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4節 簡單機械(簡單機械和機械效率) 學案(無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4節 簡單機械(簡單機械和機械效率) 學案(無答案)

資源簡介

專題2 簡單機械和機械效率
學習目標
1、知道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能找出杠桿的五個要素,了解人體的杠桿。
2、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及應用。
3、了解定滑輪、動滑輪的工作原理及其實質,了解滑輪組及其應用。
4、理解機械效率,知道有用功、總功的區別,學會測量一些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
一、機械效率(η)
1、有用功:對我們_________的功,是我們所需要的功。
2、額外功:雖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也叫___________。
3、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
4、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之比,是有用功占總功的百分比。
η=
??
有用功
??

×100%
二、簡單機械
(一)杠桿——能繞________轉動的硬棒。
1、杠桿的五要素: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2、杠桿平衡的條件
(1)杠桿的平衡:是指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狀態。
(2)杠桿平衡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數學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杠桿的類型(日常生活中的三類杠桿):根據_________與_________的大小關系進行分類
①省力費距離杠桿:如撬起重物的撬棒,開啟瓶蓋的起子、鍘草用的鍘刀等,都屬于這一類杠桿;
②費力省距離杠桿:如鑷子、縫紉機踏板、挖土的鐵锨、大掃帚、夾煤塊的火鉗,這些杠桿都是費力杠桿;
③等臂杠桿:如定滑輪、托盤天平。
4、人體中的杠杠:人體的骨骼是杠杠,________是支點,肌肉的收縮是________的來源。
【典型例題剖析】
1、杠桿的五要素及杠桿類型的判斷
例題1 如圖是一種新型開瓶器,借助它可單手輕易開啟啤酒瓶蓋,該開瓶器可看作一個杠桿。下列各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該開瓶器工作時的支點O、動力F1和阻力F2的是(  )
A.
B.
C.
D.
2、杠桿平衡條件的探究實驗
概述:該實驗使用杠桿尺和鉤碼(或彈簧測力計)進行,如下圖。
例題2 (綜合改編)關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的幾個問題:
(1)在用如圖甲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時,支點位于杠桿尺中點,在不放鉤碼時調節平衡螺母,讓杠杠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驗中,兩側均掛好鉤碼后,我們通常是讓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這樣做的好處___________,若使用彈簧測力計,在_____方向拉杠杠比較好。
/
(3)經過幾次試驗,某同學得出“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的結論,下列能幫助他得出正確結論的操作是(  )
A.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 B.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
C.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下拉 D.增加鉤碼個數,再多次實驗使結論更具普遍性
(4)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現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左邊的鉤碼個數和位置保持不變,右邊彈簧測力計的作用點固定,只改變測力計與水平方向的角度θ,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能描述測力計示數F與θ關系的圖象是(  )
/
(6)為了想探究當動力和阻力在杠桿同側時杠桿的平衡情況,將杠桿左側的所有鉤碼拿掉,結果杠桿轉至豎直位置,如圖丙所示。在A點施加一個始終水平向右的拉力F,卻發現無論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將杠桿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圖丙中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變,OA長L,將杠桿從豎直位置拉著轉過30°的過程中,拉力F做功為多少?
