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輔導講義科學探究一、科學家與科學探究1、科學史:你認識他們嗎?連線科學家 所獲得成就牛頓 創立了“日心說”哥白尼 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 創立了生物進化論達爾文 發明了“蒸汽機”伽勒 發現了海王星2、閱讀課本P29,天花和牛痘的故事思考:琴納通過探究發現天花疫苗的的過程大致能分為哪些步驟?提出問題 往人的鼻孔吹痘痂粉可預防天花;(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 養牛場擠奶女工中沒有患天花的;已經得過天花的人不會再感染天花。建立猜測和假設 可能得過一次天花,人體會產生免疫力制定計劃 將牛痘膿漿接種到人身上 觀察是否產生免疫力。 收集事實與證據 接種牛痘的男孩一個多月后,再接種人類的天花痘漿,沒有出現任何天花病癥檢驗與評價 上例男孩已經具有抵抗天花的免疫力合作與交流 琴納向世界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時要探究,,我們在研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也要進行科學探究.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中午小明準備騎自行車外出時發現車胎癟了。他感到很奇怪,早上氣打的足足的,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呢?我們一起探究自行車胎漏氣的原因?提出問題 車胎什么地方漏了?建立假設 可能是車胎破了;可能是氣嘴的螺絲松了;可能是氣嘴里的小橡皮管壞了;可能是…獲取事實與證據 仔細察看了外胎;查看氣嘴的螺絲;取出氣門芯;把充氣的內胎放到水里.檢驗與評價 原來是自行車的內胎穿了孔。比較我們的探究與“天花和牛痘”的探究,我們發現:基本的過程十分的相近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在進行科學探究討論: 給你一個密封的盒子,在不打開盒子的前提下,想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你會用什么辦法呢? (一)黑盒實驗請把你操作后作出的結論記錄面到表格上。思考:1、“黑盒子實驗”一定是黑的嗎?這里表示什么意思?2、實際生活中,你還可以舉哪些“黑盒子”實驗呢?對黑盒的探究是不斷的提出問題,建立假設,驗證假設的過程,并且逐步接近盒中的物品,人們對許多問題的探究也是如此科學家對科學的探究也是不斷地提出問題建立假設,驗證假設中逐漸逼近真理的過程.(二)腳印的探究2003年9月,在山西懷仁縣發生了一樁無頭案:城外的玉米地里,發現一具女尸,這個婦女是被謀殺。兇手是誰呢?在現場上留下一行腳印。公安局請來了“腳印專家”來破案。 腳印專家”仔細觀察了腳印,作出了如下判斷: “這個罪犯是個25歲左右的男人,身高1米7,不胖不瘦。從腳印的走向來看,他朝南窯村走去?!?公安人員按照“腳印專家”的判斷,從南窯村查出13個25歲左右,身高1米7,不胖不瘦的男青年。然后在這13個青年中逐一分析,其中有一個青年嫌疑最大。經過進一步調查取證,證明這個男青年確實就是罪犯。 1.提出問題腳印的長度與人的身高有什么關系???2.建立猜想和假設可能_____腳印越長,身高越高________________ 可能__腳印與身高成正比__________________3.制定計劃 設計實驗通過測量不同人群的身高與腳印的長度選擇測量那些人?. 選擇哪些測量工具?4.收集獲取事實與證據調查號姓名性別腳印長身高 想想表格里應該包括那些內容?我們應對數據進行如何處理?以便于分析得出規律.5.得出結論6.評價與交流通過我們對數據處理,分析得出結論后,我們又如何去檢驗結論是不是正確呢?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獲取事實與證據-檢驗與評價-合作與交流二.題型分類:題型一:實驗探究【例1】 自貢某學校開運動會,幾個同學討論怎樣才能把鉛球擲得更遠,小玉認為:鉛球擲出的距離,可能與擲出鉛球時的速度大小有關; 小剛認為:鉛球擲出的距離.可能與擲出鉛球時的射出仰角θ(投擲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有關。于是,他們制作了—個右圖所示的小球彈射器來進行探究,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彈射方向與水平的伸角,可由回定在鐵架臺上的量角器讀出,他們通過5次實驗得到下表中的數據實驗序號射出速度v(m/s)射出仰角θ射出水平距離s/m1530度2.921030度9.531045度10.841055度9.851530度20.71)為了驗證小玉的猜想,應選用序號為______________的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了驗證小剛的猜想,應選用序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實驗數據。