東北風6-7級,明天白天最高氣溫26℃,最低溫度21℃”。 (1)氣象消息中所說最高氣溫26℃,應出現在?????????左右;(2)“東北風6-7級”中的東北風是指?????????方向吹來的風,這是由于空氣之間存在著水平壓強差引起的。我市某中學有一個“溫度計探究”綜合實踐活動小組,開展了有關溫度計的專題探究。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17世紀時,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曾設計過一種溫度計,其結構為:一根麥稈粗細的玻璃管,一端與雞蛋大小的玻璃泡相連,另一端豎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內吸入一段水柱,根據管內水柱的高度的變化,可測出相應的環境溫度。為了探究“伽利略溫度計”的工作過程,課題小組的同學按照資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圖所示的測溫裝置,圖中A為一個小塑料瓶,B為飲料吸管,通過一個軟木塞與A連通,管的下端豎直插在一個大水槽中,使吸管內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經過討論,課題組精心設計了一份實驗方案,并認真地進行實驗探究: 溫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鄰高度的高度差△h(cm) ? 5.1 5.2 5.1 M 5.2 (1)在不同溫度下,課題組分別測出了對應的水柱高度h,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出空格M內的相鄰高度的高度差數值為_____?0.052m, (2)通過表中數據分析,可得出結論: ①水柱高度h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降(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對應的溫度值,則吸管上溫度的數值從上往下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選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3)若對應的水柱高為40.3cm,則此時所對應的溫度是________(4)通過實驗探究,課題組同學還發現,若用此“伽利略溫度計”來測溫度,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其中主要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后作業(一)、基礎達標1.下列說法指天氣的是( )A.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C.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少雨 D.秋高氣爽2.以下溫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體的正常體溫 B.讓人感覺溫暖、舒適的房間溫度C.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D.北方冬季的平均氣溫3.下列關于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溫觀測通常一天需進行2次,取平均值即可B.氣溫的測定要用溫度計,一般用C表示,讀作度C.一般情況,一日內的氣溫變化不大D.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相同4.氣溫與生物的關系非常密切,很多動物的行為與氣溫有關,下列描述中和動物與氣溫變化無關的是( )A.隨著氣溫的升高,狗的呼吸頻率要明顯加快B.冬天蛇要冬眠,一直到春天才出來活動C.人體最舒適的氣溫為22度,有許多人喜歡在夜間工作D.海參在夏天高溫的時候,也會選擇夏眠5.在小剛的一篇作文中有以下一些描述語言,你認為不合適的是( )①今天的氣候很好,適合外出游玩②今年冬季氣溫較常年偏高,天氣出現了異常③昆明四季如春,這里的氣候真不錯④早飯后還是晴空萬里,到了中午卻是烏云滾滾,大雨傾盆,今天的氣候變化真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百葉箱內溫度計的讀數和百葉箱外太陽光直接照射下的溫度計的讀數相比( )A.平均值要低,數值變化大 B.平均值要高,數值變化大C.平均值要低,數值變化小 D.平均值要高,數值變化小7.下列有關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正午12時左右B.人體感覺最舒服的氣溫約為37℃C.氣溫在低于一定數值后,知了就停止鳴叫,說明氣溫能夠影響動物的行為D.氣溫即大氣溫度,測量氣溫不需要在百葉箱里進行8.下列描述中屬于天氣現象的是( )A.今天傍晚下了一場雷陣雨 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C.風和日麗 D.今天氣溫10~20℃(二)、綜合提升9.讀株洲市某日氣溫變化曲線圖,回答(1)—(3)題。(1)從圖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 )A.正午12點 B.約14時 C.日出以前 D.子夜(2)氣溫日較差指一天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這一天,株洲的氣溫日較差是( )A.10.5℃ B.9℃ C.11.5℃ D.67.5℃(3)下列對當地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的描述,與這一天株洲所處的季節不相符合的是( )A.超市大量銷售消暑食品 B.學校放暑假 C.人們用電風扇或空調降溫 D.農民采摘春茶10.小明進行一次氣溫觀測實驗:他用兩支溫度計對4月3日的氣溫變化進行了觀測.