浙江新中考 1﹒(2018·金麗)如圖,用刻度均勻的勻質杠桿進行“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每個鉤碼重為0.5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實驗前出現如圖甲所示情況,應將杠桿的平衡螺母向左調
B.圖乙,在AB處各增加一個鉤碼,杠桿仍然能保持平衡
C.圖丙,彈簧測力計從a位置轉到b拉杠桿,為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數需變大
D.如丁,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向上拉杠桿,為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數小于3牛
2﹒(2018·嘉興)科學實驗中,重力有時對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會產生影響。下列實驗中的做法不是為了減小或避免重力影響的是( )
/
3、杠桿平衡原理的有關計算
例題3 (2017·杭州)小金將長為0.6米、質量可忽略不計的木棒擱在肩上,棒的后端A掛一個40牛的物體,肩上支點O離后端A為0.2米,他用手壓住前端B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圖所示,小金的質量為50千克,則此時手壓木棒的壓力大小為________牛,肩對木棒的支持力大小為________牛,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________牛(g=10牛/千克)。
變式訓練3 (2018·杭州-26)如圖所示,將長為1.2 米的輕質木棒平放在水平方形臺面上,左右兩端點分別為A、B,它們距臺面邊緣處的距離均為0.3米。在A端掛一個重為30牛的物體,在B端掛一個重為G的物體。
(1)若 G=30牛,臺面收到木棒的壓力為 牛。
(2)若要使木棒右端下沉,B 端掛的物體至少要大于 牛。
(3)若 B 端掛物體后,木棒仍在水平臺面上靜止,則G的取值范圍為 牛。
例題4 (2015·金華)小柯在測量某鐵塊的重力時,發現鐵塊的重力超出了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一時又找不到其他測量工具,為了測出該鐵塊的重力,他找來木棒、細鐵絲等物品進行如下改進:
/
步驟一:將細線系在木棒A位置,在木棒左端繞上適量細鐵絲,使木棒處于水平位置平衡,如圖甲;
步驟二:用手指勾住彈簧測力計的B處,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零,如圖乙;
步驟三:在木棒左端掛上鐵塊,右端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如圖丙。
(1)步驟一中“在木棒左端繞上適量的細鐵絲,使木棒處于水平位置平衡”是為了防止____________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2)步驟三中,當木棒處于水平位置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丁所示,則該鐵塊的重力是____牛。
變式訓練4 (2017·寧波)小科家浴室內有臺儲水式電熱水器,其說明書部分參數如右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1)加熱棒阻值不變,當二根加熱棒同時工作時,它們的連接
方式是_____聯的。
(2) 該電熱水器以2.0KW的功率工作75min,消耗的電能為 多少?此時通過它的電流為多大?(計算結果精確到0.1A)
(3)當電熱水器裝滿水時,電熱水器受到的總重力是多少?
(4)如圖甲、乙所示分別是該電熱水器水平安裝時的正面和側面示意圖,其中A點是電熱水器裝滿水時的重心位置,圖中h=d=248 mm.裝滿水時,若忽略進、出水管對電熱水器的作用力,則墻面對懸掛架的支持力為多大?
浙江新中考 (2018?臺州)圖甲是一種壺口處配有自動開合小壺蓋的電水壺。
(1)如圖乙,電水壺底部的導線連接裝置有銅環①、銅環②和銅柱③,經測試發現①、②之間是絕緣的,②、③之間常溫下有十幾歐姆的電阻。則與水壺金屬外殼相連的裝置是   。
(2)圖丙是自動開合小壺蓋簡化側視圖。OA是小壺蓋,C是其重力作用點。B是小壺蓋的配重。OB是配重柄。AOB能繞固定點O自由轉動。請在答題紙圖丙中作出小壺蓋的重力G及其力臂L。
(3)已知:小壺蓋質量為4克,OA=3厘米,OC=1.4厘米,OB=1厘米,∠AOB=135°。要求倒水時,壺身最多傾斜45°,小壺蓋便自動打開;壺身豎直時,小壺蓋在水平位置自動閉合。求配重B的質量取值范圍。(配重柄質量和O點的摩擦均忽略不計,
2
取1.4)
/
4、杠桿(變形的杠桿)動態平衡問題
例題5 如圖所示,O為支點,在A端施加一個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這個杠桿(  )
A.一定省力 B.一定費力
C.不省力也不費力 D.都有可能
變式訓練5 (2015?漳州)如圖所示,可繞O點轉動的輕質杠桿,在D點掛一個重為G的物體M,用一把彈簧測力計依次在A,B,C三點沿圓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讀出三次的示數分別為F1、F2、F3,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
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例題6 (綜合改編)如圖甲所示,輕質杠桿OA中點懸掛重為60N的物體,在A端施加一豎直向上的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力F的大小是_________。
(1)保持F的方向不變,將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升到B位置的過程中,力F將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若保持F的方向始終與杠桿垂直,將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升到B位置的過程中,力F將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變式訓練6 (2016·杭州-34)小金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拉動杠桿,使掛在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支點和杠桿的摩擦不計)問:
(1)重為5N的鉤碼掛在A點時,人的拉力F為4N。鉤碼上升0.3m時,動力作用點C上升0.5m,此時機械效率η1為多大?