【例2】 珍珍觀察到電風扇、臺燈等有個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們不易翻倒。物體的穩定程度(穩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她猜想:可能與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 大小有關。如何比較物體的穩度大小呢?她發現,讓不同的物體傾斜相同的角度時,有的物體翻倒,有的物體不翻倒,翻倒的說明其穩度較小。于是,她將物體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讓木板繞O點轉動,通過觀察物體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的大小(物體不滑動),來比較物體穩度的大小,如圖28所示在探究物體的穩度大小與物體重心高低的關系時,她制作了三塊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圓柱體,如圖29中的甲、乙、丙所示。實驗時,將它們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別記下讓它們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的大小。實驗記錄如下表 (1)物體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越小,間接反映了物體的穩度越 (選填“大”或“小”)。 (2)在以上探究穩度大小與重心高低關系的實驗中,應控制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和 的大小不變,這種實驗方法叫 法。 (3)實驗現象表明,物體的重心越 ,其穩度越大。 (4)依據以上結論,卡車裝貨時,應把重的貨物裝在 層(選填“上”或“下’’),可使貨物【例1】 “端午節”吃完了咸鴨蛋,王聰同學將幾個蛋殼按不同方式放置在桌面上拍打,發現有的蛋殼“脆弱”,有的蛋殼“堅硬”。他想蛋殼能夠承受壓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于是找來了一張大的紙板模擬蛋殼進行探究。作出以下猜想:猜想1:紙板承受壓力的大小可能與紙板的形狀有關猜想2:紙板承受壓力的大小可能與紙板的大小有關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王聰在這張大紙板上分別裁出兩張大小為40cm×10cm的小紙板A、B和一張大小為40cm×20cm的小紙板C,并準備了彈簧測力計、兩個相同的木塊、若干重物。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步驟一:將紙板A用兩木塊支撐起來,如圖19(甲),在中間不斷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記錄此時中午的重力G1;步驟二:保持兩木塊的距離不變,將紙板B彎成拱形,如圖19(乙),在拱形紙板的上面不斷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記錄此時中午的重力G2;步驟三:保持兩木塊的距離不變,將紙板C用兩木塊支撐起來,如圖19(丙),在紙板的中間不斷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記錄此時中午的重力G3。1、比較數據發現G2 >G1,可以驗證猜想_______________(填寫序號)是___________(正確/錯誤)的。利用上述結論,王聰對水庫大壩的形狀進行設計,設計的四種大壩形狀俯視圖如圖20所示,請你把最合理的設計圖的字母標號填在括號內( )2、比較實驗數據G3與____________ 可驗證猜想2;3、王聰受步驟二現象的啟發又提出新的猜想:猜想3:拱形紙板承受壓力的大小可能與拱形紙板拱起的程度有關。為了驗證猜想3,請你幫助王聰在上述操作的基礎上繼續設計實驗方案:步驟四:在這張大紙上再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小紙板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拱形紙板的上面不斷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記錄此時中午的重力G4;比較實驗數據G4與G2的大小,可以驗證猜想3. 1、 某同學為了研究陽光對大豆發芽的影響,在兩個同樣的花盆中種下相同的大豆種子,并且設計如下的實驗:這個實驗設計應當改進的錯誤是兩個花盆( )花盆光線情況溫度水甲向陽處20℃充足乙陰暗處20℃不充足A.都應該放在向陽處 B.都應當澆給充足的水 C.溫度都應當是0℃ D.