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輔導講義 知識梳理觀察是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也是我們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許多科學事實需要經過認真、仔細和準確的觀察,并對觀察結果進行嚴密的分析和思考后,才能總結出來。、用心觀察科學發明往往源于用心的觀察與研究。只有具備有準備的頭腦,科學發現才有可能降臨。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Vilhelm Rontgen)偶爾發現放在陰極射線管附近用黑紙包裹得很嚴實的照相底片發生了嚴重的感光現象,通過用細膩的觀察和研究,使他發現 倫琴制作的第一張X光照片了倫琴射線(X射線)。 圖中的橫線是直線嗎? 圖中兩只小獅子一樣大嗎?(二)、拓展觀察力在浩瀚的自然界,僅靠我們的感官觀察,其范圍會有很多的局限。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很遠的物體和微小的物體,也看不清運動極快的物體。為了擴大我們觀察的內容和范圍,科學家們研究和發明了很多方法,設計與研制了許多觀測儀器,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觀察能力。(三)、觀察結果的記錄和整理科學觀察不僅要認真、仔細,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觀、有效、規范的記錄。因此,在任何一個觀察活動中,都要及時記錄與整理觀察到的現象和數據,這往往是科學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礎材料觀察記錄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和圖形記錄等方法。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觀察對象選擇不同的記錄方法。例如,在前面觀察指紋的活動中,我們采用的是描述性記錄法;在使用酒精燈的活動中,我們用的是表格記錄法。(四)、觀察和實驗觀察和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許多科學知識是通過觀察和實驗,并通過認真的思考而總結出來的。人們觀察到蘋果從樹上落到地面,指南針的指針總是指向同一個方向等現象,但是人們往往不滿足于這些觀察,還想知道這些現象是否會反復出現,以及其中的道理。為此,人們需要進行反復觀察和精確測量,并進一步設計各種實驗,從中總結出普遍的規律。科學實驗(experiment)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許多有趣的現象。例如,化學反應實驗中會產生變色、爆炸、氣泡、沉淀等現象。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應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在對實驗現象認真地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得出科學結論。認真操作、仔細觀察是我們進行實驗時應有的態度。在實驗時,我們要逐步學會正確使用各種儀器,仔細觀察各種實驗現象,正確記錄實驗現象和所測數據,然后通過分析記錄的實驗結果,得出科學結論。因此,觀察與實驗是密不可分的,是科學研究的最基礎和重要的手段。同步題型分析題型一:拓展觀察力【例1】 在科學研究中借助儀器是為了( )A、完成觀察任務 B、擴大觀察范圍 C、得到觀察結果 D、延長觀察范圍【例2】 不借助儀器憑眼睛觀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關觀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顯微鏡可擴大觀察范圍 B、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天體能獲得更準確的數據C、用放大鏡觀察指紋更清晰 D、使用工具后的觀察結果肯定正確【例3】 認識自然首先要學會觀察,你覺得認識自然現象可能需要( )①用眼睛看 ②用腦思考 ③用儀器和工具思考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是題型二:觀察和實驗【例4】 進實驗室做實驗,首先應明確的是( )A、實驗操作步驟 B、實驗目的 C、實驗儀器 D、實驗觀察和記錄【例5】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為了節省藥品,實驗結束后將剩余的藥品放回原試劑瓶B、為了節省火柴,用一盞酒精燈去點燃另一盞酒精燈C、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時,不超過酒精燈容量的2/3D、用嘴熄滅酒精燈【例6】 某同學在兩個同樣的花盆中種下大豆種子,并設計了如下的實驗。從實驗知:他在研究影響大豆發芽的因素是( )花盆光線情況溫度水甲向陽處20℃充足乙向陽處20℃不充足A.陽光 B.空氣 C.溫度 D.水分三、課堂達標檢測1、 學習科學的最基本方法是( )A.閱讀、作筆記和練習 B.觀察、討論和交流 C.觀察、實驗和思考 D.閱讀、實踐和應用2、 請你先憑視覺直接判斷下面兩圖的形狀和大小,再用工具準確測量,看結果有什么不同?對此你有什么啟示?3、 能被磁鐵吸引的物質稱為磁性物質,把磁鐵分別靠近木塊、鐵釘、橡皮、書本、鉛筆、鋁制易拉罐,判斷哪些物體屬于磁性物質,判斷哪些物體屬于非磁性物質。把你作出判斷的結果寫在下面的橫線上。磁性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磁性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紙盒可以用來燒水,你信嗎?