(2)小金為了進一步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仍用該實驗裝置,將鉤碼移到B點,再次緩慢提升杠桿使動力作用點C仍然上升0.5m。問:人的拉力F與第一次相比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比較此時的機械效率η2與η1的大小,并用學過的知識給以推導。
例題7 (2014?泰安)如圖為吊車從圖示位置向上起吊貨物的工作示意圖,利用伸縮撐桿可使吊臂繞O點緩慢轉動,伸縮撐桿為圓弧狀,伸縮時伸縮撐桿對吊臂的支持力始終與吊臂垂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勻速緩慢頂起吊臂的過程中,伸縮撐桿的支持力大小不變
B.勻速緩慢頂起吊臂的過程中,伸縮撐桿的支持力漸漸變小
C.勻速緩慢頂起吊臂的過程中,伸縮撐桿的支持力漸漸變大
D.吊臂是一個省力的杠桿
變式訓練7 (2018·衢州改編)如圖所示是汽車起重機,其中A,B組成滑輪組(結構如示意圖),C桿伸縮可改變吊臂的長短,D桿伸縮可改變吊臂與水平面的角度,O為吊臂的轉動軸。裝在E里的電動機牽引鋼絲繩,利用滑輪組提升重物,H為在車身外側增加的支柱,F為吊臂頂端受到豎直向下的力。下列有關汽車起重機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滑輪組中B滑輪用于改變力的方向
B.當C桿伸長時吊臂對D桿的壓力將變大
C.當D桿伸長時力F的力臂將變大
D.H的作用是工作時以防翻車和避免輪胎受到的壓力過大
例題8 如圖所示,均勻桿AB長為L,可以繞轉軸A點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在A點正上方距離L處固定一個小定滑輪,細繩通過定滑輪與桿的另一端B相連,并將桿從水平位置緩慢向上拉起。已知桿水平時,細繩的拉力為T1,桿與水平面夾角為30°時,細繩的拉力為T2,則T1:T2=_______________。
變式訓練8 (2013?麗水)如圖是農村曾用的舂(chōng)米工具的結構示意圖。桿AB可繞O點轉動,桿右端均勻柱形物體的長度與桿右側的OB相等地,桿AB的重力不計,柱形物體較重。
(1)制作舂米工具時,為了使作用在A點的力F更小,在其它條件相同時,只改變支點O點的位置,應將O點更靠近______端。
(2)若作用在A點的動力F方向始終與桿垂直,則桿從水平位置緩慢轉動45°角的過程中,動力F大小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題9 (2015?麗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低頭看手機的“低頭族”越來越多,那么,頸椎承受的壓力跟低頭的角度有什么關系?科研人員進行了研究:制作頭部模型,如圖甲,頭部可繞支點O(頸椎)轉動,轉動角度通過固定在上面的量角器測量,將一個小球掛在模型內,其重為5N模擬頭部的重力,頭部后面綁一根繩子模擬肌肉,繩子上系一測力計,支點(頸椎)承受的壓力約為頭部重力與繩子拉力之和,實驗數據如下表:
/ /
(1)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頭部模型相當于繞O點轉動的杠桿,如圖乙,當低頭角度增大時,頭部重心向左移動,拉力F的力臂變小,請分析拉力F變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斷最省力(最大動力臂)
例題10 (2017·舟山)如圖是一種切甘蔗用的鍘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壓力 B.鍘刀實質上是一種費力杠桿
C.甘蔗放在a點比b點更易被切斷 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變式訓練10 如圖所示,一個長方形均勻鐵片,長為2L,寬為L,重為G,A端為轉軸。欲使鐵片在圖示位置平衡,可在C處加一外力,則C處所施外力的最小值為多少?
