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第一節 生物與非生物導學案 1、學習目標會使用放大鏡知道蝸牛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2、學習重點1、放大鏡的使用方法2、蝸牛的結構與功能3、知識鏈接放大鏡的結構放大鏡一般用玻璃做成,用手摸可感覺到它是呈中間厚邊緣薄。放大鏡的作用和特點放大鏡能將觀察對象放大,看到的是一個正立的的像。放大鏡的使用方法用放大鏡觀察物體時,放大鏡不要與被觀察的物體離得太遠,觀察時,可將放大鏡在物體與人眼之間適當移動,使看到的物體較清晰為止4、課前學習準備到野外抓一些蝸牛上課用5、課前預習1、觀察蝸??捎? 儀器。2、蝸牛喜歡生活在 環境中3、在下圖中,標出蝸牛的眼、口、足、殼、觸角等部分。4、能分泌黏液的是 ,它是蝸牛的 器官。對蝸牛起保護作用的是 ,蝸牛獲取食物靠 ,你認為蝸牛與我們平時見過的什么小動物相識? 。5、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體叫做 ;不具有生命的物體叫做 。6、課中探究觀察蝸牛1、觀察蝸牛身體,指認蝸牛結構。2、探究蝸牛的視覺:讓蝸牛在光下爬行3分鐘,然后使它的身體一半在陰影中,看如何爬行,得出結論 。3、探究蝸牛的觸覺:用鉛筆頭輕觸蝸牛的觸角、足、外殼等部位,看有沒有反應?得出結論 。4、探究蝸牛的嗅覺:玻璃板一邊放糖,一邊放醋,蝸牛放中間,看往那邊爬?得出結論 。5、探究蝸牛的味覺:玻璃板一邊放糖,一邊放木康,蝸牛放中間,看往那邊爬?得出結論 。6、探究蝸牛是否有聽覺:蝸牛爬行時,用手在蝸牛上方手水平放拍手,看蝸牛有否反應,得出結論 。6、課堂檢測二、觀察蝸牛1、完成下列表格蝸牛身體各個部分的功能貝殼觸角口眼腹足蝸牛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具有 、 、 等感覺。但蝸牛沒有 ,對聲音的刺激不能作出反應。2、通過實際觀察,寫出蝸牛在什么情況下會縮進殼里去 。這說明了蝸牛的殼對蝸牛有 的作用;同時也說明蝸牛對外界的刺激會 。3、蝸牛爬行時會留下痕跡,主要是由于什么器官能分泌粘液( )A.殼 B.眼C.觸角 D.足3、自然環境中的物體可分為有生命的 和沒有生命的 。 對刺激有反應, 對刺激沒有反應。4、下列物體中,屬于生物的是( )A、大熊貓 B、機器人 C、電腦 D、月亮7、課堂小結1、觀察蝸牛用 ,2、蝸牛有哪些感覺: ,沒有什么感覺 。8、課后拓展1、小科同學對蝸牛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的情況做了以下幾種猜測,其中錯誤的是 ( )A.用牙簽輕觸蝸牛,蝸牛會做出反應 B.用吹風機的冷風對著蝸牛吹,蝸牛會做出反應C.把酒精擦在蝸牛要經過的桌子前面,蝸牛不會做出反應,繼續前行D.用強光照射,蝸牛會做出反應2、在玩具市場上有一種電子寵物雞、把它買回家后必須定時給它“喂食”,給它“喝水”,陪它玩,還要給它搞衛生,否則它就不能正常生長,會生病會吵鬧,甚至會死亡。根據上述敘述,請你判斷,這種電子寵物雞,屬于(填“生物”或“非生物”)。你判斷的依據是 。9、布置作業:作業本B本第七頁10、課后反饋;我還有的問題和困惑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