取一張不易透水、紙質較好的紙,將其折成一個不漏水的紙盒,裝上一定的水。然后按下圖所示將它懸掛在鐵架臺上,用小火在底部中央加熱(注意不要讓火燒到水面以上的紙和線),觀察水能否沸騰,查閱資料嘗試著解釋紙為什么不會燃燒? 課后作業1、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單憑我們的感覺器官還不能對事物作出______________的判斷,因此我們常常要借助于一些儀器和工具來幫助我們作出準確判斷。2、在科學研究中,我們可以借助儀器擴大觀察范圍。要觀察微小的物體,可以用________;要看到遙遠的星體,可以用________。3、科學家牛頓從蘋果落地現象出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他的發現來源于( )A調查 B實驗 C觀察 D閱讀借助儀器憑眼睛觀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關觀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顯微鏡可擴大觀察范圍B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天體能獲得更準確的數據C用放大鏡觀察指紋更清晰D使用儀器的觀察結果肯定正確俗話說:“眼見為實”。但事實上,有很多東西我們想了解它,卻看不見,摸不著,這時我們采用的下列方法最不恰當的是( )A向專家請教B查閱資料C借助儀器擴大觀察范圍D認為自己還不懂,以后再說6、實驗室要仔細觀察實驗的過程,及時準確地記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7、如圖所示的直方圖記錄了某校七年級(3)班全體同學的體重,仔細閱讀圖中數據分布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體重/千克(1)班中人數最多的一組,每位學生的體重是_________ 千克(2)班中學生最輕的體重為_________ 千克。(3)班中共有學生_________ 人。8、實驗是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環節。請同學們回家做“生雞蛋在鹽水中的沉浮”實驗,觀察:(1)生雞蛋在清水中沉浮情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斷在清水中加鹽,觀察生雞蛋沉浮情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攪拌過程中能否燒杯壁或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師輔導講義知識梳理觀察是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也是我們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許多科學事實需要經過認真、仔細和準確的觀察,并對觀察結果進行嚴密的分析和思考后,才能總結出來。、用心觀察科學發明往往源于用心的觀察與研究。只有具備有準備的頭腦,科學發現才有可能降臨。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Vilhelm Rontgen)偶爾發現放在陰極射線管附近用黑紙包裹得很嚴實的照相底片發生了嚴重的感光現象,通過用細膩的觀察和研究,使他發現 倫琴制作的第一張X光照片了倫琴射線(X射線)。 圖中的橫線是直線嗎? 圖中兩只小獅子一樣大嗎?(二)、拓展觀察力在浩瀚的自然界,僅靠我們的感官觀察,其范圍會有很多的局限。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很遠的物體和微小的物體,也看不清運動極快的物體。為了擴大我們觀察的內容和范圍,科學家們研究和發明了很多方法,設計與研制了許多觀測儀器,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觀察能力。(三)、觀察結果的記錄和整理科學觀察不僅要認真、仔細,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觀、有效、規范的記錄。因此,在任何一個觀察活動中,都要及時記錄與整理觀察到的現象和數據,這往往是科學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礎材料觀察記錄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和圖形記錄等方法。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觀察對象選擇不同的記錄方法。例如,在前面觀察指紋的活動中,我們采用的是描述性記錄法;在使用酒精燈的活動中,我們用的是表格記錄法。(四)、觀察和實驗觀察和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許多科學知識是通過觀察和實驗,并通過認真的思考而總結出來的。人們觀察到蘋果從樹上落到地面,指南針的指針總是指向同一個方向等現象,但是人們往往不滿足于這些觀察,還想知道這些現象是否會反復出現,以及其中的道理。為此,人們需要進行反復觀察和精確測量,并進一步設計各種實驗,從中總結出普遍的規律。科學實驗(experiment)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許多有趣的現象。例如,化學反應實驗中會產生變色、爆炸、氣泡、沉淀等現象。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應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在對實驗現象認真地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得出科學結論。認真操作、仔細觀察是我們進行實驗時應有的態度。在實驗時,我們要逐步學會正確使用各種儀器,仔細觀察各種實驗現象,正確記錄實驗現象和所測數據,然后通過分析記錄的實驗結果,得出科學結論。