他將一支溫度計放在陽光下,另一支放在室內,每隔2小時觀測一次,其數據記錄如下表:時刻室外溫度/℃室內溫度/℃271646166515.58916101218121820142621162220181919201518221017.5248.517請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室內、室外溫度波動的情況是____________。(2)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出現在_____,最低值出現在_____。(3)小明將兩支溫度計分別放在兩處的目的是進行_____。17.氣溫導學案年級:八 學科:科學課 題17.氣溫第17次課教學目標1.說出天氣的概念以及什么是氣溫;2.知道百葉箱測量氣溫已經注意事項;3.說出氣溫與人們生活和其它生物的關系;4.在討論和分析生活現象中感悟天氣與氣候、氣溫的關系;5.在實驗觀測過程中對數據分析、整理和比較,發現科學道理。教學重難點在討論和分析生活現象中感悟天氣與氣候、氣溫的關系;教 學 活 動 設 計個人修改記錄一.課前交流,了解學生上次課的復習情況二.知識梳理1、短時間內近地面的大氣溫度(氣溫)、濕度、氣壓、風、降水等要素的綜合狀況稱為天氣。刮風、下雨、雷電等都屬于天氣現象。2、天氣于氣候的區別:天氣:短時間,如:陰轉多云,晴空萬里,鵝毛大雪,烈日炎炎;氣候:長時間,如:四季如春,秋高氣爽,終年高溫,冬暖夏涼。3、空氣的溫度稱為氣溫。常用的氣溫度量單位:攝氏度(℃)。測量氣溫的工具是溫度計。在氣象觀測中,溫度計通常放在一個漆成白色的百葉箱里:A.保護作用,以免風吹雨打;B.防止太陽直接照射(門朝北);C.通風,受地面輻射影響不大,能真實反映大氣溫度。4、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一天中最低氣溫通常出現在:日出前后。5、人體最感舒適溫度在22℃。三.教學設計。【導入新課】在什么情況下蜻蜓會飛得很低?螞蟻搬家往往預示著什么?許多動物的行為都與天氣變化有密切的關系。那么天氣是什么?是由哪些要素組成的呢?【講授新課】(一)天氣是什么自主學習:教材51頁概念:短時間內近地面的氣溫、濕度、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組成要素:主要的是氣溫、氣壓、風、濕度和降水等常見的天氣現象:刮風、下雪、下雨、高溫、雷電等思考與討論:下列詞語中哪些是描述天氣的?陰轉多云 冬暖夏涼 晴空萬里 秋高氣爽和風細雨 終年高溫 冬雨夏干 電閃雷鳴屬于天氣的是:陰轉多云、晴空萬、里和風細雨、電閃雷鳴你知道為什么嗎?它們都是短時間內近地面的氣溫、濕度、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二)氣溫含義自主學習:教材51頁含義:是描述天氣的基本要素,是大氣的溫度,它能告訴人們當地空氣的冷熱程度。影響氣溫的高低差異是造成自然景觀和我們生存環境差異的主要因素之一視頻:冬季的廣州和哈爾濱單位:℃ 讀作:攝氏度 例如:20℃測量工具:溫度計溫度計的種類自主完成:教材51頁第三段溫度計種類作用普通溫度計定時測量氣溫最高溫度計測量一天中的最高氣溫最低溫度計測量一天中的最低氣溫思考與討論: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現在什么時候。氣溫最高值:14時左右氣溫最低值:曰出前后測量:測量溫度時,溫度計應如何放置?通常放在一個漆成白色的百葉箱里。注意:百葉箱要離地面1.5米高;百葉箱要朝向北面開著;溫度計要水平放置。活 動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百葉箱內和百葉箱外的氣溫。時間上午正午下午溫度(百葉箱內)20℃20℃20℃溫度(百葉箱外)20℃20℃20℃思考與討論:整理和比較觀測所得的數據,你為什么氣象觀測中要把溫度計放在百葉箱里?(1)避免陽光直接照射(2)減少空氣流動對測溫的干擾(3)百葉箱內的溫度波動小,更能反映真實的氣溫對生命活動和人類的影響①氣溫與生命活動關系密切很多動物的行為和氣溫變化有關。例如:隨著氣溫的升高,狗的呼吸頻率會明顯加快并伸出它的舌。每當冬季到來,氣溫降到7~8℃時,蛇就開始選擇干燥地帶的洞穴、樹洞和巖石縫隙作為蔽身之地,進入冬眠。②氣溫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影響也很大一方面生活:人體最感舒適的氣溫約為22℃;35℃的氣溫時人感到炎熱難耐;0℃氣溫時有很冷的感覺。拓展延伸視頻:馬德里熱浪滾滾視頻:氣溫驟降 注意保暖另一方面:生產各種農作物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最適生長溫度。例如水稻:水稻是喜溫作物,生長的各個階段對溫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水稻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32℃ ;分蘗期是水稻生長最為旺盛的階段,要求有較高的溫度和較好的光照條件來促進光合作用,最適溫度為25~30℃ ;開花期最適溫度為30℃左右,水溫過低則會延長開花期,容易形成空殼和癟谷,從而影響產量。例如椰子:椰子是熱帶作物,在高溫、多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才能生長發育良好。椰子要求年平均溫度在24~25℃以上,溫差小,才能正常開花結果,最適生長溫度為26~27℃。一年中若有一個月的平均溫度低于15℃,就會引起落花、落果和葉片變黃等癥狀。思考與討論1.高溫和嚴寒有哪些危害?高溫: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容易使人中暑、疲勞、煩躁和發怒,各類事故相對增多,易引起森林火災等。嚴寒:可引發農作物凍害,水面和路面結冰,影響交通等。2.夏天,居民家里常用哪些方法來抗高溫?冬天,常用哪些方法來御寒?夏天高溫時,人們除子可以使用空調、風扇降溫外,還可以在白天關緊門窗,阻擋熱空氣進入房間,晚上開窗通風降溫等。冬天寒冷時,除了穿著保暖的衣服外,家里常用密封門窗、生爐子、開暖氣、開空調等方法來御寒。閱讀:教材53頁“華氏溫度”,回答問題哪些地區的國家在生活中常用華氏溫度?歐美國家華氏溫度是如何規定的?將水的冰點規定為32度,將水的沸點規定為212度。