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學 學科學習導引 班級: 組名: 姓名: 5天氣預報【學習目標】1、知道獲取天氣預報的常見方法 2、學會看天氣預報3、學會看簡單的天氣圖。掌握天氣圖上重要的天氣系統。4.利用天氣圖判斷天氣狀況,并能做簡單的天氣預報。 5.知道天氣預報信息的主要收集方法6.調查當地的天氣諺語,能解釋其中的科學道理【學習重難點】1、學會看天氣圖 2、冷鋒和暖鋒【學習過程】創設情境,自主先學 1、天氣基本要素主要有: 、 、 、 、 。 2、日常生活中,可通過哪些途徑來獲取天氣預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氣預報離不開氣象測量工具,如①地面觀測站②氣象________③氣象________④氣象探測火箭⑤氣象探測氣球⑥海上船舶、海洋氣象數據自動收集裝置等4、氣象衛星云圖,其中藍色表示________、綠色表示________、白色表示云雨區;判斷:白色的程度越__ __,表明云層越厚,這種云區下面下雨往往就越大。5、有" 、 、 、 "4種顏色代表了4種級別的災害預警信號。二、生生合作,探究學習一、請在下圖的空白處填寫氣象符號所代表的含義?二、??請你讀懂天氣圖1、概念:用來表示____________,是一種可以表現不同地方氣象信息的地圖。2、等壓線:____________的地方的連線。作用:根據等壓線的分布特點,可以分析出常見的天氣系統,如高壓、冷鋒等。3、天氣系統:根據等壓線的分布特點,可以分析出一些對天氣造成影響系統。(1)高壓系統:越往中心氣壓越高的封閉的等壓線。對應________天氣(2)低壓系統:越往中心氣壓越低的封閉的等壓線。對應________天氣a、鋒面:____________的交界面 ;結構特點:暖氣團在上,冷氣團在下分類:冷鋒和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冷鋒氣溫高、氣壓低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好暖鋒多連續性降水(3)冷鋒系統的定義:向__________一側移動的鋒(__________勢力強),符號:________(4)暖鋒系統的定義:向__________一側移動的鋒(__________勢力強),符號:________b、?你能說出冷鋒與暖鋒系統的異同點嗎?(5)臺風系統: 4、根據書中73頁圖2-48,找出當日影響我國的較大天氣系統的位置,并分析當日我國的天氣形勢。?5、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人們積累了許多觀測氣象的經驗并得出了許多諺語來判斷天氣?例如:“東虹日頭西虹雨”,“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等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諺語:1、日落胭脂紅,明朝雨夾風。2、日出太陽白,明朝大風發。3、海水響悶雷,臺風到門口。4、雷響驚蟄前,七七四十九日不見天。5、雞鴨出籠早,當天雨就到。6、春打六九頭,凍煞老黃牛。7、春霧雨,夏霧火,秋霧風,冬霧雪。8、邋遢冬至清爽年,清爽冬至邋遢年。9、重陽一朝霧,晚稻要爛糊。10、西風勿過午,過午就是虎。11、冬至月頭,賣被買牛;冬至月中,日風夜風;冬至月底,賣牛買被。三、師生合作,疑難解惑四、真情體驗,自主提升1、當暖鋒過境時,常出現的大氣狀況是?(?????)?A、持續性降水???B、沙塵暴天氣C、狂風暴雨??D、晴朗2、下列描述的現象中,不屬于天氣預報的是(?????)???A、冬暖夏涼???????????????B、晴到多云 ??C、有時有雨???????????????D、偏南風3級3、俗語“一場秋雨一陣涼”反映的特征是(?????)???A、臺風過境??????B、冷鋒過境 ?C、暖鋒過境??????D、以上說法均不對4、關于冷鋒的敘述正確的是???(?????)???A、鋒面向冷空氣一側移動 ?B、冷鋒過境前,氣溫和氣壓都高???C、冷鋒過境時,常出現連續性降水,低溫天氣???D、冷鋒過境后,氣壓降低,氣溫和濕度增加,天氣好轉讀天氣圖,回答下列問題。?(1)天氣系統甲是____壓區。在它控制下,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大部分地區為________天氣。?(2)新疆在____氣壓控制下,天氣特征為________。?(3)鋒面系統乙位于我國________地區,該鋒面屬于____鋒。?(4)天氣以陰雨為特征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________,________地區。?(5)北京當日的天氣為________。?6、分析下面的天氣形勢圖: (氣壓的單位為:百帕)a點的氣壓值為????? ????,?b點的氣壓值為???? ?????。(2)?? ?所在地區為高氣壓區,天氣特點是?????????,???? ????所在地區為低氣壓區,天氣特點是???????????。?(3)E代表的天氣系統叫做?? ???,它是指向????空氣一側移動的鋒,常帶來???? ???天氣。F代表的天氣系統叫??? ???,它常帶來???? ??天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