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4 常見的動物知識題練感知地帶1.動物的分類地球上現存的動物大約有125萬種。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椎骨(或脊柱),可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2.脊椎動物(約4.7萬種)(1)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有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體外受精,卵生。如鯽魚、金魚、泥鰍、黃鱔等(2)兩棲類: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體外受精,卵生。如大鯢(娃娃魚)、蟾蜍、青蛙等。(3)爬行類:體表有角質鱗片或硬甲,用肺呼吸,卵生,變溫動物。如龜、鱷魚、蛇等。說明:爬行類是真正的陸生動物開始。(4)鳥類:體表被羽,前肢特化為翼,骨骼中空,有利于飛行生活,卵生,體溫恒定。如雞、鴨、孔雀等(5)哺乳類:體外被毛,胎生、哺乳,體溫恒定。如蝙蝠、鯨等。說明:哺乳類是最高等,功能最完善、分布最廣的動物。3.無脊椎動物(約120萬種) (1)原生動物:由單細胞構成,所有的生命活動都在一個細胞內完成。如草履蟲、變形蟲等。是最低等的動物。(2)腔腸動物:消化道一個開口,身體輻射對稱。如水母、水螅、海蜇等。(3)扁形動物:消化道一個開口,身體背腹扁平。如渦蟲、血吸蟲等。(4)線形動物:身體線形,不分節。如蛔蟲、蟯蟲等。(5)環節動物:身體圓長,由體節構成。如蚯蚓、水蛭等。(6)軟體動物:身體柔軟,有外套膜。如蝸牛、河蚌、烏賊等。(7)棘皮動物:體表有棘皮。如海星、海參、海膽等。(8)節肢動物:身體分節,足和觸角也分節,體表有外骨骼。說明:節肢動物的種類最多,數量也最多。它的外骨骼不能隨蟲體生長而生長,所以有“蛻皮現象”。4.昆蟲類(1)昆蟲屬于節肢動物,是動物中種類最多的類群,約有100萬種之多。(2)主要特征:身體可以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觸角、口器和眼,胸部長有兩對翅,三對足。身體、足、觸角都分節。體表有外骨骼。 (3)益蟲和害蟲:益蟲:對人類有益的昆蟲。如螳螂、蜻蜓、蜜蜂等。害蟲: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生長的昆蟲。如蝗蟲、蒼蠅、蚊子、蟑螂等。知識點1 動物的分類例1 在對動物分類時,有人把麻雀、蝙蝠、蝴蝶分為一類,把貓、鯊魚、海豚歸為一類,你認為他的分類依據是( )陸生或水生 B.食草或食肉 C.有鱗片和無鱗片 D.會飛或不會飛思路導引:在科學上,分類是以某一特征為依據的,所以要先分別找出這兩類生物特征的共同點,進行比較后,才能得出兩者的區別,即分類的依據。解析:A選項貓不是水生的,B選項顯然食草或食肉并不是共同點,C選項只有蝴蝶是無脊椎動物,而且在這里分類可以是任何一種特征。答案:D題練1 有人把蝙蝠、蝴蝶分為一類,狗、螃蟹分為一類,你說他的分類依據是( ) A.有無脊椎骨 B.有無皮毛 C. 是否會飛 D.有無羽毛題練2 對動物進行分類的特征是( )A.身體結構特征 B.生活方式特征C.生殖方式特征D.以上都是知識點2 脊椎動物例2 下列關于脊椎動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脊椎骨是脊椎動物身體的支柱 B.身體表面有骨片 C.身體背部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 D.脊椎動物具有外骨骼思路導引:要能區分脊椎動物、脊椎骨、脊柱三個概念的不同。解析: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征是有脊椎骨。脊椎骨串聯形成脊柱,脊柱是脊椎動物身體的支柱,保護著脊髓。所以也可以說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征是有脊柱,沒有脊柱骨的說法。答案: C題練3 有一個同學在野外發現一具已腐爛的動物尸體,體外被鱗、身體細長,露出部分脊椎骨。