其間平均分為18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華氏度。攝氏溫度與華氏溫度之間的換算關系是什么樣的?單位是什么?華氏度(oF)四.典例精析。【例1】夏天烈日曝曬過的汽車,車內溫度可達50 ℃以上。針對這一情況,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汽車遮陽簾,汽車遮陽簾是否真的有遮陽效果?研究人員選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疊反射型三款汽車遮陽簾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①選取三輛小轎車,并排朝南停放在陽光充足的空曠地方。?②將三款汽車遮陽簾分別安裝在汽車的前擋風玻璃后,關上車門,并編號。?③一段時間后,用靈敏溫度計分別測量車內的溫度。?(1)該實驗選取的三輛小轎車應該保持型號、__大小______、顏色相同。?(2)該實驗所用的探究方法是___控制變量法___________。?(3)進行實驗的最佳時間是___B_____。(填字母)? A.早晨????? B.中午????? C.傍晚?(4)15分鐘后研究人員發現三個溫度計示數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__折疊反射型____________遮陽簾的遮陽效果最好。【例2】為了證實天氣觀測中溫度計要放在百葉箱里的必要性,小紅將兩支溫度計分別放在箱內和箱外進行觀測,得到的數據整理成表如下所示:(1)求出兩支溫度計6次觀測的平均溫度值:箱內溫度?21.7???,箱外溫度?22.0???。(2)箱內的平均氣溫比箱外?低???,這是由于?百葉箱能避免太陽直射和地面輻射。(3)百葉箱??外??(填“內”或“外”)氣溫變化較大。五.鞏固練習。(一)、選擇題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分別出現在( )A. 中午12點,深夜12點 B. 中午12點,早上6點C. 午后2時,日出前后 D. 日出前后,日落前后【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全天氣溫變化規律的知識點,據此進行作答。【解答】氣溫的日變化規律為: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出現在14時左右,一天中氣溫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后。故選C。七月份江蘇南京的平均氣溫為28.8℃,而西藏那曲只有8.8℃,影響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地形地勢 D. 日照時間差異【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地形地勢對氣候的影響,要理解記憶。世界各地的氣候為什么會千差萬別?簡單地說,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洋流因素及人類活動等,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解答】地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降低,一般情況下,每增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那曲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海拔高、氣溫低,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頂積雪終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故選C。氣溫變化受太陽輻射和海陸分布等因素的影響。分析下圖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陸地升溫快降溫也快,而海洋相反;云層厚則其保溫作用強,反之則弱;根據上述原理可得出答案。該題考查了大氣的受熱過程,主要包括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三個過程,題目較簡單,屬于基礎題。【解答】水的比熱容最大,所以相同條件下陸地升溫快降溫也快,而海洋相反;根據大氣的受熱過程原理,云層厚則其保溫作用強,反之則弱,故晴天的陸地晝夜溫差最大;所以BCD錯誤,A正確。故選A。開化古田山是我市的避暑勝地之一,山頂比山腳要涼快得多。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 季風 B. 地形 C. 海陸分布 D. 緯度位置【答案】B【解析】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洋流、地形地勢因素和人類活動等。一般地,在同緯度地區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所以山頂比山腳下要涼快許多。 故選B。下列關于新昌天氣、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今天陰轉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氣候B. 今天最高氣溫:4℃,最低氣溫:0℃,它描述的是氣候C. 夏季溫暖潮濕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氣D. 季風更替明顯,無霜期長,它描述的是氣候【答案】D【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二者的區別,此題難度不大,是道基礎題;天氣是短時間內的氣象要素的變化,氣候是對某一地區氣象要素進行長期統計(平均值、方差、極值概率等)為特征的天氣狀況的綜合表現。【解答】A.今天陰轉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短時間的天氣,故A錯誤。B.