都應當不澆水2、 在植物園中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春天來了,楓樹、柳樹長出了綠葉,夏季各種樹木都生長的十分茂盛,隨著秋季的降臨,有的樹木葉子開始變黃,楓樹的葉子卻逐漸變紅,而松柏卻四季長青,植物園顯得絢麗多彩。對自然界中的的這些平?,F象,你發現了什么問題,請提出你感興趣的兩個問題___________、_ __。3、 閱讀下列材料:《伽利略對擺動的研究》。請學生們一起討論,回答下面幾個問題。某個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驚奇地發現,房頂上掛著的吊燈因為風吹而不停地有節奏地擺動。那么這個吊燈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否相同呢?他想,脈搏的跳動是有規律的,可用來計時。于是他一面按著脈搏,一面注視著燈的擺動。不錯,燈每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基本相同,這使他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假如吊燈受到強風吹動,擺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擺動的時間還是一樣嗎? 伽利略把鐵塊固定在繩的一端掛起來,再把鐵塊拉到不同高度讓它開始擺動,仍用脈搏細心地測定擺動的時間。結果表明每次擺動的時間仍然相同。這個實驗結果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即“不論擺動的幅度大些還是小些,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一樣的”。這就是物理學中擺的等時性原理。 后來,人們對擺動繼續深入研究,不僅進一步發現了擺的周期與擺長間的數學關系,并據此發明了鐘表。①伽利略通過觀察,發現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現象?②伽利略怎樣提出問題?并做出什么猜想?③伽利略怎樣證實了自己的猜想?4、 小紅將兩個同樣的灌滿水的燒瓶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分別用厚度相同的甲、乙兩種保溫材料包好,定時測量燒瓶中水的溫度。實驗過程中室溫保持不變。他想用這種方法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表中給出了在時刻t(單位是分)測得的兩個燒瓶中的水溫T1(對應甲材料),T2(對應乙材料)的幾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回答以下問題:t/分0510152025354555658095110125140155T1/℃80726459555150423834302624222120T2/℃80655648433832282624222221212020(1)哪種材料的保溫性能較好?(2)當時的室溫大約是多少?(3)在這些水溫數據中,哪一個最可能是由于測量或記錄的疏忽而產生的錯誤?課后作業1、某同學為了研究陽光對大豆發芽的影響,在兩個同樣的花盆中種下相同的大豆種子,并且設計如下的實驗:這個實驗設計應當改進的錯誤是兩個花盆( )花盆光線情況溫度水甲向陽處20℃充足乙陰暗處20℃不充足A.都應該放在向陽處 B.都應當澆給充足的水 C.溫度都應當是0℃ D.都應當不澆水2、在植物園中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春天來了,楓樹、柳樹長出了綠葉,夏季各種樹木都生長的十分茂盛,隨著秋季的降臨,有的樹木葉子開始變黃,楓樹的葉子卻逐漸變紅,而松柏卻四季長青,植物園顯得絢麗多彩。對自然界中的的這些平常現象,你發現了什么問題,請提出你感興趣的兩個問題___________、_ __。3、閱讀下列材料:《伽利略對擺動的研究》。請學生們一起討論,回答下面幾個問題。某個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驚奇地發現,房頂上掛著的吊燈因為風吹而不停地有節奏地擺動。那么這個吊燈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否相同呢?他想,脈搏的跳動是有規律的,可用來計時。于是他一面按著脈搏,一面注視著燈的擺動。不錯,燈每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基本相同,這使他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假如吊燈受到強風吹動,擺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擺動的時間還是一樣嗎? 伽利略把鐵塊固定在繩的一端掛起來,再把鐵塊拉到不同高度讓它開始擺動,仍用脈搏細心地測定擺動的時間。結果表明每次擺動的時間仍然相同。這個實驗結果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即“不論擺動的幅度大些還是小些,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一樣的”。