根據觀察,他得出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體外被鱗,死亡動物是脊椎動物 B.身體細長,死亡動物是無脊椎動物C.體內有脊椎骨,死亡動物是無脊椎動物D.體內有脊椎骨,死亡動物是脊椎動物題練4 判斷青蛙、貓、雞、蛇、草魚各屬于哪類動物,并說明理由。類型名稱歸類的理由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知識點3 無脊椎動物草履蟲、蚯蚓、海星、水母分別屬于( ) A.原生動物、環節動物、棘皮動物、扁形動物 B.原生動物、扁形動物、節肢動物、腔腸動物 C.原生動物、環節動物、棘皮動物、腔腸動物 D.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思路導引:知道八大無脊椎動物的類別、主要特征和代表動物,有利于正確作出判斷。解析:草履蟲有一個單細胞構成,屬于原生動物;蚯蚓身體有環節構成,屬于環節動物;海星體表有棘皮,屬于棘皮動物;水母的消化道只有一個開口,身體呈輻射對稱,屬于腔腸動物。答案: C題練5 有一種動物,身體柔軟,分成許多體節,沒有脊柱,它可能屬于( ) A.節肢動物 B.軟體動物 C.環節動物 D.線形動物題練6 動物世界中種類和數量最多的一類動物是( )A.哺乳類 B.兩棲類C.節肢動物 D.環節動物知識點4 昆蟲類例4 下列關于昆蟲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昆蟲屬于節肢動物,是動物界中成員最大的大家族 B.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尾四部分,有3對足,2對翅 C.昆蟲體表的外骨骼起保護身體的作用 D.昆蟲與人類生活關系很密切,有些對人類有益,也有一些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生長思路導引: 知道昆蟲在分類中的地位和它的主要特征,有利于正確回答此類判斷題目。解析:昆蟲屬于節肢動物門,約有100多萬種。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3對足、2對翅;體表有外骨骼,起到保護作用。昆蟲對人類有益為益蟲,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生長的為害蟲。答案: B題練7 下列昆蟲中,屬于農業害蟲的是( )A.蜜蜂 B.蝗蟲 C.蜻蜓 D.蠶蛾題練8 棉蚜是棉花的重要害蟲,個體比芝麻粒還小,數量又多,在每平方米棉花田中放進3—5只七星瓢蟲,就能取得明顯的治蚜效果。問:(1) 是害蟲, 是益蟲。(2)“以蟲治蟲”對環境有什么好處? 領悟:“分類必須是依據生物一定的特征進行”,所以要多觀察、比較、歸納動物的特點,找到它們之間的區別。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一樣。在生命科學中,我們主要是根據生物體內是否有脊椎骨(或者脊柱),將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領悟:區分不同類群的動物,應該依據動物分類的關鍵性特征,而不能被它們的表象特征所迷惑。能夠掌握常見動物的主要分類特征,有利于正確、科學的對動物進行分類。領悟:正確識記常見無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征和書本上出現的代表動物,是解題的關鍵。領悟: 益蟲或者害蟲的劃分標準主要是看對人類的利用價值,其實各種生物能夠在自然界存在,都是適應環境的結果。就算是害蟲,比如蒼蠅,在仿生學研究上仍舊有很大的研究價值。所以我們應該辯證、客觀地看待周圍的動物。方法題練題型1 能根據分類結果找出分類的依據或者根據分類依據進行分類例5 在對哺乳動物分類時,有人將“羊、牛、馬”分為一組,將“虎、獅、狼”劃為另一組。分析同一組動物的共同特點,猜想他的分組依據是( ) A.是否身上被毛 B.幼體是否哺乳 C.生活環境是陸生還是水生 D.以植物為食還是以其他動物為食思路導引:分類依據就是指某一類的共同特征,標準不同,則分類的結果就會不同。解析:“羊、牛、馬”和“虎、獅、狼”都屬于哺乳動物,體表都被毛,幼體都哺乳,生活在陸地上,所以選項A、 B、C都錯誤。答案:D題練9 魚類、兩棲類、鳥類、哺乳類動物與蝗蟲、蚯蚓、變形蟲等動物的區別是( )A.