/ / / /
例題10圖 變式訓練10圖 例題11圖 變式訓練11圖
例題11 (2015·烏魯木齊)如圖,一質量分布均勻的12 kg鐵球與輕桿AB焊接于A點后懸掛于豎直墻壁的B點,輕桿的延長線過球心O,輕桿的長度是鐵球半徑的三分之二,要使鐵球剛好離開墻壁,施加在鐵球上的力至少為(  )
A.27 N B.45 N C.72 N D.90 N
變式訓練11 (2015?衢州)如圖為水平桌面上的圓形玻璃轉盤(轉盤半徑為50cm),在水平力作用下能繞轉盤中心O點自由轉動,轉動時可視為杠桿。甲在A點施加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力FA,想讓轉盤轉動,對面的乙在距O點40cm處的B點同時施加一個水平力,想讓轉盤反方向轉動,乙應沿圖中_____(選填“F1”、“F2”、“F3”或“F4”)方向施加一個至少為_______N的力,才可能達到目的(假設只有甲、乙兩人對轉盤施力,忽略其它力對轉動的影響)。


(二)滑輪及滑輪組——一種特殊的杠桿(杠桿的變形)
1、定滑輪:在工作的過程中,滑輪的______固定不動的滑輪。
(1)實質:定滑輪實質是一個______杠桿
(2)特點:使用時不省力,但能__________________。
若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為s,繩子拉力為F,物體上升的高度為h,物體重力為G,則有s=______,F=______。
2、動滑輪:在工作的過程中,滑輪的______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
(1)實質: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______的省力杠桿。
(2)特點:使用時可以______,但不改變力的方向。
若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為s,繩子拉力為F,物體上升的高度為h,物體和滑輪總重力為G總。則有s=_____,若不計繩重、摩擦力,F=__________。
★(3)定滑輪的特殊使用——不省力
3、滑輪組: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的裝置叫滑輪組。
特點:(1)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不計繩重和摩擦時,F=
??

??
=
??

+
??
定滑輪
??
,??=???。
/ / /
(2)繞繩子的規律:由一根繩子繞的滑輪組,繩子段數為偶數時,繩子固定端與_______輪框架上的掛鉤相連;繩子段數為奇數時,繩子固定端與________輪框架上的掛鉤相連。(簡稱“奇動偶定”)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實質
等臂杠桿、省力杠桿組合
力的大小
改變,拉力為重物與動滑輪總重的______
改變,有幾股繩和動滑輪相連,拉力為重物和動滑輪總重的____________
力的方向
移動距離
自由端移動距離為重物移動距離的______倍
重物和動滑輪的總重由幾股繩子承擔,則自由端移動距離(速度)為重物移動距離(速度)的______倍
移動速度
自由端移動速度為重物移動速度的______倍
例題1 如圖所示,物重20牛,當滑輪在力F的作用下以1米/秒的速度勻速上升時,物體的速度是______米/秒,滑輪和繩的重力以及摩擦不計,拉力F為________牛。若滑輪重2牛,則此時拉力F為______牛。
/ / /
例題1圖 甲 乙 例題2圖
變式訓練1 1、如圖甲質量為2千克的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15牛,則拉力F為______牛,物體與水平地面的摩擦力為________牛。(彈簧測力計與滑輪的重不計)
2、(2017·蘭州)如圖乙所示,用力F拉著重為G的物體豎直勻速上升,在時間t內物體上升的高度為h(物體未拉出水面),若物體的體積為V,水的密度為ρ,則下列算式正確的是(  )
A.η= B.η= C.W有=Gh D.P有=
例題2 (2017·寧波)如圖所示,用同一個動滑輪先后提升同一物體,使物體以相同的速度勻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別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別是P甲和P乙。若不計摩擦、動滑輪重和繩重,則F甲與F乙、P甲與P乙之間的大小關系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變式訓練2 某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動繞在滑輪組的繩子一端10s,使繩端向下移動了1.5m、重物勻速上升了0.5m,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0%。
(1)請在圖中畫出繩子的繞法;