因此,觀察與實驗是密不可分的,是科學研究的最基礎和重要的手段。同步題型分析題型一:拓展觀察力【例1】 在科學研究中借助儀器是為了( )A、完成觀察任務 B、擴大觀察范圍 C、得到觀察結果 D、延長觀察范圍【答案】B【例2】 不借助儀器憑眼睛觀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關觀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顯微鏡可擴大觀察范圍 B、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天體能獲得更準確的數據C、用放大鏡觀察指紋更清晰 D、使用工具后的觀察結果肯定正確【答案】D【例3】 認識自然首先要學會觀察,你覺得認識自然現象可能需要( )①用眼睛看 ②用腦思考 ③用儀器和工具思考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是【答案】D題型二:觀察和實驗【例4】 進實驗室做實驗,首先應明確的是( )A、實驗操作步驟 B、實驗目的 C、實驗儀器 D、實驗觀察和記錄【答案】B【例5】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為了節省藥品,實驗結束后將剩余的藥品放回原試劑瓶B、為了節省火柴,用一盞酒精燈去點燃另一盞酒精燈C、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時,不超過酒精燈容量的2/3D、用嘴熄滅酒精燈【答案】C【例6】 某同學在兩個同樣的花盆中種下大豆種子,并設計了如下的實驗。從實驗知:他在研究影響大豆發芽的因素是( )花盆光線情況溫度水甲向陽處20℃充足乙向陽處20℃不充足A.陽光 B.空氣 C.溫度 D.水分【答案】D三、課堂達標檢測1、 學習科學的最基本方法是( )A.閱讀、作筆記和練習 B.觀察、討論和交流 C.觀察、實驗和思考 D.閱讀、實踐和應用2、 請你先憑視覺直接判斷下面兩圖的形狀和大小,再用工具準確測量,看結果有什么不同?對此你有什么啟示?3、 能被磁鐵吸引的物質稱為磁性物質,把磁鐵分別靠近木塊、鐵釘、橡皮、書本、鉛筆、鋁制易拉罐,判斷哪些物體屬于磁性物質,判斷哪些物體屬于非磁性物質。把你作出判斷的結果寫在下面的橫線上。磁性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磁性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紙盒可以用來燒水,你信嗎?取一張不易透水、紙質較好的紙,將其折成一個不漏水的紙盒,裝上一定的水。然后按下圖所示將它懸掛在鐵架臺上,用小火在底部中央加熱(注意不要讓火燒到水面以上的紙和線),觀察水能否沸騰,查閱資料嘗試著解釋紙為什么不會燃燒? 1、C。2、直接觀察與實際測量有很大差別,不能只憑直覺判斷,必須借助工具測量。3、鐵釘;木塊、橡皮、書本、鉛筆、鋁制易拉罐。4、因為水沸騰時溫度為100℃,沸騰時溫度不變,而紙燃燒的溫度超過100℃(紙著火溫度是183℃)。課后作業1、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單憑我們的感覺器官還不能對事物作出______________的判斷,因此我們常常要借助于一些儀器和工具來幫助我們作出準確判斷。2、在科學研究中,我們可以借助儀器擴大觀察范圍。要觀察微小的物體,可以用________;要看到遙遠的星體,可以用________。3、科學家牛頓從蘋果落地現象出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他的發現來源于( )A調查 B實驗 C觀察 D閱讀不借助儀器憑眼睛觀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關觀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顯微鏡可擴大觀察范圍B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天體能獲得更準確的數據C用放大鏡觀察指紋更清晰D使用儀器的觀察結果肯定正確俗話說:“眼見為實”。但事實上,有很多東西我們想了解它,卻看不見,摸不著,這時我們采用的下列方法最不恰當的是( )A向專家請教B查閱資料C借助儀器擴大觀察范圍D認為自己還不懂,以后再說6、實驗室要仔細觀察實驗的過程,及時準確地記錄______實驗現象______和___實驗數據_________7、如圖所示的直方圖記錄了某校七年級(3)班全體同學的體重,仔細閱讀圖中數據分布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體重/千克(1)班中人數最多的一組,每位學生的體重是_________ 千克(2)班中學生最輕的體重為_________ 千克。(3)班中共有學生_________ 人。8、實驗是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環節。請同學們回家做“生雞蛋在鹽水中的沉浮”實驗,觀察:(1)生雞蛋在清水中沉浮情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斷在清水中加鹽,觀察生雞蛋沉浮情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攪拌過程中玻璃棒能否觸及燒杯壁或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觀察和實驗,可靠顯微鏡,望遠鏡 3C 4D 5D 6實驗現象,實驗數據 7(1)43(2)35(3)42(1)生雞蛋在水中橫著下沉(2)豎著漂浮(3)為了加快食鹽溶解,盡量避免玻璃棒觸及燒杯壁或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科學觀察--學生版.doc 科學觀察--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