今天最高氣溫:4℃,最低氣溫:0℃,它是描述短時間的天氣,故B錯誤。C.夏季溫暖潮濕多雨,是描述長時間的氣候,故C錯誤。D.季風更替明顯,無霜期長,它描述的是氣候,故D正確。故選D。氣象臺發布天氣預報:“明天陰有雨,溫度:10—11℃,東北風2-3級,陣風4級。……”對于這則預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東北風是通過風向標測得 B. 陣風4級通過風速儀測得C. 溫度10-11℃是通過溫度計測得 D. 明天陰有雨說明明天是高氣壓控制【答案】D【解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何用何種方法對風向、風速及氣溫的進行測量,以及根據天氣情況判斷當地的控制氣壓,考查點比較基礎,關鍵是理解天氣情況與所控制氣壓的關系。【解答】風向標可以測得風向,風速儀可以測出陣風的級別,溫度計可以用來測量氣溫,故ABC的實驗方案都是正確的;陰雨天氣應該是受低氣壓的控制,故D說法錯誤。故選D。讀上虞某日“氣溫日變化圖”,該日的氣溫日較差大約為(?? ) A. 31℃ B. 24.1℃ C. 7.1℃ D. 27.5℃【答案】C。【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氣溫的日變化規律及氣溫日較差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世界氣溫的日變化規律為: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出現在14時左右,一天中氣溫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后。【解答】圖中該地某日的最高氣溫約為31.0℃,最低氣溫約為23.9℃,該地的氣溫日較差是31.0℃-23.9℃=7.1℃。故選C。2016年11月22日強冷空氣南下,24日對我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下列描述中,不屬于天氣現象的是()A. 出現明顯降溫,當天溫州氣溫9℃~13℃B. 當天相對濕度76%C. 溫州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D. 風向:東北風,風力:微風【答案】C【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天氣。天氣是某一地區短時間的大氣綜合狀況,包括氣溫,空氣濕度,風,天氣現象等狀況。【解答】A、描述的是氣溫,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B、描述的是空氣的相對濕度;C、描述的是氣候,氣候是某個地區長時間的大氣平均狀況;D、描述的是風,風向及風速。故答案為C。南極考察的最佳季節是北半球的(??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答案】D【解析】【分析】 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南極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該季節是去南極洲考察的最佳時間。本題考查南極洲的暖季,理解解答即可。【解答】我國南極科考隊赴南極考察最佳時間為12月﹣次年2月,因為此時為該地區的暖季,又是極晝時期,便于科考。12月﹣次年2月為我國的冬季,故D符合題意。故選D。人們用“晨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形容我國西北廣大地區氣候的一個特點:氣溫的日較差遠比沿海地區大。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 緯度位置的影響 B. 海陸位置的不同C. 地貌的不同 D. 人類活動的影響【答案】B【解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海陸位置對氣候的影響,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后,比熱容小的溫度升高的多;放出相同的熱量后,比熱容小的溫度下降的多。據此分析回答。【解答】“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句諺語反映了我國西北的某些地區夏季晝夜氣溫變化顯著,我國西北某些地區都是沙漠或沙石,沒有水,沙石的比熱容遠遠小于水的比熱容,所以沙石吸收同樣多的熱量溫度升高的快,故中午溫度很高;同樣,沙石放出同樣多的熱量溫度降低的也很快,故夜晚和早上溫度很低,需穿皮襖。故選B。人杰地靈的紹興流傳許多包含科學道理的諺語,其中解釋錯誤的是()A.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咪”——是指食物關系,描述了一條完整的食物鏈B. “六月蓋被,有谷無米”——此時氣溫太低,影響水稻果實正常發育C. “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平時飲食要適量,吃太多增加消化負擔D. “吃過端午粽,棉衣遠遠送”——此時節氣接近夏至,氣溫較高【答案】A【解析】【分析】 本題通過諺語的形式考查課本中所學的生物學知識,根據以往學習的內容作出相應判斷。【解答】A.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繁多,并且在生態系統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根據它們在能量和物質運動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歸納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類。一條完整的生物鏈應該包含上述三類生物,很顯然大魚、小魚和蝦咪不能夠構成一條完整的食物鏈,因此A選項錯誤,但符合題意;B.