是否是恒溫動物 B.有無脊椎骨 C.是否有紅色血液 D.體外有無鱗片及毛題練10 如果有人把蝗蟲、蚯蚓和海星分為一類,把袋鼠、啄木鳥和狗分為一類。你認為它的分類依據是( )A.有脊椎骨和無脊椎骨 B.有腿和無腿 C.陸生和水生 D.會飛不會飛題型2 根據生物的主要特征進行分類例6 在非洲的雨林中,生活著一種飛鼠,體表長有長毛,前肢和身體間有薄膜相連,會在空中滑翔,體溫恒定,胎生小飛鼠,用母乳哺育長大。從上述資料分析,飛鼠屬于( )A.爬行類 . B.哺乳類 C.鳥類 D.兩棲類思路導引:首先要求熟悉各種生物種類的主要特征,然后在分析、總結出題目中給出生物的主要特征,對該生物進行分類。 解析:題目中飛鼠的主要特征為體表有毛、體溫恒定、胎生、母乳哺育長大,這些都是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所以屬于哺乳類。答案:B題練11 資料:一位漁民在長江口打魚時撈到一頭”大死魚“。它體長2.5米,背呈淺藍色,腹白色,有幾個乳頭狀突起,體前有一對鰭肢,尾鰭水平狀,全身乳白色,皮膚裸露。頭部有一長吻,上下顎有牙齒30顆,很不發達,頭頂有一呼吸孔。解剖體內有一脊柱,有肺、心臟、胃、肝、腸等器官,與人相似。還懷有已死亡的幼體。請你判斷漁民撈到的是魚類、兩棲類還是哺乳類動物,并說明理由。求索空間題型點評 此類題目一般以選擇題為主,主要以下兩種形式呈現:①給出分類依據,要求正確分類;②根據分類結果,判斷出分類的依據。只要抓住題干中生物的主要特征,或者是生物的主要區別,即可判斷。閱題筆記 地球上現存的動物約有125萬種。為了更好地研究與認識它們,我們需要對它們進行分類。根據事物不同的特征,可以進行不同角度的分類。分類的角度不同,最后分類結構就會不同。所以在分類前,我們要先仔細對事物進行觀察和研究,再分析和比較,找出它們的特征,然后根據特征進行分類。即在分類前要先確定分類的依據。能力題練一、選擇題1. 下列動物中,都有脊椎骨的一組動物是( ) A.蛇和兔子 B.蝗蟲和鯽魚 C.青蛙和對蝦 D.家蠶和家鴿2.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征是 ( ) A.生活在陸地上,以卵繁殖后代 B.恒溫,終生用肺呼吸 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 D.體內受精,幼體發育擺脫了水環境3.下列動物中,生長過程中會發生“蛻皮”現象的是( ) A.河蟹 B.蝸牛 C.河蚌 D.蚯蚓4..下列動物的分類不正確的是( ) A.草履蟲是原生動物 B.蚊子是節肢動物 C.蝸牛是軟體動物 D.老鼠是爬行動物5. 下列動物中,屬于魚類的是( ) A.黃鱔 B.墨魚 C.鱷魚 D.文昌魚6.下列動物屬于我國珍惜動物中的兩棲動物的是( ) A.大熊貓 B.娃娃魚 C.揚子鱷 D.白鰭豚7.下列動物中,在其一生中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呼吸器官的 是 ( ) A.哺乳動物 B.兩棲類 C.魚類 D.鳥類8.下面對兩棲動物的“兩棲”理解正確的是( ) A.有時生活在水里,有時生活在陸地上 B.幼體生活在陸地上,成體生活在水里 C.主要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 D.幼體生活在水里,有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9.科學家們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幾百只訓練有素的信鴿分成兩組,在一組信鴿的翅膀下各縛一塊大小相同的銅塊,另一組信鴿的翅膀下各縛一塊大小與銅塊相同的磁鐵,然后把它們帶到離鴿舍一定距離的地方放飛,結果大部分縛銅塊的信鴿飛回鴿舍,而縛著磁鐵的信鴿卻全部飛散了。下面是人們對信鴿有高超認路本領的原因提出的猜想,請問科學家的實驗支持哪種猜想?( ) A.信鴿對地形、地貌有極強的記憶力 B.信鴿能發射并接收某種超聲波 C.信鴿能發射并接收某種次聲波 D.信鴿體內有某種磁性物質,它能借助地磁場辨別方向二、填空題10. 