這就是物理學中擺的等時性原理。 后來,人們對擺動繼續深入研究,不僅進一步發現了擺的周期與擺長間的數學關系,并據此發明了鐘表。①伽利略通過觀察,發現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現象?②伽利略怎樣提出問題?并做出什么猜想?③伽利略怎樣證實了自己的猜想?4、小紅將兩個同樣的灌滿水的燒瓶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分別用厚度相同的甲、乙兩種保溫材料包好,定時測量燒瓶中水的溫度。實驗過程中室溫保持不變。他想用這種方法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表中給出了在時刻t(單位是分)測得的兩個燒瓶中的水溫T1(對應甲材料),T2(對應乙材料)的幾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回答以下問題:t/分0510152025354555658095110125140155T1/℃80726459555150423834302624222120T2/℃80655648433832282624222221212020(1)哪種材料的保溫性能較好?(2)當時的室溫大約是多少?(3)在這些水溫數據中,哪一個最可能是由于測量或記錄的疏忽而產生的錯誤?教師輔導講義科學探究一、科學家與科學探究1、科學史:你認識他們嗎?連線科學家 所獲得成就牛頓 創立了“日心說”哥白尼 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 創立了生物進化論達爾文 發明了“蒸汽機”伽勒 發現了海王星2、閱讀課本P29,天花和牛痘的故事思考:琴納通過探究發現天花疫苗的的過程大致能分為哪些步驟?提出問題 往人的鼻孔吹痘痂粉可預防天花;(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 養牛場擠奶女工中沒有患天花的;已經得過天花的人不會再感染天花。建立猜測和假設 可能得過一次天花,人體會產生免疫力制定計劃 將牛痘膿漿接種到人身上 觀察是否產生免疫力。收集事實與證據 接種牛痘的男孩一個多月后,再接種人類的天花痘漿,沒有出現任何天花病癥檢驗與評價 上例男孩已經具有抵抗天花的免疫力合作與交流 琴納向世界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時要探究,,我們在研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也要進行科學探究.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中午小明準備騎自行車外出時發現車胎癟了。他感到很奇怪,早上氣打的足足的,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呢?我們一起探究自行車胎漏氣的原因?提出問題 車胎什么地方漏了?建立假設 可能是車胎破了;可能是氣嘴的螺絲松了;可能是氣嘴里的小橡皮管壞了;可能是…獲取事實與證據 仔細察看了外胎;查看氣嘴的螺絲;取出氣門芯;把充氣的內胎放到水里.檢驗與評價 原來是自行車的內胎穿了孔。比較我們的探究與“天花和牛痘”的探究,我們發現:基本的過程十分的相近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在進行科學探究討論: 給你一個密封的盒子,在不打開盒子的前提下,想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你會用什么辦法呢? (一)黑盒實驗請把你操作后作出的結論記錄面到表格上。思考:1、“黑盒子實驗”一定是黑的嗎?這里表示什么意思?2、實際生活中,你還可以舉哪些“黑盒子”實驗呢?對黑盒的探究是不斷的提出問題,建立假設,驗證假設的過程,并且逐步接近盒中的物品,人們對許多問題的探究也是如此科學家對科學的探究也是不斷地提出問題建立假設,驗證假設中逐漸逼近真理的過程.(二)腳印的探究2003年9月,在山西懷仁縣發生了一樁無頭案:城外的玉米地里,發現一具女尸,這個婦女是被謀殺。兇手是誰呢?在現場上留下一行腳印。公安局請來了“腳印專家”來破案。 腳印專家”仔細觀察了腳印,作出了如下判斷: “這個罪犯是個25歲左右的男人,身高1米7,不胖不瘦。從腳印的走向來看,他朝南窯村走去?!?公安人員按照“腳印專家”的判斷,從南窯村查出13個25歲左右,身高1米7,不胖不瘦的男青年。然后在這13個青年中逐一分析,其中有一個青年嫌疑最大。經過進一步調查取證,證明這個男青年確實就是罪犯。 1.提出問題腳印的長度與人的身高有什么關系???2.建立猜想和假設可能_____腳印越長,身高越高________________ 可能__腳印與身高成正比__________________3.制定計劃 設計實驗通過測量不同人群的身高與腳印的長度選擇測量那些人?. 選擇哪些測量工具?4.收集獲取事實與證據調查號姓名性別腳印長身高 想想表格里應該包括那些內容?我們應對數據進行如何處理?以便于分析得出規律.5.