六月氣溫低會影響到水稻果實生長,該諺語反應的正是這種情況,因此B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科學的飲食習慣就是要控制食量,過多飲食會造成消化負擔,因此C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吃了端午粽過了端午節,夏天已經臨近,馬上到了夏至的節氣,氣溫逐漸升高,因此D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實驗探究題下面是蒼南縣氣象臺發布的一條氣象消息:“我縣今夜到明天晴到多云,東北風6-7級,明天白天最高氣溫26℃,最低溫度21℃”。 (1)氣象消息中所說最高氣溫26℃,應出現在?????????左右;(2)“東北風6-7級”中的東北風是指?????????方向吹來的風,這是由于空氣之間存在著水平壓強差引起的。【答案】(1)午后2時 (2)東北【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氣溫和風向,知道最高氣溫出現的時段和風向是概念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一天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溫出現在次日日出前后,據此進行分析解答;(2)風向就是風吹來的方向。【解答】(1)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故氣象消息中所說最高氣溫26℃,應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2)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東北風就是東北方向吹來的風。故答案為:(1)午后2時;(2)東北。我市某中學有一個“溫度計探究”綜合實踐活動小組,開展了有關溫度計的專題探究。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17世紀時,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曾設計過一種溫度計,其結構為:一根麥稈粗細的玻璃管,一端與雞蛋大小的玻璃泡相連,另一端豎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內吸入一段水柱,根據管內水柱的高度的變化,可測出相應的環境溫度。為了探究“伽利略溫度計”的工作過程,課題小組的同學按照資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圖所示的測溫裝置,圖中A為一個小塑料瓶,B為飲料吸管,通過一個軟木塞與A連通,管的下端豎直插在一個大水槽中,使吸管內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經過討論,課題組精心設計了一份實驗方案,并認真地進行實驗探究: 溫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鄰高度的高度差△h(cm) ? 5.1 5.2 5.1 M 5.2 (1)在不同溫度下,課題組分別測出了對應的水柱高度h,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出空格M內的相鄰高度的高度差數值為_____?0.052m, (2)通過表中數據分析,可得出結論: ①水柱高度h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降(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對應的溫度值,則吸管上溫度的數值從上往下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選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3)若對應的水柱高為40.3cm,則此時所對應的溫度是________(4)通過實驗探究,課題組同學還發現,若用此“伽利略溫度計”來測溫度,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其中主要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052???(2)①降低? ②由小到大??????(3)13℃?????(4)?溫度示數(管中水柱高度)易受大氣壓的變化的影響??量程太小【解析】【分析】本題屬于信息給予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對實驗裝置的不足之處的分析能力,是中考的常見題型,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仔細分析,就會得出正確的答案。根據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當溫度逐漸升高時,水柱的高度是逐漸降低的,因此相對應的液柱越高,溫度越小,越往下,液柱越低,溫度越高。【解答】(1)根據表中的數據h4=14.6cm和h5=9.4cm可以計算出空格M內的相鄰高度的高度差值△h4=h4-h5=14.6cm-9.4cm=5.2cm=0.052m(2)①從表中的數據,當溫度為17℃、19℃、21℃、23℃、25℃、27℃時,對應的水柱高度h分別為:30.0cm、24.9cm、19.7cm、14.6cm、9.4cm、4.2cm.可以得出水柱高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②根據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當溫度逐漸升高時,水柱的高度是逐漸降低的,因此相對應的液柱越高,溫度越低,越往下,液柱越低,溫度越高;(3)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溫度每上升2℃,高度下降5.1cm,故高度為40.3時,溫度為13℃;(4)在操作上看,使用不方便;從數據上看,測量范圍較小。課后作業(一)、基礎達標1.下列說法指天氣的是( )A.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C.