我們根據動物體內有無 ,可將動物分成 和 ,脊椎動物可分為五大類: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的是_______;體表有羽毛,體溫恒定,卵生的是_____ ;體表有鱗片或甲,適應陸地生活,卵生的是_____;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可上陸生活,用肺呼吸的是_____; 體表有鱗片,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鰭游泳的是_____。11. 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其幼體首先擺脫水的限制,成為真正的陸生動物的是 。動物界中, 分布最廣, 最高等的動物是_________動物;最低等的動物是__________動物;種類和個體數量最多的類群是________;其中昆蟲的身體可分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有_____對足,一般有____對翅。12. 由于哺乳動物具備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生殖發育特點,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強了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13. 現有以下8種動物:麻雀、帶魚、蝴蝶、蚯蚓、蝙蝠、青蛙、豬、鯨。請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有無脊椎骨,可把這些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根據是水生還是陸生這一標準,可把這些動物分為______動物和______動物。 (2)若把這些動物劃分為有翅動物和無翅動物,其分類標準是_______;若把這些動物劃分為胎生動物和卵生動物,則其分類標準是_________。 (3)從以上兩小題中,可發現動物有很多的分類方法,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三、探究題14.你根據已學的知識進行假設:蝗蟲的呼吸器官估計在身體的哪個部位? 。然后取兩只活蝗蟲分別放進兩個盛滿水的試管里,一只把頭浸沒在水里,另一只把胸腹部完全浸沒在水里而只露出頭部。沒有試管可以用其它工具代替,只要能達到上述要求即可。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哪一只蝗蟲先死亡。與假設是否一致?從該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 四、簡答題15. 蝙蝠是一種分布很廣的哺乳動物。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過什么器官來發現障礙物的,”科學家在一個大房間內豎起金屬絲制成的障礙物,然后記錄撞擊或避開障礙物的蝙蝠數量,實驗方法和結果見下表。實驗實驗處理方法被觀察的蝙蝠數量避開障礙物蝙蝠的百分比(%) A不做任何處理 1000 71 B蒙住蝙蝠的雙眼1000 70 C蒙住蝙蝠的雙耳 1000 35(1)設計實驗A的目的是 。(2)從實驗A和B中,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3)綜合分析表中的數據,蝙蝠是通過 來發現障礙物的。(填器官名稱)(4)是什么生活環境促使蝙蝠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這樣的功能?課題4 常見的動物知識題練題練1 C 解析:蝙蝠和狗是哺乳動物,屬于脊椎動物;蝴蝶和螃蟹分別屬于節肢動物中的昆蟲類和甲殼類,都是無脊椎動物。選項A、B、D錯誤題練2 A 解析:主要根據動物的身體結構特征進行分類。題練3 D 解析:根據題目中的“露出脊椎骨”,可以判斷出是脊椎動物。類型名稱歸類的理由魚類草魚答案見解析兩棲類青蛙爬行類蛇鳥類雞哺乳類貓題練4 解析: 草魚——體表被鱗,終身用鰓呼吸,水生,屬魚類;青蛙——幼體水生,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兩棲,屬于兩棲動物;蛇——體表有角質鱗片,卵生、陸生、屬爬行類;雞——體表被羽,前肢特化為翼,屬鳥類;貓——全身被毛,胎生、哺乳,屬哺乳動物。 