得出結論6.評價與交流通過我們對數據處理,分析得出結論后,我們又如何去檢驗結論是不是正確呢?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獲取事實與證據-檢驗與評價-合作與交流二.題型分類:題型一:實驗探究【例1】 自貢某學校開運動會,幾個同學討論怎樣才能把鉛球擲得更遠,小玉認為:鉛球擲出的距離,可能與擲出鉛球時的速度大小有關; 小剛認為:鉛球擲出的距離.可能與擲出鉛球時的射出仰角θ(投擲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有關。于是,他們制作了—個右圖所示的小球彈射器來進行探究,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彈射方向與水平的伸角,可由回定在鐵架臺上的量角器讀出,他們通過5次實驗得到下表中的數據實驗序號射出速度v(m/s)射出仰角θ射出水平距離s/m1530度2.921030度9.531045度10.841055度9.851530度20.71)為了驗證小玉的猜想,應選用序號為______________的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了驗證小剛的猜想,應選用序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實驗數據。【答案】1、2、5;仰角相同時射出距離與射出距離有關,速度越大射程越遠;2、3、4【例2】 珍珍觀察到電風扇、臺燈等有個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們不易翻倒。物體的穩定程度(穩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她猜想:可能與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 大小有關。如何比較物體的穩度大小呢?她發現,讓不同的物體傾斜相同的角度時,有的物體翻倒,有的物體不翻倒,翻倒的說明其穩度較小。于是,她將物體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讓木板繞O點轉動,通過觀察物體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的大小(物體不滑動),來比較物體穩度的大小,如圖28所示在探究物體的穩度大小與物體重心高低的關系時,她制作了三塊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圓柱體,如圖29中的甲、乙、丙所示。實驗時,將它們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別記下讓它們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的大小。實驗記錄如下表 (1)物體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越小,間接反映了物體的穩度越 (選填“大”或“小”)。 (2)在以上探究穩度大小與重心高低關系的實驗中,應控制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和 的大小不變,這種實驗方法叫 法。 (3)實驗現象表明,物體的重心越 ,其穩度越大。 (4)依據以上結論,卡車裝貨時,應把重的貨物裝在 層(選填“上”或“下’’),可使貨物【答案】小;支持面;控制變量法;低;下【例1】 “端午節”吃完了咸鴨蛋,王聰同學將幾個蛋殼按不同方式放置在桌面上拍打,發現有的蛋殼“脆弱”,有的蛋殼“堅硬”。他想蛋殼能夠承受壓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于是找來了一張大的紙板模擬蛋殼進行探究。作出以下猜想:猜想1:紙板承受壓力的大小可能與紙板的形狀有關猜想2:紙板承受壓力的大小可能與紙板的大小有關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王聰在這張大紙板上分別裁出兩張大小為40cm×10cm的小紙板A、B和一張大小為40cm×20cm的小紙板C,并準備了彈簧測力計、兩個相同的木塊、若干重物。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步驟一:將紙板A用兩木塊支撐起來,如圖19(甲),在中間不斷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記錄此時中午的重力G1;步驟二:保持兩木塊的距離不變,將紙板B彎成拱形,如圖19(乙),在拱形紙板的上面不斷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記錄此時中午的重力G2;步驟三:保持兩木塊的距離不變,將紙板C用兩木塊支撐起來,如圖19(丙),在紙板的中間不斷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記錄此時中午的重力G3。