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神經調節 第1課時 神經調節的基本過程教材解讀 本節課通過一個測量學生反應快慢的活動來說明人們對刺激作出反應的具體過程,然后學習神經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體對刺激的反應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2.描述神經元的結構特征,說出神經元的基本功能。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科學實驗的趣味性和科學性,激發學生對科學實驗研究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科學態度。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 教學難點: 人體對刺激的反應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重難點處理策略 通過“我說你做”活動、“學生抓尺子”活動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探究點一 對刺激的反應[情景展示] 反應快慢的測試[問題探究] 人在受到刺激后,會有哪些器官參與了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和作出應答性反應?[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人們在感知環境中受到刺激后,會迅速地作出相應的反應。在這個反應過程中,需要有許多的器官或組織參與,如眼、鼻、耳、皮膚、神經、腦、脊髓和運動器官等。這是一個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傳導信息→作出反應的連續過程,是許多器官協同作用的結果。[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點二 神經元[情景展示][問題探究] 神經元是由什么組成的?[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神經元的結構(如上圖所示)神經元[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繼續探究1] 什么叫神經元?神經元的功能是什么?[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神經元也叫神經細胞。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神經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繼續探究2] 與人體其他細胞相比,神經元的形態、結構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有什么意義?[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與其他細胞相比,基本結構相同,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結構,但神經細胞有許多突起,包括樹突和軸突,這樣的結構能使其更好地完成信息的接受和傳導。[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課時 信息的處理教材解讀 本節課的目的是學習神經系統的組成及腦、脊髓的結構與功能。內容很抽象,但也很客觀。學生對神經元的認識已存在,故學習難度不大。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知道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2.了解腦的結構。 3.知道大腦、小腦、腦干的結構和功能。 4.了解脊髓的結構與功能。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對神經系統、腦和脊髓模型圖的觀察,提高學生識圖和分析的能力。 2.通過對模型的觀察分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人體自身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2.使學生樹立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生物學觀點。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大腦的結構和功能。 教學難點: 對腦模型圖的認識。重難點處理策略 通過建模型讓學生感知本節課的所學內容。 探究點一 神經系統的組成[情景展示] [問題探究] 神經系統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它們各有什么功能?[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接收并處理各種信息,決定和啟動相應的反應。周圍神經系統負責中樞神經系統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通訊。[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點二 腦的結構和功能[情景展示1] 腦的結構[問題探究] 腦是由哪些結構組成的?各有什么功能?[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腦是由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組成的。腦是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分。大腦特別發達,分為左右兩部分,分別具有管理人體不同部位的功能。小腦位于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協調性,并保持身體平衡。腦干在大腦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活動。[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大腦[問題探究] 大腦有哪些特點?[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大腦的表面稱為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凹凸不平,布滿深淺不同的溝或裂,溝裂之間隆起形成回。溝和回使大腦皮層的面積大大增加。[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展示3] 人大腦皮層的一些功能區[問題探究] 大腦皮層的功能是什么?[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大腦皮層是神經元的細胞體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許多控制人身體活動的高級中樞,如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聽覺中樞、視覺中樞、語言中樞等。[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點三 脊髓的結構和功能[情景展示] [問題探究] 脊髓位于哪?由什么組成的?[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內,上端與腦干相連,呈扁圓柱形。脊髓是由許多神經元組成的,有許多軀體和內臟反射的低級神經中樞。[繼續探究] 脊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反射和傳導。脊髓的許多神經中樞,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動。但這些低級反射中樞一般受到大腦的控制,如排尿反射。因此,脊髓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重要信息的傳遞通道。[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課時 反射與反射弧教材解讀 本節課目的是能用所學知識來解釋身邊熟悉的現象,反射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學生頭腦里已經有這種印象,因此學生能很輕松、很樂意地學習。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知道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概念。 2.掌握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3.了解條件反射的特點,建立條件反射的方法和條件反射的意義。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等活動培養學生不斷探究新知識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2.鼓勵學生通過分析問題找出答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提高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分析、綜合、歸納等能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反射的概念;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教學難點: 描述反射弧的結構;理解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復雜反射是人類所特有的。重難點處理策略 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如縮手反射,膝跳反射,來使科學課堂動起來,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學生自然學得輕松,學習效果好。 探究點一 反射與反射弧[情景展示] 縮手的反射過程[問題探究] 當無意中碰到高溫物體時,我們會有什么反應?[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手會立即縮回,然后感覺到疼。[繼續探究1] 什么叫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叫什么?[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各種刺激作出應答性反應的過程叫作反射。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叫作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個部分。[繼續探究2] 縮手反射的這種應答性反應是天生的嗎?[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是天生的。縮手反射是對刺激的一種自動應答,它發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腦接收并作出解釋之前。這樣就縮短了作出反應的時間。因此縮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覺的反應。[繼續探究3] 反射活動必須要有反射弧的參與嗎?[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自然狀態下,在信息傳導的過程中,反射弧的五個部分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均不能完成。所以反射活動必須要有反射弧的參與才能完成。[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點二 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情景展示] [問題探究] 上述四幅圖說明了什么?[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狗吃骨頭分泌唾液;搖鈴狗不分泌唾液;一邊搖鈴一邊喂狗骨頭,狗分泌唾液;過一段時間后,搖鈴狗就會分泌唾液。[繼續探究] 什么叫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它們各有什么特點?[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像狗吃骨頭分泌唾液等反射活動是簡單的、生來就有的反射。這類反射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各個中樞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在相應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訓練就能引起反射性反應,這類反射叫作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動物個體通過后天學習而得到的較為復雜的反射,是以非條件反射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活動。特點:非條件反射不會因長期不用而減弱或消失。條件反射是通過學習得來的,需要不斷強化,否則就會減弱,甚至消失。[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神經調節的基本過程.doc 第2課時 信息的處理.doc 第3課時 反射與反射弧.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