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期末復習提綱第一單元 讓青春充滿活力第一節 步入青春地帶1.一個人從出生到發育成熟,要經歷兩個生長高峰:第一個是從出生至兩歲,第二個就是青春期。(13-18歲)2. 進入青春期,人的身體形態和功能都出現顯著的變化:P2信息平臺征身高迅速增長;體重增加很快;第二性征出現;大腦發育日趨完善;內臟機能不斷增強3.隨著對異性了解的加深,異性之間的吸引力增大,與異性交往的愿望加強。這種情感不乏純潔、好奇,需要我們好好的珍惜和保護;同是,也需要我們理智、正確地對待。4.青春期性心理的發展變化按時間順序可分為三個階段:異性疏遠期、異性接近期、戀愛期。(具體見P4咨詢窗口)5. 怎樣調節青春期煩惱?P4-5(1)通過正確的途徑學習青春期知識,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變化,消除對性的好奇和神秘感,及時解除不必要的煩惱和心理負擔(2)在學習之余投身于各種文體活動,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開闊察察為明地,廣交朋友,減少青春期的煩惱(3)增強自制力,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第二節 打開心靈窗口1.什么是青春期閉鎖心理?P7一方面,我們渴望被人理解和關注,另一方面,我們的獨立感增強,又不愿意把自己的內心輕易表露出來。我們要學會正確認識自我,主動開放自我,樂于關心他人,走出閉鎖心理。2. 如何走出閉鎖心理?P8咨詢窗口四點。(1)閱讀相關書籍,了解青春期的身心變化與發展規律,分析和把握自身的身心變化,正確認識自我。(2)通過與他人交往和參加集體活動來開放自己的內心世界,接受新信息,接納新朋友。(3)分析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哪些事情需要保密,哪些不需要保密,盡量擴大與他人交流的話題。(4)學會到學校或社會上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咨詢。3.青春期我們可以怎樣調節自己的情緒?(我們該怎樣在快樂中長大?)給自己的生活確立目標,不患得患失,把青春的煩惱融化到積極的學習、追求之中,我們的青春就會變得充實、快樂。第三節 把握青春的節拍1. 建立純真的異性友誼有何意義?P12-13(1)男女生之間通過正常交往,可以建立純真的異性友誼,豐富我們的生活,這對我們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2)通過交往彼此了解、熟悉、神秘感也會隨之消失,有利于心理健康。(3)男女生交流可以相互取長補短、促進自我完善。(4)男女生之間的交往,往往會激發內存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習和活動的效率。2. 男女生應該怎樣交往?P14-16三段正文要講究交往的藝術,遵循交往的原則,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這樣才能獲得異性同學的好感,成為受歡迎的人:(1)交往時既要活潑開朗,熱情大方,又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能過分親近、隨便。(2)交往中尊重尤其重要,(3)交往要保持純潔的友誼,相片態度自然大方。3. 青春期異性交往的五條原則:公開性、適度性、主動性、廣泛性、距離性第二單元 感悟生命 珍愛生命第一節 感悟生命1.生命的特點:生命是可愛的(生命是可愛的生命因可愛而美麗)、生命是可敬的(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生命是可貴的(因為每個生命都來之不易;每一個生命都在頑強地表現自己;對大多數個體來說,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無法復生。)2.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每一種生命都有獨特的價值,人類并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而是大自然的看護者。第二節 珍愛我們的生命1.每個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權利。人的生命權是人與生俱來最神圣的權利,是一個人所擁有的一切權利的源泉。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活著,珍愛生命也就成了一種義務。那種隨意糟蹋自己生命,甚至放棄生命的行為,是一種對自我、他人和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2.怎樣珍愛生命?(1)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屬于我們自己,而且屬于一切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屬于社會。(2)用感激之心來看待生命,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平凡的生命也是如此的豐富多彩。(3)不管我們面對的是幸運,還是一時的苦難,我們都將珍愛自己的生命,悅納自己的生命。3、尊重他人的生命,原因?(1)珍愛自己的生命并不是要求每一個人“自私”地活著。就如同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我們也要關愛、尊重他人的生命。(2)生命和健康的權利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3)在社會中,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也意味著更好地關愛我們自己的生命。第三節 創造生命的價值1. 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實自我,展現生命的價值,提升生命的價值呢?(如何創造生命的價值)一:珍惜時間:珍惜時間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愛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最大限度地發掘自我生命的潛力。二:勇于創造:創造能挖掘人的潛能,展現生命的價值,盡顯生命的魅力。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在平凡的實踐中創造。三:樂于奉獻:我們的生命與我們周圍的生命息息相關,積極地把我們的生命融會到與周圍生命的共同相處之中,向周圍的生命奉獻我們力所能及的關愛,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第三單元 關注經濟生活第一節 我們身邊的經濟生活1.變化中的經濟生活: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計劃經濟時代邁入市場經濟時代,經濟生活日益繁榮、充滿活力。(計劃經濟:物資短缺,供不應求,必需品憑票供應;市場經濟:生產迅猛發展,商品豐富,貨源充足,票證退出了歷史舞臺。)2. 說說生活中的廣告詞。3.中國于2001年加入WTO(世貿組織),加入后的影響是:市場上商品豐富、質量會提升、價格下降、就業機會增加、出國方便4. 經濟生活離不開法律保障,生活中有哪些法律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濟合同法、繼承法等)第二節 我們的財產權利1.