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節 泥石流教材解讀 泥石流是我國常見的一種地質災害,沒有親身經歷過泥石流的學生,缺乏這方面的感性認識。為了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教師可結合課本模擬演示實驗或結合影像資料進行教學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初步了解泥石流的含義及其形成條件,通過案例理解人與自然環境是相互作用的2. 運用資料形象生動地展示舟曲特大泥石流災情,全面認識自然災害的影響過程與方法運用資料分析問題法運用小組合作探究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地應對自然災害的觀念重點難點 重點: 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難點: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重難點處理策略通過具體實例、實驗體驗科學實驗室的各種規章制度及基本的實驗操作 探究點一 泥石流的形成[情景展示] [問題探究] 結合圖片內容,你知道這是什么嗎?[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因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發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山區(特別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匯集,水流的流速較大,沖刷力強;②山坡或溝谷表層堆積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塊等),容易被水流沖刷;③有暴雨或持續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點二 泥石流的危害[情景展示] [問題探究] 泥石流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水電站等設施,摧毀礦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毀壞房屋建筑等。[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點三 泥石流的防御措施[情景展示] [問題探究] 圖中泥石流來襲時的4條逃生路線,你會如何選擇?[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泥石流發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到開闊地帶,并迅速轉移到高處,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兩邊的山坡上面逃生。千萬不可在泥石流中橫渡。建立預測、預報及救災體系;對于遭受泥石流嚴重威脅的居民、企業和重要工程設施等,及時搬遷和疏散;植樹造林;修建工程設施阻擋、調整和疏導泥石流;受災時采取有效的搶險救災等措施。 [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