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 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預習案一、預習目標及范圍預習目標(1)、通過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過程,會用不同的方法證明地球是個球體;(2)、通過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描述,加深對地球面貌的認識,領悟認識新事物的態度和方法;預習范圍教材第3章第一節內容二、預習要點1.我國古代有“天圓地方”的說法,現在我們知道這個說法是錯誤的。第一次論證大地是個球體的是亞里士多德,他在觀察月食時發現,月面上的地影是個_________;而麥哲倫的船隊首次完成了_________,使人們確信了地面是_________。2.從地球衛星照片上看到的地球形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球是一個兩極__________,赤道__________的__________體。赤道半徑為__________千米,兩極半徑為__________千米,平均半徑約為__________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約為____________平方千米。三、預習檢測1.首次完成環繞地球航行一周的是( )A.意大利人哥倫布 B.葡萄牙人麥哲倫C.中國漢代使者張騫 D.意大利人馬可·波羅2.從宇宙飛船上看地球的全貌,地球是一個( )A、紅色的大球 B、黃色的大球 C、黑色的大球 D、藍色的大球探究案活動11.收集地球是球體的證據。(有必要的畫圖說明)(1)月食時月面上的地影是個圓弧,第一次論證了大地是個球體(2)海邊看遠方來船:先見桅桿后見船身(3)登高可以望遠。(4) 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首次證明了大地是球形說的正確(5)人造地球衛星從高空中拍攝的地球照片,使人們確信地球是個不規則的球體活動22.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主要觀點:第二階段的主要觀點:第三階段的主要觀點:3.分析粉筆在水平板上和球面上遠去的現象: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離開遠去,觀察到的現象應與上述__________(填“左”或“右”)相似,說明大洋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學測量了離地高度與可見范圍的關系,如下表。離地高度h/m11020501001000500010000可見范圍L/Km411162536113252357分析上表,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隨堂檢測1.以下事實不能作為地球是球體的證據的是( )A.月食時在月面上的地球陰影呈弧形 B.在宇宙飛船上拍下地球的照片C.海市蜃樓的現象 D.在海邊看從遠處駛來的船只,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2.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天如斗笠,地如棋盤”,而現代科學家已經證實了地球是一個球體。對于人們的認識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地球的形狀從古代到今天發生了變化 B.古人的認識水平低下,智慧不足C.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幫助人們正確地認識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D.古人認識問題具有盲目性,胡亂猜想參考答案預習案AD探究案C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