我國憲法規定:“國家依照法律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2.什么是財產所有權?P47(是指所有者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什么是合法財產?只有公民合法的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財產的所有權才受國家保護。國家不保護非法財產的所有權,國家保護合法財產的所有權。3. 公民的財產包括物質財產也包括精神財產。如著作權、專利權、發明權等。4.為了保證公民死后能按自己生前的意愿處理自己的私有財產,使后來人能有序地繼承遺產,我國繼承法規定了繼承人范圍以及繼承順序等繼承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提出: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5.什么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P48咨詢窗口)我國民法通則規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就是說他們的民事行為能力在一定條件下受到限制,他們只能做與他們年齡、智力相適應的事。6.依照繼承法規定,遺產的繼承順序是: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法定繼承中,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但在繼承遺囑中,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可以不受繼承順序的限制。(P50信息平臺)7.在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原則主要有哪些?(P51信息平臺兩點)(1)一般情況下,應當均等分配。(2)特殊情況,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就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撫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少分。8.什么是代位繼承?我國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第三節 做理智的消費者1.為了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國于1993年頒布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我們未成年人應該了解有關法律知識,學會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即努力做一個維權的消費者。2.消費者有哪些合法權益?安全、求償權、知情、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監督權、批評權、獲得消費知識權。3.消費者的概念消費者是指基于某種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經營者提供服務的個人和單位。4.消費者權益的概念:消費者權益就是指消費者在與商品的出售方建立買賣關系時以及此后的一段時間內,他所應該得到的和有權做的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基本法律。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食品衛生法、計量法……6.權益受到侵害后解決的途徑有哪些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向消協投訴;提請有關行政部門解決或仲裁機構解決;向人民法院起訴;向新聞媒體反映7.中學生消費時應該注意什么 (P56-57咨詢窗口三點)安全消費 健康消費 自學依法維權第四單元 做負責任的公民第一節 感受責任1.為什么人必有責?(P60-61)作為社會的一員,責任并不是強加在個人身上的,相反責任是我們成長的內在需要;我們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不可能離群索居,每個人的成長、發展以及各種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社會和他人,責任往往產生于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的相互幫助和彼此承諾。2.人應各負其責說的是:我們在生活舞臺上扮演著屬于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同,所要承擔的責任也就有所不同。3.為什么人應各負其責?(為什么說多重角色,多種責任?P61正文第一段)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意味著不同的責任。但是我們每個人并不只是扮演一種角色,而是多重角色的集合。在同的生活場景中,與不同的人打交道便規定了我們不同的角色、身份,同時也負有不同的責任。在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多重角色,也負載著多種責任。4、新三好學生在校做個好學生――主動學習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勤儉自強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在社區做個好公民――誠實守信道德規范的好公民第二節 學會負責1. 責任感的體現 :(責任意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責任感)①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是生活的有心人,對人對事不漠然.②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是一個執著的人,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信念,不會忘記自己的職責.③我們應該為自己,為他人,為社會國家負責,只有富于責任感才能贏得人們的尊重.④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盡職盡責才是具有責任感的重要體現.(P66-67)2.我們該如何積極承擔責任?(1)敢于負責:(作用)一個敢于負責任的人,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也會使自己變得自信,還能從失敗的經歷中獲得寶貴的經驗。(2)善于負責:在相互沖突的責任之間進行選擇常常是復雜的,在這種時候,需要我們的膽識和生活的智慧。(P67-68)3. 中學生的責任有哪些?(P68信息平臺)對祖國和民族:了解祖國悠久歷史,祖國建設成就;自覺維護祖國榮譽;立下報國之志;我是中國人,我的責任是為振興中華勤奮學習、刻苦鍛煉;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對社會和環境:有集體觀念,樂于公益勞動,服務社會,服務他人;懂得個人服從集體、少數服從多數;團結他人,互助互進,建立友誼;自覺維護環境,樹立環境意識;敢于抑制不良行為,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對家庭和鄰里:體貼、關心父母、長輩;主動替父母分憂解悉,做家務勞動;團結鄰里,以禮待人,以寬待人。