(2)根據題中已知條件能否計算出動滑輪的重力_________,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新中考 1、(2018·寧波)如圖所示,F1=4N,F2=3N,此時物體A對于地面靜止,物體B以0.1m/s的速度在物體A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彈簧測力計、滑輪和繩子的自重及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F2的功率為0.6W B.彈簧測力計讀數為9N
C.物體A和地面之間有摩擦力 D.如果增大F2,物體A可能向左運動
2、(2018·湖州)在拓展課上,小泉同學模擬某建筑工地上拉動工件的情景,設置了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他用該滑輪組在4秒內將一個重為100牛的物體,沿著水平地面勻速拉動了2米。人的拉力為18牛,物體移動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物重的0.35倍,不計繩重及機械的摩擦。求:
(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動滑輪受到的重力。

★突破難點·綜合
1、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A、在不計繩子重力和摩擦的情況下,一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___無關。
例題3 某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中應沿______________方向緩慢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
(2)小組同學發現實驗過程中邊拉動邊讀數,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穩定,應該靜止時讀數,你認為他的想法______(選填“正確”或“不正確”),因為她沒有考慮到______對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
(3)用丁圖裝置進行實驗,得出表中第4次實驗數據,請將表中的兩個數據填寫完整。
(4)通過比較______兩次實驗數據得出結論: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同一重物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繩子繞法無關(填實驗次數的序號)
(5)通過比較3和4兩次實驗數據可知不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主要與____________有關。
實驗次數
鉤碼重/N
鉤碼上升的高度/m
繩端的拉力/N
繩端移動的距離/m
機械效率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______
______
變式訓練3 (2018?泰安)圖甲是某學習小組“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示意圖。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動繩子自由端,將重為4.5N的物體從A位置提升到A′位置,同時彈簧測力計從圖中的B位置上升到B′位置,在這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請你根據他們做的實驗完成下列問題:
(1)物體提升的高度是______cm,拉力是______N,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______;
(2)若在圖甲裝置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動滑輪,改為圖丙所示的裝置,提升同一物體,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例題4 如圖所示,小王用兩個相同的滑輪組(摩擦不計),分別將重力不同的兩個物體勻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其中Gl>G2,則所用的拉力F1______F2(選填“>”、“<”或“=”),其機械效率η1______η2填“>”、“<”或“=’)
變式訓練4 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每個滑輪等重。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重G1從200N開始逐漸增加,直到繩子被拉斷。每次均勻速拉動繩子將物體提升同樣的高度。圖乙記錄了在此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物體重力的增加而變化的圖像。
(1) 每個滑輪重多少牛?
(2) 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牛?
(3) 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時,物體重多少牛?