1、比較數據發現G2 >G1,可以驗證猜想_______________(填寫序號)是___________(正確/錯誤)的。利用上述結論,王聰對水庫大壩的形狀進行設計,設計的四種大壩形狀俯視圖如圖20所示,請你把最合理的設計圖的字母標號填在括號內( )2、比較實驗數據G3與____________ 可驗證猜想2;3、王聰受步驟二現象的啟發又提出新的猜想:猜想3:拱形紙板承受壓力的大小可能與拱形紙板拱起的程度有關。為了驗證猜想3,請你幫助王聰在上述操作的基礎上繼續設計實驗方案:步驟四:在這張大紙上再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小紙板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拱形紙板的上面不斷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記錄此時中午的重力G4;比較實驗數據G4與G2的大小,可以驗證猜想3.【答案】:(1)甲圖和乙圖紙板的大小相同,而形狀不同,是探究拱形紙板承受壓力的大小與紙板形狀的關系,若G2>G1,就說明在紙板大小一定時,紙板拱起來(向上凸)所承受的壓力比較大,從而驗證了猜想1是正確的;攔河大壩要承受巨大的液體壓力,根據上面的實驗結論,就要做成向右凸的形狀;故答案為:正確;1;B.(2)要驗證猜想2,即拱形紙板承受壓力的大小與紙板大小的關系,就要控制紙板的形狀一定,而紙板的大小不同,圖甲和圖丙符合題意,所以要比較G3和G1的大小關系,從而得出結論;故答案為:G1;(3)要探究拱形紙板承受壓力的大小與拱形紙板拱起程度的關系,就要控制紙板的大?。ú眉粢粋€和紙板B大小一樣的紙板)、形狀相同(紙板和B一樣向上拱起),而紙板拱起的程度不同(通過移動兩木塊的距離來改變紙板的拱起程度);故答案為:紙板B大小相同;調節兩木塊的距離,將紙板D彎成與紙板B拱起程度不同的拱形. 1、 某同學為了研究陽光對大豆發芽的影響,在兩個同樣的花盆中種下相同的大豆種子,并且設計如下的實驗:這個實驗設計應當改進的錯誤是兩個花盆( )花盆光線情況溫度水甲向陽處20℃充足乙陰暗處20℃不充足A.都應該放在向陽處 B.都應當澆給充足的水 C.溫度都應當是0℃ D.都應當不澆水2、 在植物園中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春天來了,楓樹、柳樹長出了綠葉,夏季各種樹木都生長的十分茂盛,隨著秋季的降臨,有的樹木葉子開始變黃,楓樹的葉子卻逐漸變紅,而松柏卻四季長青,植物園顯得絢麗多彩。對自然界中的的這些平?,F象,你發現了什么問題,請提出你感興趣的兩個問題___________、_ __。3、 閱讀下列材料:《伽利略對擺動的研究》。請學生們一起討論,回答下面幾個問題。某個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驚奇地發現,房頂上掛著的吊燈因為風吹而不停地有節奏地擺動。那么這個吊燈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否相同呢?他想,脈搏的跳動是有規律的,可用來計時。于是他一面按著脈搏,一面注視著燈的擺動。不錯,燈每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基本相同,這使他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假如吊燈受到強風吹動,擺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擺動的時間還是一樣嗎? 伽利略把鐵塊固定在繩的一端掛起來,再把鐵塊拉到不同高度讓它開始擺動,仍用脈搏細心地測定擺動的時間。結果表明每次擺動的時間仍然相同。這個實驗結果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即“不論擺動的幅度大些還是小些,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一樣的”。這就是物理學中擺的等時性原理。 后來,人們對擺動繼續深入研究,不僅進一步發現了擺的周期與擺長間的數學關系,并據此發明了鐘表。①伽利略通過觀察,發現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現象?②伽利略怎樣提出問題?并做出什么猜想?③伽利略怎樣證實了自己的猜想?4、 小紅將兩個同樣的灌滿水的燒瓶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分別用厚度相同的甲、乙兩種保溫材料包好,定時測量燒瓶中水的溫度。實驗過程中室溫保持不變。他想用這種方法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表中給出了在時刻t(單位是分)測得的兩個燒瓶中的水溫T1(對應甲材料),T2(對應乙材料)的幾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回答以下問題:t/分0510152025354555658095110125140155T1/℃80726459555150423834302624222120T2/℃80655648433832282624222221212020(1)哪種材料的保溫性能較好?