對自己:學會學習、學會鍛煉、學會生存;自尊、自強、自信、自律;培養積極健康向上的興趣愛好,發揮特長;為人正直、嚴于律已。第三節 對社會負責――責任感的最高體現1.關心社會就是關心自己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對別人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關注社會就是關注自己.2.如何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如何關愛社會,完善自我?)①對社會負責,每個人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對自己負責就是對社會負責.②對社會負責,還要求我們關注社會公共事務,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③我們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從小培養合作意識,與他人共同協作.(P71-72)第五單元 生活在法律的保護中第一節 生活中的法律保護1.說說我們生活中享有的權利:生命健康權、受教育權、被監護權、姓名權、人身自由權、肖像權、榮譽權、著作權、言論自由權、揭發檢舉權等。2.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國家法律的特殊保護:P77正文末一段。作為未成年人,我們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社會生活經驗相對缺乏,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保護能力弱,自身的合法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時往往還意識不到,需要國家法律的特殊保護。3.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具體見P83信息平臺。第二節 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1.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有: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2.家庭保護的作用:P79家庭對于未成年的健康成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民主和睦,幸福溫暖,重感情,守信用的家庭氛圍,對未成年人良好品格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保護可以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來自家庭方面的侵害,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同時,家庭還筑起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防線。3.家庭保護的主要內容:P79信息平臺。(1)要依法改造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2)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3)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4.學校保護的主要內容:P80信息平臺。(1)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促未成年學生全面發展(2)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等(3)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4)保障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5.社會保護的主要內容:P82-83三段正文。(1)營業性歌舞廳、錄像廳、電子游戲廳、網吧等活動場所禁止未成年人進入(2)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3)鼓勵創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作品,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4)在招工和就業方面做出了相應規定(禁止招收未滿16周年的未成年人)(5)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6)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衛生保健條件,做好預防疾病工作等6. 社會保護的作用:P81良好的社會環境,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作用,而不良的社會環境,則可能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造成嚴重的損害。7.司法保護的一條原則一個方針: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8.司法保護的內容:P84信息平臺。十四周歲以上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律不公開審理(設少年法庭)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決前,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第三節 學會自我保護1.未成年人為什么要學會自我保護:P86-87一段正文。在社會各界努力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的同時,由于自我保護能力特別是自我保護意識的缺乏,未成年人受到傷害的事件仍時有發生。在遭遇突發事件和不法侵害的情況下,社會、學校和家庭的保護有時不能及時到位,即出現“保護缺位”。2.樹立自我保護意識的秘訣:P87信息平臺6點。要隨時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要學會保護個人的身心健康;了解合法權益,善于自我保護;善于依靠家庭、學校、社會及司法部門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勇于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自覺守法,提高辨別能力,嚴防誤入歧途。3.如何實施自我保護:及時報警;學會請律師;尋求法律援助。(具體見P88-90)4. 預防侵害的首要原則依靠法律,自我保護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求助法律。5.報警是使用的方法:P88信息平臺7點。6.律師的概念及作用:律師是專門研究法律,以專業的法律知識為社會提供服務的人。作用:擔任法律顧問、提供法律意見、辦理有關法律事務、提供法律咨詢、代為書寫法律文書、接受委托擔任辯護人或代理人,以有效地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7.什么是法律援助:P95信息平臺1。8.未成年人預防侵害的基本方法:P90信息平臺2(8點)PAGE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