B、沒有指明不計繩子重力及摩擦的情況
例題5 如圖所示,物體G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勻速上升0.2米。已知G=18牛,F=10牛。這一過程中,不能得到的結論是(  )
A.繩子自由端上升0.4米 B.拉力F做功4焦
C.動滑輪重為2牛 D.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90%
2、力學、電學及數形結合的綜合問題
例題6 為了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100N的重物提升到高處。小明同學設計了圖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當小明用圖乙所示隨時間變化的豎直向下拉力F拉繩時,重物的速度υ和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上升的高度h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如圖丁所示。若重物與地面的接觸面積S=5×10-2m2,不計摩擦,繩對滑輪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豎直方向。
/
求:(1)在0~1s內,重物對地面的壓強p;
(2)在1~2s內,拉力F做的功W;
(3)在2~3s內,拉力F的功率P及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變式訓練6 如圖甲所示,底面積為50cm2的圓柱形玻璃筒中裝有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臺面上,底面積為10cm2的圓柱形物體B浸沒在水中,杠桿CD可繞支點O在豎直平面內轉動,CO=2DO;物體A是質量為100g的配重物。在物體A上再加一個0.6N的向下拉力F,杠桿會轉動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此時物體B有2/5的體積露出水面,筒中水的深度比圖甲中水的深度下降了0.4cm。
(取10N/kg,杠桿、懸掛物體的細繩的質量均忽略計)
求:(1)物體B的體積;
(2)乙圖中物體B所受的浮力大小;
(3)乙圖中物體B底部所受水的壓強大小;
(4)物體B的密度。
/
例題7 (2014·金義)小明設計了一個道路限載報警器(圖甲),R0是變阻器,R是壓敏電阻。R的電阻大小隨壓力大小變化關系如圖乙。當超載車輛通過壓敏電阻時,限載報警器就會報警。
(1)調試好電路,閉合開關S1和S2,當超載車輛通過時,限載報警器會__________(填“燈亮”、“鈴響”)
(2)一般交通主干道的抗壓能力比村道路要強得多。若把村道路限載報警器應用到主干道,就要適當調高報警的限載重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編號)。
A.把變阻器R0的滑片適當左移 B.把電源1的電壓適當增大
C.把彈簧AB的A端適當左移 D.把電磁鐵C適當右移
變式訓練7 (2014·寧波)如圖所示是小利設計的一種限流器原理圖,當電流超過限制電流時,會自動切斷電路。
(1)當電流超過限制電流時,銜鐵N被電磁鐵M吸引過去,勻質的金屬桿OA在彈簧拉力作用下繞O點轉動,電路斷開。剛轉動時,杠桿OA屬于__________杠桿。
(2)若要把限流器接人家庭電路中,從安全用電角度考慮,應該把它接在進戶線的__________線上。
(3)調試時,電流尚未達到設計的限制電流,限流器已經切斷電路。為達到設計要求,應把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________移動。
(三)斜面
例題 (2018?下城區模擬)如圖所示,斜面光滑,拉力分別為F1、F2,把物體從斜面底端拉至斜面頂端,所做的功分別為W1、W2,那么(  )
A.F1大于F2,W1等于W2 B.F1小于F2,W1小于W2
C.F1大于F2,W1大于W2 D.F1小于F2,W1等于W2
變式訓練 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勻速向上拉動物塊,收集了下表中的實驗數據。
實驗次數
斜面的傾斜程度
物塊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拉力 F/N
斜面長度S/m
機械效率η
1
較緩
5
0.2
2.4
1
41.7%
2
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1)分析表中的數據可得出:斜面越平緩越______力(選填“省”或“費”)。
(2)該小組又進行了第4次實驗,他們在斜面上鋪上棉布,使斜面變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長分別是0.5m和1m,用彈簧測力計拉動同一物塊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5N,他們測得這種情況下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
(3)把第4次實驗數據與表中數據綜合分析可得出:斜面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杭州市| 宁蒗| 白沙| 偏关县| 玛纳斯县| 鲁山县| 溧水县| 喜德县| 玛纳斯县| 磴口县| 林州市| 获嘉县| 崇仁县| 化德县| 精河县| 十堰市| 崇仁县| 三江| 濮阳县| 林西县| 隆回县| 景东| 天长市| 丰都县| 曲麻莱县| 洞头县| 浏阳市| 双牌县| 南丹县| 洞口县| 广州市| 红安县| 福鼎市| 射阳县| 微博| 永春县| 岑溪市| 南投市| 梨树县| 获嘉县|