(2)當時的室溫大約是多少?(3)在這些水溫數據中,哪一個最可能是由于測量或記錄的疏忽而產生的錯誤?【答案】:1、B 2、略 3、①燈不停地有節奏地擺動。②從日常生活、自然現象或實驗現象的觀察中發現中提出問題。燈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一樣 (或燈的擺幅與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無關)。③用實驗證實了自己的猜想。4、(1)甲,(2)20℃,(3)t為35分鐘時對應的T1為50℃有誤。課后作業1、某同學為了研究陽光對大豆發芽的影響,在兩個同樣的花盆中種下相同的大豆種子,并且設計如下的實驗:這個實驗設計應當改進的錯誤是兩個花盆( )花盆光線情況溫度水甲向陽處20℃充足乙陰暗處20℃不充足A.都應該放在向陽處 B.都應當澆給充足的水 C.溫度都應當是0℃ D.都應當不澆水2、在植物園中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春天來了,楓樹、柳樹長出了綠葉,夏季各種樹木都生長的十分茂盛,隨著秋季的降臨,有的樹木葉子開始變黃,楓樹的葉子卻逐漸變紅,而松柏卻四季長青,植物園顯得絢麗多彩。對自然界中的的這些平常現象,你發現了什么問題,請提出你感興趣的兩個問題___________、_ __。3、閱讀下列材料:《伽利略對擺動的研究》。請學生們一起討論,回答下面幾個問題。某個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驚奇地發現,房頂上掛著的吊燈因為風吹而不停地有節奏地擺動。那么這個吊燈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否相同呢?他想,脈搏的跳動是有規律的,可用來計時。于是他一面按著脈搏,一面注視著燈的擺動。不錯,燈每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基本相同,這使他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假如吊燈受到強風吹動,擺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擺動的時間還是一樣嗎? 伽利略把鐵塊固定在繩的一端掛起來,再把鐵塊拉到不同高度讓它開始擺動,仍用脈搏細心地測定擺動的時間。結果表明每次擺動的時間仍然相同。這個實驗結果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即“不論擺動的幅度大些還是小些,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一樣的”。這就是物理學中擺的等時性原理。 后來,人們對擺動繼續深入研究,不僅進一步發現了擺的周期與擺長間的數學關系,并據此發明了鐘表。①伽利略通過觀察,發現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現象?②伽利略怎樣提出問題?并做出什么猜想?③伽利略怎樣證實了自己的猜想?4、小紅將兩個同樣的灌滿水的燒瓶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分別用厚度相同的甲、乙兩種保溫材料包好,定時測量燒瓶中水的溫度。實驗過程中室溫保持不變。他想用這種方法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表中給出了在時刻t(單位是分)測得的兩個燒瓶中的水溫T1(對應甲材料),T2(對應乙材料)的幾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回答以下問題:t/分0510152025354555658095110125140155T1/℃80726459555150423834302624222120T2/℃80655648433832282624222221212020(1)哪種材料的保溫性能較好?(2)當時的室溫大約是多少?(3)在這些水溫數據中,哪一個最可能是由于測量或記錄的疏忽而產生的錯誤?答案;1、B 2、略 3、①燈不停地有節奏地擺動。②從日常生活、自然現象或實驗現象的觀察中發現中提出問題。燈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一樣 (或燈的擺幅與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無關)。③用實驗證實了自己的猜想。4、(1)甲,(2)20℃,(3)t為35分鐘時對應的T1為50℃有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科學探究—— 學生版.doc 科學探究——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