點撥:歸納每種動物的特征與各類脊椎動物的特征相對照,即可得出各類動物的類別。題練5 C 解析:該動物身體沒有脊柱,由體節構成,屬于環節動物。題練6 C 解析:節肢動物是動物世界中種類和數量最多的門類,屬于識記內容。題練7 B 解析:蝗蟲是農業害蟲,蜜蜂、蜻蜓、蠶蛾都是益蟲,對人類有利。題練8 (1)棉蚜是害蟲,七星瓢蟲是益蟲 (2)以蟲治蟲對環境沒有污染解析:有文中“棉蚜是棉花的重要害蟲”可以得出棉蚜是害蟲;放入七星瓢蟲后,能夠有治蚜效果,說明七星瓢蟲是益蟲?!耙韵x治蟲”可以減少農藥,避免造成農作物含農藥兩過高環境污染。 方法題練題練9 B 解析: 魚類、兩棲類、鳥類、哺乳類動物屬于脊椎動物;蝗蟲、蚯蚓、變形蟲屬于無脊椎動物。題練10 A 解析:蝗蟲、蚯蚓和海星屬于無脊椎動物,沒有脊椎骨;袋鼠、啄木鳥和狗屬于脊椎動物,有脊椎骨。題練11 該動物屬于哺乳動物。解析:根據資料顯示,該動物有一脊柱,可以知道屬于脊椎動物;體內懷有已死亡的幼體,說明是胎生的。脊椎動物中胎生的只有哺乳動物。點撥:此類題目只要抓住文中動物的主要特征能力題練一、選擇題1. A 解析:選項B中的蝗蟲,選項C中的對蝦,選項D中的家蠶屬于無脊椎動物,所以只有選項A正確。2.D 解析:選項A中哺乳動物不是卵生,可以排除;選項B中爬行動物是變溫動物,可以排除;選項C不是這些動物種類的主要特征。 爬行動物體體內受精,首先擺脫了水的環境;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也都是體內受精,也擺脫了水環境。3. A 解析:河蟹屬于節肢動物。節肢動物體外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隨身體的長大而長大,所以有“蛻皮”現象。4.D 解析:老鼠屬于哺乳動物5.A 解析:墨魚屬于軟體動物;鱷魚是爬行動物;文昌魚不屬于魚類。 點撥:名字中有“魚”,不一定就屬于魚類,除了黃鱔以外,還有泥鰍等。6.B 解析:大熊貓、娃娃魚、揚子鱷和白鰭豚都是我國的珍稀動物 大熊貓屬于哺乳動物,娃娃魚是兩棲動物,揚子鱷是爬行動物,白暨豚是哺乳動物。7.B 解析: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水陸兩棲,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哺乳動物和鳥類終身都用肺呼吸,魚類終身用鰓呼吸。 8.D 解析:“兩棲動物”的概念涉及到生活環境和呼吸器官。 點撥:“兩棲”不能從字面理解成只要能在水中和陸地生活的動物就當作兩棲動物,造成概念的泛化而使判斷出現錯誤,甚至會認為人因為會游泳,又會生活在陸地上也屬于兩棲動物。所以一定要真正理解兩棲動物的概念。9.D 解析:根據實驗設計一組信鴿的翅膀下各縛一塊大小相同的銅塊,另一組信鴿的翅膀下各縛一塊大小與銅塊相同的磁鐵,然后進行實驗,比較得出結論可知,實驗猜想是和選項D有關。這是對照實驗的具體應用。二、填空題10. 脊椎骨(或脊柱) 脊椎動物 無脊椎動物 哺乳類 鳥類 爬行類 兩棲類 魚類點撥:容易出錯的是把“脊椎骨”或“脊柱”寫成“脊柱骨”或“脊椎;”把“脊椎動物”寫成“有脊椎動物”。11. 爬行類 哺乳 原生 節肢動物 頭 胸 腹 3 212. 胎生 哺乳13.(1)陸生 水生 (2) 有無翅 生殖方式 (3)依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其分類結果也不同。三、探究題14.進行合理假設;胸腹部完全浸沒在水里的蝗蟲先死亡。結論是蝗蟲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解析:胸腹部完全浸沒在水里而只露出頭部的蝗蟲先死亡,說明蝗蟲的呼吸器官不在頭部,而在胸腹部。四、簡答題15. 答案見解析:該實驗探究主要通過對照來達到實驗目的。實驗A中不對蝙蝠作任何處理起到對照作用;通過實驗B和實驗A對比,發現兩次實驗的數據相差不大,說明蝙蝠不是靠眼睛來發現障礙物的;通過實驗C和實驗A比較,發現數據相差較明顯,由此可以說明蝙蝠靠雙耳發現障礙物。蝙蝠具有這樣的生理特性,是長期適應黑暗的生活環境所致。點撥: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是長期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