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少雨 D.秋高氣爽【答案】A。【解析】昆明四季如春、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少雨、秋高氣爽表示的是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屬于氣候;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表示的都是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的陰晴、雨雪等狀況,屬于天氣.故A符合題意。2.以下溫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體的正常體溫 B.讓人感覺溫暖、舒適的房間溫度C.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D.北方冬季的平均氣溫【答案】B。【解析】A.人體正常體溫為37℃,比23℃高得多.此選項不符合題意;B.讓人感覺溫暖、舒適的房間溫度在23℃左右.此選項符合題意;C.在標準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此選項不符合題意;D.北方冬季最高氣溫低于0℃,平均氣溫應該更低.此選項不符合題意。3.下列關于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溫觀測通常一天需進行2次,取平均值即可B.氣溫的測定要用溫度計,一般用C表示,讀作度C.一般情況,一日內的氣溫變化不大D.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相同【答案】D。【解析】氣象臺站觀測和記錄的氣溫,是用放在百葉箱里的溫度計測得的.溫度計放置的高度,離地面1.5米.測定氣溫一般采用攝氏溫標,記做“°C”,讀做“攝氏度”. 對氣溫的觀測,通常一天要進行4次:一般在北京時間8時、14時、20時、2時.一般情況下,四次測量的溫度值有差別,取平均值作為日均溫. 海陸位置對氣溫的影響:陸地的比熱容小,升溫快,降溫快;海洋的比熱容大,升溫慢,降溫慢.所以夏季時陸地氣溫比同緯度海洋高,冬季時陸地氣溫比同緯度海洋低.陸地氣溫年較差大于海洋。4.氣溫與生物的關系非常密切,很多動物的行為與氣溫有關,下列描述中和動物與氣溫變化無關的是( )A.隨著氣溫的升高,狗的呼吸頻率要明顯加快B.冬天蛇要冬眠,一直到春天才出來活動C.人體最舒適的氣溫為22度,有許多人喜歡在夜間工作D.海參在夏天高溫的時候,也會選擇夏眠【答案】C。【解析】跟溫度無關,跟環境心情有關5.在小剛的一篇作文中有以下一些描述語言,你認為不合適的是( )①今天的氣候很好,適合外出游玩②今年冬季氣溫較常年偏高,天氣出現了異常③昆明四季如春,這里的氣候真不錯④早飯后還是晴空萬里,到了中午卻是烏云滾滾,大雨傾盆,今天的氣候變化真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百葉箱內溫度計的讀數和百葉箱外太陽光直接照射下的溫度計的讀數相比( )A.平均值要低,數值變化大 B.平均值要高,數值變化大C.平均值要低,數值變化小 D.平均值要高,數值變化小【答案】C。【解析】因為太陽光直射下的溫度計肯定會比百葉窗內的高,因為外面的是直射.而到了夜里,溫度下降,所以數值變化會小些。7.下列有關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 C )A.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正午12時左右B.人體感覺最舒服的氣溫約為37℃C.氣溫在低于一定數值后,知了就停止鳴叫,說明氣溫能夠影響動物的行為D.氣溫即大氣溫度,測量氣溫不需要在百葉箱里進行8.下列描述中屬于天氣現象的是( B )A.今天傍晚下了一場雷陣雨 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C.風和日麗 D.今天氣溫10~20℃(二)、綜合提升9.讀株洲市某日氣溫變化曲線圖,回答(1)—(3)題.(1)從圖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 B )A.正午12點 B.約14時 C.日出以前 D.子夜(2)氣溫日較差指一天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這一天,株洲的氣溫日較差是( C )A.10.5℃ B.9℃ C.11.5℃ D.67.5℃(3)下列對當地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的描述,與這一天株洲所處的季節不相符合的是(D )A.超市大量銷售消暑食品 B.學校放暑假 C.人們用電風扇或空調降溫 D.農民采摘春茶10.小明進行一次氣溫觀測實驗:他用兩支溫度計對4月3日的氣溫變化進行了觀測.他將一支溫度計放在陽光下,另一支放在室內,每隔2小時觀測一次,其數據記錄如下表:時刻室外溫度/℃室內溫度/℃271646166515.58916101218121820142621162220181919201518221017.5248.517請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室內、室外溫度波動的情況是____________。(2)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出現在_____,最低值出現在_____。(3)小明將兩支溫度計分別放在兩處的目的是進行_____。10.【答案】(1)室外波動較大;(2)14時 6時;(3)對照【解析】從表中能明顯得出室內、室外 溫度變化的情況是室外波動較大,還可以得出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現的時間.放兩處的目的是進行對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7.氣溫(學生用).doc 17.氣溫(教學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